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心理现象,梳理社会心理特点,
上海高校社会E-研究院重点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学)重点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本書從感覺、情感、心態、體驗等無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國人在社會轉型、體制改革、經濟發展、觀念變遷的宏觀背景下如何應對全球化、現代化,如何定義個體與國家、個體與全球化的關係,如何順應潮流而又創造潮流。總體而言,社會心態雖然難以測量,但並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於社會發展,尤其是人們的權利意識、價值觀念以及現代網路技術發展催生出的嶄新的大眾輿論行為,影響著全社會的穩定。
本书作者从社会学起步,踏入以人性或社会行为研究为对象的社会心理学领域,近30年来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章,从理论、历史、流派等向度对这一学科的宏观与微观或结构与行为两个面向做了探讨,尤其为中国大陆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确立和发展做了系统而长期的发声。
本书研究的社会转型中的精神迷失现象, 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和人生信仰等多个领域.
隨著現代化、城市化與全球化的推進,社會文化轉型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社會心理學可以從哪些角度表達自己對現實問題的關注?本書立足于“文化”與“群體”,從文化社會心理學及群際心理學兩個學科視角出發,探討“認同”這一機制的形成及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本書第一部分聚焦于“文化、群體與認同”相關主題的理論探討與思考;第二部分結合已有的實證研究,探討中國社會中現實群體的形成及文化、群體與認同相互作用的過程。
本书探讨了转型期社会心理的变迁和社会心理的建设等问题。
「城市學論叢」是杭卅師范大學秉承謹、慎、誠、恕的校訓精神,堅持立足杭州、-放眼世界、注重現實和服務社會的理念,匯集城市學理論、城市公共政策和城市歷史與文化的最新研完成果。論叢突出交叉學科的研究方法,強調理論與實踐、學術與政策、經驗與借鑒之間的互融互通,深入探究城市的發展路徑、存在的問題及其規律,以期為現代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社會心理研究》收錄的論文從多視角探討了當代中國人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在城市化大潮中的種種社會心理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寶貴的資料性,有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這是一本與台灣實際社會現象有密切關聯的社會心理學書籍,頗為吻合當前「教科書本土化」的潮流。 對學生而言,本書可幫助了解本土化社會現象的社會心理基礎與過程;對於一般民眾,這方面的知識也可增益對社會的認知。
本书以社会转型作为研究的主线,重点论述了转型期信用问题、道德问题、社会人格障碍问题、社会认知的基本模式问题、社会人格与社会发展问题、网络社会问题、事业问题、贫困问题等内容.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公私表征,个体化对自我构念与公私实践倾向的影响,双文化格局下的公私协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