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1915年前后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一系列演讲结集而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来分析行为之下的深层含意,即可视作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部分为“梦”,试图由释梦技术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部分为“神经症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与梦的分析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而统领这三个部分的是“心理冲突”和“泛性沦”观点,分别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本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
精神分析之所以被視為一門科學,其原因並不是在於它所處理的材料,而是在於它所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能運用於精神官能症理論的研究,也能用於文明史、宗教科學,以及神話學的研究,而不會曲解它的基本性質。精神分析的目標與成就在於揭露了心理生活的無意識層面。——佛洛伊德 在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史上,佛洛伊德於1915年以前探討過夢、失誤動作、歇斯底里症、強迫症及自戀,完成後設心理學的理論建構,並與阿德勒、榮格分道揚鑣。至此,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似乎來到一個分水嶺,並暫時停滯下來。但事實上,許多新概念已在逐漸醞釀。 本書為佛洛伊德於1915-1917年間,在維也納大學冬季學期開設的精神分析課程之演講內容集結。書中不僅可以看到佛洛伊德本人對其先前理論所做的整理,也可發現許多後續發展的線索,如「強迫性重複」、自我的分析,以及「無意識」一詞的多重意義所導致的困難等,皆已有所討論。 嚴格來說,在佛洛伊德那個時代,無意識與性本能並不是新發明。但佛洛伊德援引這些詞彙,藉由嚴謹的研究方法賦予新的科學意義,從而建構他的個體心理學與文化理論,其初始探索的對象便是本書的三個主題:失誤動作、夢與精神官能症。這三者是無意識心理過程最初被發現的表徵。本書從「失誤動作」與「夢」開始,先指出當時心理學理論的缺口,讓聽眾了解無意識心理過程存在的必要,而後再進入艱難的「精神官能症」領域,建構無意識理論。佛洛伊德在本書中以完整的架構陳述自己的理論,並對諸如象徵作用、夢的形成、性倒錯,以及精神分析治療過程的分析等主題,做出詳盡且易於理解的整理或摘要。 本書曾被譯成多種語言,是佛洛伊德著作中除《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學》之外,流傳最廣的一本。此中譯本譯自英譯標準版的第十五及第十六卷。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奧籍猶太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捷克,後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習醫,1938年為逃避納粹的統治而遷居英國,1939年過世於倫敦。 佛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結構等重要理論。其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人格理論、精神病、心理治療等方面有重大貢獻。 審訂者簡介 巫毓荃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衛爾康醫學史研究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本书作者对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梦的解释问题均有所增补和修订, 并进而谈到了世界观, 人生哲学, 妇女和战争等问题, 是一部了解弗洛伊德的思想及其发展的重要著作.
Ben shu nei rong bao gua jing shen ji qi huo dong, jing shen fen xi de shi jian (lin chuang ji shu) ji jing shen fen xi de li...
本书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 分为3卷共28章, 包括: 过失心理学, 梦和精神病通论.
本书是弗洛伊德于1915年至1917年间,在维也纳精神病院的演讲内容的汇总,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内容分为"过失心理学""梦""精神病症通论"三篇.
本书汇集了作者早期的精神分析研究成果,再现了他对潜意识的探求,作者巧妙地运用通俗的修辞手法与一系列生动的个案研究,使著作平易近人。
精神分析引論
本书由弗洛伊德于1915--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课程讲稿组成,分为"误差心理学""梦""精神病理论概述"三部分,全面系统地概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性教育读本,弗洛伊德结合实际案例,揭露了人性中最重要、最隐蔽的一个方面:其中涉及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风俗、性法学、性健康教育。
本书共11讲,知识体系根植于精神分析引论,却不限于对其学术思想的重复论述和简单解读.作者尝试从宽视野,全方位,跨学科的文化视角,以精神分析引论的理论脉络为主干,以"人生"话题作为贯穿全书的红线,广泛引征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借此拓宽本书的理论视野和应用空间,夯实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