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写作研究: 20年变迁

ISBN-10
7544475425
ISBN-13
9787544475426
Pages
43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9
Publisher
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Author
司马格林斯基

Description

本书反映了1984-2003年间写作研究领域内一些意义重大的发展,旨在关注发掘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根据硬科学传统进行的研究,包含了无数在希洛克斯的著作之后形成的研究兴趣与方式.

Similar books

  • 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动画解读
    By 王茜濡著

    本书试图对当代动画艺术给予一个新的解读方式,从作为主体的“创作者”到作为观众的“接受者”,从单一学科的讨论到跨学科的思考,以多部经典当代动画为例,以浅尝即止的方式让读者领悟当代动画之新的思想、本质的回归、及其延展的边界。本书从跨学科研究方法入手,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扩展动画研究的覆盖范围和深度,以语言符号学、心理学、生态伦理学、民族学等学科为例,结合经典当代动画作品,进行详细、深刻的分析,从特殊入手提炼出一般规律,从实践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从而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 多元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发展研究
    By 刘丰振

    本书在继承传统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了最新的教学理论成果,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几种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可取之处,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次,以大学英语词汇,语法,听力技能,口语技能,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为切入点,介绍了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最后,分析研究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创新发展,跨文化,媒体融合的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 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y 霍朋, 郭红玲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众多多元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时效性,同时又比较全面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从时代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多元視角下的日語研究
    By 關春園, 徐宏亮

    多元視角下的日語研究

  • 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蓝皮书(2015)
    By 戴元光

    本書分新聞理論研究、傳播學研究、媒介經營與管理研究、廣播電視研究、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五個板塊對2015年我國的新聞與傳播學研究作了綜述,釐清我國學者的研究進路和方向。

  • 口述历史在中国丛书——口述历史在中国第二辑:跨学科应用与公共传播
    By 林卉,康学萍

    本书为口述历史国际周2016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征文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既有普通从业者也有资深学者。本书一方面从跨学科应用的角度呈现口述历史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现状,既有学科前沿理论的探讨,也有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从公众传播作用的角度呈现口述历史在国内外的现状,阐述口述历史在文化普及与个人文本记录等方面的进展。

  • 跨域研究客家文化
    By 黄贤强

    何谓跨域研究?如何以跨域研究的方法了解客家文化? 本书作者群以具体的案例实践跨域研究客家文化,尤其是新加坡客家文化。 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文化空间与展示客家"涉及不同地域的文化空间的比较,或从博物馆和文物馆、或从客家围龙屋、或从各地虎豹别墅的比较,讨论客家文化如何被呈现和展演。第二辑"文化符号与唱写客家"则讨论客家山歌创作的在地化和传播的跨域化,也讨论客家意识或泛华人意识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以及客家文化如何透过会馆的刊物来传承。第三辑"风水文化与客家意识"分析新加坡客家人是如何在利用和设计风水的

  • 统计学视角下的金融高频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
    By 魏瑾瑞

    本书从统计学的视角对金融高频数据做了系统性、基础性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金融高频数据的概念、统计性质以及区别于低频数据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处理金融高频数据的统计方法,并结合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展开分析。不仅开拓了统计分析的视野,而且为相关的实证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增进读者对金融高频数据的理解。

  • 中俄文学关系十讲
    By 陈建华著

    本书综合大量两国文学交往第一手资料,梳理了从清未直至21世纪的中俄文学译介史,对中俄文学之间的作家作品比较、风格流派和思潮交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八卷)
    By 于洋, 周洪宇总主编, 王莹本卷主编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子”,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号召广大教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国内,陶行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前中国研究所所长、东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曾经指出“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007年,美国知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教育学教授戴维德?汉森(David T. Hansen)在他主编出版的《教育的伦理视野—实践中的教育哲学》一书中,介绍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思想家。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国教育思想家就是陶行知,与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等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