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放下假內疚,擺脫自責的習慣,練習與自己和解

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放下假內疚,擺脫自責的習慣,練習與自己和解
ISBN-10
6263493658
ISBN-13
9786263493650
Category
Psychology / Emotions
Pages
28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3-07-27
Publisher
采實文化
Author
薇拉莉.波頓(Valorie Burton)

Description

明明沒做錯什麼,卻總是先檢討自己;

還是有時會感到害怕,覺得自己「不該太幸福」?

你的內疚背後,隱藏了什麼?

 

致:對別人很好,卻對自己不太好的你

 

「我不應該這麼晚還吃宵夜,我覺得很內疚。」

「他離開我是不是因為我哪裡沒做好?我覺得很內疚。」

「爸媽覺得我不夠孝順,我覺得很內疚。」

「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我沒教好,我覺得很內疚。」

 

這些在你內心的小小聲音,讓你總是怪罪自己;

但是,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 假內疚是導致你受困的源頭

薇拉莉.波頓是一名暢銷作家及人生教練(Life coach),

她在協助許多女性客戶改善工作或個人生活的過程中,

發現各種身分、各年齡層的女性,都曾有過一種感受──內疚(guilt)。

 

內疚,是一種因為犯錯而產生彌補行為的自我反省機制,

但是,往往在生活中更常出現的是「假內疚」,

一種你並沒有真的做錯事卻感到內疚的感受。

假內疚會主導你的思考和行為,觸發自動反應,

傳遞重複訊息:「我不夠好、我做得不夠多、我做得不對」。

 

真內疚能幫助你調整錯誤的行為,

但假內疚只會讓你怪罪自己、過度補償,而且要永遠為此負責。

假內疚,其實就是讓你陷入困境的原因。

 

● 結合教練學、正向心理學和書寫,找出內疚的源頭

因此,作者研發出一套結合教練學和正向心理學的寫作法:剝洋蔥(PEEL),

對內疚進行層層剖析,找出導致內疚的深層信念,並且產生轉變。

她不僅運用在自己身上,也引導許多客戶們得以突破困境。

 

■ 找出內疚觸發點:「是什麼觸發了我的內疚感?」

→我因為出差不能陪伴孩子、把孩子送去給別人照顧,讓我覺得很內疚。

 

■ 審視你的想法:「我對自己說了什麼?」

→我應該要多陪伴孩子;我不是個好媽媽;我不應該把工作擺在家人面前。

 

■ 把謊言換成真相:「更正確的想法是什麼?」

→除了出差之外,我其實有足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我能夠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 列出你的證據:「什麼樣的行為、價值觀或證據支持這個想法?」

→無論再忙,我和孩子都有固定的睡前時光;好的親子關係更重視陪伴品質,而非時間長短。

 

● 擺脫內疚的各種方法

✧ 列出你的內疚清單,區分「真內疚」和「假內疚」

✧ 出現內疚情緒時,怎麼對自己提出質疑?

✧ 用「剝洋蔥寫作法」擺脫假內疚;用「六A」處理真內疚

✧ 五種導致內疚的思考模式;五種讓你感到內疚的期望

✧ 辨別被情緒勒索的九個跡象

 

只要持續練習,總有一天,

我們都能迎來「沒有內疚」的輕盈人生。

 

一致推薦

 

Selena陳珮甄|《你不能選擇出身,但能活出想要的人生》作者

余佳容心理師|情緒覺察筆記、同伴諮商所所長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Similar books

  • 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卡耐基情绪管理术与意志力训练
    By

    本书以20世纪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妙语金言为基础,结合诸多典型的生活案例,阐述高效、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与意志训练方法,旨在引导读者掌握改变命运的超 ...

  • 親愛的,你不孤單: 66封療癒書信寫給憂鬱的你 只管呼吸,所有的悲傷都將過去
    By 詹姆斯.維特(James Withey), 奧利薇亞.薩根(Olivia Sagan)

    ★★英國亞馬遜4.7顆星評價★★ 獻給憂鬱症患者和承受心理疾苦的人 當覺得人生沒有希望、快撐不下去時 這些書信的隻字片語像黑暗中的一盞小燈 ...

  • Theology as Hope: On the Ground and Implications of Jurgen Moltmann's Doctrine of Hope
    By Ryan A. Neal

    In Religion and Rational Theology, edited by Allen W. Wood et al., 233–32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 K. Smith.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1933. ———.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By 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 Ph.D.)

    「相互連結多過它能維持」( interconnections than it could maintain ) : Sterling & Laughlin 2015; Balasubramanisn 2015.註132:「只有很少數」(Only a small fraction):在下圖中,箭頭並不打算暗示預測是從單一神經元被帶到V1。關於這個例子的更多細節 ...

  • 不失控:淡定的学问
    By (美)约翰·辛德莱尔著, 高宝萍译

    (美)约翰·辛德莱尔著, 高宝萍译 ... 与卡耐基双峰并峙的励志大师罗伯特·科利尔也同样有一本著作值得一提——《觉醒:活出全新的自己》。 ... 因此,他研究成功学比后者更早,后来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包括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都深受其影响。

  • 臣服之享:遇萬事皆靜好自在的心提升練習【意識能量學大師經典之作】
    By 大衛‧霍金斯 David R. Hawkins, M.D., Ph.D.

    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一九八◯年代,利貝斯金德(J. Liebeskind)與沙維特(Y. Shavit)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進行的研究,進一步釐清壓力、免疫系統及癌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壓力會影響腦內啡(有「大腦鴉片」之稱)的釋出。當人體免疫反應良好時會釋 ...

  • 黃金90秒情緒更新:頂尖心理學家教你面對情緒浪潮,化不愉快為真正的自由與力量
    By 瓊恩·羅森伯格博士(Joan I. Rosenberg, PhD)

    ★ 「善用情緒」為人生利器 ★ ★ 精彩TED 演講影片超過1,700,000 點閱人次 ★ ★ 人人都能做到的90秒更新練習 ★ ...

  • 动脑大于动感情
    By 李丹丹, 李姗姗编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传出一句话:美女都是狠角色,这和传统的观念出入很大,传统观念里,大多说女人的容貌和智商成反比,越美貌越愚蠢,美其名曰:上天是公平的,给 ...

  • 制怒:如何掌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By 琳达·科汗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谢尔顿·科恩(Sheldon Cohen)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情绪被描述为活泼、积极、幸福、快乐、放松或冷静而不是哀伤、抑郁、紧张或敌意的人在面对感冒病毒时更不容易感冒。他们不仅更不容易.

  • 凝視創傷:不是每一種傷痛,都能被看見
    By 大衛.J.莫里斯(David J. Morris)

    米夫林.哈考特(Houghton Mifflin Harcour)出版社的所有人。感謝布萊恩.羅素(Bryan Russell)。感謝現場試驗電影公司(Field Test Film Corps)、鮑伯.⻄姆斯(Bob Sims)、愛德華.伍茲(Edward Woods)、麗莎.肯尼(Lisa Kenney)、布里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