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三个故事:一九ni四年,葡萄牙.有一天,托马斯开始倒着走路.在那之前,他失去了一生所爱——爱人,孩子和父亲.深陷痛苦泥沼中的他意外发现一本来自两百多年前葡萄牙殖民地的,尘封的神父日记,里面记载到,神父制作了一件"世间罕有"的圣物,后来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高山区.托马斯借了伯父的雷诺汽车,踏上寻找圣物的公路旅行;一九三八年的最后一天深夜,还有几个小时就到新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她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奇怪的客人随之而至——一位带着破旧手提箱,从葡萄牙高山区的小村庄跋涉而来的老妇,想要知道自己亡夫的讯息;一九八ni年,加拿大参议员保罗并不会知道,自己会在偶然造访的灵长目研究所与一只猿猴心意相通,也不会知道,当自己带着这只猿猴踏上寻根之旅时,自己的命运会与七十多年前的怪人托马斯联系在一起.
坊間唯一由專業團隊親自採訪的第一手旅遊資訊導覽書完全符合台灣人旅遊習慣和喜好不論跟團或自由行,都讓你大喊「太實用了!」★第一手新鮮資料,深度廣度一把抓文字與攝影記者為你先行探路,親自前往採訪,實地造訪景點、餐廳、商店、飯店等,帶回最新、最詳實的吃喝玩樂相關資訊,是坊間唯一兼顧廣度與深度的旅遊導覽書籍。★分區導覽,深入大城小鎮馬德里及中部高原、巴塞隆納與東部海岸、安達魯西亞與白色山城、銀之路與西部遺跡、朝聖之路與北部高地、里斯本和近郊、葡萄牙中部小鎮、波爾圖和杜羅河谷葡萄酒產區,本書囊括西班牙和葡萄牙近45個大城小鎮,搭配詳盡的城市地圖和交通攻略,一書在手,暢遊伊比利半島。★一分鐘變身旅遊達人編輯嚴選西班牙、葡萄牙之最,熱情奔放的佛朗明哥舞、熱血沸騰的西甲聯賽、展現力與美結晶的鬥牛、唱出靈魂深處憂鬱的Fado,秒抓旅遊重點,決不錯過必玩必體驗;精選行程濃縮兩國精華,專業的行程安排,讓你瞬間變身同伴眼中的旅遊達人。★開啟美食雷達西班牙海鮮飯、安達魯西亞的燉牛尾、酥脆可口的吉拿棒、滑嫩噴香的葡萄牙蛋塔、微甜順口的波特紅酒,文化精髓藏在飲食之中,學在地人逛市場、吃美食,走進西班牙小酒館,享受葡萄牙百年咖啡館的慢時光,跟隨小編的腳步品嚐最誘人的道地滋味★晉身掃貨專家從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的手工藝品,到享譽國際的西班牙的時尚名牌,專題報導西班牙、葡萄牙必買情報,打包伊比利半島最物超所值的伴手禮,延續旅程中的美好回憶。★看熱鬧更要懂門道風光明媚的伊比利半島蘊藏豐厚歷史寶藏,更是近現代藝術的搖籃,深入達利、畢卡索、米羅和高第的奇想世界,收納古羅馬至中世紀的世界文化遺產,比導遊更專業的藝術、建築和歷史遺跡大解密,讓你擺脫拍照打卡的觀光客模式,旅遊途中不忘吸收新知。?出版社 墨刻 (城邦)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這是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由臺灣高山植物群擔任引路者,揭開百萬年來臺灣島與全世界的連結! ★以生物地理學的雙眼:生態與演化之眼,開展臺灣高山植物自然史詩。 ★突破島嶼的範圍、國界的限制、走入整個東亞甚至全球地史,大尺度深探演化的生命之網。 「福爾摩沙真是名符其實的東方之珠,她最美麗的,是生機蓬勃的樟櫧森林,以及生長在崎嶇陡峭高山上的巨大檜木與挺拔的臺灣杉。」──威爾森(Ernest H. Wilson) 臺灣高山是生物多樣性的方舟、植物交匯之所,一處神奇之地。本書透過生物地理學的生態與歷史之眼,以臺灣高山植物為主角,打開臺灣和世界的聯結,讀者將經歷一場場臺灣高山植物通往全世界的百萬年盛大冒險之旅。 在地球歷史中,高山植物在不同的地質時期進入這座島嶼,臺灣雖然地貌歷史僅約六百萬年,但其原生植物體內深藏的自然歷史卻可追溯至數千萬年前。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的臺灣高山上,演化的力量究竟是如何形塑高山植物的生存與繁衍?臺灣高山是喜馬拉雅山高山植物能到的極東、諸多北方溫帶植物南遷的終點,更是偶然中,自南半球而來的過客的落腳處,除了做為這些植物旅者的全球驛站,臺灣高山也孕育出許多特有物種,它們是如何在造山運動中成為真正的臺灣之子? 我們熟悉的紅檜──大和民族口中的東亞第一巨木,是與加州巨杉齊名的世界級珍貴物種;充滿尖刺的小檗雖不被山友所喜,卻是百岳屋脊上最多變的高山植物,以十三種獨有姿態驚豔海外學人;早田文藏在《臺灣植物資料》(一九一一)中驚嘆著一株來自南半球澳大利亞植物相的神祕小草──山薰香,這個臺灣特有種如何帶我們走入達爾文著名的討厭之謎(Abominable Mystery)?從世界各地匯聚在臺灣高山的植物,見證了臺灣島的演進,也生動地保存了植物在板塊與島嶼之間旅行的記憶。 本書以恢宏的視野,鋪陳出歷史上重要的植物、生物、地質、博物學者的科學原理與世界觀,並將歷史的機遇性與科學緊密結合;透過臺灣高山植物群相,作者對地球自然史做出不同向度的詮釋。人別無選擇而有國籍,但植物沒有國籍,研究植物的人,更沒有國界。曾經有許多博物學者來過臺灣,他們以為自己登上的只是一座海上孤島,卻驚奇地在小島上發現了一整個北半球的自然,他們在臺灣遇見家鄉的花草,看見想像中的物種。藉由認識高山植物的起源,我們得以突破島嶼的範圍、國界的限制,深探生物演化的生命之網,最終揭示的是,新生命觀,以及新土地觀。 審訂者(依筆劃順序排列): 中村剛╱北海道大學附屬植物園生物多樣性中心副教授(本書生物地理學部分) 李建成╱中央研究院地質所研究員(本書地質學部分) 李攀╱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本書生物地理學部分) 趙建棣╱中興大學森林所博士(本書分類學部分) 鍾國芳╱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本書生物地理學部分) 推薦序(依文章順序): 鍾國芳╱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 中村剛╱北海道大學附屬植物園生物多樣性中心副教授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系專案助理教授 推薦人(依筆劃順序排列) 中村剛╱北海道大學附屬植物園生物多樣性中心副教授 古庭維╱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 吳永華╱臺灣自然史研究者 李家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臺灣中文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15世紀至17世紀中期的貿易紀元時期,其高峰期集中在西元1570年至1630年,為全球交易環境誕生的時段,但是經濟軸心不在歐洲全在中國。從16世紀以來,白銀的產生和貿易加速的增加,絕大部分流向到中國這個市場,使得中國成為歐洲與亞洲白銀的聚集地。而提供白銀給中國的日本,則因為台灣位於南中國與日本之間絲綢貿易的海路上,故成為中日商人在中國政府禁止下,違法秘密買賣之地。一旦荷蘭人想要參與中日的白銀貿易,也會為相同的理由看上了台灣。17世紀對台灣而言,是一個重要轉折的世紀,在這個世紀中國歷經明、清兩個帝國的統治,而台灣則是面臨大明帝國、荷蘭、西班牙、大清帝國、明鄭五個政權的競逐,100年的時間以荷蘭統治38年為最長。以殖民統治結構來說,荷蘭人在台灣設立了行政、司法、貿易體系,進行商業與傳教活動,直到1662年才被鄭成功結束殖民經營。 從全球的意義上來說,16、17世紀歐洲人到亞洲,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波全球化的開始,一則將台灣推入了世界舞台,二則打開了歐洲人與中國人的直接貿易,三則直接衝擊了東亞的政治格局。而這一波的全球化,台灣的貿易地位實踐了荷蘭人殖民的夢想,從南洋到日本的中間站角色吸引了歐洲人和日本人的注目。接續的鄭氏王朝和滿清政權把台灣轉入中國人的社會,使得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痕跡,逐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淡化,也暫時阻斷了歐洲人、日本人企圖占據台灣成為他們殖民地的美夢。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 ...
Ben shu nei rong bao gua : tai wan di fang shi ruo gan shi shi de kao zheng he lun shu, tai wan de si zhong gu ji de...
澳門流傳?不少民間傳說及逸聞掌故。其中不少故事經長期傳述,內容情節不斷豐富、人物個性愈加鮮明。其內容不僅包括華人社會的民俗風物,還有許多葡萄牙文化的印記。該書具有重要的資料保存價值,是對澳門人集體記憶和獨特文化的發掘與傳承,體現了澳門在東西方交流中的獨特地位。
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普魯士新教傳教士郭實獵(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編譯的《萬國地理全集》佔有一席重要地位。 這部1844年由香港刊行、「世所鮮見」(魏源語)的世界地理書,在清廷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二三年後,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它闖進儒家典籍牢固統治的晚清士人學者的閱讀世界裡,成爲一扇軒敞的窗牖。它拓寬魏源(1794~1857)、徐繼畬(1795~1873)等的視野,讓他們得以窺探屋外遼濶的天空與世界,帶來
爬山,從不是為了要攻頂 而是要安全回家 ▲△▲ 台灣高山醫學權威 ▲△▲ ──────王士豪────── 守護6,000人登百岳╳第1手台灣高山醫學臨床研究╳募集100具加壓艙 健康評估+登山裝備+用藥安全+救難故事 從郊山到高山,橫跨中、高海拔, 讓你正確預防與緊急處置高山症, 解答登山安全健康問題,登山控和初行者必備! 他,從醫學系「魯蛇」,搖身成為兼顧工作與興趣的「斜槓醫師」~ 因為熱愛爬山,乾脆走進高山,研究嚴酷環境對人體的健康影響~ ▌遠征終極天險K2峰的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歷年攀登八千米巨峰的醫療顧問及遠距醫療諮詢。 ▌藝人賈永婕夫婦登上聖母峰基地營的強力醫療後援。 ▌用專業守護全台人數最多(累積超過6,000人)、海拔最高的學童登山圓夢活動。 ▌募集100具高地急救任意門「加壓艙」,送上29個台灣高山山屋、10個高海拔旅遊據點、32個空勤、消防及民間搜救隊等,建立台灣「高山症防護網」。 一名把台灣高山當「噪咖」跑的醫學生,一爬超過20年,擔任急診醫師時,一頭栽進高山醫學研究,變賣祖產到美國進修。他跟許多山友一樣,血液中流著冒險因子,曾為了研究,連續12個月上玉山。登山圈都笑稱爬奇萊東稜3次以上的是瘋子,他不但去了3次(不包含首次受困),還從中體悟一生職志:「冒險是個人和國家進步的動力,但安全的冒險,就是要在細節做好準備!」 △▲::高山症可零死亡,眾志成城建立「高山症防護網」::△▲ 台灣高山症發生率36%,幾乎每三名登山客就有一人發生,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感冒,因此容易錯過黃金救治時期。 「如果,嚴重高山症病患無法下降到低海拔,那我們就把低海拔的環境帶到病患身邊。」王士豪因此召集志同道合的愛山人士,成立「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一起和山友把加壓艙送上台灣29座超過2,500公尺的高山山屋,希望達到「台灣高山症零死亡」的目標。 王士豪因愛山而扭轉行醫生涯,他集結多年登山、行醫、領隊的經驗,提供最實用、最具參考價值的登山知識,無論是初行者或登山老手,都可輕鬆登小山,安全爬百岳! △▲::20年前被海鷗直升機救下山,20年後再搭海鷗送加壓艙助人::△▲ 1999年王士豪為醫學系學生時,登奇萊東稜受困,有驚無險被海鷗直升機救援下山,父親告訴他:「你這條命是國家救的,以後要做點事來回報。」因著如此救命之緣,讓他不顧一切投入高山症的醫學研究領域,十年前又進一步開始「兒童高海拔醫學研究」。 他雖笑稱自己「主修爬山,副修醫學」,卻安全守護超過6,000人登上百岳,帶領一屆屆康橋國小畢業生,登高山領取他們邁向轉大人的第一張畢業證書。他也是遠征K2峰的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以及藝人賈永婕夫婦勇登聖母峰基地營的健康醫療諮詢醫師,從體能、用藥、行程、身體緊急狀況,出發前後皆密切即時給予建議。 ▲△▲登山痛點一本有解▲△▲ ◎小孩氣喘、老人慢性病可以上山嗎? ◎服用威而鋼治療高山症正確嗎? ◎如何穿對衣服防失溫?登山用品怎麼選?...
葡萄牙文壇超重量級作家 莉迪亞.豪爾赫最經典作品首次中譯出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賽.薩拉馬戈強力推薦──一本充滿時代感的非凡作品,其文字和故事以純粹的力量吸引著讀者。 特別收錄──台灣版獨家作者新序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張淑英 教授專文導讀! 作者榮譽 2005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2006成為首位信天翁文學獎(Albatross Prize)得主 2011年獲得拉丁聯盟國際獎(Latin Union International Prize) 2013法國Littéraire評選為「十大文學之聲」 2014年獲西班牙-葡萄牙藝術與文化獎(Spanish-Portuguese Art and Culture Prize) 2015年獲葡萄牙文壇Vergílio Ferreira獎 2020 FIL羅曼語族文學獎得主本書獲獎 1998 Casa de Mateus Foundation D....
天皇居然有韓國血統?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混浴? 日本政壇的鷹派跟鴿派是什麼關係? 古代日本為什麼沒有宦官制度? 「女武士」是什麼樣的存在? ★最有趣的大和文化史大哉問,帶你偷窺日本人在想什麼★ ◆傲視全球的「萬世一系」:天皇出現的二三事 西元702年,入唐使者栗田真人接受的唐朝國書上寫著「日本國王」,說明唐朝不再稱其為「倭國」,但仍然稱日本君主為「王」。 其實,「天皇」一詞是武則天對唐高宗的尊稱,這一用語很可能被入唐留學生傳到日本,《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不過是借用了唐高宗的尊稱——「天皇」。大和朝廷也許早就存在,但「天皇」一詞應該出現在武則天之後。「王」或者「大王」也許具有比較久遠的歷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天皇」的歷史不會早於唐朝。 ◆從遊女到藝妓聖地「吉原」:日本性產業發展史 日本「藝伎」的祖先原本被稱為「遊女」、「神妻」,奈良時代出現了藝人性質的「遊行婦女」,但她們並不賣身,只是在男性社會的宴會上提供歌舞;到了江戶時代,才開始出現了「遊廓」,也就是官妓,而官伎營業場所就是「吉原」。 據統計,1924年,日本吉原的娼妓有52000人,嫖客只有32000人,如果加上藝妓等隱形賣春者,總數可以達到17萬人,她們大部分是從農村帶來的,或被拐賣的,而公娼制度直到二戰後才被占領軍廢除。 ◆亂世之下的必然產物:武士的起源 平安時代繼「攝關政治」和「院政」之後,皇室權力削弱,於是盜賊四起,治安混亂,而貴族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自然要供養私家武裝,這就是後來的武士的雛形。 最初,武士只不過是武裝的農民而已,但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和在社會上甚至在政治上作用的增大,身分較高的沒落貴族、官僚和軍人也加入到武士的行列,並形成武士團。武士團在相互之間的爭鬥中合併,形成武士集團,這就是武士形成的過程。 ◆日本政壇神秘的「右翼」:尊皇、反共、反華和暴力傾向 在日本,「右翼」與「右傾」並不能同一而語,特別是右翼這個概念,有其特定的含義。有人對日本「右翼」的主張進行了歸納,例如: •反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 •保護民族傳統和文化,排斥外來思想與文化 •具有濃重的保守傾向 •一人一黨、少數精英主義傾向 •排斥知識分子和輿論界 •具有恐怖主義傾向 •主張加強軍事力量 有日本學者認為,日本曾經和現在活動的右翼和民族派團體中,如果有其中的兩三項就可以界定為右翼團體。 ★本書特色 了解是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了解之後才有資格去愛與恨,而盲目的愛和盲目的恨都是害人的,也是害己的。 本書的任務並不是透過自己的這段生活經歷寫的日本見聞錄,而是在自己對日本的近距離觀察基礎上,對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進行考察,試圖還原一個真實、客觀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