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研究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研究
ISBN-10
730519526X
ISBN-13
9787305195266
Category
Education / Administration / Higher
Pages
233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7-12-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
张玥著

Description

本书聚焦于抗战时期的大学发展,尤其关注这一时期国立大学校长在治校中体现出的角色意识和独特方略。他们如同舵手般,在民族危机中把握大学发展航向。以从后思索的眼光回溯,则可定义于大学校长领导力。

Similar books

  • 非洲大学与经济发展
    By (南非)尼科·克卢蒂, 翠西·蓓莉, 番迪·皮莱

    ... 者希望资助的学科,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资助变化和资助越来越不明确的情况。用内罗毕大学一位高级学者的话: “我不知道捐助者对什么感兴趣。我不介意意识形态,即使我不同意,至少我知道我的立场,但对于许多主要捐赠者,我真的不知道余生我该何去何.

  •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By 隋虹

    但是,人们对名字是单字的人通常不单叫名字,而习惯于称全名,如王燕,包括其亲属在内,很少有人对她直呼齐名,单称她“燕”,更多的人会称她“王燕”,这是因为在中国直呼一个人的名字会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这就会变得十分敏感。此外,直呼全名的称谓习惯一般 ...

  • 电子科技大学荣誉勋章系统攻略
    By 张军, 申小蓉, 于乐主

    牵手成都(弱势群体)牵手成都是由青年志愿者协会人事部发起,招募全校志愿者,共同在每周四、五两天前往成都市金牛区残疾人联合会,辅助那里的特殊儿童做康复训练的常规志愿活动。活动理念是关爱特殊儿童成长,为特殊儿童带去温暖和鼓励。活动时间是每周四五 ...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By 施索华, 裴晓涛主编

    ... 幸福跟金钱跟财富,没有必然联系,相反,一旦被金钱物欲牵着鼻子走,你一定会为之奴役,为之痛苦,你会因为追寻幸福而深陷痛苦。“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应当“去甚,去奢,去泰”,放弃过分,放弃奢靡,放弃粉饰,才是走上获得幸福的康庄正道。

  • “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与工程实施
    By 曹杰, 陈林, 廖恩红

    本书详细介绍了“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概念、实现技术和典型工程实施应用。全书共5章,即“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概论、智慧校园网络体系、情景感知系统、云计算技术以及智慧 ...

  • 行业特色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By 吕鹏, 张东, 李志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二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三篇、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第四篇、大学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五篇、网 ...

  • 行政改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By 张茜著

    本书首先从高校行政改革概况着手,指出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然后对高校权力体制改革、运行模式改革和管理机制改革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随着高校行政的改革,人 ...

  • The Entrepreneurial College President
    By James Lee Fisher, James V. Koch

    If you wish to know what effective college presidents actually think and how they behave, this is the book for you. It is must reading for all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cy and leadership in general.

  • 大学生入学教育与学涯规划
    By 杨丽芳

    这本书是献给大学新生的,它涵盖了大学生涯五部曲:认识大学、求知博学、修身养德、提升自我、卓越人生,给大学生提供很有价值的建议。全书兼具指导性与实践性,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它将为大学新生把握起点、追求真知、坚持修身、全面发展、规划未来提供全面的参考,帮助大学新生以最佳、最好的状态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By 吴兆方, 陈光曙主编

    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通过变革来实现的。没有变革,就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没有变革,就没有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入圆员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综合化、整体化、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不断增强,凡此种种,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