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ISBN-10
7533416082
ISBN-13
9787533416089
Series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Pages
1272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1993
Publisher
福建教育出版社
Author
贾植芳

Description

英文题名:Bibliograph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诗歌卷

    Ben shu quan mian ji lu liao 1920 nian dao 1949 nian jian fa biao de xin shi shu mu, bao kuo bai hua shi, zi you shi, xin ge...

  •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
    By 徐鹏绪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在这里说,夏、殷之礼因有文献作依据,故他可以说清楚,而杞、宋无文献可征,所以不能随便乱说。朱熹注文献一词:“文,典籍也;献,贤也。”称文为“典籍”,献为“贤人”。宋元之际马端临撰《文献通考》,第一次以“文献”作书名。他在自序中说:“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他承袭朱熹之说,将“文”解释为“古经史”,而将朱熹释“献,贤也”的“贤”扩大而为“诸臣”和“诸儒”,并指明朱熹所谓“贤”乃是贤人之言,也就是他说的“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马端临释“文”为叙事之文,“献”为论事之言,比前人对文献的解说要更为明确合理,故为人们所接受。后来,文献一词便用来指称载于各种载体的有历史价值的语言文字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书目汇要: 小说卷
    By 刘勇, 彭斌柏, 郭志刚

    中国现代文学书目汇要: 小说卷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By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著

    本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书中内容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
    By 钱理群主编

    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15-1927年在不同媒体上刊登的文学艺术类广告为核心线索,通过编年的形式将各种广告呈现出来,并以这些广告为切入点,分析广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文学信息,从而构成一部以广告为核心的现代文学史叙述。

  • 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第三卷)(1919-1949)
    By 刘建军总主编, 王钢著

    ... 李健吾翻译福楼拜作品、罗念生翻译古希腊戏剧、徐霞村翻译笛福(Daniel Defoe)作品等,既及时准确地推出了一批欧美文学名著,也造就了经典翻译家,保障了他们在努力翻译欧美文学名著的同时,获得宽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当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文学名著的 ...

  •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研究
    By 方长安

    本書研究中國新詩傳播接受與經典化,既梳理中國新詩傳播接受之歷史,以文獻呈現新詩傳播接受之特點,又深入論證傳播接受與經典化之關係;既研究新詩批評和選本塑造經典之特點,又對新詩史著作敘述、指認新詩經典的歷史過程進行梳理、論證,由此總結新詩經典化特點、規律,反思新詩創作。本書歷史梳理與理論思考相結合,是該領域重要專著。

  • “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
    By 杨庆祥著

    本书以“重写文学史”为研究对象,整体性考察“重写文学史”与80年代历史语境之间的多重关联,辨析“重写”主体的知识构成、美学旨趣和政治诉求,厘定话语的变迁史和具体的行为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

  •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
    By 傅华

    本書是對中國現代抒情詩中“敘事性”詩學問題的系統考察,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現代抒情詩的敘事性研究”的結題成果。 本書從譯介、語言、詩體、觀念等層面,深入論析了現代抒情詩中“敘事性”的發生機制,具體呈現了現代抒情詩人在敘事性詩學實踐中的多元繁雜面目。在此基礎上,從抒情主體的敘事性話語、情事互動等層面,對敘事性的詩學形態——情境美學展開了理論上的探析。通過追溯“敘事性”的歷史演變,重繪了現代抒情詩表意版圖的變化,彰顯了“敘事性”在現代抒情詩中的詩學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敘事性”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和價值。其意義在於,不僅有利於更全面地認識中國現代抒情詩的面貌、特徵和本質,而且有助於探索現代詩歌的話語實踐與批評視角,由此進一步追問現代文學、現代文化的轉型問題。

  • 中国现代散文史:1917—1949
    By 俞元桂, 俞元桂等

    本书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9年度重点项目“现代散文学的中外整合与理论建构”的研究成果“散文学书系”的一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专著。曾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印行两版十多次几十万册(出版合同已过期多年),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今由汪文顶教授再次修订,史料更加详实,内容更加丰富,是目前高校现代散文研究的选修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