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中的谋略与博弈: 为什么选举不是公平的

ISBN-10
7511710964
ISBN-13
9787511710963
Pages
365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1
Authors
William Poundstone, 庞德斯通

Description

本书向人们解释了为什么计分投票制被视作是所有投票规则中最公平的, 同时评估了改变美国人的投票方式将会面临怎样的障碍.

Similar books

  • 中亚博弈新视角
    By 梁超

      中亞在我國的國家安全和對外交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中亞局勢動蕩不安。深入探討中亞局勢動蕩的原因、現狀、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提出我國應對中亞局勢的對策,無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書對中亞政治、經濟和文化進行了探討,就一些熱點問題作了重點分析。

  • 策略思维: 商界, 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By 迪克西特

    本书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 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

  • 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
    By 盛洪

    Gai shu fen liu da bu fen, Gong ji 60 yu pian wen zhang. You dui wang luo shi dai de si kao yu hui ying, Jing ji shi jian...

  • 香港立法會普選研究
    By 王理萬

    按照《香港基本法》,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可以由普選的方式產生。2007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允許香港先在 2017 年普選行政長官,其後實現立法會全體議員的普選。然而社會對於「雙普選」的實行一直存在爭議,導致 2015 年 6 月行政長官普選方案被否決,立法會普選的時間表因此而遙遙無期。 本書主要圍繞香港立法會普選的議題展開討論,詳細闡述了回歸前立法局至如今立法會的選舉歷史,考察歷次立法機關選舉改革及香港政治運動對立法會普選的影響。此外,作者又從經濟和異質性兩個角度,比較了紐約、倫敦、新加坡、蘇格蘭、魁北克與加泰隆尼亞的普選制度,期望從這些地方議會的普選經驗借鏡,找到香港普選立法會的出路。然後再聚焦到香港立法會的現實情況,深入分析香港政黨政治、比例代表制和區議會選舉對普選立法會的影響。 香港回歸 20 年,行政—立法關係漸次惡化,立法會議事機制失效。本書冀能梳理香港立法會發展的脈絡,歸納立法會普選所面對的挑戰,讓關心香港民主進程的讀者在面對普選困局時,有更多思考空間。

  • 体育博弈论
    By 李益群, 谢亚龙

    本书是关于体育竞争的理论体系,它是研究体育竞争中如何去战胜对手,提高胜算,获取优胜的科学理论。它从博弈概述、博弈系统、博弈胜算、博弈决策、博弈过程、博弈创新和博弈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

  •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By 勞倫斯‧佛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

    ★金融時報年度好書★自人類文明以來,從戰場、政界、商場、人生選擇…人人都需要擬定戰略,因為戰略無所不在  戰略領域最知名學者×最宏大著作 首度引進繁中版 勞倫斯‧佛里德曼展現他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級戰略思想先驅,他認為與權力平衡相比,戰略更是源自形勢的核心藝術。──哈佛教授約瑟夫•奈伊 戰略並非專為面臨生死抉擇、成敗決斷的王侯將相所獨有,更多的世間事物都少不了它。當在實現中,既定目標的過程中遭遇障礙,或者需要判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順序,戰略就不可或缺。 在商業領域,企業CEO負責公司的整體戰略(商業領域通常稱「策略」),其下的採購、市場、人力資源等部門則各有各的策略。醫生需要臨床的策略,律師有起訴的策略,社工人員則得提供諮詢服務的策略。至於個人,不管是職涯發展、購屋、納稅,也都需要具體的策略來協助。事實上,在當今世界,只要是人類活動,哪怕再微小、再普通,都要懂策略。 戰略思想家勞倫斯‧佛里德曼在《戰略大歷史》中,以時代為經,戰略思想為緯,從聖經、古代希臘神話、孫子和馬基雅利身上,找尋戰略的起源,以極富吸引力和洞察力的描述,分五層次分析戰略嵌入人類生活的進程。 在「武力的戰略」,他引領讀者爬梳了從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戰略思想大師約米尼、賽局理論專家謝林的核武戰略,直至新軍事革命時期的資訊戰。在「底層的戰略」,他對政治戰略展開分析,從馬克思對政治的革命性分析入手、到主張非暴力的甘地,直至美國總統雷根、歐巴馬的競選策略。在「上層的戰略」,對商業策略展開了全面性歷史敘事,二次大戰後,經濟領域成為各國競爭要地,經濟學的策略論述也成為當世顯學,佛里德曼在此介紹了泰勒、斯隆、彼得‧杜拉克、麥可‧波特等關鍵人物,以及蘭德公司、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等機構在決策科學化的角色。在最後一部分「戰略理論」,講述了當代社會科學正在重塑我們對戰略概念的理解。在本書你可以學到: ●為什麼孫子說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偉大的戰略家必須是詭詐大師,有時可以在敵國君臣之間製造分裂,有時也可以挑撥敵國與盟友的關係,使它們相互猜疑而彼此疏遠,這樣就能讓它們中計。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為什麼說領導人必須是狐狸、又是獅子? 生存是最高目的,像狐狸一樣狡猾,才能認識陷阱;像獅子一樣有力,才能驚駭敵人。 ●克勞塞維茨的名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指什麼? 兩國的敵對狀況若不能經由外交談判獲得解決,最終只有訴諸戰爭,戰爭本身是一種對策。換言之,戰爭目標選擇仍應以達成戰爭目的為考量。 ●甘地與金恩的非暴力戰略為什麼有效果? 當全世界都充斥著暴力和動亂,非暴力訴求占領道德制高點,遊行、罷工和抵制等群眾運動操作成功,讓對手難以招架。 ●二十一世紀的非正規戰爭:資訊戰是怎麼打的? 恐怖分子、激進組織一般不會發動正面進攻,而是會採取「蜂群戰術」,在一個由手機和網際網路連成一體的網路中,用不同方法、不同方向,以小集團的形式發起攻擊,讓政府對迅速發展的民意束手無策。 ●戰略為何在經濟管理領域被引用,甚至發揚光大? 戰後洛克菲勒(標準石油)、福特(福特汽車)、斯隆(通用汽車)等大企業,如同帝國般影響了勞動階級的生活態度和消費方式,高階管理者將戰爭所需的智謀和資源融入商業模型中。 ●商場如戰場!企業也講求策略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之間的競爭即是經典案例。一旦企業成了彼此交戰的軍隊,就要思考如何克敵制勝。麥可‧波特、金偉燦等學者研究競爭策略以保持優勢。 「評估環境態勢、掌握敵人地位、找出自身優勢」正是戰略的核心要務。尋訪不迷失方向、不陷入混亂的智慧,勞倫斯‧佛里德曼視野恢弘地概述了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戰略家與理論。遠在大衛以智計擊敗哥利亞,直至當代經濟領域中運用的賽局理論,這部宏大巨著總結了古往今來對戰略的反思,讀者能從中理解與評估古往今來戰場、政壇、商場、人生選擇的戰略良窳,並提出屬於自己的觀點,做出精準判斷,採取更有效行動。 本書特色 1.戰略思想史上最宏觀之作 本書是迄今為止最有系統、最宏觀的戰略理論史,從聖經故事、生物演化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包羅四千年史上事件、主題及諸位戰略思想家。是一本深具雄心、非凡浩大之作,宛如《人類大歷史》戰略版! 2.大師領路,走一趟戰略巡遊之旅 作者以大師之眼,帶讀者俯瞰一遍戰略理論的演化與人類文明版圖的拓展。不止探討軍事面向,還全面統整及分析政治、社會階級、商業等策略,由起源、武力、底層、上層、理論,五層次分析,是全方位理解戰略的難得、也是唯一之作。 3.商場即戰場!戰略思考不可或缺...

  • 血酬定律: 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By 吴思

    本书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 探讨了不同朝代的性命价格, 平民百姓的反抗策略, 土匪绑票勒赎的利害逻辑, 商贾巨富的抗害手段等主题, 这些类型各异的文章, 连贯起来看就是在讲中国历史以及社会的形塑原理.

  • 中華秩序: 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
    By 王飛凌

    正在崛起、但在美國貿易制裁下似乎顯得是隻紙老虎的中國,它的本質是什麼,它的力量真正代表著什麼,以及國際社會應該如何因應?「整個世界秩序的未來、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都有賴於這個判定 。」 然而來自西方的主流分析工具,如現實主義、共產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看起來並不大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修希底德陷阱、中國崩潰論、百年馬拉松、G2、這些看法都觸及到了某種重要的問題,然而無法從根本上理解今天中共之種種作為──比如無情地汲取和剝奪內部社會、發動一帶一路、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看似道德、實則虛幻的概念。 本書作者王飛凌試圖引領讀者回到西元前三世紀的秦漢時期,通過重新解讀從秦漢帝國到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根本性地展示「中國是什麼」,以及「崛起的中國代表著什麼」。具體而言,他著重分析「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中華秩序,亦即中華世界帝國的政治秩序,是一種威權主義、常常是極權主義的世界政治秩序 ,它的基礎是用儒家粉飾其表的法家帝國政體,也即是「秦漢政體」(Qin-Han Polity)。 本書的第一部分,描述和分析了中華秩序的來源、性質、前景和意義。凡秦漢政體,必然要以中華秩序作為其天命(Mandate of Heaven),來證明和捍衛自己,去統一、規範、統治整個已知世界(也就是「天下」)。它形成於歐亞大陸東部特有的地理生態環境,和形成於歐亞大陸西部的、在法理上強調國際比較和競爭的「西發里亞體系」(Westphalia System)恰恰相反。 中華秩序的歷史表現是好的嗎?作者從政治治理、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和社會,以及人民生活水準各個方面加以評價。他的答案是:對皇帝、官僚體系和黨國體系的統治精英而言,中華秩序極有吸引力,甚至令他們有如吸食鴉片般上癮;也建立了一種似乎不可動搖的合法性。在兩千多年裡,它已被世界最大的人群(中國人)深深內化為某種信條:中華秩序不僅可行,而且優越。 然而,它在社會經濟發展上的記錄卻不甚優秀,甚至十分低劣。中華秩序下的人民不僅苦難深重,還周期性地大規模非自然死亡。19世紀一場未竟的王朝更替──即太平天國叛亂,在十年內就消滅了近一億人口,占當時中國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毛澤東時代的一場人為大飢荒,在四年間(1958-1962)就造成了3000萬至4500萬人的死亡,佔到當時總人口的5%-10%。中華秩序下的中華文明長期停滯,形成了「超穩定」結構 。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華秩序才因「西發里亞體系」的衝擊而崩潰,中華世界不再是天下。 作者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實際上是「中華秩序」缺失或者弱化的時期,也是中華世界在法理上或者事實上採取了「西發里亞體系」的時期。包括:(1)先秦的中華世界(春秋戰國);(2)宋代的中華世界(宋金遼西夏大理諸國並存);(3)十九世紀後期以來的中華世界(北洋政府時代)。然而,北洋時代之後的國共兩黨主政中國,令中華世界再次淪落為專制秦漢政體。1949年,中共革命的所謂偉大勝利,很快就被證明是一個史詩級的歷史大躍退。 作者用單獨一章分析了宋代的「中華秩序之停頓」。他認為,處在澶淵之盟──相當於西發里亞條約的中華版──的宋代(960-1279),不僅創造了中華古代文明的最高峰,也代表了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機遇。但它被不幸地遺棄,其深刻教訓也大半被遺忘,直到今天。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他認為北京作為新的「中共秦漢式政體」,建政以來的各種政治運動、文化革命、改革開放,及其伴隨著的各種官方敘事,彰顯出它被中華秩序的內在邏輯和使命所支配的歷史。 和古代的政權不同,中共政權是生活在西發里亞國際體系中的一個成員。身處一個沒有中華秩序的世界,卻深受其必需建立一個中華秩序的艱難命運所驅使,中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本質上就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一個悲劇性大彎路:耗費了驚人的生命、金錢和時間,除了維護其政權外,卻所獲甚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政權本身也有放棄世界革命,不再追求「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種新的大同論,接受美國領導的西發里亞—全球化貿易體系,才得到拯救並壯大。而伴隨著它的富強,陰魂不散的中華秩序意識形態也隨之復甦。因此,北京的新秦漢政體日益強大,代表著對當前世界秩序的一個系統性全面挑戰。中國的經濟模式──「裙帶資本主義」──和它創造的竊國腐敗官僚政治(kleptocracy),令中國對當前世界秩序的挑戰更具有結構性、更有力。...

  • 誰是新中國: 中國現代史辨
    By 辛灝年

    但是,馬克思之所以要指責聖·西門和傅·立業的社會主義乃是「空想」的社會主義,其根本的分野點,便是在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天堂的方法上。聖·西門主張通過和平手段進入社會主義,傅立葉則希望勞動者. 文化和一個夢幻,即使永存人間,也並無所妨礙。

  •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
    By 楚树龙

    试图以两个系统分析与认识国际关系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一个是国家外交政策系统,以国家为主体和分析层次,探讨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因素或变量;另一个是国际或世界系统,以世界为整体和分析层次,探讨影响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