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到文創:迎向數位、佈局全球的文化政策與文創產業

從文化到文創:迎向數位、佈局全球的文化政策與文創產業
ISBN-10
9571399094
ISBN-13
9789571399096
Category
Political Science / Public Policy / Cultural Policy
Pages
28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2-01-14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
Author
洪孟啟

Description

文化創意產業不是單一文化和產業現象!

只要融合營銷觀念與生產技術雙改變的趨勢;

掌握全球化趨勢的三大環境:全球地緣戰略環境、數位時代環境和文化環境。

台灣就能保有在地文化特色,打造一條創意經濟的道路!

文創產業融合營銷觀念與生產技術雙改變的趨勢,也是通俗文化與數位科技的黏著劑。現已步入以人為中心的「營銷3.0」階段!

文化全球化已成必然,文化創意產業隨著科技進步,逐漸成為生活文化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更被各國視為未來具有大幅成長潛力的產業。

本書以學理為基礎,以案例為佐證,暢談台灣如何在全球文化的衝擊下,仍能保有在地文化特色,並打造一條創意經濟的道路。

先自全球地緣戰略環境來看,近六百年來,人類文明的推展是以歐美為中心,從歐洲中心到國際化,再到全球化,人類的命運日益唇齒相依,全球化的壓力,極端氣候所引發的生存危機、經貿發展所帶動的區域競合、人口結構變化所影響的產業發展、資訊革命所激起的新一波生活形態、民粹主義與狹隘民族主義合流所淺藏的動亂陰霾乃至層出不窮的病毒,似乎皆再再告示人類社會已經走到了一個不得不合作分享的境地,也預示必要重新組合時代的來臨。

次從數位時代環境來看,資訊與智能科技推動的第三、第四兩波產業革命,的確嘉惠全球,並且實質上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然而也另有先天下之憂的自擾處。

在生活中,個人的選擇不再是個人,而是依從周邊網絡關係,商品的行銷策略也作了大轉彎,主攻網群,藉網路行銷攻城略地,培養網軍取代原本的廣告銷售網,不只商場如此,就連政治戰場亦如此,原本有機社會關係之下的社會忠誠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部落形式的同儕忠誠,商場上以品牌忠誠為核心,政壇則以幫派關係作鏈結,幫規取代黨規,幫派利益高於民眾利益。

個人為了不被群體拋棄,也為了自身安全利益,自願也不自願、半推半就的接受監控,有如浮士德和魔鬼交換靈魂。資本主義體系重組,其結果不是資本主義體系變得沒落,而是更強大,監控資本主義體系形成,在充分掌控監控力之後,更藉數位聚合功能,它如虎添翼地站上另一個獨孤求敗的高峰。

末由文化環境來看,文化創意產業不是單一文化和產業現象,猶如其多雜性(multiplicity)本質,多雜性也是文創產業的最大功效,它提供了更多樣的工作選擇機會,相對的也給予年輕人更廣的適性發展空間。

文創產業在心態上必須不斷調適瞬間變化的時間,不把自己困在給定的時間,要勇於突破時間牢籠;另外於空間上要吸納各種技術工具,以現下言即是數位科技;要善用各種文化工具,諸如展演工具,總合而言是要宏觀、微觀能力兼具。

文化發展是迢迢漫長路,隨著時空與日常生活不斷變化,文創產業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且強韌的調適能力與執行力即更為關鍵,無論觀察、理解與執行亦皆宜掌握全球化趨勢的三大環境:全球地緣戰略環境、數位時代環境和文化環境。

文創產業已然成為文化與產業雙發展的全球共同趨勢,面對全球在地化、消費全球性結合地方特質,文創產業的發展,將更依恃深厚的文化底蘊。

區域經濟合作、維繫生態共生體系、全球性的政治合作與去意識形態,是必然方向。文化發展隨時空與日常生活不斷變化,文創產業如何透過強韌調適能力與強化執行力更為關鍵,無論觀察、理解與執行,皆應掌握全球化趨勢的三大環境:全球地緣戰略環境、數位時代環境、文化環境。

台灣本身富含多元豐盈的文化資產,同時包容與快速吸收外來文化,當各地文化已藉全球化浮出水面,台灣亟須將文化視為戰略的一環。

面對新趨勢的戰略設計,本書以文化論述為根本,以草根文化人為師,從第一線文化工作者,反思文化不在象牙塔內,而是滲入草根、浸透血脈。當文化扎根回歸文化初衷,打造由下而上的肥沃土壤,每一顆民間的文化種子,都能夠著床與開花。

Similar books

  • 修復未來: 反制大數據壟斷、演算法統治、科技性失業、民粹主義、贏者全拿,保存人類價值的5大行動指引
    By 安德魯.基恩

    ■ 網路革命、數位科技帶來的經濟不平等、社會人際疏離、文化沉淪、數位民主、全球壟斷、民粹統治、隱私的終結、科技性失業、數位成癮等政經社會困境,本書提供我們逃出生 ...

  • Tribal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Full Circle to Stewardship
    By Darby C. Stapp, Michael S. Burney

    In Native Americans and Archaeologists : Stepping Stones to Common Ground . Edited by Nina Swidler , Kurt E. Dongoske , Roger Anyon ... Edited by David J. Meltzer , Don D. Fowler , and Jeremy A. Sabloff , 135-62 . Washington , D.C .

  • Anglo-Irish Theatr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ationalist Political Culture Between 1890 and 1930
    By Georg Grote

    Attempts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texts and their dramatization on stage can actually be traced in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the Irish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from Great...

  • The Heritage of Ireland
    By Colin Rynne, Neil Buttimer, Helen Guerin

    This book presents for the first time a unique body of knowledge which defines and describes Ireland's heritage. Over 70 leading professionals have contributed. Presented in three parts - Natural,...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By 陈辉吾

    本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及历史渊源,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基础、价值目标、主体依托、路径选择以及可借鉴的经验等。以社会主义文化为立足点,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勾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文化形象符号。

  • Latino in America
    By Soledad O'Brien, Rose Marie Arce

    The definitive tie-in to one of the most heavily anticipated CNN documentaries ever, Latino in America, from top CNN anchor and special correspondent Soledad O'Brien. Top CNN anchor and special...

  • Claiming the Stones, Naming the Bones: Cultural Property and the Negotiation of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y
    By Elazar Barkan, Ronald Bush

    These fourteen essays address controversies over a variety of cultural properties, exploring them from perspectives of law, archeology, physical anthropology, ethnobiology, ethnomusicology, history, and cultural and literary study.

  • Building a Healthy Culture: Strategies for an American Renaissance
    By Don E. Eberly

    Written by a team of stellar thinkers (including Zbigniew Brzezinski, Charles Krauthammer, Christopher Wolfe, Gertrude Himmelfarb, Stephen Goldsmith, and Michael Medved) this volume explores the state of American culture. The...

  • 中_文化企__告.2017
    By _少峰,_立波,王建平 主_

    �2016年是“十三五”_划的_局之年,也是供___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宏___下行_力加大的背景下,中_文化___展整体呈_逆_而上之_,文化__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_元,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首先,文化____构不_优化,附加值_著提高,_意_新能力_著增_,IP跨界成__容原__力。其次,受“互_网+”等技_革命推_,互_网文化__新___出不_,VR、MR、AI在文化__各__域_花或萌_,与文化之_的交互和融合更加深入。再次,“文化+”模式融合_展也_透各_垂直_域,推_了文化、旅游、科技和_意__融合_展,形成“文化+科技”“文化+_意”“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小_”等__新__,成_文化__新增___。2017年,中_文化__立足于_民__支柱性___展方向,_文化___部和外部_行___构、__的_整与融合,人才、_金、版_等文化__要素市__一步完善,_而_文化企__展提供新的机遇并注入新的_力。《中_文化企__告》是以__文化企___象的__研究_告,主要以促_和提高文化企___管理_基本指向,致力于做成在__最具影_力的文化企_研究平台和智_。自2011年_立以_,《中_文化企__告》已出版6期,在_界和_界形成一定影_力。《中_文化企__告2017》主要是_2016—2017年(含2016年全年和2017年初)文化企__展__、存在__、__前景、_策思考等_行分析以及相_案例_行剖析,突出___展__研究和企___管理__的_策性研究,借此___文化企_及相_投_机构了解中_文化___展__、把握企__展定位、_行_略_策提供有价值的指_或_考。本_告在保持整体_格和体例相__定的同_,_合__格局和企___面_____的新_化,__容框架_行适__整和完善,力______的_角__注和探_文化企_的具体_展路_,由此形成更具___向且更_充分地反映文化企__展__的研究_度。第一,_互_网文化___展___行了更_精_的研究,_宏__展到微_新_文化企___如VR/AR文化企_和自媒体文化企_(含直播企_)等作了分_次剖析。第二,重____文化___型升_的基本走向和路_的探_,特_是在“一_一路”的背景下_文化旅游、演_等行__域_型升_的___行了__探_。第三,_一步加_了与文化企_微_管理密切相_的__案例研究的比重,除了在每一章中_持理_分析和案例引_相_合的分析方法之外,_特___了__文化企__型_展比_有借_意_的__板____行深入_研,形成后面的__文化企__型__案例板_,旨在_具体而微的角度提供更_丰富的可_借_的思路和_示。本_告作_“教育部哲_社_科_系列_展_告”相_研究成果,由北京大_文化__研究院主_,并由北京大_中_文化企_研究中心、北京峰火文化_意中心具体__研究与撰_。本_告_于__合作的_晶,整_撰稿_程是在主_反复厘定_作框架的基_上,____成___和_次集中研_,前后__半年多__完成的。在初稿完成之后,_了保持_告的整体系_以及_格的相__一,主__本_告各章做了相_的修改__和_容_整及_削的_稿工作。需要_明的是,_告_作成_所主_的各部分_容,不同程度_考了有__域已__表的___果和有____告的研究成果。在此,_于各有_机构和_人前期研究的辛勤付出及其__告所作出的基_性__一并表示__的_忱。_告中某些__和_策思路或有不_之_,_望各位同仁和_者在__之后提出建_性的批_,以期通__一步共同深入__或_研使其_于完善。

  •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By Roland Robertson

    A stimulating appraisal of a crucial contemporary theme, 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lobalizaton offers a distinctively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social theory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is perspective consi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