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中的世界史

課綱中的世界史
ISBN-10
9570533250
ISBN-13
9789570533255
Category
History (General)
Pages
671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6-01
Publisher
臺灣商務
Authors
林志宏, 張小虹, 花亦芬

Description

本書特色:
‧展現歷史的全球視野,將世界史領域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世界變遷與現代性」。
‧四大主題皆收錄臺灣與香港的世界史專家學者重要著作。
‧每篇文章皆由陳思仁和韓承樺兩位教授專文導讀解析,並提供課綱連結與延伸閱讀資訊。
‧章末皆設計「重點掃描」專欄,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課題。

探尋現代世界形成的最佳學習地圖
吳翎君、翁嘉聲、張學明、花亦芬、陳正國、萬毓澤、黃文齡、林長寬、賴惠敏、陳思仁、劉文彬、林志宏、魏楚陽、湯志傑、巨克毅、張小虹
精選16位世界史領域專家經典論文(按目次順序)
打造立足臺灣、眺望世界的眼光,必須了解奠定現代世界的基石。
從歐洲文化的建立、多元世界的交會,到當代社會變遷等議題,
本書嚴選世界史領域的重要學者著作,深入探究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史。

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在全新歷史教學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如何面對課綱帶來的新視野和挑戰?本書配合108高中歷史課綱世界史領域的學習內容,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世界變遷與現代性」。每個主題底下皆收錄臺灣和香港史學界專家學者經典著作,呈現世界史領域的核心議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了讓讀者深入了解這些議題,特別邀請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陳思仁老師,以及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韓承樺老師,為各篇文章撰寫導讀,並提供課綱連結和延伸閱讀等資訊。此外,在各篇文章之後規劃了「重點掃描」專欄,整理文章的要點與提示,便利讀者歸納整理閱讀重點,進一步吸收與反思世界史的重要課題。

Similar books

  • 重返《國史大綱》:錢穆與當代史學家的對話
    By 王汎森, 王健文, 孔令偉

    細緻解構錢穆的思想 理解《國史大綱》的最佳入門書 王汎森、王健文、孔令偉、丘文豪、徐兆安、高震寰、許凱翔、游逸飛、傅揚、鄭丞良、閻鴻中—— 11位史學專家,規劃12個議題,跟著歷史學家品讀大師經典   《國史大綱》的魅力延續近百年,要讀懂史學巨著,就不能不了解錢穆的思想。本書以閱讀、史料、學說為三大方向,從錢穆寫作的時代背景談到他對各朝代的史觀,第一本全方位解析《國史大綱》的微言大義。   匯集當代史學觀點 主題式解讀錢穆的學術世界   《國史大綱》脫胎於錢穆的教學講義,他一九三八年在西南聯大時,眼見局勢劇烈變動,決心撰寫新的中國通史,激發大眾對社會的關懷。錢穆以大綱式寫作,蘊含古今幾千年的史料與研究心得,實際內容龐大且深厚,然而在成書近百年後的讀者視野下,如何理解史學巨著背後的時代精神?又如何了解以「綱目體」樹立起的歷史詮釋?   本書分為「錢穆的思想世界」、「《國史大綱》的歷史世界」兩大主題,從歷史書寫、閱讀視角、學術精神、士人概念、域外觀點、宗教影響、朝代史觀等論點著手,帶領讀者一步步打開《國史大綱》。 聯合推薦   黃兆強/東吳大學名譽教授、錢穆故居前執行長、《重訪錢穆》主編   吳展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朱振宏/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黃熾霖/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宗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高上雯/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王萬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朱浩毅/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卓穎/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依來函順序排列)

  •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By 苏虹

    在张王互访已成定局之际,也让人们对“习马会”有了更多的期待。去年10月在巴厘岛举办的APEC会议期间,张志军和王郁琦在会议大厅进行了“非常自然”的“张王会”,王郁琦称对方为“张主任”,张志军也回应“郁琦主委”,王郁琦提出希望与张志军实现互访;张志军表示赞同, ...

  • 少年愛讀世界史9(現代史I)兩次世界大戰: 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By 管家琪

    臺灣觀點 + 大事記年表&橫幅3頁寬的拉頁地圖 + 百幅圖片 精美彩印 × 加送有聲書 ★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世界史?★ ...

  • 超世界史: 走進歷史現場,記住每一個轉變關鍵!
    By 祝田秀全

    以時間為序,將關鍵場景浮現眼前, 掌握重大歷史事件「為什麼」會發生, 複雜的情‧勢‧變,就不會弄不清、記不住。 本書將龐雜的歷史爬梳為77則關鍵環節,透過精彩「漫畫」重現歷史現場激發想像,核心解說引發思考,複雜處以地圖、年表、關係圖做整合分析,要點處穿插歷史祕辛與人物特寫,並搭配世界‧日本‧台灣的發展對照,讓讀者在歷史全境下「情理並入」,深入現場的情緒,並超脫其外理性解讀。   本書特色 ●書裡附有地圖、年表,可對照當時的台灣 ●關鍵人物特寫 ●77個視覺現場 ●核心解說、透視祕辛   猜猜看,這些是哪一段歷史的場景: ‧敵軍居然派出大象應戰!總之想先辦法打倒它!(參見事件09) ‧千里迢迢傳達聖旨卻被對方一口回絕,落寞踏上的回途,卻成了絲路?(參見事件17)...

  • 課程實驗:課綱爭議的出路
    By 蔡清田

    課程實驗:課綱爭議的出路

  • 多元視角: 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行為卷)
    By 區志堅, 梁操雅, 梁超然

    1. 本書為香港「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錦。2. 「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香港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如清末明初的歷史教學、現代香港區域歷史教材書寫,到STEAM課程學習和繪本共讀流程等課題。隨著時代變遷與資訊流通的迅速,許多歷史教育學者發現,當今21世紀,如要吸引年輕學子對歷史教育的重視,「引起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格外重要,因此,身處各級教育現場的歷史教師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透過現代科技工具的協助,在課程設計如能取材生活、教學實務注重互動探索,對於推進歷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本書為香港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主辦之「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成果,此研討會邀請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研究者與專家,以多元化的觀點及教學方法,表述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兩冊,第一冊為「教育行為卷」、第二冊為「教育現場卷」;「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教育現場卷」則是研究進行歷史教育的個案,以實踐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地方,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的課題。  

  • 少年愛讀世界史6(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時代
    By 管家琪

    ... 教士們素質低落,未能遵奉「安貧、貞潔、服從」的神職人員大有人在,例如教宗亞歷山大六世擁有「天妻」數名,還生養子女八人,不惜以權勢為子女取得封建領地;教宗利奧十世則是出售教職多達兩千多次,以此籌集鉅款供其使用;至於地方上的主教積聚私產, ...

  • 移動的世界史:從智人走出非洲到難民湧入歐洲,看人類的遷徙如何改變世界!
    By 玉木俊明

    只要理解「人類的移動」,就能看懂世界史的變遷!文明興亡 × 全球貿易 × 文化交流 × 技術革新移民走出來的世界史不同文明的興亡是否源自於人類民族的大移動?全球的「貿易」如何串聯在一起?歐洲的繁榮是「移民」帶來的嗎?本書聚焦於目前世界上討論熱度最高的「移民」一詞,由經濟史專家玉木俊明為讀者帶來一場生動易懂的世界史課程。出走的人類,走出壯闊璀璨的世界史跨越百萬年的人類移動史,推動全球發展的跨界移民在地球的歷史中,沒有一種生物能像人類一樣居住在如此多元的環境,且有著令人驚奇的適應能力。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長距離移動的能力和手段」,這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之處。而人類的歷史,就是利用這些能力和手段,前往更遠的地方、開拓更多領地的過程。歷史正是由這群「移動的人們」,透過一步一腳印的方式走出來的。歷史上,「移民」絕非僅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或目的而移居他處。自古以來有許多人是因為受到戰爭影響、政治迫害,甚至以奴隸的方式成為「移民」。這些人雖然遍嘗艱辛,但也同時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術和文化傳播到移住地,為當地社會貢獻出新的變革。世界史正是由這些「移民」們的積累所形成。用「移動的人=移民」的觀點來看世界史,就能理解人類是如何創造和傳播文明,同時清楚認識到,世界是怎麼樣邁向一個整體的過程,並進一步去探索當代世界性問題的源頭。專業推薦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Chinchen.h/旅遊作家金老ㄕ/「故事」網站專欄作者

  • 中小學課綱之國際經驗
    By 梁忠銘, 謝金枝, 林子斌

    「課程綱要」是指通過權責機構制定或修訂課程規範文件,要求所屬中小學校實施之課程。「課程綱要」在學校教育的推動及改革上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也代表課程發展與改革的方向。   本書除了由黃政傑終身榮譽教授執筆,評論臺灣自身2019課綱的改革經驗之外,也邀請國內外重量級學者撰文,涵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及美、英、日等國際課綱發展經驗。閱讀本書各章,可了解國際上課程發展與改革經驗,且能借鑑這些經驗作為未來修訂課綱的參照。

  • 少年愛讀世界史1(遠古史)世界史的序幕
    By 管家琪

    克洛曼儂人和尼安德塔人一樣,克洛曼儂人也是依照他們化石被發現的地方來命名;克洛曼儂人的化石是在法國南部的克洛曼儂洞穴所發現的。他們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大約在西元前三萬年至前一萬年。克洛曼儂人的身材頗為高大,男性平均超過一百八十三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