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营话剧,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一大成果。
本书主要内容是《山祭》、《月祭》、《火祭》(又称《祭》三部曲)剧本以及作者的创作阐述和剧评、剧照。三部剧本分别以中国古代神话中三个著名人物愚公、姜嫄、夸父为原型,以现代思维重构神话,讲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山祭》、《月祭》在80年代公演时产生过很大影响,被学术界看作是大陆80年代“探索戏剧”代表性作品和“现代神话剧”开山之作。而《火祭》则在80年代末对中国大陆90年代以后的前景焦虑、物质至上和极端主义精神状态等做了惊人的预见。此剧部分内容于90年代初曾在上海戏剧家协会内部排练,因种种原因,其重要意义一直被主流媒体低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对这次座谈会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讲话》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高度赞扬70年来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新形势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必将鼓舞和鞭策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指引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本书设有当代戏剧研究,现代戏剧研究,纪念陈瘦竹诞辰一百周年,译文,书评,史料等栏目.
本书是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的2007年度报告,具体内容主要为关于民营文化公司的个案研究。
本书分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篇、结构重组与品牌推广篇、民营电影企业个案分析篇,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电影产业政策发展、民营电影的发展与中国电影创作格局演变、产业化语境下民营资本与商业大片发展战略、21世纪以来民营资本介入与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等内容。
本書是李小牧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的成果。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文化體制改革對於繁榮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以及對外文化貿易,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具有為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作為文化體制改革重要指向的演藝院團,面臨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的形勢和機遇。本書不僅關注我國演藝院團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探討文化體制改革與我國演藝院團發展的關係,而且重點考察我國演藝管理體制創新、經營機制創新、市場體系培育與完善,此外還在開放經濟視野中分析我國演藝院團國際化戰略推進,並試圖構建我國演藝院團評估體系,借鑒重點發達國家演藝院團發展經驗,全面助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的我國演藝院團的繁榮發展。
广播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于1923 年由美国人“舶来”中国上海。在一百多年前,另一种大众媒介——现代报刊早已先期敲开了中国国门:1815 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 年普鲁士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之后,现代报刊纷纷创立。
本书分为年度特稿, 宏观论析, 理论批评, 热点评议, 名家新作等七辑, 收录了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的创作现状与艺术反思2015年国产电影音乐述评2015年中国电视剧研究现状分析当代中国电影合拍片的三种模式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的现状, 策略与前景等文章.
本书内容包括:突破禁锢的繁荣与难以摆脱的局限,叙述角度的变化与表现手法的嬗变,反思中的整合与现实主义戏剧的深入,小剧场戏剧的复苏与发展,演出市场的开放与民营戏剧创作等.
本书分为三部分,文艺身体学部分以近年来出现的多维立体电影、“吃播”等为例,阐述了美学身体维度的生成事实以及文艺批评实践与产业实践中的“身体化”现象;文艺意义学部分尝试从人的生存意义、价值意义与社会群体意义等视角进行挖掘,从而建构一个凸显“意义”的文艺研究理论框架;文艺经济学部分尝试构建一个融合文学经济研究、影视经济研究、动漫经济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研究于一体的文艺经济学的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