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哪儿: 神秘的动物迁徒之旅

ISBN-10
7547023150
ISBN-13
9787547023150
Category
Animal migration
Pages
3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4
Author
玛丽安·Collins·伯克斯

Similar books

  • 吃货去哪儿
    By 小宽

    《吃货去哪儿》作为搜狐美食“中国我最值”美食评选的落地书,本书精选了北上广成杭五地的101家性价比最高的餐厅和菜品,五地著名美食评论人文字点评,小宽主编,不仅是一部常规餐厅指南,也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文学阅读类书籍。

  • 爸爸, 我们去哪儿?
    By 崔孝灿

    为了改善生疏的父子关系,展现爸爸的教育角色,培养儿子独立的性格,韩国名门教育第一人崔孝灿通过研究发现,徒步旅行是给予儿子最好的方式.因为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爸爸可以发掘儿子的未知潜力,帮助儿子将优秀的家族基因传承下去,教导儿子形成独立的性格,和儿子共同留下印象深刻的回忆等.

  • 中国奇谭
    By 刘汀

    《中国奇谭》的12部短篇小说中,以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入手,着力描写了他们的挣扎与妥协,揭示出当代人深刻的精神困境与道德困惑。文字有尖锐的触觉与冷静的剖析。读来令人震撼。升职无望、赚钱无能的自卑的男人梦想着摆脱身边的琐碎去听一场德云社的相声,而真的实现愿望时发现自己笑不出来,却哭了出来;诗人沉迷于诗歌的世界,在现实中屡屡碰壁,跑到火葬场工作,工作内容就是按一个红色按钮。面对家人和现实的压力,他偷了骨灰盒给妻子买营养品并进了监狱,终于扛不住压力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自愿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与另外一个人互换了灵魂。放弃诗歌之后他的日子越过越好,却走向了堕落;夜班公交车老司机受到一位年轻女性乘客的影响,对自己按部就班的日子产生了逃离心理,然而他导致的车祸,让女乘客精心整容过的脸庞毁于一旦,也宣告了老司机注定无法逃离的宿命……12篇小说写的是12段现代人苍白的生活史,作者试着打通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让文本的叙事张力达到同时能够自足。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短篇集。

  • 你想要去哪里?
    By Mei Shiwen

    A young man has reasons to not do a number of suggested activities.

  • 你的從容去哪兒了
    By 高連興

    本书作者针对当下社会的浮躁心态, 从十个方面解读从容生活的真谛, 倡导恬淡安静的生活状态.具体内容包括:珍惜现在, 拥抱未来;情绪管理, 精彩由己;定位人生, 从心开始;良言善行, 三冬春暖;进退有度, 坚守本心等.

  • 爸爸, 我们去哪儿?

    Zhong pian xiao shuo . you ren shuo, sheng chu yi ge can zhang er, jiu shi yu dao yi ci shi jie mo ri, er ta, yu dao liao liang ci! ta shi rang - lu yi . fu ni ye, zai fa guo wen tan he dian shi quan yong you hen gao de zhi ming du, ran er ...

  • 当代社会分层与流行文学价值批判
    By 牛学智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当代文学批评的针对性、战斗性和原则性,营造讲真话、讲道理的文学批评氛围,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以对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

  • 小屁孩上学记-魔术师的来信
    By 常兰兰

    这下,范丸子生气了:“好你个朱瘦子,你敢骂我是猪,看我不打你个脑袋开花。”朱启乐捂着脑袋跑得比兔子都快:“你胖,你是猪八戒,我瘦,我是孙悟空,我是大师兄,你是二师兄,你怎么能打我啊?”范丸子和朱启乐你追我跑,又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 芬达的秘密4:解密龙去鼎湖黄帝陵
    By 常兰兰著

    在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轩辕黄帝的荆山黄帝陵承载着龙去鼎湖的悠久历史传说,苍老的鸟身人头的身影昭示着祭拜的虔诚,默默承担着守陵人的义务……巨大的龙鳞得见天日,迷惑的通天疑冢难辨真伪,神秘的机器投射下温暖的光柱,长有黑色羽翼的羽人唱着悲壮的歌谣,古老的甲骨文字频繁出现,翻转的北斗七星图案意义何在,古怪猫芬达来到地球的真正使命到底是什么。一切的谜底会在这里揭晓吗?……飞龙队的古陵历险岌岌可危……

  • 电视节目解析
    By 金琛

    主要選取了當今有代表性的經典電視節目,就起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解析。有利於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去理解電視節目,進而解讀電視節目,增加學生的專業敏感度與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