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獻學新探

中國文獻學新探
ISBN-10
9571503940
ISBN-13
9789571503943
Pages
23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1992
Publisher
臺灣學生書局
Authors
侯湛侯, 洪湛侯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中国文献学
    By 姚伟钧, 张舜徽

    本书共12编,论述了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古代文献的流传、类别等问题,并介绍了版本、校勘、目录等有关整理文献的基本知识

  • 中國文獻學

    中國文獻學

  • 文獻學硏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By 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

    文獻學硏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文科適用
    By 林慶彰著

    林慶彰教授所著的《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一書,從1996年初版至今,十五年間在臺灣發行了一萬五千本。由於這本書的出版,使當時凌亂不一的中文論文寫作格式,有了可以遵循的規則。讀者透過本書可以習得:資料蒐集、論文寫作的方法。如何利用圖書館、工具書與電子資源。如何蒐集、整理、摘記資料。如何選擇研究方向、撰寫論文。如何註記引用他人的著作或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如何編製參考文獻。本書附錄有個主要圖書分類法綱目表、學術論文舉例、研究計畫舉例、拼音對照表、簡繁體字對照表等,供讀者參考使用。

  • 政治學新探: 中華經驗與西方學理
    By 鄭宇碩

    政治學新探: 中華經驗與西方學理

  • 禹貢、經筵、科舉:宋明《尚書》學新探
    By 陳恆嵩

    內容簡介 《尚書》為政書,載錄二帝三王聖賢嘉言要道,為歷代政府典章制度、朝堂論議之基礎。本書內容概分為〈禹貢〉、經筵、科舉三項議題。〈禹貢〉在探究明代學者如何研究〈禹貢〉以達到「通地理,治天下」的目。經筵為皇帝講授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論述宋、明兩代儒者藉經筵講讀《尚書》之機,發揮道要,感格君心,幫助君王學習處理政務能力。明代科舉採「分經取士」制,《尚書》採南宋蔡沈《書集傳》,首論明代《尚書》類科考用書,略分為刪節類、講章類及擬題類三大類,目的在便利士子閱讀,瞭解篇章旨意及段落大義,幫助讀者掌握內容,以利考生參加科考之寫作及答題。次論明代科舉《尚書》義出題方式及考經書義之目的,在考察士子之經義思想所在。

  • 先秦气论思想新探
    By 王小虎著

    本书以先秦气论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回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学术口号下,借助于出土的文献等相关材料,得出气论思想是先秦诸子讨论宇宙问题(即天道问题)的基础理论,更是天道沟通人事(社会和人生问题)的中介的结论,并主张气论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思维模式,既是儒道的共同理论基础,又是儒道内在超越进路得以实现的理论保障,对后世哲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作为天人关系问题的基础和核心,对中国哲学及其历史学科之主体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挺立,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 觀瀾索源: 先秦兩漢思想史新探
    By 張偉保,趙善軒,溫如嘉主編

    內容簡介 先秦兩漢儒家思想的發展,經歷一個高低起伏的歷史,值得重新注視。加上近年利用出土文獻的大量發現和整理,重寫先秦兩漢思想史的呼聲高唱入雲。本書各篇文章多能利用最新出土文獻,並浸潤於傳世文獻中,以求對此段思想大潮加以析述。全書共收文章十九篇,主題圍繞先秦兩漢思想與教育為主,開啟了二千年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國文化。

  • 中国文献学新编
    By 洪湛侯

    Fen : xing ti, fang fa, li shi, li lun 4 bian.

  • 明清疑案新探──史學家的證言
    By 周佳榮

    明清兩代不少疑案和重大史事,在清朝統治結束後才逐漸浮現其真相。孟森是明清史研究的第一代大師,尤以考訂清朝前紀和清初三大疑案著稱;謝國楨是研究明清之際史事的專家,長於搜集明清筆記和晚明史籍。 本書以孟森和謝國楨的著作為線索,解開明清兩代疑案之謎,闡述歷史傳聞的真相,藉此一窺明清時期的宮廷生活、士人動向和政治、社會、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