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 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

ISBN-10
7301292503
ISBN-13
9787301292501
Category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General
Pages
19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8
Authors
(英)佩里·安德森著, 章永乐, 魏磊杰主编

Description

Ben shu wei rao guo ji ti xi zhong de ba quan ji zhi yi ji fan kang yun dong er zhan kai,She ji ba quan de guan nian,Da guo xie diao ji zhi,Guo ji zhu yi,Guo ji fa,Dui xin zi you zhu yi de min cui zhu yi fan kang deng yi xi lie zhu ti.

Similar books

  •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By 王汎森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 迈向2030 年
    By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首次对65个国家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在本报告中进行了综述.本报告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科学的现状和趋势做了描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对全球科学发展的趋势做了预测.

  •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By 卡爾.博蘭尼

    自由市場烏托邦的誕生,法西斯主義的興起,以及民主政治的覆滅 從工業革命到兩次大戰,人類社會崩潰的核心經濟線索 對當前時代極具洞察力與啟發性的經典作品 新版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鉅變》書寫出版於二次大戰期間,面世後隨即成為經典作品,影響深遠,近年更愈受重視,是重新檢視當前劇烈波動的經濟、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等社會經濟弊病極具價值的參考點。 博蘭尼在書中追溯工業革命對社會與經濟造成的巨大轉變,尤其是自律性市場經濟的興起。他認為經濟活動原本就內含於整體的社會生活當中,受人類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控制,然而隨工業革命而來的自由市場理論卻主張經濟應當脫離其他事物的束縛,讓市場自我調節才能達到最大效益。這樣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不但推動經濟與整體社會脫離,也進一步將社會其他層面套入自由市場邏輯,從而引發各種嚴重問題,包括對民主政治的反撲與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博蘭尼此書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對自律性市場興起與失敗的歷史分析,以及不同於市場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 這個二○○一年的新版本添加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的序言,還有經濟社會學重要學者布洛克(Fred Block)的全新導論,幫助讀者理解本書的核心看法與當代意義。

  • 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 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
    By 王学东

    本书所研究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为了建构良好的声誉而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情况。

  •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一个组织学研究
    By 周雪光

    本书分为十二章,内容包括:导论: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运动型治理机制,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拼凑应对":多重逻辑下的基层政府行为,逆向软预算约束,多重逻辑下的村庄选举,无组织的利益与集体行动等.

  • 帝国: 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By Michael Hardt, Antonio Negri, 哈特

    《帝国》是一部包容了人文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性的巨著,它得出了一个深邃的政治结论:我们是一个有创造力、受启蒙的物种,我们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不断从哪些篡夺权力的人手中夺回权力的进展史.

  • 新编日本近代史
    By 宋成有著

    本书重点叙述了风云变幻的日本近代史。从幕府的崩溃、明治政权的建立到欧化时期的维新、民族化时期的维新一直到“大日本帝国”的武力崛起、太平洋战争与日本帝国的灭亡。其间穿插叙述了围绕社会变动发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各阶层的激变与分化。

  • 可选择的现代性
    By Andrew Feenberg

    作者对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民主化的技术变革,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技术代码,科学和伦理学,后现代技术,新媒体的兴起,文化的自我确定等内容。

  • 香港在中國:重新思考內地與香港關係
    By 陸恭蕙(Christine Loh), 高禮文(Richard Cullen)

    「這本書提醒讀者香港憲制的歷史是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的一個小插曲。近二十年來有關一國兩制的爭論和衝突只有放在中國和世界的視野下才會有真正的意義—它們主要是世界格局的變化在香港引發的陣痛。應對速變是香港的宿命,而香港從來都能把握好危機中的機會。本書正是告訴讀者香港的將來在中國、中國的將來在世界。把握好這個機遇,香港依然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橋樑。」 傅華伶 香港大學 法律學院教授,院長 「在香港處於社會巨變和體制激劇演進的時代,這本小書提醒我們,香港需要發展一套可以勵人前行的新的敍事,以適應當下的艱難情況,也為自身的未來描述一個鼓舞人心的前景。較之同類著作,這本書更為誠懇地從外國侵略和不平等條約的角度試圖理解香港作為「中國精神創傷的遺產」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本書將香港本身的地位以及香港與大陸的關係置放在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的大背景下來討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香港如何擺脫「困局」的建議,即在接受這片土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基礎上重新喚起香港自身的集體意識並發揮自身絕無僅有的諸多優勢。將這本立場客觀溫和的小書翻譯成中文,磊傑為中文世界關於香港問題的討論提供了一份新穎及時的材料。譯文忠於原文又流暢順達,給讀者非常愉悅的閱讀體驗。」 王江雨 香港城市大學 法律學院教授,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

  • 庐山会议实录
    By 李銳

    庐山会议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