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婚姻与夫妻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而探讨婚姻的各种问题或困难,解释如何应用各种辅导的模式与要领来协助有困难的夫妇 ...
本书是作者根据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和运用催眠术治疗心理疾病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包括第催眠术的发展历史、催眠概述、催眠的机理、催眠术的作用、催眠术的相关问题、催眠术的实施、催眠术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运用,以及催眠师的职业操守,并附录了有关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及心理治疗工作者道德准则规范等内容。第二版是作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体会和研究成果,在原书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增补了一些学科前沿内容。
最深入的歐文亞隆作品導讀與賞析,領略亞隆在心理治療與寫作上的獨特魅力!長久以來,亞隆就是我的英雄之一……我欽佩亞隆對心理治療和小說文學的深遠貢獻……他不是第一位寫「存在的痛苦」的人,但在這個主題上少有作者能夠超越亞隆的敏銳。其實,他已經將存在的痛苦轉變為心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小說藝術的獨特取徑。────傑佛瑞.柏曼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的著作一直廣受大眾喜愛,他的小說魅力甚至超越許多文學創作。本書由熱愛亞隆作品的紐約州立大學文學教授傑佛瑞.柏曼執筆,細數亞隆著作幕前幕後的精彩點滴。亞隆的作品匯集了心理治療中常見的議題:治療師的自我揭露、移情與反移情、醫病的性界限、死亡焦慮、存在的痛苦等等;有的是心理治療之所以成功的「魔法關鍵」,有的是生命共有的艱難大問,為何亞隆能處理得絲絲入扣、令人動容?為歷史名人做心理傳記的靈感從何而來?他本人又是如何周旋在「作家」和「心理治療師」兩種身分之間?本書爬梳了亞隆的非文學與文學著作,包含《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日漸親近》、《存在心理治療》、《短期團體心理治療》、《愛情劊子手》、《當尼采哭泣》、《診療椅上的謊言》、《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凝視太陽》、《一日浮生》與《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等作品。這是一本亞隆迷寫給亞隆迷的真情鉅作,也邀請廣大讀者一起進入歐文.亞隆深刻的心理治療小說世界。本書賣點★ 最深入的歐文亞隆作品導讀,不時穿插亞隆的心理治療與寫作背景,猶如比亞隆更了解亞隆的亞隆傳記,引領讀者窺看亞隆心理小說與非小說式的真實與虛構。★ 提及亞隆透過創作與關懷的角度,主張心理治療中的醫病關係應是彼此揭露的,同時也點出即使是醫者也有內心脆弱之處。★ 無論是否熟悉歐文亞隆的作品,都能透過本書作者,也是文學教授的傑佛瑞‧柏曼再探普世人性──人類心理的脆弱、疑惑和錯綜複雜的關係──與歷久彌新的哲學與心理學思考。★ 為心理從業人員、文學閱讀愛好者,也是歐文亞隆舊雨新知們不能錯過的作品!透過本書亦能反思、回顧助人與自我對話這一路來的過程與初衷。一致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易之新│神經內科醫師、國際費登奎斯協會認證教師(GCFP)林克明│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榮譽教授姜忠信│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陳登義│資深精神專科醫師、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醫療院長陳豐偉│醫師作家蔡伯鑫│基隆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本书对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理论思想各异、实践方法各具特色的心理治疗取向逐一介绍,包括: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学、个体心理学、分析心理学、自我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日本心理治疗等。作者以精湛的写作,向读者展示了心理治疗背后跨文化与时代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影响,是一本了解咨询与心理治疗经典理论及其发展历史的理想入门书。心理治疗的学习者和从业者可由本书理解,各疗法如何通过使来访者清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助其走出心理困扰。
_校心理_
心理治疗是指以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书中通过1000问这个新颖简明的编辑方法,让读者更方便、快捷的认识心理治疗的方式和方法,在每一个问答中,让读者充分了解心理治疗的所有细节。
本书由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组织军地心理学专家编写,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27章。前7章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知识;第8至18章分别论述了各类心理、生理疾病的概念、分类、表现及治疗等;第19章重点介绍了心理疾病与表观遗传的关系,第20至25章分别介绍了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第26至27章分别介绍了心理疾病的物理治疗和军事心理学。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力求为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方案。本书既可作为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尤其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各科医师、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稿共分兩編三十章。第一編為概論,主要介紹認知治療的概念、發展歷史、基本要素、特點、認知模式、治療會談、干預技術、治療目的和臨床評估等;第二編論述了認知治療的臨床應用,針對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軀體形式障礙(如疑心病)、進食障礙(如厭食症)、創傷後應激障礙、人格障礙、精神活性物質依賴(如吸毒)以及夫妻關係衝突等常見的心理疾病,介紹心理治療師的應對態度、治療方法和採用的臨床技術等。本稿在心理治療方面,內容豐富,闡述詳盡,條分縷析,便於讀者閱讀與掌握。
《医护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及规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及其意义与发生机制,以及社会和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从而为防治和护理各种心理、心身和精神疾病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宗教心理学》关注宗教心理学经典名家思想,重视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聚焦不同宗教和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注重研究方法多样整合,论及中国宗教和社会心理关切,为建构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而努力。本书是第五辑,内容涵盖弗洛伊德、弗洛姆等传统名家的宗教心理学思想,儒家、佛教、道教、基督教、民间信仰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佛教互联网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宗教与社区心理学以及宗教与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