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ISBN-10
7303119604
ISBN-13
9787303119608
Pages
46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1
Publisher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Authors
丁帆, 王彬彬, 董健

Description

本书分为1949年至1962年间的文学,1962年至1971年间的文学,1971年至1978年间的文学,1978年至1989年间的文学和1989年至2000年间的文学五编,分析了各阶段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并对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家,作品进行了评论.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 转折与新变——新时期文学史论
    By 王冰冰, 徐勇著

    [31]陈祖芬的《共产党人》是在关于“归来”知识分子的颂歌中较特殊的一篇,其在刻画、凸显老共产党员张超——上海海关关长——铁面无私、宁折不弯的性格时,带出一个关于时代的隐秘讯息,即拜金主义、盲目崇洋及与之相伴生的欲望的滋生与蓬勃生长。

  • 转型与深化——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
    By 刘江凯著

    本书稿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研究丛书”中的其中一本,论述了90年代的文学的地位和意义。90年代的中国文学和80年代相比,出现了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泛商品化的文学盛行、文学走进大众生活,同时,“文学去政治化”“文学回归自身”等未完成的时代任务得到了深化。作者在书中深入分析了贾平凹、莫言、余华、刘震云、王安忆等人的作品,从时代特点和中国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精裝)
    By 曾令存

    著述在歷史地勾勒清楚近七十年來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歷史的演繹與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的建構過程,為認識中國當代文學學科歷史作參考的同時,側重圍繞如下一些相關的實質性問題 ...

  • 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史论
    By 俞敏华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立场的问题、概念的辨析、历史地图的勾勒、研究体系的安排、“伤痕”的呈现、“伤痕”的规约、对身份变动的敏感与知识分子形象的书写、反思:合法性的表述方式等。

  • 文学史二十讲
    By 程光炜

    本书体现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思考,内容涉及文学史研究的框架问题、重要概念的生成、作家创作的思想资源以及文本细读的方式等。它将反思性的批评,带入到对已经固化的文学史现状之中,通过问题探讨、与研究对象对话等方法,试图寻找不同于常见研究范式的进入路径。

  • 莫言小说研究
    By 王育松

    本書分別從莫言的小說世界、莫言的文學觀念、莫言小說的敘事視角、莫言小說的身體寫作、莫言小說與文學現代性、莫言小說的比較研究和莫言小說的文學史評價這七個方面對莫言的小說展開研究,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 当代文学的“历史化”
    By 程光炜著

    本书认为通过“重访”的方式,才能比较客观和真实地接近它,把其中被各种叙述所覆盖和压制的东西尽可能地揭示出来。这种揭示的目的不是“揭破历史真相”,“发现历史隐秘”,而是把它变成研究今天文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
    By 程光炜著

    本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研究”探讨“8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是如何生成的,它的历史属性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第二部分“文学思潮和批评研究”选取发生在80年代七个重要的思潮现象进行分析,勾勒80年代的历史深层线条;第三部分“文学作品的文化研究”等。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
    By 程光炜编, 杨庆祥等著

    本书分为文学史视野、再识经典两部分,内容包括:“如何理解‘80年代文学’”、“‘文本’与‘人’的岐途——‘新批评’与80年代‘文学本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