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ISBN-10
7301227809
ISBN-13
9787301227800
Series
社会心理学
Category
Psychology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ages
31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3-07-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
侯玉波编著

Description

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最后一章还探讨了目前最受关注的积极心理学和人类幸福问题。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社会心理学: 第11版
    By David G. Myers, 迈尔斯

    本书共分四编:社会思维, 社会影响, 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重要观点, 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

  • 社會心理學
    By 徐光國

    社會心理學

  • 社会心理学
    By 弗里德曼, J. L. Freedman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精要
    By 克里斯普

    社会心理学精要

  • 社会心理学词典

    社会心理学词典

  • 现代社会心理学史
    By 周晓虹

    Chan shu xian dai she hui xin li xue de li shi bei jing, xing cheng, que li, fa zhan.

  • 社會心理學:簡史與經典案例解析,以獨特視角解讀那些你不理解的現象
    By 鍾毅平, 楊碧漪, 譚千保

    「幾乎有多少位社會心理學家,就有多少種關於社會心理學的定義。」──Elliot Aronson思想性╳科學性╳繼承性╳創新性理論性╳應用性╳學術性╳可讀性為什麼美國的謀殺案發生率遠高於加拿大?侵犯行為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習得的?為什麼災難中有人逃離,有人卻做出犧牲行為?社會心理學為你提供一個獨特、深入的視角來解讀這些現象。本書將你助了解個人的生活與日常的社會互動狀況──友誼現況、愛情關係、工作交流、學業表現!◎人際吸引的3大因素【接近性】兩個人能否形成親密的關係,物理距離在發展成友誼的早期階段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接近性是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源,那些與我們形成友誼、關係良好的人,經常是「鄰座的他」,或是「睡在我上鋪的室友」。【相互性】透過對人們的人際關係狀況進行觀察和總結,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現象:誰喜歡我們,我們就會喜歡誰;誰討厭我們,我們就會討厭誰。這就是人際吸引的相互性原則。【相似性】很多時候,我們交往和喜歡的對象都是與我們自己存在著某種相似的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雙方在態度、信仰、價值觀、愛好、年齡、地域、職業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話,能夠促進人們的相互喜歡。其中,人們在態度和價值觀上的相似性對人際吸引尤為重要。◎利社會行為的4大解釋▎進化心理學:本能與基因達爾文很早就認識到進化論有個問題:它如何解釋利社會行為?按照進化論,利他行為應會消失,因為利他行為會將自身置於危險中。但事實呢?利他行為仍然存在。為什麼?進化心理學假設助人行為是人的先天特性,它來自我們的基因,可以遺傳。【親屬選擇】即自然選擇偏好那些幫助親屬的行為。【互惠選擇】即期望幫助他人後,能夠增加他人將來幫助自己的可能性。【學習社會規範】對於個體來說,從社會其他成員那裡學習社會規範,是高度適應的,那些社會規範和習俗的最好學習者,具有生存優勢。▎社會交換論:助人的成本與報酬社會交換理論認為我們所做的許多事情是因為我們有一種期望──最大化報酬和最小化成本。但是,它認為這種期望不是進化的根源,也不源於基因。【基本假設】只有當報酬超過成本時,人們才會幫助他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本質上是個人試圖盡可能獲得最大利益,同時又盡可能少付出代價的社會交換過程。▎社會規範理論:助人的行為模式社會規範理論認為人們幫助別人的行為並非是為了收益,利他行為是在社會化過程中,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內化為自身行為模式而產生的。每個個體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其行為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一方面,個體有選擇的自由;另一方面,其選擇又受制於一定的社會規範和價值觀。【社會責任規範】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內化了「有責任去幫助那些需要自己幫助的他人並伴之以行動的規範」。【互惠規範】互惠規範有一個內涵:我們有義務去幫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人類道德準則中最普遍的規則之一是「交互性規則」。這一規則要求人們回報他人的善意。【社會公正規範】社會公正是指人類社會中關於公平公正地分配社會資源的社會規範。★本書特色:本書結構由總論、個體的社會心理、群眾的社會心理和應用社會心理學四部分組成,大體上反映了當代社會心理學的輪廓與面貌。此外,本書還針對多個經典的實證研究過程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以便讀者從中獲得創新研究的啟發。

  • 社會心理學新論
    By 瞿海源編著

    這是一本與台灣實際社會現象有密切關聯的社會心理學書籍,頗為吻合當前「教科書本土化」的潮流。 對學生而言,本書可幫助了解本土化社會現象的社會心理基礎與過程;對於一般民眾,這方面的知識也可增益對社會的認知。

  • 社會心理學
    By 彭懷真

    ──這是第一本立基台灣本土的社會心理學,學習者可以藉此知己、知彼、知台灣人、知台灣社會。 ──這是第一本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的社會心理學,協助用寬廣視野探究人心、人性、人際、人群。 ──這是結合新聞事件、實證研究、實驗案例、學術理論的入門書,生動有趣、豐富多元、容易閱讀。 ──這是兼顧正面與負面力量的導論,說明為什麼會有利人利社會的好行為,也解釋偏見、歧視、刻板化印象、分化、仇恨與攻擊的成因及助長力量。 ──這是一本使讀者有「冷靜的腦、溫暖的心、和諧的情、有效行動」的書。

  • 社会心理学
    By 吴江霖, 戴健林, 陈卫旗

    本书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性质、理论与方法,个体心理活动的社会基础,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人格,人际影响,群体心理及法律社会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