Books written by 王金玲

  • 中国拐卖拐骗人口问题研究

    本書對30余年來中國的人口拐賣拐騙重點流出和流出地、流經和流經地、流入和流入地背景與特征,以及被拐賣拐騙者、拐賣拐騙者和收買/收納者的行為特征、生存策略、心理狀況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創新性和較強針對性的反拐新理論和政策倡導建議。作為一部對底層和邊緣人群進行研究的專著,本書也開創了有關中國底層社會和邊緣社會研究的一種新的理論思路。

  • 性别视角: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家庭的分寸和紐帶,而家庭又是婚姻的組合形式。它們是同時發生的。首先,家庭自婚姻始,沒有婚姻也就沒有家庭。次要,婚姻的露出,意味著露出了為社會所承認和規範的較固定的兩性勻稱單位(即家庭)。第三,婚姻僅意味著夫妻波及,家庭不只包括夫妻波及,還包括由這種波及進度起來的父母子女波及及別的親眷波及,家庭制度比婚姻制度更繁難,更完整。本書從在臺灣出版的《女學學志》上篩選12篇相關論文編輯成冊,展現從性別視角闡述婚姻與家庭的關係。

  • 性别视角:挑战与重建

    本書主要是從女性主義和本土這兩個角度對已有的知識及體系進行挑戰,並努力進行重建工作。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探討性別建構,說明傳統思考模式下性別秩序的建構邏輯是從權威性權力的角度建構一種層級性的性別秩序,然而就性別相對主體性的角度來看,性別權力又表現為一種相對的互動關係,而不全然是一種從屬關係。

  • 我的高考:女生的故事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高考之路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年代,女生又是如何进入高考?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的33位女性高考亲历者向读者讲述了她的高考史。

  • “中国梦”:浙江青年的认知与践行

    青年是“中國夢”的踐行者,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也是造就一代青年的過程。為更準確、更深入地瞭解浙江青年“中國夢”的特徵,把握浙江青年對其認知和踐行的狀況,本書採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社會身份的浙江青年關於“中國夢”的知曉、理解與認知,對實現“中國夢”的條件的認知與信心程度,以及對實現“中國夢”面臨的挑戰與青年人應有作為的認知進行研究。

  • 性别视角:回顾与反思

    本书内容包含“经验与性别考察”“知识与性别反思”“科技与性别社会”三部分,所选文章分析了相关学科论述呈现的性别意识,检视了“科学研究”与“自然事实”背后所蕴含的性别偏见,反思了古典医学知识及“妇女与工作研究”“女性更年期研究”“性别与空间”等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学术研究应有的问题意识与对研究方法的建议。

  • 婦女的另一種生存──商業性性服務婦女口述實錄分析

     本書分析「商業性性服務婦女」的訪談記錄,試圖拼湊她們從事性服務的背景動機,以及選擇與掙扎,以此為出發點,考察和理解整個社會性別機制的運作,還有社會性別價值體系的結構,最後得出結論:交易者之間的「價值不平等」,是造成商業性性服務持續發生的核心,「性別」只是變化的形式之一。

  •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她们原本住在云南或广西,未成年或成年不久就被拐卖、拐骗到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成婚,成为异乡人。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拐卖、拐骗妇女口述访谈实录,本书较全面、深入地呈现了拐卖人口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国内跨地区被拐卖拐骗人口,深化相关研究,推进“反拐”行动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 变迁与发展:福建妇女社会地位研究(1990-2000)

    本書基於第二次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之福建資料,對改革開放後十餘年(1990~2000年)中福建婦女社會地位的總態勢進行了重點描述,對婦女經濟地位、教育地位、婚姻與家庭地位、健康地位、生活方式、法律地位、社會性別觀念等所涉重要領域的狀況進行了較深入的分層分析,以勾勒出改革開放後十餘年福建婦女社會地位及相關重要領域的重大變化,突顯福建婦女生存與發展變遷的特徵,把握福建婦女發展與性別平等進程中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