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篇“人口与社会结构变迁”、中篇“战时经济生活”及下篇“战时大后方的知识阶层”组成。上篇指出,全面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的集体移民之一”,约有1000万东部沿海沿江的人口西迁。难民虽以农民占*多数,但流亡到大后方的难民则以工商业者、知识界人士、工人等占大多数。中篇指出,日本侵华给中国城乡以极大的摧残,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则采取种种措施,保障抗日战争的供给。日本的侵华战争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下篇进一步指出,战时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造成大后方知识阶层生活水平的急剧恶化,空袭与跑警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疾病与死难如影随形,知识界民粹主义倾向急剧扩张,与国民党政权产生疏离,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本书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既有历史的真实描述, 又有现实的理性思考.主要内容包括减租减息前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 中共减租减息政策的制定和变化等.
Ben shu cong she hui sheng huo zhu fang mian kao cha le 1928 nian zhi 1949 nian, Ji guo min zheng fu tong zhi shi qi zhong guo she...
Ben shu shi yi bu wai guo xue zhe xie de yan jiu tai xing shan kang ri gen ju di she hui bian qian de xue shu zhu zuo.
本书研究国民党将领李汉魂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广东的主要活动,思考国民党的派系斗争,国共合作的展开和终结,战争体例在广东的建立和实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著。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等。
本文集是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共计37篇。其研究主题涵盖近代重要政治人物、重要历史事件、近代中外关系、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教育,军事与战争等方面,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当前学术研究的动态与*新成果。
本書是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專家撰寫的一部抗戰通俗史話,詳細敘述了中華民族抗擊日寇侵略的歷史過程。作者思路清晰,緊扣中日歷史關系、日本的局部侵華與全面侵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日軍的罪行、中國的抗戰與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抗日戰爭與中國的復興等關鍵要點,全面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敵、英勇抗戰的歷史畫卷。
本书着眼于1897年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四十年间中国师范学校的历史, 跨越教育史, 政治史和社会史的界限, 将师范学校的变迁作为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 讨论师范学校变迁, 教育改革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复杂互动, 为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化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抗日战争的烽烟血泪,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创伤和变化。抗日战争史研究向前推进的方向之一,是在中国的各个区域将研究真正“落地”。华东地区,在近代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部分地区较早被日军占领。本书以华东的苏南、苏北、浙西、浙东、皖西等地方为场域,利用大量一手资料,力图从军事史、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各个层面,阐述多方力量在这一区域的博弈和演进,以此呈现华东地方社会在抗战时期经历的关键性变动和诸多日常性面貌,以丰满抗日战争历史的脉络与内涵。本书于今年策划推出,契合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的主题。
抗日戰爭是中國作為民族國家得以形成的關鍵一役。在這場國與國、民族與民族進行的總體戰爭中,漢奸及其政權所致力的統治“正當性”建構、對治下民眾的“國家認同”建構,于現代中國的影響何在?本書從建構的旨趣、內容、方法等方面對華北偽政權的“國家認同”建構進行了客觀的分析,以嚴謹、細緻的筆觸刻畫了那段隱蔽的歷史,論斷公正平和,發人深思,促使人們謹慎地重新審視現代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敵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