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历史文化拾珍

世界古代历史文化拾珍
ISBN-10
7554543369
ISBN-13
9787554543368
Category
History / Asia / China
Pages
302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8-02-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s
王琳, 王向鹏著

Description

本书拟将世界古代历史当中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现象及片段,亦即将其中一些典型的,值得一谈的,具有趣味性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人物、历史引荐出来,以生动而浅显的文字介绍给国内大众读者。全书通篇在历史人物姓名、地名、专有名词处,都会标注相应英文,并于文后做总的索引目录,以方便读者查阅参鉴。所有的历史片段和文化现象都会在重新整合后完整呈现出来,力求线索清晰,简单明了,直白易懂,并会依照国人的阅读习惯、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改变,适当增加人物间的对话,在合理的前提下丰富细节。在素材的选取上,兼顾文化区域和时间段线,大体限于西亚、北非、欧洲,以技术上的可操作性为要。

Similar books

  • 玉器研究中文論著索引
    By 王怡蘋

    玉器研究中文論著索引

  • 新老殘遊記:一個法律人的世界遊蹤(之二)──歐洲篇
    By 楊崇森

    作者為國內著名法學家,許多新興領域的拓荒者,在著作權法、專利法、信託法、仲裁法、英美法方面,尤負盛名。但在追求美麗或奇妙的事物的心境下,他因留學、考察、開會及旅遊,共去過八十多個國家,本書即是他遊歷心得的美麗記?。作者認為世界真奇妙,可愛有趣的景物與事物太多,如不與別人分享,異常可惜。因此他在內容上力求客觀真實,儘量趣味化,也常提到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篇末並附上照片,以資對照。讀者如讀完全書,相信必定可擴大視野福慧,豐富對世界與人生的認識。

  • 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

  •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与跨文化传播
    By 陈晓伟

    本書為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勾勒了三個支點:文化、影像表達、好萊塢電影。即以文化作為基礎,以影像表達作為切入口,以美國好萊塢電影作為參照來進行考量和研究。全書共分為九章,梳理了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簡史,分享了《紅高粱》《臥虎藏龍》等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典型案例,探討了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語境及實踐經驗,分析了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現實困境,並提出了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策略和思考。

  • 現代心靈(全套上下冊不分售):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
    By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華生和克里克認為他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於是邀請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到劍橋作客,並向他們展示了自己製作的 ... 57 羅伯特‧康奎斯特在《大恐懼》(The Great Terror)中說,科雷馬河流域「[每年]的死亡率高達三○%」,但是柯羅廖夫活了下來, ...

  • 閩南文化與創意設計
    By 李姿瑩

    本書從閩南的建築文化、民間文學、民間信仰文化、名人、曲藝文化、歲時文化、生命禮俗、工藝、飲食文化、僑鄉文化,十個具有代表性的主題,詳盡地呈現了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閩南文化。 同時,本書收錄了十組從閩南文化這一宏大命題中提取具體元素進行創作的文化創意設計作品,並通過對每組作品的靈感來源、文化聯結、細節展示、創意理念等多方面進行詳細剖析。努力做到在兼具知識科普的同時,提供「如何進行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新思路。 

  • 俄语丝路教程:走进中亚
    By 徐莉主编

    本书共七课,第1~5课为国别专题概况,按照该国名称的俄语字母顺序排列。每课内容分为课前热身、国旗与国徽、地理、旅游景点、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美食、经济、国际关系10小节;课后附有关于主体民族语言的小知识。第六课“中国元素”和第七课“中亚与丝绸之路”与前五课的结构略有不同。

  • 中国考古学年鉴: 2008

    本书是《中国考古学年鉴》的2008年卷. 本书内容包括: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物新发现;文物展览, 学术动态;对外学术交流;考古教学;本年逝世考古学家;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考古学论文资料索引;新发表古代铭刻资料简目.

  • 拾福:環保三十周年中區慈濟志工口述歷史

    【上人開示】 環保初心 世代傳承   今(2020)年是慈濟環保三十年,還記得三十年前的8月23日,那天我人在臺中,清早要到妙雲蘭若去拜見我的師父(印順導師),車子經過一個夜市場時,一陣風把地上的紙、塑膠、紙板吹起,垃圾就這樣撞上擋風玻璃,坐在副駕駛座的我,嚇了一大跳。 所以那一天晚上,我到新民商工演講(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時,就把早上遇到的那一陣風,這一堆垃圾的事情,重講一遍。我告訴大家,人說臺灣是寶島,而我說臺灣是淨土,如果有心來整頓,一定可以整頓得比現在更美,但是這需要很多人的力量。諸位,你們可以鼓掌的這兩隻手,就可以做什麼?垃圾分類啊。我希望我們大家,共同來一個呼籲,要如何呼籲? 來呼籲消滅垃圾的推動。 這個因緣,大家聽見慈濟、看見慈濟、了解了慈濟,所以會員、委員就這樣不斷地手牽著手投入慈濟的隊伍來。很感恩那一年的演講,的確是結了不少緣,慈濟人也就這樣出來,那樣的過程都一直感動著慈誠、委員。每一次我要到哪裡去說話,他們事先都要去清掃。 從那一天呼籲做環保開始,「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我們做到了。三十年前不經意地呼籲,三十年後的現在,環保已經成為國際大事,慈濟人做出來了,在全球十九個國家地區,有逾十一萬位環保志工,人人都是以臺灣為典範,環保做得最好就是臺灣。 臺灣無以為寶,以環保、善與愛為寶,這都是因為有一群環保菩薩的付出無所求,真正是覺有情的人間菩薩,他們做出了典範。這一萬多個日子裡,菩薩沒有停歇過,天天如一日,沒有上下班的打卡,一大早天未亮出門,晚上做到摸黑回家,很多人連過年過節都沒有停歇,還要再去環保站打理打理。這就是慈濟人,那一種無私的大愛,無價的付出。 大家為師父一句話而做,不怕辛苦,不分早晚,天未亮就做,天天都這樣做。為了讓環境永續,都是自假自費、全年無休地投入。所以我說,真的是師父欠大家的人情債,欠大家的情很多,我生生世世都還不完,只好生生世世、心心念念、年年月月都是跟你們說感恩!我們要保持著生生世世同行菩薩道,我們的緣是結很深,是永遠不會斷,所以我很感恩啊! 期待每一位慈濟人總是莫忘那一年,三十年前,環保意識在臺灣民間還未普及,如果沒有那一群投入的志工,就沒有今天的成果。2010年,環保推動二十年的時候,我行腳到全臺大大小小的環保站,向志工感恩,也要大家挺腰說環保,向社區居民宣導「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的觀念,鼓勵人人珍惜物命,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後來我又說「忍痛教育」,為什麼呢?因為2014年6月,我行腳到高雄大寮環保站的時候,正好有一輛環保車回來,我走過去看車子倒下來的東西,有垃圾、廚餘,還聞到回收物沒清洗乾淨所散發的臭酸味。我很不忍心,也很捨不得,到了高雄分會後,就跟環保菩薩們說「忍痛教育」。 教大家要婉拒民眾未做分類、夾雜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維護環保站的環境衛生,也保護自己的健康。大家很為難,覺得這樣是拒絕民眾的好意,會中斷民眾的愛心;我告訴他們,有愛心也要有智慧,要適時開導,讓民眾得到教育,而非長年累月養成不分類的習慣。所以說要「忍痛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淨化人心,帶動正確的環保觀念與行為,讓民眾增長道心。 我們不只是為大地做環保,還要帶動人心環保,習氣就像一堆未分類的垃圾,需要用心分類,可用的加以珍惜,不可留的就要即時清理乾淨,做好心地環保,不能養成不好的習慣;人生短暫、無常,沒有辦法讓我們慢慢改。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沒有做好,將來要改善資源回收分類的型態就很困難了。 時間累積過來,我們一直一直宣導,社會人士也都了解,大家都有經驗,家家戶戶懂得分類,資源就乾淨多了。從三十年前的那一群人,一直到現在所有菩薩愛的累積,期待著這一分愛是無量無邊,但願愛的能量凝聚更大、更廣。這個時候,就是又要大提倡的時刻了。 每一位環保菩薩都有豐富的生命故事,都值得說出來,記錄成書,留下歷史紀錄。這不是要炫耀,是要為我們生生世世留歷史,成為後人的學習典範。大家要知道,每一本書都可以度人,慈濟這一部大藏經不能沒有你、我在其中。 未來的社會是年輕人的社會,現在年輕人各有事業、學業,以後誰來整理環境?誰來愛惜資源?這都是我們要多教育,看能不能帶出更年輕的志工,投入環保工作,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替後代子孫造福、植福,為了清淨大地。 環保今年已經三十年了,大家最近都是一直在做宣導教育,試著要把做環保,從內心的歡喜,與外面的價值接軌,希望能讓環保亮點更多一點,讓更多人能看得見,不為什麼,單純只是為了環保教育。 今生為子子孫孫教育下去,來生我們還有一個很健康的天地,氣候是調和的,大地還是有豐富的五穀雜糧。期待我們的生活無慮,來生來世還可以這麼富有的大地,還是清新的空氣,要從我做起,每一個人從我做起,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   彙編自1990年8月23日臺中新民商工「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開示、《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四年秋之卷》第580頁、2020年7月27日至9月14日證嚴上人志工早會開示、「2020年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8月23日圓緣開示。     【推薦序】 菩薩覺有情 文‧林佳龍(前臺中市市長)   2020年是世界地球日五十周年,也是慈濟推動環保三十周年,人與自然依存關係密切,慈濟基金會也在這一年透過各項活動邀約社會大眾了解環保與氣候變遷、地球永續發展的關聯。臺中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為環保三十口述歷史紀錄的出書,也讓佳龍想起三十年前,證嚴上人應邀到臺中市新民商工進行「幸福人生」講座時,呼籲「請大家把鼓掌的雙手,用在撿垃圾、掃街道、做資源回收,讓我們這片土地變成淨土;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三十年後的今天,全球已經有一千八百多萬人次響應,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 近年來,全球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與大自然反撲,特別是2020年的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澳洲森林大火等,無不在提醒人類應該去正視自己對於環境與世界的作為。如何轉危為安,是我們的共同課題,世界各地有許多為環境獻身的志工團體、保育中心,慈濟大家庭也在上人的帶領下,透過具延續性的環境活動,引起更多人們關注環境議題、響應環境保護,正視自身與環境間的相處之道,如同上人所說,期許人心虔誠,愛心凝聚,透過每一個人的力量去改變,減輕地球的負擔。...

  • 管见孔识
    By 贡发芹

    該書是一本文藝評論集,分為“賞讀品鑒”“初知淺感”“序跋簡述”“文來友往”四個部分,收入發表在《文學報》《安徽文學》《文學家》《當代小說》《滁州日報》等報刊上文藝評論文章近50篇,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藝術的認知,特別是對明光地方文學發展歷程和成果的感悟和理解,有相應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