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shu zhu yao guan zhu de shi zhong guo yu fa zhan zhong guo jia zhi jian de mao yi guan xi. zhu yao tao lun zhong guo yu fa zhan guo jia zhi jian de xiang hu tou zi yi ji zhong guo yu fa zhan zhong guo jia de jing ji yu ji shu yuan zhu, yi ci lai fan ying nan nan he zuo de zhong dian ling yu.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非洲農業的最新發展與內生動力”,從大陸內的政策和激勵機制、外來援助、投資與商貿合作分析以及不同層面的創新實踐進行研究;第二部分為“新興市場國家對非農業南南合作”,主要講述了巴西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馬拉維進行農業合作的不同情況;第三部分為“中國對非洲農業合作的新型實踐”,中國對非農業合作經歷了從20世紀50年代末完全不求經濟回報的單純援助,援建大型農場,到目前的援助、貿易和對外投資並舉的階段。
本书聚焦南南合作背景下的金砖国家合作,收录了国内50多位学者撰写的29篇研究成果,涵盖金融,经贸,科技,能源,农业,人文等多个专业合作领域,集中呈现了国内学界就深化金砖合作与南南合作的思考,希望以此能为读者了解金砖合作和南南合作提供帮助,为国内学界就此话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为金砖国家合作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2017年6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办了“南部非洲工业化及中国与南部非洲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莫桑比克农业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有《人民日报》等媒体人士,以及来自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贝宁、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计6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南部非洲工业化的历史与现状、经验与教训”,“中国如何与南部非洲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个案研究及其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报告刊登了部分与会嘉宾的论文,如外交部非洲司官员杨民大使在研讨上的致辞;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研究员的论文《“一带一路”视域中的中国与南部非洲的产能合作: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南的《中国与南部非产能合作的原则和路径》;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联谊总会会长褒姒海先生提供的《在非华商视野下的“南部非洲工业化”》。其余部分论文刊登于本中心另外一份出版物《非洲经济评论》(2017)。
本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概述国际发展合作和面向2030年的南南发展合作创新,并就南南发展合作对全球发展的贡献进行评估,力图反映发展合作的新创意、新机制和新办法;第二部分的焦点是南南贸易合作、南南发展援助与技术合作以及南南直接投资;第三部分是主要南方国家的南南合作的案例研究,如中国发展合作的新设计(“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发展合作、巴西的发展合作、印度的发展合作、南非的发展合作,最后是对国际发展合作动态变化的考察。
三方合作是在传统的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基础上的创新合作模式,是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此报告主要探讨中国、欧洲和非洲在国际发展合作(又称发展援助)领域的三方 ...
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引进外资金额。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在全球对外投资存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对外投资输出国之一。尽管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在前期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首次大幅下降,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下滑幅度收窄,且在全部对外投资金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的主题是中非产能合作。舒运国教授在《2015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去年非洲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和回顾,他指出:从大陆层面看,非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非继续领跑非洲,经济增长率达6.3%,中非、北非和西非分别超过3%以上,只有南部非洲低于世界增长平均水平,仅达2.2%。李智彪研究员在《国际油价下跌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自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非洲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孙志娜在《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一文中,依据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本期还组织了3篇非洲学者的稿件:分别是莫桑比克高等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埃米利奥 J?泽卡的《非洲会在将来真正“崛起”吗?及中国在其中能做什么》、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的经济学专家约瑟夫?恩瓦维的《将非洲纳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非关系的双赢策略》和埃米利奥 J?泽卡的《中国在南部非洲——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工业化进程中的战略和作用:机遇、挑战和方法》。在中非产能合作方面,张忠祥教授、杨廷智博士和黄玉沛博士分别就中国—肯尼亚产能合作、中国—南非产能合作、中国—赞比亚产能合作、中国—坦桑尼亚产能合作进来了个案研究。此外,本报告还翻译了两篇报告和一部法案:《非洲农业转型战略:2016—2025》、《非洲工业化的绿色发展》和《2015肯尼亚经济特区法案》,这对于进一步了解非洲经济形势和有关非洲国家的最新招商引资的政策会有帮助。
本报告是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年度连续出版物,已经连续出版两年。本报告主旨明确,主要围绕2015~2016年中国周边区域经济合作、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合作两大主题展开分析和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报告作者皆为该领域知名学者,论述严谨,分析透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由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编辑出版,每年出版1部,是继《非洲经济评论》之后,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推出的第二份出版物,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非洲经济的研究,深化中心的研究特色,并发挥智库功能,服务于国家对非战略。该研究报告也是上海师范大学系列研究报告之一,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本期非洲经济发展报告以“非洲工业化”为主题,切合当前中非合作的重点“三网一化”,为促进中非产业对接服务。内容涵盖当前非洲经济形势和中非合作的趋势,非洲工业化的脉络与现状,非洲重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附有非洲工业化的最新文献。该书将是了解非洲工业化最新进展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全球治理角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