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力: 克服認知偏見,喚醒自我覺察,看清內在的自己,也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你

深度洞察力: 克服認知偏見,喚醒自我覺察,看清內在的自己,也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你
ISBN-10
9571375802
ISBN-13
9789571375809
Category
Business & Economics / Leadership
Pages
320
Language
English
Published
2018-11-16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
Author
塔莎.歐里希

Description

洞察力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主流能力! 懂得用別人的眼睛看自己,你的世界將變得更立體。 《商業內幕》、《strategy+business》雜誌評選為2017年最佳選書 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超過100萬次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你知道別人是怎麼看你的?你一定認識那種完全缺乏自我覺察的人;不過,你可曾想過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 本書作者塔莎�P歐里希經過為期三年調查全世界數以千計的人,以及綜合她在世界財富500大企業的研究結果,發現有高達95%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覺察力,但實際只有不到15% 具有這樣的能力。 強烈的自我中心會使人扭曲看清自己真面目的能力,也看不清楚身邊的人,我們也極少能從同事、下屬甚至是朋友、家人口中聽見坦白、客觀的回饋意見。此外,如果只有內在或只有外在的洞察力,更會遺漏自我認知這個拼圖裡的一大塊。一如作者所指出:自省並不能使你有洞察力;經驗是自我認識的敵人;他人總是避免誠實地說出對你的看法。 本書帶你進行一場探索自我的深度之旅,破解對於內在自我認知與外在自我覺察的迷思,幫助你從「自我盲目」大步跨向「自我認知」,並教你如何透過深度洞察力,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專注於可以改變的事情,進而了解自己是誰、認識別人眼中的我們,以及如何融入我們所處的世界。 善用深度洞察力,你將學會 �o�o �P 破解自省的四大迷思 一、我們能透過挖掘潛意識發現真實的自己 二、要提高自我覺察力,應該多問「為什麼」 三、寫日記能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四、「自省」=「反覆思考」 �P 培養內在洞察力的三種方法 一、練習正念,了解當下的自我 二、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往人生,更認識曾經的自己 三、以「奇蹟式提問法」,勇於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P 提升外在洞察力的三種方法 一、進行三百六十度回饋 二、選「對的人」+問「對的問題」+使用「對的程序」=對的回饋 三、與你信任的人,共進「真相的晚餐」 �P 從洞察力進階到領導力的特質 一、具有自知力 二、能讓員工放心說實話 三、能持續追求並保持洞察力 專家一致盛讚 �o�o 「『自己以為的』和『別人感受到的』,很可能是不相干的兩件事。當我們能面對這樣的震撼教育時,就能真正開啟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統,並學習用多元角度理解自我與他人。」─啟點文化執行長 楊嘉玲 「認識自我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本書帶你從內在與外在有系統地覺察自己,輕鬆入門的好書!」─愛心理創辦人 吳姵瑩 「瞭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去質疑自己關於自己的種種預設,去積極考證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並帶著積極的思維和接納自我的態度追求真實。」─睿信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黃聖峰 「作者總結與自我認知相關的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她研究那些自我覺察力受到同儕讚揚、令人欽佩的人。讀者一定可以從他們的認知中獲益。」─《紐約時報》暢銷書《零偏見決斷法》作者 奇普.希思 「我們很容易被期望中的自己、或認為自己應該是什麼樣的人,又或是別人認為我們是怎樣的人而轉移注意力,最後看不到真正的自我。本書提供突破性的策略與祕訣,讓人們看清自己。」─《紐約時報》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格雷琴.魯賓 「我從事高階主管教練工作近四十年,親眼目睹洞察力對領導人而言有多?重要。本書提供有效的方法,讓領導人學習這個不可或缺的觀點。」─企業教育家、「五十大商業思想家」榜首 馬歇爾.戈德史密斯 「自我認知絕對是個人與事業成功的基石。這本書是我希望自己在事業起步時就擁有的,也推薦給每一位想增進自我認識的讀者。」──前波音公司與福特汽車執行長 艾倫.穆拉利 「歐里希活用自己的經驗及大量研究的成果,把關注重點放在如何獲得真正的自我認知,改變自己以及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上。」────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總裁 艾德.凱特穆 「廣泛探索會導致自欺欺人與自我膨脹的脆弱心理。這本書是一本富有同理心又有益的指南,可以幫助避免(或扭轉)這些問題。」────《財星雜誌》 「本書用全新的觀點來檢視一個老問題,不僅可以幫助你表現得更出色、做出更好的決定,還可以讓人活得更快樂。」──《成功雜誌》 「本書有提出的方法具洞察力、富穿透力、合乎人性,同時兼顧整體性。」──權威商業書評網站「800-CEO-Read」

Similar books

  • 共好與同贏: 哈佛快樂專家教你把個人潛力變成集體能力,擴散成功與快樂的傳染力
    By 尚恩•艾科爾

    把競爭變合作,發揮1+1>2的集體智力 讓個人的小潛力,激發出與人同贏的大潛能 繼紐約時報暢銷書《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 ...

  • 一线总监的10堂领导课:原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倾力之作
    By 查尔斯·C.曼茨, 克雷格·L.皮尔斯

    正如一名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所说,企业家“必须掌握监督以及管理的艺术”。在工业革命时期,一个最主要的工程项目之一就是修建铁路,而当时的铁路分布得太广。为了管理并协调好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管理机制应运而生,并得以实施推广。丹尼尔·麦卡 ...

  • Corporate Finance + New Myfinancelab With Pearson Etext: The Core
    By H. William Koch

    This package contains: 01032153688: Corporate Finance: The Core 0132889684: NEW MyFinanceLab with Pearson eText -- Access Card -- for Corporate Finance: The Core

  •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By David D. Van Fleet

    Stogdill , Ralph M. , 349 Stokes , Bruce , 269 Stone , Andrea , 60 Stotka , Ann Marie , 61 Stouffer's frozen foods ... 212 , 232 , 354 Taylor , Ronald , 201 TCBY Enterprises , 202 Team Viper , a group of Chrysler workers , 399 ( illus . ) ...

  • The New Competitors: A Report on American Managers from D. Quinn Mills of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y Daniel Quinn Mills,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Fedder's case union and management vigorously pursued these traditional goals , the one arguing that seniority should govern the decision over who was to be promoted to the grade two pipe fitter position ; the other arguing that ...

  • 高績效心智: 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
    By 廖月娟, 莫頓.韓森

    未來,什麼人最搶手?「管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聲音」韓森重磅發聲:頂尖高手都是績效控,全新工作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成功學里程碑之作,席捲各大媒體推薦書榜單「關於聰明 ...

  • 信任邊際: 巴菲特經營波克夏的獲利模式
    By 勞倫斯.康寧漢, 史蒂芬妮.庫巴

    巴菲特2020年給股東的信: 「勞倫斯.康寧漢和史蒂芬妮.庫巴和在新書《信任邊際》中探討(波克夏公司)這種文化的價值, 你可以在我們的年度股東會上看到這本書。」 ...

  • 高效领导力(新时代领导力突破的15个关键)
    By 布伦达·本斯

    感谢格雷厄姆·迪克斯霍恩(Graham Dixhorn)的封面写作 技巧和玛丽·米哈里(Mary Mihaly)的早期编辑工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我我要特别感谢的是:丹尼尔·杰克曼(Daniel Jackman),我的生活和商业伙伴,他的存在和幽默让我每天都 ...

  • 领导力思维
    By (新西兰)珍妮弗·加维·伯格, (新西兰)基斯·约翰斯顿

    我们 的同事,帕特里斯·拉斯利特、杰夫·莫特莫、苏俄蒂、蒂姆·皮帝斯雷、英格丽·斯塔德霍姆和凯伦·怀特,和我们一起传授这些理念,而且当我们在理论(或实际)上糊涂的时候让我们恢复清醒,他们还承担了一部分客户方面的细节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抽出身来, ...

  • 影响力思维:破解影响力四大面向,精准提升影响力思维
    By 信任译, (英)西蒙·泰勒(Simom Tyler)著

    “我的激情在哪里?”“我代表、支持的是什么?”“我希望人们如何评价我,我做得又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凝聚了你的影响力思维。在本书中,指导过上千位高管的影响力教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