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

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
ISBN-10
7520114694
ISBN-13
9787520114691
Category
Law / General
Pages
62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7-01-01
Publishe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uthor
刘仁文

Description

網絡社會,人人都在「網」中。電信詐騙犯罪、網絡恐怖犯罪、互聯網金融犯罪等如影隨形。《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多個罪名,涉及所謂「預備行為實行化」、「共犯行為正犯化」等熱議話題,成為中國刑法知識新的增長點。本書在介紹我國網絡犯罪及刑法罪名體系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上述話題進行了分析,為完善該領域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持。劉仁文,男,湖南隆回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後,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199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法研究室工作。1994年在河北省香河縣人民法院鍛煉,任院長助理。1995年開始在時屬社科院法學所的科華國際律師事務所擔任兼職律師。2014-2015年掛職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德國馬普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訪問學者或客座研究員。兼任中國刑法學會理事、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勞教學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刑法學會常務理事、立法學會副會長。

Similar books

  • 网络刑法学初论
    By 孙道萃

    全书共分为三编,分别是"知识论""立法论""司法论",共计二十三章.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秉持敏锐的学术研究意识,敢于针对新型,前沿,疑难问题展开持续性研究.本书以网络时代的刑法学知识转型及其应对作为研究主旨,反映了作者尤为敏锐的学术意识,秉持了发展性,开放式的研究品格.通过对前沿问题的跟踪研究,能够生产出契合时代需要,满足司法诉求的理论知识,学术产品以及知识贡献.二是从理论,立法与司法三个维度展开,立体地廓清了网络时代犯罪现象的基本态势,主要特征,规范本质,法益属性,危害征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澄清了网络时代的司法疑难问题及其表现,并通过立法修正以及理论调试的主要进路,努力达致有效规制新型网络犯罪的刑法要务与课题.三是鲜明地倡导网络刑法学等诸概念.四是注重学术研究接地气,以解决新型网络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作为研究的重要任务.既对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犯罪如何应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也对刑法修正中涉及的计算机犯罪,纯正网络犯罪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社会变迁中的刑法发展
    By 刘仁文

    為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建所60周年,特出版“法學所60年學術精品選萃”叢書。叢書精選建所60年來法學所科研人員在各學科領域發表的優秀論文,以法學所各研究室為單位各自彙編成冊。為全面反映各研究室的狀況,每冊文集還組織精幹力量單獨撰寫了“導論”,對該研究室的機構變遷、學科發展歷程、對法治建設實踐和法學學術研究的推動作用、選文理由等進行了梳理和說明。該書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刑法研究室近60年來的某些重要研究成果進行彙編,論及刑法方法與刑法史、刑法觀與刑法基礎理論、刑法立法論研究、刑法解釋論研究、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犯罪學與刑罰執行幾個方面,反映出中國社科院刑法研究的學術特色、學術貢獻和學術傳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网络刑法原理
    By 李佳, 王华伟, 江溯

    全书共四编: 在"实体刑法 (总论)"编,本书对罪刑法定原则,法益,故意,不作为,共犯等网络刑法总论的问题展开论述,展现了传统刑法总论经典议题在网络刑法领域的独特性;在"实体刑法(分论)"编,本书创造性地将网络犯罪区分为三类,并针对每种类型之下最为重要的罪名,结合司法实践展开深入研究;在"程序法"编,本书对网络犯罪的重要程序和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在"管辖与国际合作"编,本书对跨国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冲突以及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展开论述,强调正在联合国层面推动《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的起草和制定,对于今后全球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 网络犯罪原理
    By 王肃之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全面冲击了传统刑法理论,如何恰当地进行回应成为刑法研究难以回避的现实命题.本书通过刑法教义学研究网络犯罪的新兴刑法理论问题,聚焦于法益类型,犯罪对象,行为结构,行为主体,主管罪过等领域网络犯罪衍生的新理论命题,注重理论的体系化和协同化以及研究的全面性,并结合我国刑事法治实践提出创新性观点.

  • 遭遇警察
    By 徐友渔, 華澤

    遭遇警察

  • 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By 任东来

    Ben shu yong sheng dong de bi chu, Xiang shi de zi liao, Miao shu le fa zhi zai mei guo she hui de ge fang mian cong sheng gen...

  • 红十字国际评论

    本书选自2007年英文版的3卷《红十字国际评论》,涉及到3个主题,分别是人道参与者、灾难事件和酷刑。 在人道参与者的主题下,文选从非政府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联合国安理会3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有着不同目标、原则和行动方法的人道参与者.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
    By 法務部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對其公約條文所作出之解釋,即為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mts),其清楚闡述公約所保障權利之內涵,有助於理解公約所確認之權利,是聯合國之正式文件。我國陸續已將重要人權國際公約國內法化,各級政府機關行使職權,適用公約規定時,亦須併予注意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mts)對各公約條文所保障權利意涵之說明、釐清與解釋。本一般性意見初版於101年12月出版,共收錄人權事務委員會通過的34號意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通過的21號意見,其後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陸續發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第35號一般性意見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第22號至第24號一般性意見,本書除收錄前揭新增號次之一般性意見內容外,就人權事務委員會通過之第1號至第35號一般性意見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通過之第1號至第24號一般性意見內容進行全面檢視及校正。本書體例上係將聯合國簡體中文版參照我國法制用語校正為正體中文版,而非就聯合國之一般性意見英文版進行重新翻譯,除針對聯合國簡體中文版與我國法制用語不一致部分,校正其用詞用語是否符合我國法制體例外,就聯合國簡體中文版翻譯錯誤,或其用語文意不明致無法瞭解其意義者,則參酌聯合國發布之一般性意見英文版本進行校訂,以求其正確及可理解,並期能對於各級政府機關在適用,且進而落實兩公約時,能有所助益。

  • 海奥华预言
    By 米歇·戴斯玛克特

    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现代科学仍然无法解答之谜,如姆大陆、大西洋洲、百慕大三角洲、远东岛、玛雅文化的消失、地轴变迁、金字塔的来源和用途、地球上的第一个人、UFO、外星人……等等。这些谜困惑了我们地球人类已经数千上万年了。作者,在他奇异的十天外星旅行之后,终于给我们带回来了答案。

  • 从海盗船到黑色直升机: 一部技术的财富史
    By 斯帕

    本书从15世纪葡萄牙人的探险开始,讲述了电报和无线电在19世纪中叶的发展及20 世纪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