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儒学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

乾嘉儒学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
ISBN-10
7520323722
ISBN-13
9787520323727
Category
Philosophy / Religious
Pages
439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8-04-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
孙邦金著

Description

长期以来,清代有学术无思想,有思想无哲学,有哲学但很粗浅等看法似乎已成学界定论。本书是重新审视这些似是而非之定见的一部力作。作者通过在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和新文化史多元写作方法之间自如切换,多维立体地勾勒了乾嘉儒学声音低沉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以此呈现出乾嘉儒学生动丰赡的另一面。

Similar books

  • 經學研究論叢.第二十五輯
    By 薛裕民 等

    本《論叢》為刊載經學及相關學術論文、資訊之專門刊物。本輯計收錄經學類論文七篇:「經學總論類」一篇、「詩經研究類」二篇、「三禮研究類」一篇、「春秋三傳研究類」一篇、「四書研究類」一篇、「經學文獻類」一篇,並刊載「2018年經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資訊」、「2018年經學專著出版資訊」、「2018年經學專門期刊目次輯錄」等相關資訊,是了解當代經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參考用書。

  • 清代中晚期理學研究: 思想轉化、群體建構與實踐
    By 田富美著

    內容簡介 本書探究清代中晚期理學思想,分為二編︰第一編探究嘉道時期尊崇程朱理學的方東樹及其族弟方宗誠理學思想。從方東樹對清考據學家的攻駁來看,雖發揮了一定的抗衡力量,但卻也同時使得理學中超越義的部分隱而不彰;方宗誠則以契合「身心國家之實用」為學術價值的標準,從實用、濟世的角度予以兼容於其建構的理學系統之中,成為以經世為核心的新型態理學。第二編論析道咸時期宦遊於京師的士人在共同崇奉程朱思想的前提下所形成理學社群及其相關學術活動,其一為「日課」,儒者定期會聚,將讀書、省察等修悟之事所載錄之日課相互批閱、論辯,作為進德修業工夫;其二為「纂輯」,劉廷詔《理學宗傳辨正》以纂述理學相關的學術史以鞏固程朱理學在道統傳承的地位;其三為在經世視獄中對陸王心之批判學。本書企望能藉由此相關討論,更精確地呈現清代中晚期理學思想內涵。

  • 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
    By 張壽安

    Ben shu fen bie cong ming qing li xue zhuan xing, qin qin zun zun er xi bing lie, wei ren hou, sao shu fu zhi he hun li wu...

  • 清代學術思想史(上冊)
    By 張麗珠

    清代學術以開出考據學新高度及總結傳統舊學之姿,高峰屹立於我國學術史;然而對其思想發展,學界卻普遍持負面看法,如梁啟超、錢穆。或落在理學視野、或未能正視清代思想之獨立發展特色,更遑論肯定其創新思想理論的價值。本書作者專研清代學術思想多年,對於清代學術持同情的理解,持信存在的合理性,肯定其思想價值,並深刻體認學術必須深蓄厚養,誠如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該著約一百萬字,包括上、下冊三篇和附錄,分為二十六章。第一篇 思想紛呈的清初學界第二篇 共創乾嘉學術高峰的吳、皖、揚、浙學第三篇 中葉以降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流行與異調【附錄】台灣地區近五十年來哲學學門之清代哲學研究成果述評該書之出版,得以一饗對清學有興趣的學者及社會大眾,也為清代學術思想流變作記,期使文化學術能夠更源遠流長。

  • 严复与科学
    By 沈国威

    本书分为8章,序章作为引子回顾了science在日本被引介,并词汇化的历史;序章以下按照文本的时间顺序,依次讨论了天演论时期(1895-1898)的"格致",原富中的"科学",群言肄言中的"科学",然后绕了个弯子,考察了严复对其门生熊元锷以及当时科举的影响;第5章是穆勒名学中的"科学",是严复接受西方"科学"的尾声;第6章对严复20世纪以后的三篇文章,即与外交报主人书政治讲义教授新法中的"科学"进行了分析;卷末4个附录,收录了严复所有"科学"的用例和言及培根的例句.

  • 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
    By 張壽安

    Ben shu zhu yao tao lun qing dai zhong ye li xue si xiang de xing qi.

  • 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By 黃俊傑

    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By 黃俊傑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 翻譯與脈絡
    By 單德興

    �  翻譯離不開文化與脈絡。 然而,中國以往的翻譯研究多停留在語言分析的層次,著重於字句與原文的對應,未能超越嚴復所提出的「信、達、雅」三準則。晚近由於語言學、文學及文化理論 崛起,翻譯研究的學術性日益提昇,逐漸成為獨立的學科。但是外國翻譯學者的討論大抵囿限於西方的理論與實例,未能顧及中西翻譯,遑論其中的文化因素,實有 違多元文化之主張以及本土化與全球化接軌之訴求。《翻譯與脈絡》結合作者多年的學術研究與翻譯經驗,拈出「雙重脈絡化」(dual contextualization)一詞作為作者的翻譯理念與實踐,強調翻譯並不局限於孤立的文本,更要留意於原文與譯文的文化與脈絡。

  •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
    By 黃俊傑

    歷史事實的特殊性與儒家道德理念所訴求的普遍性,此兩者間的複雜關係正是本書之論述核心。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歷史思維之間,有其互相滲透性,歷史思維更是深刻地浸潤在儒家人文精神之中;但是兩者之間又有其內在緊張性。這種互相滲透性與內在緊張性尤其表現在「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之間,以及史家所研究的歷史事實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與儒家道德理念所訴求的「普遍性」(universality)之間。本書寫作之目的,在於探討儒家傳統與中國歷史思維之複雜關係。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共二章,分論中國歷史思維的核心概念──「時間」,與中國歷史寫作中史論所發揮的作用。第二部包括四章,析論儒家歷史思維方法、運用及其歷史敘事,並以宋儒及朱子歷史觀為中心,分析傳統中國儒家歷史解釋的理論內涵及其相關問題。第三部則以二十世紀儒家學者錢穆(賓四,1895-1990)史學為中心,論述傳統中國歷史思維的現代轉化,及錢賓四史學中所呈現的儒家價值觀。本書結論則綜論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歷史思維中所呈現的人文精神之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