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視何應欽如眼中釘? ‧蔣經國過世當天要看八里鐵橋 ‧蔣緯國怕哥哥會斃了他? ‧兩蔣密使陳香梅因何遊走兩岸? ‧中山樓上演的山中傳奇 那個時代、那些人、那些事,交融出臺灣的過去與現在 1945年至1988年的四十三年間,
親近那些時代人物,親臨那些特殊國際場合。 透過資深媒體人的親身見聞,看見五十多位時代名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資深媒體人鄭佩芬從事新聞工作四十多年,在大至國際會議舞臺、小至官夫人社交等各種場合裡,接觸到了許許多多跨部會與跨行業的人、事、物,見證了不同年代的故事,如今她細數過往,如實寫下這些寶貴的經歷與珍貴的見聞。 ◎特殊場合親臨見聞 五角大廈、卡特總統就職大典、雷根總統就職舞會 ◎臺美關係重要人物採訪 美國最後一任駐臺大使安克志、美軍協防臺灣司令貝善誼中將、五角大廈主管國際安全事務助理副部長布拉姆維茲 ◎國內外政壇、學術界、藝文界名人觀察 宋楚瑜、蕭萬長、高育仁、王金平、施明德、李登輝、王作榮、連戰、郝柏村、吳京、蘇雪林、黃崑巖、王禮卿、連方瑀、辜嚴倬雲、羅慕斯總統夫人、菲律賓女總統艾若育、關島總督夫人瑪德琳.鮑大流、馬愛珍、梁實秋、鹿橋、趙麗蓮、馬星野、郎靜山、李敖、魔術師大衛.柯柏菲、男高音多明哥……
... 二、鄭佩芬,《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軼事見聞錄》(臺北:時報出版社, 2017 年 3 月) ,頁 278 。 112 >國情咨文內容為「 1950 年 6 月 27 日的聲明實際上意味著要讓美國海軍來保衛共產黨中國,由於國際情勢的變化,要求美國海軍為中共承擔防衛 ...
蔣介石在民國史上,與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並稱四大政治人物,四人身後評價不一。以蔣而言,長期以來在中國大陸被視為「人民公敵」,而在台灣則被捧為「偉大的民族救星」。1995年,蔣於逝世二十年後,汪榮祖與李敖在台北出版了第一本完整的《蔣介石評傳》,不再重彈捧蔣老調,令許多台灣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近年隨著蔣介石手寫日記的公開,大陸學者發現蔣介石跟他們從前認識的形象很不一樣,形成另一波的捧蔣之風;在美國則由於右派勢力的興起,一反既往貶蔣之論,出了不少捧蔣批毛的著作。捧蔣的根據是蔣的手寫日記,但有意留給後人看的日記,必有個人的主觀,不能不分辨「真實的蔣」(person)與蔣「要我們知道的蔣」(persona)。寫歷史的人,豈能被日記牽著鼻子走?《評說蔣介石》針對蔣介石與重要的史事及人物,以一系列的主題,提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既有駁斥、也作翻案。
從反攻大陸到保衛台灣 第一本有系統介紹30多年來台灣國防變革的著作! 隨著募兵時刻的到來, 台灣的國防不僅需要面對21世紀新的現實, 更需要研擬並確立新的戰略指導! ...
毛澤東與鄧小平,在中共建政之後先後主宰中國,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兩個時代,長達半個世紀。有人將“毛、鄧”諧音稱作“矛盾”,強調毛澤東的繼續革命路線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是彼此對立的。但是,看似南轅北轍的兩條路線,實際是一脈相承。毛、鄧都委以重託的羅瑞卿大將,其兒子羅宇對明鏡電視記者何頻披露衆多祕辛:毛澤東與鄧小平如何通過羅瑞卿控制中央警衛團來控制高層,通過掌握軍隊來掌握全黨全國。本書還講述這兩個時代裡的許多風雲人物和重大事件,無論是毛澤東遴選接班人、林彪飛機墜毀現場勘查;還是兩代領導人掌控軍權、衆多冤案被繼續捂蓋子;毛澤東時代釀出的災殃,許多由鄧小平充當助手先鋒;鄧小平時代犯下的罪惡,許多是毛澤東埋下的禍根。延續至今的許多謎團,打下毛澤東與鄧小平共同的封印。
《快雪時晴》是作者歷年心路凝結而成的作品,是一部匠心獨到、精緻格物的隨筆。以細膩的筆觸、雋永的情感以及作者淵博的知識為基礎,將作者學習、生活中的思考訴諸筆端,把憂傷、迷惘、幸福、收穫匯成一篇篇美麗文字,給讀者帶來溫暖的閱讀感受,仿佛雪夜圍爐、山路小亭。本書適合所有喜歡思考的朋友們。註:本書內容為簡體中文
◎ 肥冬瘦年,餛飩餺飥 冬至不吃湯圓,年夜飯只吃麵條 ◎ 隨年壓歲,大小有別 壓歲錢大放送,哥哥、姐姐領得多 ◎ 義會、關撲樣樣來 辦年貨缺現金?沒關係,分期付款或賭運氣都行 ◎ 宋朝人過年愛打馬 宋朝人過年打什麼馬?怎麼打? ◎ 李清照其實很愛賭 暗器功夫了得,骰子、牌戲都擅長 ◎ 十五元宵,華麗收尾 雜技、魔術、馬戲、說書通通有,全部免費同樂 會吃,會玩, 宋朝新年比聖誕節更熱鬧 宋朝是個魅力十足的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市井小民的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多采多姿。距離我們七、八百年,但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但宋朝過年還是有些與現代不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皇帝過年仍然得上朝嗎?宋朝人的春節假期比現代人短?宋朝的冬至和臺灣的尾牙有何異同?送灶神的習俗有何特殊之處?宋朝人採買哪些年貨?春聯怎麼貼?壓歲錢怎麼發?怎樣祭祖、拜年?年夜飯餐桌上有哪些菜色?且聽作者娓娓道來,看看會吃、會玩的宋朝人怎樣把新年過得豐富又熱鬧,書末並附宋朝新年小辭典和新年習俗。閱讀本書,有如身歷其境般趣味盎然,彷彿與宋朝人一起度過既熱鬧又舒心的新年。
本書呈現當代新儒學大師馮友蘭、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和徐復觀等人,是如何在「觀看」五四反傳統運動,尤其如何在「觀看」胡適,作者把他們和胡適,互相設置為參照座標,透過他們和胡適對中國傳統文化整體看法的根本分岐,藉以深入剖析當代新儒學與五四反傳統主義,如何一方面互相對立、互相批駁和互相鬥爭,另一方面又互相依存、互相滲透和互相轉化;通過對立面的反襯和照明,當代新儒學和五四反傳統主義彼此的睿智及其理論上的盲點,都變得更為凸顯和更加脈絡分明。
在本书中,作者倾情讲述了南家三代人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包含从未披露的家庭生活细节,以及旁人无法得知的家族事迹。《人生路漫漫》就像南怀瑾一生的底色和背景。本书围绕祖父南仰周、父亲南怀瑾以及作者自己三代人的人生起伏,从祖父的少年时期开始讲起,将亲身经历的家族往事细细道来。并记录了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南家如何完成从一方商业经营者向中华文脉传承者的跨越。作为一代宗师,南怀瑾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海峡两岸的政治界、文化界,也影响着他的家庭。在特殊时期,因身份的原因,南家人经受了许多磨难。改革开放后,南怀瑾回归故里,修铁路、办学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的事业与心迹,本书也作了详实展现。
世纪丰碑/: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