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加值版】內嵌MP3音檔,作者群數位簽名+專屬私密小語 ◆ 內嵌MP3音檔﹕電子書內嵌12首經典曲目mp3音檔,同步欣賞作品解析與聆聽曲子。(電子書MP3音檔版與紙本書CD版音質不同) ◆ 作者群數位簽名:五位台灣頂尖音樂人焦元溥、林慈音、羅俊穎、李宜錦、許惠品數位簽名。 ◆ 電子書讀者專屬私密小語:作者焦元溥老師親筆寫給電子書讀者的一句專屬私密小語。 我們的一切都是由普希金開始! ──杜斯妥也夫斯基 有了普希金,俄國文學才光芒萬丈,音樂才靈思飛揚 12首經典樂曲、4位台灣名家頂尖演繹、72+分鐘音樂饗宴 重磅作品、獨家編曲、細膩解析,宛如現場演出的精巧鋪排, 帶你前往普希金的文學殿堂! 三年台港演出經驗 + 兩年潛心籌備製作 = 音樂與文學的絕美對話 以藝術見證時代,疫情期間完成的典藏珍品MP3音樂書 「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在疫情期間寫了《瘟疫中的宴會》,作者焦元溥與四位樂團好友在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的這些日子,則完成了MP3音樂書《樂讀普希金》,也算見證了一種歷史的巧合。 「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本是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現在以內嵌MP3音樂書形式展現成果。 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 這些作品各自都能成為音樂會招牌,如今齊聚一堂。即使是以普希金為題的錄音製作,也從未有過任何一張專輯同時收錄上述金曲。 MP3音樂書不只有獨一無二的選曲編排,也有獨樹一幟的編曲,包括以女高音、小提琴、鋼琴聯合演出的〈熊蜂疾飛〉與歌曲〈別對我歌唱〉,在音樂家的絕佳默契中更有巧妙發揮,可謂學術性與娛樂性兼備。專輯編排比照音樂會,跌宕起伏一氣呵成,深深牽動聽者情緒。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愛書人能多聽好音樂,愛樂人能多讀好文學」,這是解說音樂會的初衷,也是這本MP3音樂書背後的願望。樂讀普希金,希望您喜歡。 ■ 誰是普希金? 「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俄國人,都應當擁有一部普希金全集,否則他就沒有資格聲稱自己受過教育,或聲稱自己是俄國人。」雖然英年早逝,卻留下萬丈光芒,時至今日,俄國人對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1799-1837)的崇拜仍然未減。他不只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杜斯妥也夫斯基更讚嘆「我們的一切都由普希金開始」。他名作甚多,經典如《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鮑利斯‧郭多諾夫》、《青銅騎士》、《高加索的囚徒》、《吉普賽人》、《薩爾坦王的故事》、《金雞的故事》、《別爾金小說集》,以及短詩〈我愛過你〉、〈假使生活欺騙了你〉、〈紀念碑〉、〈致凱恩〉等等,不僅在俄語世界家喻戶曉,影響力更遠擴全世界。想要了解俄羅斯與俄國文學,或者只是想知道文學天才究竟能施展何等神奇,都不能不認識普希金。 普希金生於1799年5月26日(新曆6月6日,現在也是聯合國俄語日),父系為俄國古老貴族,母系也是貴族,還有非洲血統。他在法文環境中成長,8歲就以法文寫小型戲劇與詩歌,12歲進入當時剛創建的彼得堡沙皇村貴族中學,1814年即有作品刊於《歐洲導報》,才華早發無可遏抑。1817年完成學業後,他在彼得堡交遊探索,詩作充滿自由主義色彩,卻也因此觸怒當局,被命令前往高加索等地。但最終也因為遠離京城,1825年普希金無法參加「十二月黨人起義」,逃過流放苦役或處決,並被沙皇召至莫斯科看管。1831年2月普希金成婚,卻似乎是一連串災難的預兆。最終他和不斷追求其妻的法國軍官決鬥,不幸身受重創,兩日後過世,享年37歲。 ■ 俄國文學之父 「從普希金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如此褒揚並非讚譽,而是事實——這不是說在普希金之前,俄國沒有文學作品,而是俄文到普希金筆下,才真正充分發揮其語言的藝術潛能。俄語來源多重,包括本土的古俄語、隨東正教引入的教會斯拉夫語、以及在十七、十八世紀俄國西化過程中,逐步吸收的德語與法語。如此複雜的語言環境,讓「標準俄語」可望而不可得。普希金之所以不朽,在於他以不世出的語言天分,既掌握俄語各式來源,又能生動流暢地將它們整合為一。不只廣泛吸取民間語言的精華,將書寫與口語完美結合,他更融會古典形式、浪漫主義與寫實筆法,以樂觀冷靜且邏輯清晰的筆調,在詩歌、戲劇、小說、書信等各種文類中都展現傑出成就。加上諧擬諷刺的銳利機鋒與難逢敵手的聲韻美感,普希金證明了俄語的藝術性和創造性,也成為之後俄國作家與知識分子寫作的典範,等於是俄國標準語的奠基者。 ■ 文學的普希金,也是音樂的普希金 普希金在文學上的非凡成就,自然也成為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或許,作曲家對他最是迷戀,不約而同、各顯神通,以音符將他的各種作品搬上舞台,讓讀者與聽眾歌頌文學的普希金,也讚嘆音樂的普希金。俄語歌劇中最著名、上演機率最高的三大名作,柴可夫斯基的《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與穆索斯基的《鮑利斯‧郭多諾夫》,皆改自普希金同名創作。拉赫曼尼諾夫以普希金敘事詩與劇本譜寫歌劇,也將他諸多詩作譜成歌曲,連鼎鼎大名的〈熊蜂疾飛〉(大黃蜂的飛行),也出自李姆斯基-柯薩科夫改編普希金童話詩《薩爾坦王的故事》而成的歌劇,無論你熟不熟悉普希金,你絕對已經認識和他有關的音樂創作。 ◎ 十二首MP3音樂曲目 ● Rachmaninoff: ‘Don’t Sing to Me, My Beauty ’ from Six Romances, Op. 4 No. 4(5’03”) ● Cui: ‘I Loved You’ from Seven Poems by Pushkin and Lermontov, Op. 33 No. 3(1’43”) ● Cui: ‘The Statue at Tsarskoye Selo’ from Twenty-Five Poems by Pushkin, Op. 57 No. 17(1’24”) ● Britten: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from The Poet’s Echo, Op. 76 No. 4(4’24”) ● Tchaikovsky, arr. L. Auer: ‘Lensky’s Aria for Violin and Piano’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6’06”) ● Tchaikovsky: ‘Tatyana’s Letter Scene’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13’45”) ● Tchaikovsky: ‘Love is No Respecter of Age’(Prince Gremin’s Aria)from Eugene Onegin, Op. 24(6’03”) ● Rimsky-Korsakov: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from The Tale of Tsar Saltan(2’02”) ● Mussorgsky: ‘The Death Scene of Boris Godunov’ from Boris Godunov(11’25”) ● Tchaikovsky: ‘Midnight is Nearing’(Lisa’s Aria)from The Queen of Spades, Op. 68(5’39”) ● Rachmaninoff: ‘The Whole Camp Sleeps’(Aleko’s Cavatina)from Aleko(6’15”) ● Rimsky-Korsakov/ Zimbalist: Concert Phantasy on ‘Le Coq d’Or’ (The Golden Cockerel)(8’51”) ● 拉赫曼尼諾夫:〈別對我歌唱〉,選自《六首歌曲》,作品四之四(5’03”) ● 庫宜:〈我愛過你〉,選自《七首普希金與萊蒙托夫之歌》,作品三十三之三(1’43”) ● 庫宜:〈沙皇村雕像〉,選自《二十五首普希金之歌》,作品五十七之十七(1’24”) ● 布瑞頓:〈夜鶯與玫瑰〉,選自《詩人的回響》,作品七十六之四(4’24”) ● 柴可夫斯基(奧爾改編):〈連斯基的詠嘆調〉,為小提琴與鋼琴,選自《尤金.奧涅金》,作品二十四(6’06”) ● 柴可夫斯基:〈塔蒂雅娜的寫信場景〉,選自《尤金.奧涅金》,作品二十四(13’45”) ● 柴可夫斯基:〈愛情對所有年紀的人一視同仁〉(葛雷敏親王的詠嘆調),選自《尤金.奧涅金》,作品二十四(6’03”) ●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熊蜂疾飛〉,選自《薩爾坦王的故事》(2’02”) ● 穆索斯基:〈郭多諾夫之駕崩場景〉,選自《鮑利斯.郭多諾夫》(11’25”) ● 柴可夫斯基:〈已近半夜〉(麗莎的詠嘆調),選自《黑桃皇后》,作品六十八(5’39”) ● 拉赫曼尼諾夫:〈整個營地都睡了〉(阿列可的短歌),選自《阿列可》(6’15”) ●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津巴利斯特:《金雞音樂會幻想曲》,為小提琴與鋼琴而作(8’51”)
... Luisa 74,123, 124 Thom, Paul 2 Thomas, Amboise 29 Thompson, Gordon 95 Thurman, Leon 66, 68, 88 Timberlake, Craig 9, 23, 37 Tinctoris, 165 Titze, ...
... by a full cycle per second, from 6.5 Hz (e.g., Enrico Caruso [Dejonckere et al., 1995]) to 5.5 Hz (e.g., Luciano Pavarotti [Keidar, Titze, & Timberlake ...
Timberlake, C. (1986). The 'pop' singer and the voice teacher (From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Teachers of Singing). The NATSJournal, September/October, 21, ...
... Joseph C.95 Stendhal (Beyle, Henri) 31 Steptoe, Andrew 3, 175 Stevens, ... Gordon 95 Thurman, Leon 66, 68,88 Timberlake, Craig 9, 23, 37 Tinctoris, ...
... Camp Aesthetic: Advancing New Perspectives, edited by Bruce E. Drushel ... “Our Icons: Ourselves; Britney Spears, Justin Timberlake, Kevin Federline, ...
A Christmas Carol in Bethlehem is an adaptation of Dickens' classic 19th century English tale that places Scrooge in Bethlehem at the birth of Christ.
(Piano/Vocal/Guitar Artist Songbook). 16 tracks from Timberlake's 2018 album which debuted at the top of the Billboard 200 charts, including: Breeze off the Pond * Filthy * Flannel * The Hard Stuff * Hers * Higher Higher * Livin' off the ...
(Piano/Vocal/Guitar Artist Songbook).
(Piano/Vocal/Guitar Songbook). Matching folio to the infectious soundtrack of the 2016 DreamWorks film featuring songs by Justin Timberlake; Anna Kendrick; Zooey Deschanel; Gwen Stefani; Ariana Grande; Earth, Wind & Fire; and more!
2, footnote cites uvedale Price, An Essay on the Picturesque, as compared with the sublime and the beautiful, and, on the use of studying pic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real landscape (London: printed for J. Robson, 179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