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 象征国家政权的青铜炊具--夏禹九鼎, "宽厚"之作失于世心--北宋范宽"群山复岭图", 一桩扑朔迷离的文化悬案--明永乐"永乐大典", 风波迭起"美人醉"--清康熙豇豆红柳叶尊等.
文物,看似冰冷无生命的器物,却默默讲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历史,诉说着珍贵的文化记忆。一百年前,炮火击碎了东方古国的繁华旧梦,文明失去秩序,国宝随之流散。但仍有人倾其所能,捡拾散落的旧迹,重新走近或许未曾远离故园。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一件件国宝,更是一位位“守护人”,以及他们背后代代传承的中华文明。
國寶菁華: 書畫・圖書文獻篇
《国宝修复师》是由《北京日报》副刊的文物修复师的深度人物访谈结集而成。全书共采访十一位文物修复师,他们分别来自故宫、敦煌、兵马俑等大型博物馆以及国图、社科院等科研机构。有修复展子虔《游春图》的徐建华,有修复太和殿的李永革,有修复敦煌壁画的樊再轩,有修复兵马俑的刘江卫,有修复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的杜伟生和朱振彬等著名的文物修复专家。全书的采访依据两条线索:一是文物的线索,包括文物的来历、文物相关的历史知识、文物修复的过程;二是修复师的线索,包括人生经历、修复技艺的传承、与文物的故事。这两条线索上的若干素材经过记者善于铺陈以及生动的叙述,修复师的人生立体,文物生动,可读性很强。
本书收录的对联是全世界历代客家人或含有客家元素的对联作品。这里包括全世界客家人聚居地、迁徙流转地的实用对联作品;非客籍人士在客籍的工作生活为客家人物题撰的对联作品;客籍人士在外地工作生活撰写和使用过的对联;也包括非客籍人士专为客籍人题撰的对联。这些对联上起唐宋、下限截止于今。1949年以前的历代作品,无论合不合联律,作为资料,尽可能全部收录。
永樂大典精编
本文立足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以运动陈述的方式,力图体现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并在种种阶段性规定中,确定各自的主题.
“千年古縣”是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和中國地名研究所啟動的“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依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鑒定標準體系”和“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對象鑒定標準”,優選出100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名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縣進行重點保護和國內外宣傳。本書挖掘和整理其中被認定的55個古縣的歷史、文化、地理、習俗等地域文化特徵,結合地名文化領域多年來的研究成果,配以相關攝影作品,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古縣的地域文化反映出來。
本书除了介绍重要的传世文献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大藏经》《道藏》之外,还介绍了甲骨、金石、简帛、敦煌吐鲁番等出土文献,戏曲、医药、音乐、宝卷、外国汉文典籍等特色文献,以及众多电子古典文献,各类古代图像文献,各种重要古籍书目,等等。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人纂修大型类书,1404年11月编成《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