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獲一九五三年普立茲文學獎、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 是海洋文學代表作,也是海明威畢生文學成就的總結。 老人一連八十四天毫無所獲,就在第八十五天早上,他捕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經過兩個晝夜的奮戰,老人終於制伏了大魚。可是,鯊魚群立刻過來搶奪他的戰利品,老人雖然竭盡全力與鯊魚搏鬥,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老人最後只拖回一副魚骨頭…… 海明威以精鍊的文字、細膩的筆觸,生動地刻劃老漁夫和大魚搏鬥、和大自然對決的過程,老漁夫最後雖然毫無所獲,他不被乖舛命運擊敗的毅力卻是值得歌頌的。 《老人與海》出版四十八小時銷售五百三十萬冊,創下出版史上的紀錄,不僅使海明威成了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也使他成為了二十世紀世界文壇的傳奇人物。
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經典 華文世界唯一獲得「海明威基金會」正式授權版本 影響小說家瑞蒙.卡佛、約翰.崔佛、馬奎斯的一代宗師 現代主義代表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 ...
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獎之作 書末收錄英文原文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
老人與海
◎ 榮獲1952年普利茲獎與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 創下出版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發行48小時即售出530萬冊。 ◎ ...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只身到遥远的海域捕鱼的故事。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条鱼实在大,把他的小渔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最终还是被桑提亚哥杀死,绑在了渔船的一边。在归程中,桑提亚哥不断遭到鲨鱼的袭击,到岸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最優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小說之一。作者通過現實主義、富于想象的創作,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了老漁夫聖地亞哥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 ...
奠定海明威文學成就之作1953年普立茲小說獎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他嫻熟的敘事技藝,完美展現在《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深深影響了當代文學風格。」──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頌辭「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自認他一生中所寫出的最好作品以極簡篇章呈現人類與困境的永恆搏鬥 一名年邁的古巴漁夫已經長達八十四天沒有釣到魚,直到他獨自出海,在墨西哥灣流遇上一尾巨大的馬林魚。搏鬥的過程,他左手抽筋、自言自語、幾近昏厥,好不容易捕獲的馬林魚,最終卻遭鯊魚群起吞食。他疲憊地帶著魚骨回到岸邊,回到自己家中,沉沉入睡,夢見非洲海邊的獅群。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生前最後一部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生活》(Life)雜誌,出刊兩天內賣出五百萬本以上。書籍出版後獲得美國「每月之書俱樂部」選書,他在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也分別榮獲普立茲小說獎、諾貝爾文學獎,奠定海明威在美國文學的地位,暢銷多年至今。 小說中的名句「人不是生來失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雖然看似壯闊豪邁,但其實故事講述的也是徒勞;漁夫桑迪亞哥在耗盡生命般的戰鬥後,仍無法抵禦大自然的生態法則,只能帶著馬林魚的脊骨回岸。 海明威曾自述,他在創作時秉持著「魚是魚、海是海」的精神。不過多堆砌、埋藏象徵隱喻,而是以精簡的句子呈現海上的故事,他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說道:「我試著塑造一名真正的老人、真正的男孩、真正的大海,以及真正的魚跟鯊魚。」《老人與海》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論」寫作原則的極致呈現。簡潔的語言,其實都是海明威與文字的角力結果。 海明威將永恆的命題:人在面對失敗時的勇氣,以及在失去的過程中,如何為自己取得個人的勝利,轉化為二十世紀的壯麗經典之作。本書特色 .《老人與海》原文字數不到3萬字,在這本小說中,可以理解海明威簡約俐落的創作風格,尤其是他的「冰山理論」。海明威不過多描寫村莊的背景,不細寫村民的故事,而是盡可能以極簡文字聚焦海上的故事情節。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之前曾出版《過河入林》,未能獲得文壇青睞。本書是重振海明威文學評價的重要作品,奠定了他在美國文學的地位。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在古巴創作的小說,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獎項獻給古巴人。小說地點也設置在古巴,讀者能體會地方海灣的氛圍;同時,在漁夫聖地亞哥的視角下,一窺海上的美麗及殘酷,是海洋文學的代表作品。得獎紀錄 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1953年普立茲小說獎 195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類入圍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所長 宋國誠 專文導讀 ◆作家 果子離 熱情推薦 世界文學名著最新譯本——《老人與海》 與海明威人生切合之作——《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
人可以被毀滅,不能被打敗 —— 海明威 ◎普立茲小說獎 & 諾貝爾文學獎 得獎作品 ◎一段人與大自然間相互對抗的生命之旅程 作者簡介 | 原著/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