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之道

ISBN-10
7806575588
ISBN-13
9787806575581
Pages
40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03
Authors
巴特勒, Butler, Samuel·勃特勒

Description

本书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作家塞缪尔·巴特勒的代表作。本书为自传性小说,表现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宗教家庭,由于父母的虚伪和专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极大的伤害和扭曲,从而批判了当时英国的宗教和教育及其价值观,表达了对人性的追求.

Similar books

  • 死亡與轉生:中陰身的秘密和轉世之道
    By 羅德喇嘛

    《死亡與轉生:中陰身的秘密和轉世之道》蓮花生大師所著的《西藏度亡經》,敘述死亡與轉生之間的中陰境相,藉以開示臨終者和亡者,以度過中陰險境;同時也指導生者認識死亡,為死亡早作準備。本書所闡釋的臨命中陰和投生中陰的大部分內容是《西藏度亡經》所沒有輯錄的,值得仔細詳讀。  中陰救度的根本教義是,如果我們能一眼認出中陰境相示現的諸佛,就能當下覺悟;反之,則將一再輪迴於六道。  當然,若今生並無種下善業,事到臨頭便無法辨認出來,所以應及時皈依佛陀,發大慈悲心,積聚福德,為覺悟儲備資糧,免得一再墮入輪迴。

  • 妙法莲华经精要
    By 李宏军 整理, 姚秦鸠摩罗什 译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概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概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愿生天上却在人间。佛知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故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善巧而为说法。虽分别说三,皆为使得一佛乘,一切种智,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概因哀愍、饶益众生故,说苦集灭道、说十二因缘,使众生于法,讽诵通利,入深妙禅定,具三明、六通、八解脱。众生从佛闻法,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以道受乐,入于佛国,其土平正,宝树庄严,散诸宝华,周遍清净。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设复有人于佛灭度后,生于恶世,广演此经,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当知是人为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如来以衣覆之,手摩其头。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十方世界各有分身诸佛,以佛法之光明,集来娑婆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乃往古稀,久灭度多宝如来、旧往娑婆世界文殊师利菩萨,一旦铺陈佛法,与你我具在同一时空。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概因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而已。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非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来愿众生,生难遭之想,起恭敬之心,心怀恋慕,渴仰于佛,植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千世界层层叠叠,他方国土无量无边,如来之外还有如来,一般涅槃,旷大久远。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虽有药王燃臂供养、妙音现身说法、观音闻声救苦,普贤神咒持护,然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当知如来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 空性智慧:眾生煩惱痛苦的解脫之道
    By 杜志軍

    宇宙萬物都是依賴因緣和合而成,萬物的顯現無常,萬物的本性無我,無常與無我正是宇宙之真理,而無我更是眾生解脫痛苦必須具備的品質。修行佛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要見性,見佛性,見無我之性。只有見性,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做回一個真正的我。那個真我可以從事任何職業,可以是賣菜的商販,可以是地產經紀人,可以是全職家庭主婦,當然,也可以是社會學家、經濟學家、自然科學家,也可以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就像佛陀時代的維摩詰一樣,充滿智慧又富有慈悲心。佛法把真理和智慧放在首位,透過真理和智慧,來修正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淨化心性的污垢,以此達到去除煩惱、解脫痛苦、淨化自我、顯現佛性的目的。我們生活的世界都是由萬物與萬象所組成,萬物與萬象都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樣子,讓人眼花繚亂,要麼被煩擾,要麼被迷惑,在無法看清真相實相的情況下,期待與執著的自我習性,會把我們自己搞得遍體鱗傷,煩惱痛苦在所難免。佛法認為,萬物的本質本性就是實相真相,萬物的本質本性就是空性,看清本質本性,就等同看清萬物,而空性見地就是幫助我們看清實相真相的方法論。

  • 停心:停止時間 活出自己
    By 釋心道

    心道法師實修多年,不曾間斷,對佛法的精要「停心」以及禪修之法,有著深刻的體悟與見解。你將在心道法師質樸的文字中,領會禪修的奧妙,從覺知中找回清明覺醒的心性。 在此刻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和禪修力作。 停心,是止觀的作用。止以後,是停心,停心以後,才是如實觀,進入「直心是道場」的觀;解脫前後際,前不生、後不續。 這本書從呼吸法介紹止觀,談到修行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問,其中有很多的經驗談,可說是我平日修行時一些親身見聞的體驗整理與分享。 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所有外在的難題,都可以從內心找到解決之道。讓有緣的人都願意嘗試禪修,有勇氣走入真實。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後,能夠一步步解脫身心妄執的習氣,並且避免一切因虛妄所帶來的負作用。──引自心道法師自序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四)
    By 白云老禅师

    我、有人我、他我、自我,法我等 类;要言之,不外业我与道我二种。学佛行者,则以化业我于道 行,道圆果证,道我亦是多余;为五蕴假合故,为我体无常故,诸 法因缘所生故,究竟理谛,实无有我。大乘菩萨修治,不求声闻,不求缘觉,其心清净,但愿众生, 皆共成正道;为菩萨了达一切佛法故,即使十方所有魔怨,为善根大威力故,亦能摧伏破灭。是因菩萨具勇猛智慧故,决定于勤习佛 法之究竟;是因菩萨具此大愿力故,能入无尽功德藏,过去如, 现在如此,未来如此,常住无尽。法如声响,因缘聚生,因缘散灭;众生心乐,缘于习气,习气乃业力使然;众生随业流转,业尽流转不生,故说实无众生可说,诸法亦如是。或许有人要问:既是佛子,何不依佛教法,信受奉行?不,依佛教法,信受奉行。大德可知,取命捐身,是杀生,世法亦不 许?何况佛法旨趣,在照顾起心动念,不离生死解脱之胜行;举凡慈悲喜舍于众生之饶益,莫过于如来正法,化导众生,是离苦得度,不再流转生死之海,证得阿耨菩提最大宏观愿行!

  • 願力的財富
    By 釋心道

    心道法師首度暢言修行祕辛!一位滇緬戰爭的孤雛,以無盡的願力,為有情搭起親近佛法和禪修的橋樑,慈悲接引遭逢人生困厄的人們。本書披露心道法師出家前,當過水泥工、賣過檳榔、當過臨時演員、米店夥計的精采歷程,以及出家後在墳塚荒山修行,克服恐懼與孤獨,突破身心的極限,達到歡喜自在的完整心路。觀念,是真正的財富,也是世俗財富的關鍵!觀念對了,就有好運氣、好善緣,就有好的開始。願力,就是好的觀念;就是一念之間。小我的願力到大我的願力,不管大小,不管凡聖,都是一心之間。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慈悲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學佛,要學習大心量、大願力、大慈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找到慈悲的價值,以大悲水去灌溉一切緣起,要有大願力。「自淨其意」是如何修心養性,如何明心見性,從明心見性到遍智的緣起,成就佛道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的境界,就是成就心靈與物質共生、一如、不二的真如世界。願力是善的財富,學佛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願力的財富。──心道法師心道法師十願:.第一願:願,世界遠離戰爭.第二願:願,緬甸保持佛陀傳承.第三願:願,人心知恩感恩.第四願:願,生活不離般若.第五願:願,與自然和諧共生.第六願:願,工作種福田、生活即是禪  .第七願:願,回歸佛陀的圓滿教育.第八願:願,逆境中時時處順.第九願:願,宗教作和平橋梁.第十願:用禪,釀造和平的DNA

  • 信心铭之道
    By 广超法师

    本书作者把整篇《信心铭》看成指导修行的道路, 从而发现《信心铭》的内容包含了禅门重要的知见和次第. 全书是对《信心铭》的解释, 作者期望以信自己心性与众生及佛同是一心显现为出发点, 引领众生修无造作, 无是非, 无取舍, 无断常, 无凡圣的平常心.

  • 地藏菩薩本願經 淺解
    By 蘇俊源

     序 言廣泛無窮的宇宙中,充滿了有智慧的聖佛,祂們都具有不盡的慈悲心,懷著救度眾生的弘願,各度與其有緣的眾生,形成了一股善的能量。然而在這泛泛的世界裡,芸芸的眾生之中,各自都有不同的處世觀念,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各爭其利,各避其禍,也因此而互相有所磨擦,從此世界因人類的自私、貪婪與凶狠,惡氣污染,濁氣所至,形成一股惡的能量,造成人間的不平靜。六道的因果輪迴實錄,無一不是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中不停的運轉,自作自受的報應規則,總是有智慧的聖佛仙真,才看得懂參得透,才得以超越而證入無餘涅槃。大多的世人都自作聰明,反而被聰明所誤,自己不努力於正道上修持,卻常鑽一些修行的漏洞,以為能因此獲得成就佛道的捷徑,不知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使自己與正道擦身而過,還漸行漸遠而不自知。對於過去諸多聖佛成就的真諦,未能深加探究,只是道聽塗說,卻信以為真,因而誤了修道的良機。古來許多聖佛皆應世度化眾生,善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啟發度脫眾生於苦海之中。此部《地藏本願經》是陳述地藏菩薩成就的因緣,敘述其從婆羅門女,為了救脫她的母親,因不信佛法,毀謗三寶,嗜好殺生而墮入惡道,於是變賣財產,求助佛菩薩,其誠心感動佛菩薩,前來指引,使其母脫離惡道,還能證入聖道,這都是由於婆羅門女能盡孝道,發出前所未有的弘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也因此獲得前所未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世尊因此以神通力來到忉利天,召集諸天不可計量的佛菩薩及天龍各方眾生,為其母摩耶夫人宣說此經的殊勝因緣,大力讚歎地藏菩薩,使其母也能發菩提心,求生到究竟的常寂光淨土。這是一部佛教的孝經,宣說行大孝,除了能救度雙親眷屬之外,更能度化法界眾生,使能皆成佛道,才是真正盡最大的孝道。然而時聞有些人說,不得在家念誦或夜間念誦,地藏本願經及其聖號,恐怕引來孤魂野鬼或冤親債主,這種不合真諦的推斷,實值得深入探討。念經誦佛號是要依經行持,學佛精神,去度化眾生,當你有能力去度化,又何懼之有,不明理之人,但望三思,免得因此造業。此書將《地藏經》翻成白話,以經文在上,白話在下,相互對照的方式,並將難懂的字句加以註解,統列於每一品之後。此次本書的發行,是由中華真元道宗靈修協會翁老師,暨其同門師兄姊共發願力,希望其功德能迴向出資助印者的冤親債主累世祖先,並能迴向法界眾生,共同仰仗佛菩薩的大功德力、大神通力,使得業障能消除,人心能淨化,社會能太平,國家能安定,世界能大同,共同建立祥和樂利的蓮邦佛國,是為所願。後學才疏學淺,淺解經典恐有疏漏之處,祈望佛菩薩慈悲,更希望諸方大德指導並共襄盛舉,最後真誠感謝韋憲前賢撥冗校對。後學 蘇俊源 敬序 西元二○一四(103)年七月十日于台灣新北市

  • 大道心燈: Beacon Lights in Mind
    By 理心光明禪師

    #《大道心燈》 編輯誌一本書的功能,可以傳承後代作受益,傳播人世間良善好德性,帶給廣大人類有真正增長,增加很大的知識及智慧,就由一冊優良書籍作良好提昇,來造福人群。大道系列天書也是如此,在人世間宗教信仰裡,按部就班把宗教的迷障一一來化除,此因緣條件,是人類眾生在宗教之不足中,減少『三十至五十年』無明的摸索時光,加速真理教化所行持。依佛家「新唯識學」根基,對所有人類都有很大受益,不分別你居住在地球的任何區域,都從日常生活來開始,把全世界皆集合成美好的生活,這就是人生的真諦。首一冊「大道系列天書」的剖析,是對良善的因緣,開啟了人類眾生的智慧,體悟佛家「明心見性、開悟證果」的見證,來真正往上增長、提昇超越,在此一世中如實的回歸,能達到圓滿、乘越境界。天道無私,輪轉萬代,已歷經了無數大小元會,在於上古時代心性純善,無邪無惡,因人心善良無比,屆至中古時,人心已漸而有善有惡,有私心而奔耶,於此時代已失先天原來本性,而人類的心性知識也蒙蔽不似上古了。上天慈悲,差聖人設教,教化民心使之回復「先天」的原來,至今已進入科技時代,此時民風智慧大開,對設教化育漸已有所認識。對上善知識來說:尚能體察天心,而一般人能夠啟迪教化者稍具功效,若在惡業牽纏險惡之輩而言,根本是不屑一顧的,如此就形成 上蒼普化之一大阻隔,此種阻隔在惡業形成眾生的角度來觀,自性仍是純善無惡,但在行為已經偏離正道者,正是難以回天,也難回復「元始先天」的契機。上天設教,亦要救渡此種冥頑之人,就觀因緣種子成熟與否?又該用何種方法引渡此輩?而教化引渡此種冥頑輩之人,就會比教化引渡善良之人,來得較不容易,必定加倍心力方能有所成效,藉緣而成良善因果;佛說三世因緣果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的教育。現今眾生能明白:生從何來?又死從何去?能主宰自己命運與去處否?不也!不知此世一切又難了悟,也無法明白的,今生為何而來?為何而生?為何而行?如此要令眾生能明因知果,能提引以此為借鏡,以此藉假修真還元,方不會再造了下世業愆,心中黑暗未能明亮,又如何能將「大道」之「心燈」光芒來點燃?甚難的!必要經過諸多考磨與印心,方能達至善完美,如何點亮《大道心燈》所照耀?行持外功是必須要的條件,但此僅在功果福報而已,非但不能超越心性,甚且容易在福報順境中,又再迷失自己,更造下來生果報。必由「知」轉換為「識」,由「識」再變成「智」,由「智」再成就於「慧覺」;對人類由「慧」即是經驗累積,就可體悟人生一切無常短暫,徹悟今生應該施行修持路徑,來成長自己受益,人類就由「唯識學」而行。如果在宗教,已形成自我「意識形態」高漲,就很難和樂,若由自己成見及善眾多寡而定,是否香火鼎盛及玄虛浮耀?如此就已脫離修持正道,專事拉攏善眾充其門面而為,在對宗教修持者,必要以理而引入道。廣結善緣,就是宗教修持必要具備條件,眾生均具善性,亦皆有佛性,僅是未發與未悟而已,在宗教修持者,若能由累世與現世,同眾生多結善緣,若能愈廣則力量愈大,也能有:人多好辦事,成就善德因緣!一人能成就,眾人也成就,相互相攜,共為創造宗教發展而努力,現世佛、道兩教修子,已漸能打破藩籬可容納他教,正是宗教修持所必備心量與胸襟,融合五教優點取長捨短,各宗派所涵容,能見蓮花佛國世界。理心光明禪師 題於 《大道心燈》天書再版前#《大道心燈》 推薦序一般人能進入道場修持,就是前世所種下善緣,皆為仙佛渡化及善德接引而來;雖人生短暫,能以短暫之機緣,立萬世不朽基業以及福分提昇超越,乃在「含因」所種下善德種子,方能在此世入於良好的修持路徑。有情眾生人人都有前因業果所牽?,而「佛法雖廣,難渡無緣之人,天雨雖大,難潤無根之草」;人生必先立善德種子於未來,以廣結善緣方法同眾生結善緣,善緣也絕非一朝一夕,經常受考即倒,甚難有功效!現世能先立善德種子,未來因緣際會之時,善根因緣能有良善發展,能以善緣培善德,再以此來行持,入於宗教依歸;對於修持路徑善緣必能廣結,又以善緣來發芽,善德已入於善之徵,往後能以此成就善德因緣。必能導人生正軌,不入於三惡道中,倘僅是入於宗教修持,又難以達至功果圓滿境界,就要「己立而能立他,己達更能達他」,攜手並進共成修持之道侶,和樂祥和且圓融,在對未來修持,可造就良善好因緣。大道肇始,陰陽定位,眾星拱道,天心已成,人道續緣其間而成世界;秉天地日月星辰,得正軌而成大道,昊天罔極,作為「回歸超越、圓滿乘越」的成長,人居世間而立,因而生生不息作傳延,此為 上蒼所期盼。自古至今,能感天之覆,地之載,日之照,月之明,星宿五行貫乎天地;設乎!人生不知感天恩,愚昧作惡而沉淪,致使黑氣瀰漫,諸天仙佛感其不德,立願下凡方方闡教、處處開堂,以理啟化,務使眾生迷途而知返。一味以現今科技文明,而謂之迷信, 上蒼?此不忍眾生沉淪,道劫並降,期望以此回復先天靈性清淨;現今科技時代不知將「性靈清照明澈」中,致無法回歸於原來境地,促成人類一直反覆輪迴局限,又奈何!若共業來臨,當下痛苦,之後宛如過眼雲煙,不消一逝即忘,警醒為戒,甚難自我警惕,一味覺以禍殃絕不會復加於我;又共業來天能救之?神能救之?人能救之?皆難!各人因緣前定,果報今臨,諸仙佛回天乏力!德業與禍業:是感自己所作而成,善惡因緣能以回饋之心,感天地之大德,必能成就於今世,否則來世又如何能瞭解、能掌握否?皆不能!所以『感恩與回饋』必能明白天地大德,能合德性作行使,而不入禍殃境地。上蒼?教:必使眾生由修持來棄除障礙、困境,在修持條件方法,給予聖堂有全新局面機緣,故而眾仙佛亦樂見於此;又在任何一件事務皆有起頭與結尾,此種因緣是累世中所結果實,而今已圓滿。圓之能合物,圓之不損物,對尖或方皆會損及物質,修道亦然,能先圓融自己,就能圓融自性而無礙,道中收圓之要義亦在於此,也造就:你能圓,我能圓,大家都能圓,圓圓而滿滿,自性即能「滿圓」。願眾生任何事務皆能圓滿,滿中有和樂,圓滿中見自性,圓滿是修持者必備、必修之道程;《大道心燈》以圓滿作為結束,祈願眾生能於未來,事事皆能圓滿與滿圓,家庭甚幸,修道甚幸!也就必要好好努力。起事於波難中,完事於圓滿裡,其間雖有諸多外因,皆因各人觀點與角度立論不同,眾生皆能打破藩籬形成共識,此為本書最大殊勝處,是在圓滿中,必定以每一件事務端始,迄止皆能一本初心而行,自有感應。一件事務不能以目前眼光而觀,應以長遠有利於眾生福祉而為,又其前因與後果,亦非短暫時日能有所回應,就會在未來歲月:一、二年或一、二十年之後,方能開其花朵,成其結果的,就有良善功能效益。此種圓滿中能以自己心力,不爭不奪,能成就無上道業,眾生應知圓滿人生,必能圓滿家庭,圓滿家庭必能圓滿四周,圓滿四周則一里圓滿,眾里圓滿,一國圓滿,眾國(宗派間)皆圓滿,則天下太平,圓滿無缺。理心光明禪師 題於 《大道心燈》再版前

  • 唐人生命思想之多元探讨
    By 周誠明

      唐人的生命思想是一個哲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歷史問題,作者首先以較大的篇幅從哲學思想契入,談唐人之生命意識,唐人之生命價值,唐人的性命認知,唐人關於生命的道德觀,以及唐人關於生命的審美觀。唐人觀念是歷史文化層累積澱的結果,作者將這個歷史積澱的過程和唐代社會的歷史發展結合起來論述,以初、盛、中、晚四唐的時空遷變爲背景,用一系列典型事例、論述來說明印證,非常豐滿而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