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文學在臺灣研究書目, 1946年-2000年

西洋文學在臺灣研究書目, 1946年-2000年
ISBN-10
9570176113
ISBN-13
9789570176117
Pages
280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04
Publishe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西洋文學在台灣研究書目: 1946年-2000年

    西洋文學在台灣研究書目: 1946年-2000年

  • 低眉集: 臺灣文學, 翻譯、遊記與書評
    By 許俊雅

    本書以臺灣文學中的翻譯、遊記與書評為主要討論內容,分三輯,各收四篇。 輯一以文學翻譯為主,觸及的譯家有黎烈文、莫渝、杜國清及韓國游台作家朴潤元;輯二以地景、旅游文學為主,題材有郁永河《裨海紀遊》、江亢虎《臺游追記》、臺灣文學中的淡水地景及烏來書寫;輯三是書評,評述的書目有鍾肇政的《八角塔下》、張素貞《現代小說啟事》、《苗栗文學讀本》、《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1989~2003散文卷(二)》。含括了臺灣古典文學及現當代文學,文類有小說、散文、新詩,跨越幅度大,提供了臺灣文學另一面的認知。【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赫克歷險記(原譯名《頑童流浪記》):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馬克吐溫(Mark Twain)

     ‧「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之代表作品‧中文世界第一本《頑童流浪記》全譯本‧文本最完整‧插圖最多,約200幅‧美國大學的必讀小說‧列入美國中學生的「必讀書單」‧入選「最影響美國人的書單」‧譯自全新改版的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結合學術研究與專業翻譯海倫•凱勒曾說:「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也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在他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更稱馬克吐溫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長篇小說《赫克歷險記》正是這位美國19世紀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品。《赫克歷險記》已是美國文學的經典之作,即使在世界十大文學名著裡,本書也是讀者們的推薦之一。事實上,世界各國早已有許多大學將《赫克歷險記》搬上課堂,當作教科書仔細研讀,而且世界各地還有眾多的一流學者、作家和評論家針對《赫克歷險記》的閱讀方法和解釋,展開非常多的討論。由此可見,《赫克歷險記》在世界上深受歡迎的程度!《赫克歷險記》的魅力與奧秘,是在長期不斷的閱讀之中,一點一滴地去挖掘出來。這也正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赫克歷險記》是第一部以美國本土文化及方言為背景的美式幽默傑作,開創嶄新的敘事策略與文字風格,展現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處處戲謔的效果。《赫克歷險記》是描述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聯袂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故事,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岸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運用「反諷」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赫克歷險記》當年是「禁書」,如今已成「世界文學經典」,今非昔比,見證「典律轉移」現象,更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所謂「深者讀其深,淺者讀其淺」:兒童讀者讀取其捉弄大人自得其樂的趣味;成年讀者享受其重溫舊夢與創意想像;社會民眾附議其顛覆體制與影射時局;研究學者則鑽研其主題結構與技巧典故。

  • 幻想蔓延: 戰後臺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
    By 楊勝博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獲選作品科幻小說具有抽離(科技與時空的落差)與認知(反省並批判現實)的雙重特性,比起寫實主義作品更能積極地反映現實問題。臺灣科幻小說的創作主題,其實與臺灣的歷史和當時的社會變遷緊密相關。1970年代臺灣經歷一連串的政治外交挫敗,對國族神話產生不信任與懷疑,開啟對未來中國與未來臺灣的想像;1980年代臺灣走入資本主義社會,拜物風潮、環境破壞、全球化的矛盾日漸浮現,作家透過對日常生活中的荒謬現實進行批判;1990年代臺灣女權及性別意識抬頭,無論異性或同性戀的情慾不再是一種禁忌,科幻作品中融入性別認同與身體情慾等新元素。當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可改變,現實越來越不真實,個人與社會兩者無縫接軌之際,想像與創造力顯得彌足珍貴。臺灣欠缺的不是寫實主義(這個社會已經過度寫實了),也不是實用科學,而是無用、真實的幻想。歡迎進入本書的科幻空間。──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建光科幻這個類型的美學,在於以現實鋪演想像,以想像回應現實,兩者互為孿生的鏡像。本書在藉由空間敘事重新架構臺灣科幻小說發展軌跡的同時,又透過文化翻譯、國族、日常、後人類等理論,提供文本與現實之間的辯證框架,呈顯出臺灣科幻的基進性,可以說是目前可見最全面、且最具思辨性的臺灣科幻小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國偉

  • 赫克歷險記(美國南方文學經典,完整全譯本)
    By 馬克.吐溫(Mark Twain)

    ★ 中文世界第一本《頑童流浪記》完整全譯本★ 內收入約200幅經典插圖★ 美國大學、中學必讀小說★ 入選美國人心目中「最有影響力之書」《赫克歷險記》是19世紀「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之一,亦是美國文學的不朽經典,更獲世界各地廣大讀者們的強力推薦。其魅力與奧祕是在長期不斷的閱讀之中,被讀者一點一滴地挖掘、體會出來,這也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故事描述頑童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協力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歷險,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著河岸的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透用「反諷」的寫作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出版當年曾被列為「禁書」,如今名列世界文學經典之叢,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小說典範。專業推薦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也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在他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馬克.吐溫,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威廉.福克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有美國現代文學都衍生自《赫克歷險記》,它是我們這時代的最佳作品。──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在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 朱炎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

    在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 朱炎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

  •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參考工具書選目: 95年版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參考工具書選目: 95年版

  • 文與魂與體: 論現代中國性
    By 黃錦樹

    文與魂與體: 論現代中國性

  •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小川文庫目錄
    By 國立台灣大學. 圖書館

    Ben mu lu wei ben guan xian zang xiao chuan wen ku zang shu shu mu,Mei ben zang shu zhu ming zuo pin yu yan ji gai yu yan suo...

  • 台灣多奇廟,遊出好運道
    By 楊逢元

    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 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 與神同行,跟著廟宇達人來個拜拜開運之旅, 神明加持,包管財運亨通、運勢暢旺! ★兼具廟宇介紹、美食推薦與好遊景點的旅遊書 ◎如果「拜拜」歷經上千年而未式微,給予「凡人」心靈依靠。無疑是穩定台灣社會的力量。而普遍也流傳著求財、求姻緣、求子的名廟,除了「保佑」的功能之外,還有哪些值得參訪。其實,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而這些祀神,也各有專職「神通」,精彩的故事也值得閱讀。如果,「拜拜」不僅是祈福,而帶有歷史與文化的閱讀,不也是文化傳承,讓「信仰」更有見聖賢而思齊的意義。 ◎本書從廟宇的分類、常見的祀神、拜拜的規矩及台灣祈福好廟等依序介紹,讓「拜拜」這件事,不再只是「拿香跟著拜」,而讓每一次的「拜拜」都像是走訪一座小型博物館,閱讀豐富的民俗文化。而且,不同的廟宇,也各求財祈福之道,在每座靈驗好廟的內文中,也將一一介紹,讓「拜拜」更得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