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一段從失去中,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旅程

從零開始:一段從失去中,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旅程
ISBN-10
9571388491
ISBN-13
9789571388496
Category
Self-Help / Personal Growth / General
Pages
40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4-09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
Author
滕碧.洛克

Description

沒有任何人事能治癒失去摯愛的傷, 還有什麼能夠重新帶來生命的力量? 一個觸動靈魂,論及悲傷探索、飲食書寫與跨文化的愛情故事。 ★《紐約時報》暢銷書 ★瑞絲.薇絲朋(Reese Witherspoon)讀書俱樂部選書 ★附16道充滿回憶滋味的西西里傳統料理食譜 在西西里島,愛、真理與悲傷都不是簡單而直接的, 而是像遍布島上的橄欖樹一樣,把根深深藏在地下; 必須讓它有充分時間融和在一起── 不管那是愛、哀傷、喜樂,還是火爐上的一鍋食物。 作者滕碧.洛克(Tembi Locke)在佛羅倫斯的街上與來自西西里的廚師薩羅(Saro)一見鍾情,但西西里家庭的傳統並不接受一位非裔美國女人成為媳婦,即使是女演員也不例外。薩羅與家人關係決裂,毅然決然搬到洛杉磯與洛克結婚。他們擁有各自的事業、深厚的友情,熱愛自己的生活,並領養了女兒佐拉(Zoela)。終於,他們與薩羅的家人和好,薩羅卻面臨了消耗夢想與生命的癌症。 丈夫過世之後,洛克帶著女兒回到西西里島的奶奶家度過三個夏天,在奶奶的餐桌上找到慰藉與滋養,在純樸的鄉村找到不變的傳統與智慧,在旅程中體會對死去丈夫的憤怒、不捨、思念及無法抹滅的愛情。在西西里島,每個故事的開頭都離不開婚姻或死亡,而洛克的故事兩者兼具。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也是一個關於發現愛的故事。 .關於失去 「製作一輪瑞可塔乳酪,跟面對悲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要付出時間、勞力和專注力,把它擱置一段時間。你要有一雙輕柔的手、堅強的意志,在過程中會碰上壓力,經歷鹽醃,等待凝固。」 .關於婚姻 「我體會到我跟薩羅有三段婚姻:第一段是我們新婚熱戀時期;第二段是我們跟癌症展開生死交戰;第三段是我現在作為他的寡婦。最後一段婚姻可能是最長的。他實際上沒有從我的人生消失,就像白天裡月亮其實沒有從天空消失。他無所不在,卻不可得見。學習在這樣的愛裡活下去是需要時間的。」 .關於食物 「她的廚房讓我看到一種食材可以做成很多不同菜色。她的食物告訴我當陷於失落,或沉浸於愛時,如何展現可塑性和應變能力。」 .關於西西里 「人生像一朵花,是我不斷照料栽培的。西西里就是水分和陽光,在我經歷失落之後滋養了我,讓我在人生中變得更堅強。」 願每個愛過、失去過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西西里。 感動推薦 朱國珍│作家 比才╱《家.酒場》作者、比家的日式餐桌主理人 范僑芯╱佐餐文字│《巷弄裡的台灣味》作者 各界好評 「這本美麗的回憶錄,帶我們進入洛克的愛情之旅,為人父母,並失去了丈夫薩羅。她學會以最美麗的方式療癒自我──仰賴家族三代女人的支持。除此之外,本書還有義大利美食!大量的義大利美食!」──瑞絲.薇絲朋(Reese Witherspoon) 「一個白熾的愛情故事。洛克撰寫了一個充滿希望和啟發的深刻故事。在失落中可以找到偉大的美,讓被生活擊打而破碎的人們來說,看見重新轉換的機會。在這部令人難忘的回憶錄中,洛克向我們展示了這一段旅程多麼強大,並最終使人振奮。翻開這些書頁,您將永遠改變。」──克萊爾.比德韋爾.史密斯(Claire Bidwell Smith),《焦慮:悲傷的缺失階段》(Anxiety: The Missing Stage of Grief)作者 「一部奇妙的回憶錄,述說著機會、尋找愛情以及在異鄉重新建造生命。滕碧.洛克在這本書中動人地講述了悲傷和治癒的奇蹟。」──萊拉.拉拉米(Laila Lalami),《摩爾人的帳戶》(Moor's Account)作者。 「在她的文學處女作中,演員兼TEDx演講者洛克闡述了一段浪漫的回憶錄,浪漫、失去的痛苦與恢復……這是一段迷失而被發現的迷人愛情故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滕碧.洛克生動活潑的回憶錄是一部史詩般的跨文化浪漫史,是一場悲劇,是一個關於發現自我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它證明了美食簡單而直接的療癒能力。」 ──《書架情報網》(Shelf Awareness) 「女演員與TEDx演講者洛克,生動地描述了丈夫去世後的三個夏天在義大利的悲傷和尋求慰藉的過程……洛克原始而真摯的回憶錄,安慰了失去親人的廣大讀者。」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 s Weekly)

Similar books

  • 從零開始: 一段從失去中, 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旅程
    By 洛克, Tembi Locke

    從零開始: 一段從失去中, 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旅程

  • 重整家的愛與傷:以家庭系統理論重新覺察,活出有選擇的人生: Your Family Revealed: A Guide to Decoding the Patterns, Stories, and Belief Systems in Your Family
    By 伊蓮•卡尼•吉布森(Elaine Carney Gibson)

    執業50年、堪稱諮商師的老師的吉布森, 將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周全的家庭系統理論, 變成人人可理解的日常療癒工具, 帶你整理家的愛與傷, 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明明是最愛的家人, 為何靠近一點就滿身傷痕,疏遠一些卻滿心愧疚? ▌這些情景是否很熟悉? 媽媽要上班賺錢,又要做家事和照顧小孩,爸爸下班後只顧著滑手機(或者反過來); 家中最年幼的女兒被期待在父母年老時,負擔照顧的工作; 長子或長女被要求不計成本地照顧弟弟妹妹,成了「扶弟魔」; 夫妻之間無話可說,共同話題只有小孩; 父母在教小孩時,孩子直接找阿公阿嬤當靠山…… 碰到家人相處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去指責或糾錯, 但發展了60年的家庭系統理論,卻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不聚焦於個人。 所以追究問題的起源不再重要, 而是以更完整的視角,覺察家中每個人的互動,進而有能力做出更有意識的決定: 究竟我想要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這本書將在你的人生旅程中幫上大忙,特別是: •為人父母者 •覺得自己經常在家庭中受傷 •有情緒困擾 •想改善與家人、伴侶的關係 •諮商心理師 ▌無須揭開傷疤、對著問題根源窮追猛打, 而是學會辨識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以健康的模式取代! •家庭三角系統:誰是兩人角力中的拯救者?在夫妻關係中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究竟是逃避,還是給彼此空間? •3種家庭型態:辨識自己來自民主型、專制型或放任型家庭? •5種溝通角色:你或家人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或一致型? •避開15種破壞關係的溝通方法:「狗會跑出去都是你的錯。」(指責)、「你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貼標籤)、「去做功課,不然你試試看!」(命令、恐嚇)……...

  • 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讓疲憊歸零,綠活慢療重啟人生
    By Alice Vincent

    讓心裡的缺口長出綠芽──寫給城市綠地的療癒系情書 啟動自我身心覺察,成為自己的情緒園丁 人類跟植物一樣,可以在自己的美好時光裡修復和成長  植栽療癒  X  千禧世代  X  城市觀察  「早已有無數世代為了尋求城市裡的炫目財富,離開童年居住的鄉村。我們並非是最先這麼做的人。 但最終,土地呼喚著我們回歸。而我們發現自己正在尋找,一個能帶來療癒的綠色空間……」 ★《獨立報》、《金融時報》、《i》、《Gardens Illustrated》年度選書 ★ 2020年英國溫萊特自然寫作獎入圍 ------------------------------------------------------------- 當愛麗絲還是個小女孩時,她最喜歡爺爺的花園──自由、靜謐而美麗。20年後,住在倫敦南部一間狹小公寓裡的愛麗絲,花園裡的童年時光感覺就像一場夢。 她發現自己內心空洞、滿身傷痕。過著行李箱生活卻冀望著家的溫暖的她,開始學習種植。她在窗台跟排水板上培育盆栽跟藤蔓,讓她的新空間充滿綠色。她的心境隨著植物一起,歷經四季枯榮。看著一片片綻開的花瓣跟嫩葉,她感覺獲得重生。 在這個運轉得過於快速的世界裡,本書將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根。 ------------------------------------------------------------- ▼ 是成長誌,是植物史,也是寫給城市綠地的情書...

  • 繪本教養地圖 孩子需要的繪本180選【整合108課綱2020年修訂版】
    By 海狗房東

    整合108課綱19項教育議題 新增450本選書精選孩子長大之前必讀繪本,為學習打底!選擇適合與課程結合的繪本,課堂都用得上! 【本書特色】這本繪本地圖可以幫你:1.從帶孩子認識自己談起,到認識世界。2.避開地雷,掌握每個議題的經典繪本!3.清楚羅列書單,是閱讀地標也是選購指南!4.提煉多年培訓心得,帶你說一個好故事。☀   ☀   ☀「108 課綱中有很多教育議題,有沒有哪些繪本可以融入學習中,增加孩子對議題的重視與參與?」「我想要找一些跟孩子更切身的主題,像是培養自信、接納手足、創造好的人際關係、面對死亡等,哪些書有講到這些主題呢?」種種關於繪本挑選的問題,師承於臺灣教育課程界泰斗歐用生教授,並且嗜讀繪本、愛說故事的海狗房東都聽到了。許多家長在為孩子挑選繪本時,除了想要配合孩子各個成長階段的主題,也希望繪本閱讀都能融入108 課綱的19 項教育議題。但是在「可用性」以外,海狗房東為大家挑選的,更是不說教,且能夠呈現文學與藝術之美的繪本。這些好故事、好繪本,可以帶著讀者大笑、深思,也將為親子與師生間創造奇妙又美好的共讀時光。 【繪本關鍵字】#自我認同繪本 #自信繪本 #性別繪本 #親情繪本#家庭繪本 #手足繪本 #單親繪本 #情緒繪本 #生命教育繪本#自我價值繪本 #團隊繪本 #競爭繪本 #霸凌繪本#生態繪本 #戰爭繪本...還有更多專題【19項教育議題關鍵字】#性平教育繪本 #人權教育繪本 #環境教育繪本 #海洋教育繪本#科技教育繪本 #能源教育繪本 #家庭教育繪本 #原住民族教育繪本#品德教育繪本 #生命教育繪本 #法治教育繪本 #資訊教育繪本#安全教育繪本 #防災教育繪本...

  • 成為西蒙波娃
    By 凱特.寇克派翠

    所以波娃寫了一篇文章,以揶揄的語調指出,存在主義可不是第一套關注人類之悲哀與必死的哲學理論,而其對於人類為何而生、為何存在、為何受苦的探問更非什麼新鮮事。[32]她已厭倦人們問她接受存在主義有何好處,她說:這個問題對哲學家而言相當奇怪。

  • Project May──五月天和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By Project May

    011 在我行將十八那一年河北邯鄲劉冠偉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我在高中,馬上就要迎來元旦聯歡會,一路上朋友一直跟我們說着聯歡會上 ... 周遭是一大群藝術生,抽着煙,燙着頭,有的還有紋身,說實話,我誠惶誠恐,怕到不行。 ... 如果不是自己拍的我甚至都看不下去。

  • 失去母親這件事
    By 岡田尊司

    失去母親這件事

  • 哈佛媽媽的聰明3C教養法:3C如何影響0~25歲成長荷爾蒙?六週聰明科技習慣養成計畫
    By 席米‧康

    ... 失去對心智和生活的控制。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會花費無數個小時盯著發光的螢幕,忽略了課業、家人和自我,只顧著在社群媒體上瀏覽 ... 愛的中產階級家庭長大,父親是分子生物學家,母親米雪兒曾經擔任零售經理,現在則致力於倡導學校應該照顧特殊需求的孩子。凱爾 ...

  • 設計幸福
    By 保羅.多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親為本書作序※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家保羅.多倫, 結合經濟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研究洞見, 告訴你真正持久又簡單的幸福之道。 當滿坑滿谷的心理自助書、社群媒體雞湯文告訴你要讓自己快樂, 你是否覺得連「要快樂」,都變成一種壓力? ──重量級思想家一致推薦── 丹尼爾.康納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黑天鵝效應》作者 凱斯.桑斯坦,《推出你的影響力》共同作者 亞當.奧特,《粉紅色牢房效應》作者 市面上有許多作品探討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但行為科學家保羅.多倫將「幸福」這個抽象概念, 轉變成一道可衡量與改變的科學原則:愉悅—目標原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曾經試圖測量人們的幸福感受, 而保羅.多倫則將康納曼的實驗延伸, 因為康納曼的實驗只測量受試者的「愉悅」量表, 忽略受試者對於「目標」的需求。 因為測量愉悅,就像是拍下一張張照片的當下瞬間, 但關於幸福感,則應考量人們的長期感受。 他在書中提出諸多實驗結論,告訴讀者如何設計務實行動計畫, 採取「行為的輕推」,養成能確實獲得長期幸福的習慣。 此外,他也試圖釐清諸多導致人們無法過得幸福的思維謬誤: .為何努力不見得是件好事? .為何銀牌得主比銅牌得主還要不快樂?...

  • 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由:如何面對自殺情結
    By 杜秀娟

    ★作者簡介 杜秀娟 因著人生際遇,對於生死與療癒有著不得不關注的因緣。 2006年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主修戲劇理論。早期評論作品見於3P表演藝術網,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與臺南人劇場事。相關獲獎紀錄有2002年第二屆帝門藝評獎「生活寫作」組入選,2008年第二屆「浴火重生」另類文學獎第二名,2009年國藝會「臺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佳作。旅英八年,2015獲頒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博士(非臨床)。曾擔任英國公益團體Suicide Bereaved Network董事(2015~2017)。 近期於2018年獲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補助。2020年譯有《虛擬真實:沉浸式劇場創作祕笈》(Creating Worlds: How to Make Immersive Theatre),書林出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自殺者遺族尋找一百零一個活下去的理由的作品。 自殺是人世間的悲劇,被留下來的人如何面對這永恆的空缺﹖當生命景況不復從前,我們如何停留在這個人生,繼續活著﹖當我們想跟隨逝者的腳步而去時,怎麼辦﹖ 自殺在人間是個禁忌,被留下來的人被稱為「自殺者遺族」。他們的身心健康因遭逢親友自殺有著結構上的弱化,需要特別的照護。也因為年歲的增長,面臨的考驗與需要因為環境與資源有所調整,已不是哀傷輔導可以涵蓋,而是如何與這個經驗共處。 作者二十年前失落至親,在這個曾經可以殺死她的至痛苦楚當中翻滾,從急性的悲傷混亂期,到面對永恆的空缺,從臺灣去了英國,在命運的推波之下,再次回到臺灣來。面臨回到自殺現場的種種不可能,她的靈魂指點一條道路,要她從生活之中,每天找到一個理由活下來,來對治生命被重創之後的荒蕪與枯乾,進行深層的整合與爬梳,重新找回生命力量與養分。 這是臺灣第一本自殺者遺族公開親身經驗的全書,期許本書能夠喚起社會大眾對這議題的重視,更希望能感動被卡在暗黑世界的受傷靈魂,能夠找回對生命說「是」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