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2001年5月4日至5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为余英时教授荣退举办的“中国的过去与将来”国际学术讨论会所发表的论文。论文包括宋明元清至民国的思想史中英文专题研究.
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謂之天君].106 102 Su wen 素問 8; Paul Unschuld,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國史浮海開新錄(A New Collection of Chinese History in Overseas), Taipei: Lian jing Chuban Shiye Youxian Gongsi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2 CHAPTER 2 Wang Fuzhi's Life and Dreams Wang Fuzhi was 20 M. TAN Secondary Sources.
Wang Ji ( Wang Longxi ) , 67 , 108 , 152 , 154 Wang Laipin , 135 Wang Pan , 31 , 34 Wang Shizhen , 190 Wang Tongbao , 177–78 Wang Wan , 159 , 160 , 197 Wang Xian ( Wang Wenxian ) , 130–31 , 133 , 174–75 Wang Xianzhi , 130 Wang Yangming ...
為什麽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 Prize)的亞洲歷史學家?這位學者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教授。研究中國歷史是余先生畢生志業之所在,他多年來在海外嚴肅的用中文發表學術著作,不但提升了中文著作在海外的學術地位,也提升了海外中國研究的水平。余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在中國史學研究有多方面開創性的貢獻,更培養了許多出的中外研究人才。余先生在2006年克魯格獎得獎演說的題目是〈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本書所收的各篇論文,也正是想要從各個不同的面向呈現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以表達對余先生的敬意。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強調: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二、醫家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家族史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醫療史在中國史研究中,一向被視為專技的偏門,長期為具有中醫背景者所主導。1992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杜正勝先生主導下組成「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小組,以史學為主體的研究取向,定期舉行月會討論醫療史課題,嗣後更在1997年正式創設「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並積極與國際學界交流、多次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走出一條「另類醫療史研究」的大道,因此2001年成立的亞洲醫學史學會選擇將秘書處設置於史語所。這個聚焦於社會史視野的中國醫療史有五個重要研究課題:「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二、醫家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家族史;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用意在發掘歷史上中國人的生活、心態與文化深層,在政治、經濟與制度的骨幹上,賦予中國史研究血肉。相較於醫家所寫的正統醫學史或是歐美的醫學史研究傳統,臺灣的醫學社會史還很年輕。這本論文集除了呈現臺灣近20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部分成果與特色,也試圖勾勒出它的未盡之處與未來的發展可能。作者/杜正勝、林富士、范家偉、李貞德、陳元朋、梁其姿、邱仲麟、祝平一、張哲嘉、皮國立、李尚仁
中國宗教史究竟應該研究些什麼?1920年代,梁啟超曾針對中國宗教史研究提出一些極富爭議性卻影響深遠的看法。近幾十年來,學者大多不以梁任公所楬櫫的「教會」作為判準,他們不僅探討有教團、教會組織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也研究那些沒有特定組織的巫覡、民間信仰、官方祀典等。連備受爭議的「儒教」,也有人深入探究。也就是說,舉凡鬼神、死後世界、禁忌、陰陽五行、巫祝活動、祠祀等,都可以納入宗教研究的對象。 但是,想要以一本書或十幾篇論文來清楚呈現中國宗教的風貌,或完整的交代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本書的目的。不過,透過這裡所收的12篇論文,我們試圖對中國宗教作出比較明確的界定。 本書對於中國宗教的範圍、內容和特質有了比較扼要的描述,對於中國的政教關係有了比較細密而多元的論述,對於宗教在中國基層社會及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比較豐富的詮釋,對於外來宗教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互動也有了比較均衡的看法。這12篇論文,至少可以提醒中國史的研究者,無論是要探討中國的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都不應忽略其宗教向度。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了「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曲折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這是一本「歷史與人生」的教科書;同時也是歷史與人生的對話集。歷史如何牽引著我們的人生;生命又是如何紀錄和書寫歷史?如何彰顯兩者內在邏輯聯繫的價值與意義,是本書最重要的目標。基於這樣的思維,本書從釐清歷史的認知、歷史與人生的內在連結、歷史與人生的書寫實踐等三個大方向思考歷史與人生的課題,從而作為鋪排全書內容的架構,最後歸結於「寫不完的歷史與人生」。正因為生命有限而歷史無窮,因此歷史與人生是一門持續發展、不斷進行的學科,當然無法也不可能在一本教科書中完全概括。然而,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歷史體驗人生、用生命書寫歷史,這應該是歷久不變的準則。
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聖人亦以「禮教」作為治平天下之重要手段。縱使中古的公私禮書都已漸趨成熟,但其行用效力卻僅止於政治權力的擁有者,始終無法真正普及庶人。安史亂後國家社會的巨大變動,讓公私禮儀文本出現重大變化:國家禮典因皇權的深入,使其教化功能漸失聖人禮教之原意;私禮文本則在科舉士人提升家族教養之考量下,而競相投入編撰,其中尤以朱熹《家禮》為代表,元、明即將之納入國家禮教規範。透過禮典與家禮之行用,「禮下庶人」的理想在形式上已經達成。此歷史發展的推動力量,正是儒士與君主之治國理想──「制禮以教天下」。本書即在勾勒公私禮書在唐、宋發展的樣貌,及其轉變之歷史脈絡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