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弗洛伊德经典着作合集,内含《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四部作品。
Viktor Frankl, bestselling author of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explains the psychological tools that enabled him to survive the HolocaustViktor Frankl is known to millions as the author of Man's...
“무엇보다도 프로이트는 인간의 정신을 과학적으로 탐구하기 위한 첫 번째 도구를 찾아낸 사람이었다.” - 제임스 스트레이치원고지 3만 매, 총 7500페이지, 프로이트 평생의 이론적 저술 망라완성도 높은 전집을 향한 출판사의 부단한 개정...
語言是我們的居所,我因此必須提出一條在「療遇」之中的「尋語之路」,來作為它可居可行的動態空間。──宋文里本書作者宋文里教授是精熟於中外哲學、語言學等多個領域的心理學家,在他眼裡,以實驗、統計為基礎的主流心理學不僅無法銜接人們「置身在境」的生活,還一直處在對語言本質低度敏感的窘態中。在西方心理學界反省了科學典範、且文化心理學也方興未艾之際,國內雖不乏意識到西方理論難以套用華語文化的學者,但像宋文里這樣義無反顧,隻身從語言的源頭之處刨土與扎根的者,卻是寥寥可數。宋文里認為,不管在哪個文化傳統,從起源處流傳下來的意義庫存,最具體的表現就在語言之中,因此心理學必須轉向文化,將「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種種說出來。尤其,對於說漢語、寫漢文的我們來說,當遭逢苦難時,往往轉向自身的民俗傳統尋求撫慰,從中獲得支持的力量。由此,所謂的「治療」,更像是一種「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所謂的心理學,實為探討人如何打理其心的「理心術」。這本書是宋文里教授數十年來為文化心理學拓荒的精華集結,他反省了現代漢語學圈裡的種種盲點與謬誤,並以嶄新的眼光觀看了庶民生活中關於性別、宗教、苦難之療癒/療遇等面向的種種,期能促動心理學加速轉向,以尋求有意義的語言之路,來邁向更貼近人心的下一頁。翻頁之後的心理學沒有固定的起點,它更像是自古以來即有的,能面對困苦的心理學。──宋文里本書特色‧ 心理學家宋文里畢生研究精華集結,從語言的源頭之處刨土扎根,為文化心理學的拓荒。‧ 借竅、碟仙、卜卦……,說出「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種種,所謂「心理治療」,更像是一種「心靈療遇」(healing encounter)。
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與互動」三大主題,並由對此議題長期耕耘之學者專家所撰寫整理。 在「自我與性格」中,又分為四章,依舊探討華人自我結構、內涵,到性格特質之機制特性。而在「愛情、婚姻、家庭篇」,則逐次華人婚姻與調適,進而到婆媳關係與衝突處理。最後,在「人際關係與互動」,則先從深具華人特性的「忍」與「和諧」,乃至於對親疏與尊卑、人己與群己之不同人際關係予以分析。
“무엇보다도 프로이트는 인간의 정신을 과학적으로 탐구하기 위한 첫 번째 도구를 찾아낸 사람이었다.” - 제임스 스트레이치원고지 3만 매, 총 7500페이지, 프로이트 평생의 이론적 저술 망라완성도 높은 전집을 향한 출판사의 부단한 개정...
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首冊,係從最為宏觀的角度探討本土心理學的起始與變遷,並再延伸出三大主題,依序為「本土心理學理論的舊雨新知」、「傳統思維心理學研究的案例」、「文化價值觀之變遷與整合」。 在「本土心理學理論的舊雨新知」中,又分為四章,特別聚焦於本土心理學與本土社會科學之科學哲學理路與學術承續。「傳統思維心理學研究的案例」則以深具華人心理思維之「中庸」和「孝道」作為示例。而最後「文化價值觀之變遷與整合」則在探討華人社會心理變遷在個人與人際價值觀、乃至於智慧之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