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亞馬遜書店編輯精選「最佳非文學選書」 ◆一本全球超富階級VIP派對圈的民族誌研究 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周芷萱/女性主義者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柯映安/作家 馬欣/作家 陶曉嫚/作家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張婉昀Wanyun/吾思傳媒(女人迷)主任製作人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陳美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筠筠/酒與妹仔的日常 負責人 趙又萱(少女A)/作家、編輯 羅珮嘉/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秘書長 ——齊聲推薦 妳以為自己免費得到了什麼,其實是在廉價販賣妳最珍貴的東西…… 跟著社會學家臥底美女、美酒組成的「美妙」夜生活圈 看富人豪宴與奢華派對中,勞動交換、性別權力與金錢的綿密關係 如何建構出全球超富階級複雜而隱微的社交潛規則 又怎麼讓女性在其中被層層剝削而不自知,甚至樂於如此? 單瓶一千七百美元的高級香檳,瓶身貼著閃亮煙火棒接續上桌…… 苗條標致的模特兒成群站上桌面與沙發熱舞,展現著美女的身體資本,努力成為全場「嬌」點…… 金融投機界的「鯨魚」為全店客人送上名貴的龍舌蘭,以贈酒的方式向眾人炫富…… 有錢男客包下桌席,享受VIP尊爵感,一晚「開桌費」可達兩千美元;若有模特兒隨行,價格可議…… 公關承諾夜店自己會帶十五名派對美女進場,為店家增色,一晚公關費索價一千美元…… 派對前的暖場晚餐,統統為店家招待;前提──妳得是身高與美貌都「合乎標準」的優質女孩…… 在租金高昂的紐約,讓公關提供妳免費住所?可以,交換條件:外表得要夠吸引人,並且平日須固定到夜店狂歡到至少凌晨三點…… 作者艾希莉.米爾斯在「美模和美酒」(models and bottles)的世界裡度過了十八個月, 並根據這段期間的田野調查工作,寫下了這本頂級夜店與派對現場的第一手紀錄。 米爾斯集社會學家、作家和前時裝模特兒身分於一身,憑藉過去在時尚產業的歷練、 所謂「夠好」的外表條件,外加社會學者的洞察力,要帶讀者深入如紐約、米蘭、 坎城、邁阿密等派對聖地中既高檔、又不隨便對大眾開放的夜生活狂歡現場。 無數個深夜,她隨著夜店公關入場,以派對「女孩」身分直擊富豪們鋪張的享樂活動, 並試圖理解其中金錢、權力關係與性別結構的運作。 在田野工作期間,作者見識到浪擲千金只為了富豪取樂的生日派對; 法國南部海岸成排的奢華遊艇不時招攬美女登船;乃至於昂貴香檳在富人手中胡亂噴灑、浪費。 她更注意到,派對女孩把外貌當成資本,藉此換得免費餐飲、酒水,以及與權貴同樂的機會。 與此同時,她們的存在拉抬了男人的地位,充實了夜店、公關與場地提供者的荷包, 而女孩們卻毫無半點金錢報酬。儘管在各種由男性主導的交際場或社交圈裡,美麗女孩形同珍貴資產, 但她們卻是結構中相對弱勢者,青春胴體更得任人殘酷地議論評價。 現今,高踞金字塔頂端的富人階級不斷窮盡炫耀性消費之能事, 交際場內有美食、美酒之外,更少不了「美女」。看似無關緊要的派對與狂歡活動, 卻充斥著金權關係、女性外貌、財富展演、地位宣示、身體剝削等因子的交互作用。 作者藉著親自深入現場,將其中複雜的生態仔細進行分析與剖解。 本書呈現了今天這財富極度不均等年代某種真實而殘酷的社會斷面, 而地位、美貌與金錢就是人人在瘋狂下注的籌碼;各方賠率與勝算,卻總不盡公平。 ┤國內外好評推薦├ 如果你青春正茂,又擁有一具中了基因樂透的身體,世界最繁華城市的夜生活、 頂級餐廳甚至環球旅遊都將「免費」邀請你,與最酷、最多金、最了不起的VIP把酒狂歡。 棒到不真實的事情有怎樣的代價?美酒加美模如何支撐起百億美金規模的夜店產業? 前模特兒、波士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艾希莉.米爾斯親身田野調查, 引領讀者突破渴望和輕蔑的刻板印象,深入這個販售性感與友誼的神祕生態系,直擊其中的金權、性別、種族和社會階級潛規則。 ──陶曉嫚/作家 本書以扎實的民族誌田野描繪了國際VIP派對光鮮亮麗的表象下,綿密的人際互動與權力圖像。 在以全球薪富階級為對象的頂級夜店中,透過美酒、美女與龐大金錢堆砌起來的享樂形式是高度性別化、階級化的體制。 金字塔頂端的經濟精英以誇富宴鋪排出常人難以企及的地位與性別權力; 夜店男公關每天安排模特兒和正妹四處跑趴,抽成獲利,並藉此累積財富與人脈。 年輕的派對女孩被男人們資本化的同時,也有意識地自我資本化,想望的是她們平日難以想像的一夜豪奢體驗。 ──陳美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首先感謝作者,這本書幫我們把腦袋中龐大的田調與親身經歷畫出了關鍵字。 這是一本讓我讀的過程中既煩躁又興奮的書,煩躁是它細緻地描述了許多「夜生活」經濟結構中的性別議題, 這是我們渴望去翻轉同時也在對抗的。興奮的是夜生活文化中不分國際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篇章都讓我有強烈的既視感。 夜生活文化中生存法則的核心價值是「手腕」,無論是公關還是派對女孩, 人脈將轉化為利潤,而這些專業是無形的,所以在其中的人鮮少去察覺「勞動」的存在, 但這些不能量化的「情緒勞動」仍然會產生消耗。這些沒有極限的勞動,儘管產生職業傷害, 也沒有人能理解或認定,這一直都是夜生活勞動環境中非典型勞工的傷。 究竟女性之於夜生活的價值是不是被宰制的客體,我們這邊給的答案會是我們不能忽略各種翻轉與權勢的可能性, 「陪侍服務」發展的脈絡或許是依附著男性權力與凝視中誕生的一種商業模式,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沒有翻轉的可能。不可否認,位在經濟結構的金字塔頂端或許是男性, 但剝削的結構沒有那麼單純,我們得對抗的敵人並不是「男性」或「性產業」, 而是一個更龐大、存在已久的社會性別結構。 我們期待有朝一日人們可以在不被剝削的前提下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身體」、「情欲」資本, 《當女孩成為貨幣》書中細緻描述出「經濟」、「性別」、「勞動」、「社會結構」層面的夜生活文化議題, 文字精準但沒有把話說死,灰色地帶中存在著許多被認同的「惡意」,我們應該梳理這些問題並正視。 ——筠筠/酒與妹仔的日常 負責人 米爾斯是個優秀的報導者……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 ——《旁觀者》(Spectator)雜誌 作者不光提供一扇理解他人生活方式的「異文化」窗口,更凸顯了大家都應有所共鳴的某些主題:在大眾為地位、權柄而汲營的消費行為裡,遭到邊緣化勞動者的身影始終未從幕後缺席;所謂勞逸結合、勞動與交際應酬結合的活動中潛藏的危險;還有「女力」一詞從古至今從未淡去過的矛盾色彩。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相當吸引人……米爾斯很會說故事;她讓這本資訊廣博、可靠,且帶有批判性的作品,同時兼具生動迷人的特質。 ——《閒談者》(Tatler)雜誌
在田野工作期間,作者見識到浪擲千金只為了富豪取樂的生日派對;法國南部海岸成排的奢華遊艇不時招攬美女登船;乃至於昂貴香檳在富人手中胡亂噴灑、浪費。她更注意到,派對女孩把外貌當成資本,藉此換得免費餐飲、酒水,以及與權貴同樂的機會。與此同時,她們的存在拉抬了男人的地位,充實了夜店、公關與場地提供者的荷包,而女孩們卻毫無半點金錢報酬。儘管在各種由男性主導的交際場或社交圈裡,美麗女孩形同珍貴資產,但她們卻是結構中相對弱勢者,青春胴體更得任人殘酷地議論評價。
全球化只是種偽裝──中產階級成了惡性競爭的痛苦受害者。 全球化所造成的輸家遠比我們想像得還來的多! 全球化真的人人皆受益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人必須買單──而買單的人很可能就是你我。 全球化的實際代價是不可忽視的! 隨著Covid-19病毒對世界各地的經濟帶來衝擊,互相連結、彼此依賴的世界經濟,因病毒造成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全球經濟衰退,中產階級竟成了全球化浪潮下的犧牲者? 在全球化的時代,雖然消費支出和GDP的持續成長以及創紀錄的股市多頭,會讓人以為我們處在經濟成長的道路上,但這是一個危險的錯覺。因為消費支出、GDP成長和股市上漲,與你的經濟健康幾乎沒有任何關係,那些指標只是用來衡量富人的經濟健康,處在迅速萎縮的中產階級,正是全球化下的犧牲品。強勁成長的背後,利益分配極度扭曲不均,理論上每個人都應該過得更好,但現在許多人的境遇卻變得更糟。對這些人來說,自由貿易讓他們變得更貧窮,而不是更富裕。 加拿大經濟學家兼作家傑夫?魯賓主張,在追求全球化的同時,全世界的中產階級已逐漸消失。本書從二十多年前簽定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起,關鍵問題並非全球化究竟可不可行,而是全球化究竟讓誰受益?全球化的擁護者總聲稱GDP因此成長,但GDP並不能顯示「如何分配」的事實。魯賓將從新民粹主義、川普的稅法和關稅改革、薪資凍漲等現象,逐一分析中產階級面對的困境。 【各界專家.一致推薦】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日常生活的加速伴隨著數據提取的陰暗面, 隱私權、政治、治理……都是數位生活會遭遇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實現變革的通道。 透過個人及集體的慢運算行動,拿回數據主權與時間主權,實踐更均衡的數位社會。 數位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快速,很大程度上,確實改變我們的工作、消費、交流、旅行和娛樂等日常,但同時加速和分散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眾人的幸福,且將關於我們的隱私、資料和大數據暴露於外,甚至成為有心人士的獲利工具,而這些容易被獲取和分析的資料往往定義著我們的人生機遇。 COVID-19大封鎖似乎為人們提供實踐「慢運算」的新機會,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透過維護個人和集體自治的方式來體驗數位運算的樂趣和益處? 基於「慢生活」、「慢運動」和「慢哲學」提倡將生活各方面的步伐調慢,謝絕一個只為求快而加速、為應急而權宜的人生理念,本書提出「慢運算」的創新觀念,透過個人和集體的慢運算行動,拿回數據主權與時間主權,對抗數位化生活下對人類的不利影響,實踐更均衡的數位社會。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簡言之,我希望,一本書不要以文本(texte)的身份出現,那是教學法或批評爛熟的化約對象;我要它瀟脫大方,以論述(discours)的樣貌出現:同時既是戰鬥亦是武器,既是戰略亦是撞擊,既是鬥爭亦是戰利品或傷口,既是時局不是遺跡,既是不規則的遇合亦是可重複的場景。」——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COVID-19引爆無聲的砲火,國界的高牆再度矗立本書榮獲《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馬克・里歐納德繼《歐洲如何打造21世紀》、《中國怎麼想? 》最新力作「歡迎來到非和平時代。」此刻的世界,只有無聲的砲火,沒有可視的戰爭,本書作者以一個詞彙——非和平(Unpeace)——描述這懸置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曖昧狀態。過往我們總認為促進國際之間的流動與連結,會帶來世界的持久和平。但事實卻正好相反,連結本身提供了衝突機會、較勁理由、部署軍械的需求。本書從中美關係、歐盟現狀、中東衝突為起點,透過七個章節,詳述與分析當今世界因連結導致衝突的過程,最後提出五個步驟,供我們思考解除連結武裝的方法。作者馬可・里歐納德(Mark Leonard)是英國政治學家和作家,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執行長共同創辦人,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權威,也曾以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大西洋兩岸代表的身分駐美,並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學人的身分在北京住過一段時日。在本書中,我們透過他的親身經歷,參訪北京的商湯科技、加州的Facebook總部、五角大廈的淨評估辦公室、德黑蘭的革命烈士紀念館,他試圖透過這些經歷,讓我們了解近年全球局勢,以及該如何在這非和平的時代下自處,或改善現狀。在2008、2009年行人出版里歐納德的兩本著作,《中國怎麼想?》、《歐洲如何打造二十一世紀》,我們看到他對於中國崛起、歐盟關係的觀察,而近十年間我們經歷了阿拉伯之春、英國脫歐、川普執政、中美貿易戰、Covid-19的流行……面對非和平時代,藉由《連結之戰》里歐納德為我們分析當今世界最新的政治局勢,以及他預判的未來。
*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敬一專序推薦 「楊教授所談論的台灣社會不公平,不但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抑鬱息息相關,也恰巧是我自己近年來研究、關注的主題。他的書給我相當的啟發,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效果。」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 *楊志良說:這將是我最後一本非公衛健康的「雜書」。因為如果台灣可以從目前的向下惡性循環,開始向上反轉,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寫「雜書」了。 *分配,是刻骨銘心的問題;政府如果感受不到人民的痛,人民將收回交付給政府的權力。民主國家,政黨失去政權是常事,但請千萬不要為了保政權,搞到失去國家! *最厲害的殖民不是用武力,而是用思想,無聲無息的滲透,被殖民的一方毫無所覺,還對殖民者感恩戴德。台灣對美國就是這樣,被賣了都不知道,還幫對方數鈔票。 *政府的基礎建設如造橋鋪路、維持治安等等,都是受薪階級出的錢,富人繳稅少,卻享用優質的公共財及建設成果,小老百姓種樹,富人納涼,如此劫貧濟富,政府領導人不覺得羞愧嗎? *所得合理分配是艱鉅的工程,卻是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採用「混和型經濟」,生產讓市場自由競爭,分配用社會主義力求平均,才能讓民眾許願,下輩子再當台灣人。 公衛學者出身,為何跨足談分配、談經濟? 公平分配正是公衛的核心精神,全民健康不能有貧富貴賤之分,《禮運大同篇》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楊志良一生追求的目標。他真心相信,此刻台灣仍有許多如他一般抱持愚公心情,不甘心台灣就此一敗塗地,伊于胡底的人,而此時正是理性公民應該發聲、應該挺身的關鍵點。 楊志良憂心台灣的未來,希望能改變台灣深陷泥沼的現狀,他認為,關鍵就在於「分配」問題。書中深入剖析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因為奉行美國新自由主義,高度偏袒富人、貶抑勞動價值,讓原本較均富的社會,走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歧途;台灣目前所有的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產生的,環環相扣,進而影響其他層面,政治上,政商水乳交融、形成政黨、民代、財團共犯結構;同時,台灣又實施民粹式的福利制度,導致財政嚴重虧空,債留子孫。 「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個國家社會,只要做好分配,即使經濟沒成長,依然可以提升財富效用及社會福祉,讓人民覺得過得幸福,也就是,重要的不只是把餅做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分到足夠的餅。 要改變台灣當前的傾頹衰敗,政府唯一的路就是實踐分配正義,而稅制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神兵利器。我們期待政府有魄力進行稅改,提升施政效能的同時,也必須靠公民力量提升整個社會的公民意識。政府與人民同步成長,才能同心合力救台灣!
膚色、性別、族群、性向、宗教、反移民等日益激化的衝突, 已然成為現今世界的一種症狀,並嚴重威脅到了民主與自由! 追溯民粹主義病灶,提供治療當代政治困境的解方 ★《週日泰晤士報》2018年度政治類好書 ★《金融時報》2018年度好書 法蘭西斯.福山早在2014年就察覺美國和全球制度已陷入混亂,衰弱到無法阻止國家被強大的利益團體攫奪。兩年後的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讓福山的預言成真:政治圈外人崛起,他們的經濟民族主義和獨裁主義,正在顛覆國際秩序。 身分認同的需求看似界定了今天的世界政治。反移民的民粹思想、政治化伊斯蘭高漲,以及白人民族主義捲土重來,這些全都對自由民主的基礎構成艱鉅的挑戰。《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指出:當代世界許多被誤認為源起於經濟動機的鬥爭,實則根植於對於承認的需求,無法單純靠經濟手段滿足之,因而現今有太多人受到基於民族、宗教、派別、種族或族群的狹義承認吸引。 福山以扎實的考據與淺顯的論述,從柏拉圖、馬丁.路德、盧梭、康德、民族主義到現代的性別政治,追溯了身分認同概念的發展,他一針見血地提出警告:除非我們能對人性尊嚴建構普遍的理解,否則注定承受接連不斷的衝突。 名人推薦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人觀, 意義與社會
◤被凱文.凱利譽為科技界的佛洛伊德 TED演說突破三百萬點閱率, 科技社會學權威雪莉.特克繼《電腦革命》、《虛擬化身》後, 帶來「科技與人」三部曲的最終章!◢ ▌ 台大社會系教授 林鶴玲、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黃厚銘 專文推薦 輔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曹家榮 導讀 人渣文本 周偉航、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翟本瑞、 強力推薦 ▌ 你上一次接到家人朋友的電話是何時? 覺得朋友在臉書上與實際上的個性不一樣嗎? 網路帳號與發文是否不願意讓親朋好友知道? 我們天天透過各種方式聯絡感情,真正在一起時卻各自滑著手機相對無語。 科技給了我們從來沒有過的人際網絡,卻讓每個人更焦慮、更孤單。 這是因為資訊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弱化。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line群組、許多人會在臉書談公事的時代,人們每天傳簡訊、上社群網站、以打字的方式說了比以前更多的事情,但當需要講通電話、甚至面對面交談時,卻好像失去了相處的勇氣。 研究心理學三十年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特克,將網路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十五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新的詮釋,當科技能以機器人建立親密關係,又透過網路讓朋友圈一下子拉近時,人們彷彿同時成為了社交達人與孤獨患者。要如何享受資訊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能擺脫資訊剝奪的親密感?相信能在閱讀本書後,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新聞工作者)、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者)、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