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的呼喚

杜鵑的呼喚
ISBN-10
9573330458
ISBN-13
9789573330455
Category
Fiction / General
Pages
447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4
Authors
J. K. Rowling, Robert Galbraith, Jinghua Lin

Descrip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of The Cuckoo's Calling, the novel by Robert Galbraith, the alter ego of J.K. Rowling. But the outstanding mystery stands on its own meri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notation copyright Tsai Fong Books, Inc. Distributed by Tsai Fong Books, Inc.

Similar books

  • 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
    By Albert-laszlo Barabasi

    這些課題不只是重要,而是極其重要!誰能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武器庫,來告訴你如何降低機運的干擾、邁向成功?唯有巴拉巴西。——塔雷伯,暢銷書《黑天鵝效應》作者為什麼難聽到爆的歌曲,可以莫名成為當紅神曲?讀名校就能成功?還是因為畢業生成功了,讓學校有名?在公司裡能節節高升,究竟是不是真的因為工作表現? 為什麼有些藝術家紅到發紫、有些藝術家卻沒沒無名?人的一輩子,真的年紀愈大、愈沒創造力嗎?為什麼不管在哪個領域,真正的超級巨星都少之又少?面對那些超級巨星,是該把他們當合作夥伴還是對手?許多有才華的人無法成功,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時機未到?社交網絡或專業人際網路,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成功的機會?大多數成功書籍的作者,都只是試著要激勵人心,又或是用各種小故事做為佐證。事實上,每個成功的案例一定會留下資料數據的軌跡,而巴拉巴西的大數據與網路研究團隊,不只抓住這些軌跡,還揭開「成功」的神祕面紗,找出背後的五大定律。正是這些定律,讓有些書暢銷、有些書滯銷,有些人成了億萬富翁、有些人成了破產的過街老鼠。《成功竟然有公式》讓我們能夠理解:那些看不見或視而不見的力量,如何塑造我們的成敗;《成功竟然有公式》更能讓我們明白:在邁向成功的人生路途上,到底我們能夠掌握什麼、又不能掌握什麼。成功的五大定律能夠讓我們瞭解,自己能夠如何快速激起社群的興趣,好讓自己的表現引發廣泛的共鳴。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別人眼中很重要(誰不想呢?),就需要瞭解在自己所屬、錯綜複雜的人際網路中,自己的貢獻能如何引發集體興趣。——第一章〈紅男爵和被遺忘的英雄〉

  • 原力思辨: 哈佛法學教授用星際大戰解析生命中重要的事
    By Cass R. Sunstein, 凱斯.桑思汀

    接著胡迪尼把一枚五毛硬幣放在雙掌之間硬克蘭登是如何騙到那麼多人包括當時不少非常聰明的人? ... 胡迪尼興沖沖描述然而克蘭登的許多支持者不信反而說胡迪尼抱持根深蒂固的成見他自己才是騙子道爾說胡迪尼心懷偏見很不老實胡迪尼與道爾為此絕交多年後道爾 ...

  • 大數據: 語意分析整合篇
    By 謝邦昌, 謝邦彥

    謝邦昌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生物統計組博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 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 主任 中華市場研究協會理事長 中華資料採礦協會(CDMS) 榮譽理事長 主要經歷 輔仁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2010.08.01~2011.07.31) 輔仁大學商學研究所所長(2010.08.01~2011.07.31) 中華資料採礦協會理事長(2005-2012) 中華市場調查研究協會秘書長(2009-迄今) 中國統計學社理事(2005-迄今) 臺北醫學大學人體生物資料庫倫理委員會委員(2010.08.01~2011.7.31) 輔仁大學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2009.08.01-迄今) 中央警察大學時間序列分析課程兼任教授(2008.02.01-迄今)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警政民意調查中心顧問(2003.03-迄今)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評選委員會委員(2009.07-迄今)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醫學研究統計諮詢顧問(2009.06-迄今) 臺灣大學農藝系系友會會務委員(2009.04-迄今) 中國統計學社出版委員會委員(2008.01-迄今) 行政院主計處普查委員會委員(2006.01-迄今) 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2007.04-迄今) 臺北市政府民意調查諮詢委員(2004.11-迄今)...

  • 堅果殼
    By 伊恩.麥克尤恩

    英國最大文學獎項布克獎 六次提名紀錄保持人 當代英國文學代表性作家 伊恩・麥克尤恩 將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投胎轉世 成為一樁北倫敦的現代懸疑犯罪故事 「我在這裡,在某個女人的肚子裡,上下顛倒,耐心地抱著胳臂,等待、等待,同時揣想我是在誰的肚子裡,為的又是什麼。」 本書主角,是個尚未出生的胎兒。 九個月大的他飽讀詩書、多愁善感, 對他即將加入的世界好奇又困惑──怎麼辦到的? 他張大耳朵仔細傾聽,透過身旁人們的談話、新聞和播客講座來接收、學習。 「我沉浸在種種抽象概念之中,唯有其間的增殖關係創造出一個幻想的已知世界。我聽見『藍色』,我沒見過,但我想像著某種心理活動,相當接近『綠色』──我也沒見過。」 胎兒費盡心思地努力吸收、長大,卻漸漸發現, 目前的周遭處境似乎並不利於他的誕生。 父母正在分居鬧離婚──父親是個債務纏身的詩人出版商。 母親還跟情夫聯手想謀害父親──情夫是個買賣房地產的俗氣市儈。 「不是人人都知道讓你父親情敵的老二距離你的鼻子只有幾吋遠是什麼滋味。到了懷孕的這個階段,他們應該要因為我的關係而有所節制。就算不是臨床上的判斷,至少也該為了禮貌。我閉著眼睛,我咬緊牙關,我鼓起勇氣抵住子宮壁。這種亂流連波音客機的機翼都能扭斷。我母親刺激她的情人,以坐雲霄飛車般的尖叫聲鞭策他。死亡之牆啊!」 心煩意亂的母親、詭譎難測的情夫、命在旦夕的父親: 一切都和他的命運糾纏不清。 面臨著生存危機的胎兒,能否找出一切他需要的答案,找到未來世界中他的一席之地,並利用他極度受限的行動力,在他的堅果殼中拯救父親性命,重新找回出生的渴望? 作者簡介 伊恩・麥克尤恩 ...

  • 文化與創意
    By 陸新之

    你一定很少看書了,因為累;雜誌也懶得看了,因為忙。 但你依然在看臉和讀:早起的枕畔,浴室裡面,午飯後的瞌睡間歇,臨睡前的掙扎,你不時點開的手機螢幕上 我們不能給你閱讀的理由,但我們知道,有些內容可以讓你的朋友圈更優雅。 我們不能拼接你碎片化的時間,但我們相信,有些閱讀可以讓你放慢腳步,哪怕只是假裝。

  • 航:破浪而來,逆風中的自由
    By 東南亞移民工

    第三屆的移民工文學獎,出現許多海洋文學作品,有多篇以大海為背景的漁工生活描寫,令人驚喜。漁業移工以更具挑戰的自然為對象來寫作,使得台灣移民工文學的多元發展有了新的可能,讓我們看到海洋文學的另一種情境。 今年還有一個特色,透過法務部矯正署之助,收到數十封來自監獄的外籍受刑人投稿。這些因為不適應、個人因素或意外而身陷牢獄之作,是我們看待移民工之「罪」的一扇自省之窗。 本次作品集還收錄了遺珠作品以及新二代的書寫。從新二代「說媽媽的故事」中,認識海洋那端的家鄉。也讓「台灣的母親」被社會看見,促使社會實踐同理與包容。 書寫,是與內心的自己對話,也是自我療癒,藉由文字各安其位,一旦身心靈各安其位,人也就自由了,無處而不自得。移民工文學獎持續讓異鄉人發聲、錘鍊本地人心中的價值與信仰,持續將台灣打造為多元、公平、正義的社會。   東南亞移民工   二○一五年,臺灣約有五十八萬名外籍移以及十六萬名外籍配偶,意即,在臺灣每32人之中,就會有一位東南亞移民或移工。她/他們是共同居住這塊土地不容忽視的第五大族群;她/他們做你我不願做的底層勞動,支撐台灣基礎建設;她/他們長時間協助我們照護家中的老病殘,無眠無休;她們許多人是我們新生下一代的母親。   這次,她/他們透過移民工文學獎,寫下自己創作。   Facebook粉絲頁:移民工文學獎since 2014   移民工文學獎   移民工文學,是以新移民(外籍配偶)與移工(外籍勞工)為主體,所生產出來的文學。此刻的台灣,來自東南亞的移工超過六十萬人,婚姻移民將近二十萬人,新移民二代也已達三十萬人。這些人的文化與生命經驗,豐富了台灣,而她/他們的書寫,亦是台灣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民工文學獎的舉辦,即是為了鼓勵、並留下這段可貴的歷史。藉由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所生產的文字創作,呈現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二代)的文學風貌。   第三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   母語評審 泰國|劉康定...

  • 生物探謎
    By 學習委員

    把興趣引進課本,使愛好代替講臺,將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吸收,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與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與創新素質,這就是本套全書的宗旨。 本套全書根據全國中小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同時根據創新素質教育的要求,再結合全國中小學各科課本的同步內容編撰而成,是各學科的有益補充和知識範圍的深層挖掘,是現代中小學生都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這些百科未解知識之謎,能夠增長中小學生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 我們的學校教學都是一些已知的基礎文化知識,其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和死板,都已有比較科學而清楚的定論,這些知識是前人創造的,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其實,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在掌握已知知識的基礎上,探索未知的知識,創造未知的領域,不斷推動科學文化知識向前發展,使我們真正成為自然的主人。 目前,我們中小學生手中的薄薄課本的知識面顯得單調而不足,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迷宮一樣的地球上,已知的知識是很少的有形板塊,而未知的領域才是很大的無形部分。人類社會和自然世界是那?豐富多彩,使我們對於那許許多多的難解之謎和科學現象,不得不密切關註和發出疑問。我們應不斷地去認識它,勇敢地去探索它。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科學先驅不斷奮鬥,一個個謎團不斷解開,推進了科學技術的大發展,但無數新的奇怪事物和難解之謎,又不得不使我們向新的問題發起挑戰。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類探索永無止境,解決舊問題,探索新領域,這就是人類一步一步發展的足跡。 作為中小學生,我們應該站在前人知識的終點上,接過前人手中的火炬,勇敢地探索未來知識的巔峰,跑到未來知識的最前沿,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為此,我們在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和閱讀的特點,編輯了這套《最佳課堂》。本套全書包括《數學探謎》、《物理探謎》、《化學探謎》、《語文探謎》、《政治探謎》、《歷史探謎》、《文化探謎》、《文學探謎》、《文藝探謎》、《體育探謎》、《娛樂探謎》、《生物探謎》、《生理探謎》、《醫學探謎》、《自然探謎》、《地理探謎》、《海洋探謎》、《軍事探謎》、《文明探謎》、《考古探謎》、《科學探謎》、《天文探謎》、《宇宙探謎》、《偵破探謎》。 本套全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中小學生各科知識的難解之謎,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普性於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廣大中小學生在興味盎然地領略百科知識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探索創新,並以此激發中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發中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的熱情,使我們全國的中小學生都能自覺學習、主動探索,真正達到創新素質教育的目的。

  • 鵝毛集
    By 梁容若

    鵝毛集

  •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 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By 朱容瑩

    將作品裡的「詩意象」純化成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探尋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中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本書借助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元素詩學,從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的想象切入,分析隱藏在陳黎、楊澤作品中的元素意涵,觀察同一世代的兩位詩人於解嚴前的所思所感,並同時探問「我是誰?」、「我看見了什麼?」、「我面對何種困境?」等題目,進一步開展出「夢想」、「存在」、「抵抗」三大論述面向。雖然本研究擇取解嚴前的詩作,但無意關注詩歌見證了時代的什麼,而是著重在身處於該時代的詩人如何夢想,並反映在作品當中。作者透過四大元素代表的意義象徵,剖析兩人作品的核心內涵,企圖撕下陳黎詩作多關懷現實、楊澤詩風多走抒情浪漫的標籤,祈望從夢想中照見折射出的新觀點,那是世代交替間不斷更新的意志──詩人將不再受限於審美傳統,而是追求適合該世代或自身獨特的語言質地,在夢想中捍衛自由。

  • 愛琳的日記
    By 張秀亞

    自一顆素樸真摰的心靈,你可以尋到最動人的瑰麗的故事。本書記錄張秀亞在中部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對文藝創作的看法。作者以優美細膩的文字,在筆端燃燒內心的熱情,並擁抱生活和大自然的愛與純真、追求人生深邃的真理、領略不平凡的感情與崇高的意念,發現人性的真、善、美,漫溢在這紛紛擾擾的人世間,感動你我的心。|美好推薦|攝影作家|蔡傑曦作家|Kaoru阿嚕 阿飛 知日謙 彼岸的鹿 黃繭 游知牧 溫如生|系列緣起|當代臺灣女性創作者在文壇一片璀燦,往前推至戰後的五O年代,顛沛來臺的外省移民第一代婦女,在臺灣女性書寫未臻成熟的時期,墾闢前路。而張秀亞女士便是在數點繁星當中閃耀的一位。家國的動盪讓許多生命出現凹折,宏大敘事不足以關照個人生命,張秀亞女士用小敘事突圍,在「自己的房間」創造臺灣女性書寫早期範式,《北窗下》在臺灣出版獲得廣大迴響,直到八O年代再版次數衝破二十三次,締造傳奇。她是西潮之下的摩登新女性,在老文青的少年時代,人人持卷,愛不釋手。但傳奇女子轉過身來,是生離丈夫、獨自攜幼來臺的顛簸動盪。主外兼主內,揀選柴米油鹽,安頓撕裂的心肺並非從容簡單;她推著自己往前、專注生活的細節,將那些細瑣幽微的美好投入筆端,奠定自己的美文書寫風格。她成為自己的光照、成就整個美好年代。一個甲子過去,適逢張秀亞女士逝世二十周年,編輯部輯選其經典著作,以饗讀者。看她專注於那些曾經斷裂的日常,在生活的細微處滌塵去垢,她亦或是他;妳亦或是你,在我們的年代,都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美好年代。|系列特色|★五本書的初版日期橫跨1958-1978年,見證張秀亞女士20年的創作生涯。★展讀張秀亞女士善感的靈魂與極致的微物書寫,發現平凡日常的美麗輪廓。★邀請于德蘭女士記敘母親的寫作情思,讓讀者更貼近一代美文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