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森精粹

ISBN-10
7300086322
ISBN-13
9787300086323
Pages
32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07
Publish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uthor
莱文森

Description

本书共分为5部,第一部“通俗文化与媒介研究”集中表现保罗·莱文森在在媒介理论研究上的贡献;第2部“进化,技术和宇宙”反映保罗·莱文森在哲学和知识进化论方面的卓越建树;第3部“马歇尔·麦克卢汉”证明保罗·莱文森是当之无愧的“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第四部“数字革命”彰显保罗·莱文森在新媒介研究中的前沿地位;第五部“媒介对政治的冲击”凸显了保罗·莱文森社会评判家的角色.

Similar books

  • 数据化:由内而外的智能
    By 姜浩

    媒介融合是传媒行业变化的关注者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在传播领域从事实践或理论工作的人,只要有基本的观察能力,必定会注意到正在发生的汇聚、统一现象———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和电影等都在从原有的纸张、电波、磁带、光盘和胶片等介质,向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打造的新平台上迁移,这种聚集不仅体现在下游内容信息的消费体验阶段,也反映在上游从内容创作到传播发行的所有活动中。

  • 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
    By 王颖吉著

    本书尝试着描述当代媒介文化的另一面,使人们注意到媒介技术繁荣之下所潜藏的那些真正的危险。内容包括:理解文化和媒介;新媒介症候;数字时代的信息及其对思维的影响;网络时代的舆论政治:理性的困惑;从图像理论到奇观理论;奇观文化的艺术与社会效应等。

  • 纸刊至电刊的中国探求
    By 宋革新

    為了回答中國當代期刊產業向何處去的問題,本書進行了綿密的縱向歷史線索梳理,及扎實的橫向價值鏈分析,且以文化技術的演進作為溝通相關梳理、分析的線索,在理論框架方面具有創新性。本書作者號着實物經濟與信息經濟交匯的時代脈搏,以較寬的閱歷、沉穩的心態、良好的文筆,勾畫出了中國當代「期刊人」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軌跡,並在概念譜系的厘清、討論的引入、邏輯的貫通等方面,留下了有待開拓的誘人學術空間。宋革新,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產業(學術專長為期刊產業研究)。曾任《消費指南》雜志副主編、《LADY都市主婦》雜志副主編等職。曾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皮書獎•報告獎」二等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博士后文化發展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二等獎等科研獎項。已出版學術專着2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新聞及文藝作品百余篇。

  • 新媒体前沿(2016~2017):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
    By 胡正荣, 周亭

    人工智能正在揭開時代變遷新篇章。本書在跨學科和跨行業的視野下,關注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歷史發展、研發現狀以及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前景。多位知名學者和業界專家圍繞這兩大技術的發展進行討論,呈現了多元的視角和富有見地的觀點。本書還介紹了機器人新聞和傳感器新聞等新聞業態的變革、虛擬現實技術給新聞從業者及新聞生產模式帶來的變化、新技術對媒介使用場景和受眾認知的重構以及為藝術報道領域帶來的新突破。

  •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文化身份论
    By 张雯雯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文化身份论》共设六章。一章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本课题研究背景——媒介融合进行梳理阐释,明确其与电视之间的关系,探讨以文化身份视角切入进行电视研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第二章在论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在对电视文化身份建构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及各要素之间互动联系的基础上,以文化权力为讨论核心,深入分析当前电视文化身份建构中的权力话题,探析各文化权力之间的竞争与博弈。第三章对当前我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表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客观审视电视传播者与受众文化观念变迁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电视发展中的症候所在。第四章在明确电视文化主体定位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其建构具有自我主导力的文化身份的路径。第五章针对具体电视内容,从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剧、娱乐节目的文化生产与传播分别阐释我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多维度实践。第六章深入阐释电视文化身份建构背后深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明确电视在新型文化语境中所背负的新使命。结语部分,对电视文化身份建构中的“体”“用”关系、“和”“同”原则、“旨”“归”目标进行概括总结,并从“媒介融合—文化融合”的视角对传媒文化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新媒体公共传播(2019年第1期)
    By 张淑华

    《新媒体公共传播》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的集刊,内容定位于新媒体语境下的公共传播研究前沿,选题时新,理论和实践兼具,为传播领域前沿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提供大量一手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学术原创性和前沿特色。本辑收录了2018年度新媒体公共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优秀论文,还有部分我们征集来的本院和国内其他高校相关学科教师的优秀论文。

  • 媒介批评(第七辑)
    By 蒋原伦 张柠 主编 王颖吉 王鑫 副主编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意在从媒介学的角度对当前的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评、读解,考察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媒介批评的方法。《媒介批评》已出版六辑,其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大众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等)从业者提供针对当代媒介的评论性言论和交流最新学术资讯平台的办刊方针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在媒介批评与研究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辑文章主要分核心话题——网络直播、今日视点——VR研究、文化产业探析、影像批评、社交媒介与时尚、文体与写作、图像与视觉文化,以当前正热的网络直播为核心话题,辅以对VR(虚拟现实技术)及文化产业、电影、社交媒介等的专题论说,内容丰富,论说精彩。

  •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By 约翰?赫伊津赫

    著有《夺发记》《群愚史诗》,译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 [40]庞培(Pompeii)——意大利南部古城,位于那不勒斯东南,兴盛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79年,在维苏威火山喷发中被摧毁,1748年,废墟重现,保存完好,古人生活历历如在目前。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By 约翰·赫伊津赫

    萨看见他在伊弗雷河畔的默恩城堡里和画家安德烈·比尤纳弗(AndréBeauneveu)亲切交谈的情景。 ... 的色调、奔放的激情;另一个领域是“虔敬运动”静悄悄、统一、灰暗的领域:严肃的男人、温顺的中产阶级妻子到共同生活兄弟会和温德舍姆修道院里去寻求精神支持。

  •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
    By 陈定家

    本書是從互文性視角研究網絡文學的論著。全書論題具有鮮明的前沿意識,研究方法具有自覺的創新意識,是一部值得關注的求真務實之作。 陳定家,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審,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