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三部曲

ISBN-10
7533934008
ISBN-13
9787533934002
Pages
33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2
Author
奥斯特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紐約三部曲
    By Paul Auster

    紐約三部曲

  • 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
    By 李金云

    本书分为四章内容。全书从巴特尔的零散写作,萨特的介入写作理论和新现实主义写作理论入手,书稿还从奥斯特多部小说如《纽约三部曲》的人物描写、叙事场景等探讨奥斯特小说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概括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的历史背景、写作的艺术特征、语言结构的运用以及叙事技巧等,对当代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启示,也给当下的文学批评指明了方向。

  • 康乃馨俱乐部一一女子有行三部曲(《花城》首发)
    By 虹影

    我正想抗议,却看见苏丹王又低下头在研究证件,一边若无其事地问:“你出机场后去哪里?”我说:“我已填清了:纽黑文,耶鲁大学。出机场就直接去,不进纽约。” “你的护照也是假的。”他突然说,同时把我的护照扔进抽屉。二危机临头,我反而平静下来。

  • 随风而行
    By 谢炯

    此书包括了我从2014年到2018年间,陆续写的53篇随笔、游记和微型小说。第一辑是对往事的回忆,第二辑记录了在世界各国游历的所见所闻,第三辑则是我身为美国律师和中国诗人双重身份的心得体会,第四辑,是几年来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表的微型小说。如果说,我写诗为了自己,写随笔却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人生阅历和想法。这些想法未必深刻,也不一定光辉灿烂,甚至可能没有多少新奇,却皆出自我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在人生道路上,我是个行者:随风而行,上下求索,热爱生命,活出精彩。

  • BJ单身日记三部曲系列套装(套装共三本)
    By 海伦·菲尔丁

    “不!你先用!” “不,不,不!你先用!” “真的!你先用!” “不,不,没有这种道理,让我给你找条毛巾和一些贝壳型的小肥皂。”之后我们平躺着谁也没有碰谁,就像莫克姆和怀斯[3]或者《蓝色皮特小屋》[4]里的约翰·诺凯斯和瓦莱丽·辛格藤[5]一样。

  • 塵之書三部曲II:祕密聯邦
    By 菲力普・普曼

    HBO熱播影集「黑暗元素三部曲」 原著作者菲力普.普曼再創高峰的系列作 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 擊敗《使女的故事》續集 上市3天狂銷逾50,000冊! ...

  • 青春:哥本哈根三部曲2
    By 托芙.迪特萊弗森

    瑰麗的黃金時期初體驗,赤裸坦率的女性獨白 年少的炙熱與哀愁,淋漓盡致,一氣呵成!  首部曲《童年》榮獲誠品X博客來X金石堂X香港誠品當月選書,《青春》接續華麗登場! ★★★隨書附贈絕美詩意書籤套組,回饋哥本哈根三部曲忠實讀者★★★ 讓人戰慄且讚歎的天賦——《紐約時報》大師級經典傑作——《衛報》 丹麥二十世紀最重要獨特的女性之聲,首部直譯中文版領先全球上市國寶級國民作家成長文學經典.埋沒許久的北歐傳世鉅作 引爆銷售狂潮與爭議,已售全球25國版權,颳起托芙潮旋風! 「他說:『星期六,我們一起到旅館去過夜好嗎?』『不。』我說,因為現在我可以寫真正的詩了,所以即使我是處女也沒關係。他煩躁地說,『妳想要保留給驗屍官嗎?』『是的。』我大笑著說,幾乎無法停止笑意。我自己也不知道,童貞和寫詩究竟有什麼關係,又如何對他說明兩者間奇怪的聯繫呢?」——托芙.迪特萊弗森 托芙.迪特萊弗森是丹麥的國寶級作家,《童年》《青春》《毒藥》分別詮釋一位女性的童年、青年、婚姻階段,可獨立亦可串連,被譽為哥本哈根三部曲,並公認為經典代表作。三部曲的主題圍繞在女性的經歷和生活,對複雜的女性友誼、家庭和成長世界的描繪動人而出色。她也被視為自傳式寫作先驅,三部曲取材於她自己的經歷,讀起來卻像是最引人入勝的小說。 在《童年》中,她以抒情和生動的力道,記錄了自己早熟的兒時回憶。包括緊張的母女關係,矛盾的兄妹情感,鄰里間的神祕故事及同齡女孩間的友誼。托芙對於閱讀及書寫的天分,在兒時便嶄露頭角,也助長了她急欲脫離原生家庭的少女之心。這樣的渴望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青春》裡表露無遺。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婚約、第一本詩集| 出身於工人階級家庭,托芙被迫提前離開學校,開始卑微的低薪工作及曲折的職業生涯。但她渴望詩歌,渴望愛情,渴望真正的生活,也面臨著青春期的陣痛與考驗:艱難的職場文化及勞資關係、情感問題,同時仍然堅定追求創作的夢想。開篇第一章節就緊緊抓住讀者目光:邁入青春期的她,開始人生第一份工作,卻只維持了一天:誤闖上流人家擔任女傭,初天上工就意外洗壞鋼琴。她也記錄如常的青春期生活,結交男女朋友,工作之餘參加舞會,報名劇團,卻因意外表現搶走好朋友的風采等趣事。 托芙嚮往愛情,卻不懂得愛情。母親催促著她早日嫁人,深信婚姻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但是她明白自己重視寫作更勝於尋找伴侶,極早便認清創作是她的熱情所在,期盼能遇見懂她詩作的知己更勝於墜入情網。她嚮往擁有「自己的房間」,離家憑己之力努力生活,也在追尋自我的路上陷入迷惘。父親的話語「女人是無法成為詩人的」,彷若魔咒不時浮現腦海,為此她一路突圍,證明自我,書中對女性徘徊在愛情與自我實現間的情感及心理變化有詳細刻劃。站在前往成人的階段,全書充滿對人生不確定的燥動與渴望,熾烈而美麗。  |從原生家庭邁向獨立個體,青春期的專屬印記| 從《童年》的早熟至《青春》的體驗,托芙的文筆鮮活生動,讓人身歷其境,強烈共感。在《青春》的最後章節,首部詩集終於出版,情感也將揭開全新篇章,卻迎來了世界大戰爆發的消息,半開放式的結局間接暗示她將邁向人生下一階段。優美詩意的文筆,帶著緊湊的節奏及戲劇性,也讓人更期待終曲《毒藥》;正是大結局揭開她婚姻生活的序幕,更讓哥本哈根三部曲引爆了銷售狂潮。 難能可貴的是,三部曲完整呈現了獨屬女性的聲音,《青春》依舊以獨特的黑色幽默貫穿全書,道盡青春期並存的美麗與荒謬。對於創作及實踐自我的熱情,點燃了她的靈魂與生命,一路支撐著她走向人生終點,也為她奠定了傳世作家的地位。三部曲即便只是屬於作家的人生故事,多年後卻仍能在國際間蔚為風潮,二十一世紀的讀者也有濃厚既視感,毫無時空隔閡。  |精彩金句&段落摘錄||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支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 |我喜歡看沉睡的嬰兒雙手朝上擱在荷葉枕旁。我也喜歡看那些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感受的人。我喜歡看母親們撫摸她們的孩子,而我,為了看一對手牽手明顯深愛對方的年輕情侶,會情願跟著他們多走一段路。這些景象,給了我一種帶點憂鬱的幸福感,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希望。 |所有在打字室的女孩們都一樣,儘管她們之間很多還是跟父母同住。月底她們經常互相借錢,如果我手頭寬裕,她們也會跟我借的。如果被拒絕,她們也不會難過。對她們來說,貧困並不是一件抑鬱或悲傷的事,因為她們每個人都對未來有各自的期許,她們都在夢想一個更好的人生。我亦然。貧窮只是暫時的、可以忍受的。貧窮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難題。 |青春是暫時的,也是脆弱和不穩定的。 |等待的時候,我還是看著外面的孩子們和戀人們,他們因為熱浪而離家到戶外活動。我也看著街上的狗和牠們的主人。有些狗被繫在短短的皮帶上,牠們停下來的時候,主人會很不耐煩地拉拉皮帶。有些狗的皮帶很長,當牠們被什麼有趣的味道吸引而停下腳步時,主人會耐心地等候牠們。我想要這樣的一個主人。我想要在這樣的一個人生裡好好生活。 |我的書!我把書拿在手裡,感到欣喜若狂,這是一種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情緒。無論我未來的命運如何,這本書會一直存在。我打開一本書讀了幾行。我看著這些詩的印刷版,一切對我來說是一種奇異的遙遠和陌生。我打開另一本書,因為我不相信,每本書都一樣印著我的詩。但確實是。或許我的書會出現在圖書館。或許一個孩子,偷偷地喜歡詩,有一天她會找到我的書,她會讀著我的詩,並且感受到她的周遭世界不會明白的一些什麼。 本書特色 ●文學價值:丹麥重要文學作品,全球首部直譯中文版在台問世。●時代意義:作者為丹麥國寶級作家,作品反映時代及女性之聲,亦為作者代表作。●經典特色:意象生動,文辭優美,詩意盎然。●成長文學:從女性意識至自我的追尋與實踐,堪稱成長文學經典。內容極具啟發性。●閱讀趣味:第一人稱的自傳式小說具有強烈的臨場感與即時感,既日常又充滿戲劇性。 得獎紀錄 ★2021時代雜誌年度選書 ...

  • 文学地球村
    By 郑树森

    Fen qi ji : mei guo wen xue, la zheng mei zhou wen xue, ou zhou wen xue, ya fei wen xue, shi jie ming jia bi xia de zhen...

  • 轉型時代三部曲: 裂變
    By 葉煒

    轉型時代三部曲是葉煒傾註十年精力完成的作品。《裂變》原名《中毒》,創作於2008年,發表於2009年《小說月報》原創版長篇小說專號。小說以某高校重點實驗室申報國家項目為中心,講述了高校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面臨的問題,塑造了以教授史真、實驗室正副主任江防、何采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集中展示了高校知識分子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所發生的思想轉化和靈魂激變。

  • 苍狼---《见证》第三部
    By 哑默

    我的《梦巢随笔》即将在台北出版,全是写的董家堰,一开篇就提到了哑默,也写到了肖肖,为珍惜真实,稍有不愉快心绪时也如实写了, ... 读后为之写序的人认为,这部书兼具了梭罗的《湖滨散记》(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俄),吉辛的《四季随笔》(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