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原點(找回失落的佛智)

心的原點(找回失落的佛智)
ISBN-10
9575717996
ISBN-13
9789575717995
Category
Education / General
Pages
30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5-10-08
Publisher
商鼎數位出版
Authors
商鼎數位出版, 高橋信次

Description

這本「心的原點」,就是以人和這大自然關係為中心,將有心靈的人類——也就是靈長動物,作突出的刻劃,使人們知道,每天在物質生活中,過的竟是如此不安的生活。但為什麼這麼不安呢?又怎能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呢?在這本書裡,都會明確的告訴您。 

體察本書的真義,領悟心靈的尊嚴,以本書當作每日精神生活的食糧,希望更多人們的心靈,都能達到平靜安適的境界。

Similar books

  • 用心經的智慧找回真我: 心經解讀系列之一(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By 治心

    本書是根據治心老師所解讀《心經》為主題的系列線上直播內容整理編輯而成的。《心經》又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僅260字,言至簡而義至深,是600卷《大品般若經》的核心。就像一個人的心臟一樣,它是佛陀所傳達的資訊裏面最核心的部分。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極其完美的最根本的智慧,其蘊涵無所不包,無所遺漏,是一切修行的總綱! 治心老師對《心經》的系列解讀可謂抽絲剝繭且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兼耐人尋味、究盡宏微又極接地氣,為我們分享了:如何運用這個般若智慧來破開我們人生重重的迷障從而認出、找回我們的真我!如何破除一切幻,讓一切痛苦、煩惱消歸自性,然後再空生妙有起妙用!如何破除我執和法執,跳出一切相對性和是非對錯,不受任何觀念的制約和影響,從而達到最根本的解脫! 放眼四顧,古往今來,修行者眾,而修成者似寥寥無多。為何?其中一個關鍵恰是:千萬年來,人們都是帶著小我心智在各種知見裏修行,只是在大腦層面學習經典而形成了一堆所知障,但是從未在實質上啟動觀照般若。我們實質的身心能量振動狀態從未發生變化,表現在我們平常一遇到矛盾和考驗的時候就暴露了自身真實的修為狀態,因此我們的能量振動頻率就始終距離我們所期望的修行大成就者的境界相去甚遠。 那麼即使我們天天在誦經典,甚至把經典倒背如流,我們也依然是此岸的狀態。縱然我們日日坐而論道、揮斥方遒,卻鮮少將能量反觀內照,我們也仍舊在修行的路上進展躊躇。如果我們的觀照般若沒有啟動,反而把修行變成了形式,整天執著於形式,結果死在形式裏,終其一生,一無所成!於是乎,人生短短數十年下來,我們始終無法從後天意識的此岸脫胎換骨到先天意識的彼岸——真我! 重返一切肇始之原點,誠如《圓覺經》所言: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只是一下子迷了,所以成了眾生。雖然般若智慧人人本自具足,但是現在已然不起作用了。當眾生迷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如同犯了病。而經典就像是醫生開出的藥方,如果只是抓住這個藥方不放,卻不去用這個藥,病就不會治好。但是如果病都好了,卻還把這個藥留著,這就叫法執。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藥方,但是它們只是以文字的形式來記載這個藥方,稱為文字般若,而藥方背後真正起作用的是觀照般若。 因此治心老師在書中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就是如何透過經典這個文字般若來啟用觀照般若。只有借助於觀照般若,文字般若才能真正起作用,最終才能達成實相般若,破迷開悟!不安住在空,也不安住在幻,空有不二,這就叫觀照般若。我們要在這種觀照般若的狀態下即空即有,不著在空有兩邊,這就叫不著相。二乘以下的小道一味修無想定,整天著在空裏面什麼事都不幹,這是很消極的。而真正啟用了觀照般若的菩薩大德,都在積極地利益眾生,積極地修福。所以佛法從來都不是消極的,佛法是非常主動非常積極的,是帶著般若智慧主動去追求。不管什麼事情,我們都要不留痕跡、不起執著地去經歷,如此才能夠真正自在! 治心老師在書中深入剖析了我們身體的五蘊之障:色、受、想、行、識,以及七層結構之障:肉身、肉身驅動意識、第六意識或後天意識、心意識、靈魂或末那識、超靈體、阿賴耶識。只有瞭解了這個生命的結構、意識的構成之後,才是真正認識生命的開始。萬世以來,多少人錯把自己頭腦中的一思一念當成了“我”,錯把自己內心的情緒感受當成了“我”,於是乎眾生都在這個假我裏面起煩惱,冤枉受苦。大夢初醒,明白了這個生命真相之後,通過般若智慧照見它們,運用它們,及時清空,消歸自性,如此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當我們以般若智慧起作用,以先天意識起作用的時候,並不是說後天意識就不要了,這個時候後天意識就成了可被運用的工具,也變成真了。一真就一切真,一假就一切假。所以當找回我們的真我之後,後天意識也變成真了,也變成妙用了。只是在我們丟掉了般若智慧,丟掉了先天意識,只是單一地起用後天意識的情況下,我們才被稱為凡夫。 回溯生命之本初,我們原本是正在啟用這個後天意識的,突然之間一念一迷,我們就以這個後天意識為主,於是一下子就迷了,就開始昏天黑地了!睜眼看世界,已然兩重天。其實,一真法界和十法界是一體的,只是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而已。你站在先天意識的角度看,它就是一真法界,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一真法界,包括地獄都是一真法界。你站在後天意識的角度看,它就是十法界,你看到的佛刹土也不是一真法界,它也是幻,就跟做夢一樣。我們迷也就迷在這裏了,正所謂:一念迷一念覺。你在此岸,就叫迷。你在彼岸,就叫覺。所以成佛不是說你修成佛,你是本然成佛。你只是改變了你看問題的角度而已,你只是以什麼心起作用而已! 滾滾長江,浩浩蕩蕩,治心老師在書中分享了綿延不絕的極其微妙的智慧真理。只有拋開紛擾,靜下心來感受,才不會錯過其中層層的微妙義。然而,除了明理,更要修心,二者不可偏廢。治心老師在書中反復強調修行裏面最需要關注的就是修心性。修心性就是修我們心的能量特性,提高它的振動頻率,提高它的能量級別。也就是用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大愛之心來調整它。這就是實實在在的修行,不修自己這顆心,則空談是浮雲,萬事成蹉跎! 治心老師講經授課的過程生動活潑,時常穿插各種笑話幽默或者日常事物來妙解深奧的經典和引申修行的道理,總能讓人更易於領悟背後的實質和內涵。他把修行比作收看電視,需要對準頻道:如果沒有對準頻道,就算你看一整天的電視,你所要收看的節目還是不會出現。就好比修行人只強調每天做多長時間的功課一樣。你沒讓電視機對準頻道,卻只想換電視機,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電視機都換完了,你所要收看的節目同樣不會出現。就好比修行人一會兒學這個法門,一會兒學那個法門,聽說哪個地方道場殊勝又跑了,聽說哪個師傅有神通又跑了。整天在外求,卻從未把心用在自己的觀照般若的起用上。修行也一樣,需要調整自己的能量振動頻率,調整自己的心意識狀態。你調整到什麼狀態上,你就能夠對接什麼樣的能量。你對接什麼樣的能量,你就有什麼樣的智慧。我們要不斷地調整我們的身心能量振動狀態,最終和能量最高的本源達成一致,那麼我們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了! 此文對本書內容的介紹實不足以道出其廣博內涵的萬分之一,而本書也僅是治心老師三十六講線上直播內容的前面四講而已。德福出版社將持續努力,將治心老師後續更多的講課內容陸續整理編輯成書以饗讀者。我們專注於分享給人類帶來終極幸福和生命覺醒的智慧,歡迎持續關注!

  • 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 用十一萬個大禮拜,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
    By 黃淑文

    ★心靈作家黃淑文最新力作,遇見自性的靈性成長小說,首度公開! ★央金拉姆(音樂家、作家、西藏女禪者)、鴻鴻(詩人•導演)、王榮裕(金枝演社導演)、黃嘉俊(黑糖導演)、鄭宗龍(編舞家)、于瑋珊(編劇╱導演)──感動推薦 「奇幻的機遇、神祕的推理、遙迢的穿越,最終要解的謎卻在自我當中。 就像那些最吸引人的寓言(比如《人子》與《小王子》), 讀這本小說不但可以認識自我,更可以拓展自我。」──鴻鴻 每個人都在尋找,可以讀懂自己的人 你所尋找的,它也在尋找你  是我們的靈魂光線,選擇了彼此 當你的妄心,遇上我的真心 緣來了,就去經歷,該來的都會來,也讓它來…… 愛,是決絕地離開?還是安安靜靜地守護? 你會選擇對自己的愛誠實,無怨無悔地愛下去嗎? 糾結的痛,無奈的錯,是選擇遺忘、不再追究,無奈地承擔? 還是不顧一切對命運發出怒吼?  ▎這故事是一條愛的通道,讓你看見自己的傷,解開生命的謎 25歲的台灣女孩李雪雁,背負著童年的謎與身上的傷,來到西藏。她的手指不經意碰觸到一棵乾枯的柳樹,一股神祕電流讓她天旋地轉,被巨大的力量吸進了樹洞裡……那些瑣碎的記憶造就了雪雁無奈的人生,直到遇到神祕的甲木薩和藏族青年達瓦,這場尋找愛、追尋自己的旅程,才正要開始…… ▎對執著的人來說,一切都是真的;對放下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假的 這個故事因你而來,因你而演,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反射。這是一本專屬於你的小說,裡面觸動你的,正是你面對自己故事的開始。 那些我們愛的、不能愛的人,無法愛、拒絕去愛的人,在這本小說裡交織成一張生命的塵網;所有觸動你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情傷、一個從未說出口的祕密,其實都是為你而寫。跟著書中的人物,勇敢地去觸摸內心底層的愛,讓那些曾經糾結的痛、無奈的錯、愛與不愛、對與不對,都能重新拉出空間,在愛裡圓滿。 ∼相遇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事件,都是個謎,也是個禮物∼ 【世間所有相遇,化為靈魂的思念】 ◆相信生命,不要因為恨一個人而失去你的愛,生命就會回過頭來照顧你。 ◆我們總是因為緣滅而傷心,卻不知緣滅,有時也帶動了新的緣起。 ◆對執著的人來說,輪迴是真的;對放下執著的人來說,輪迴是假的。 ◆眼見無法為憑,一個人有可能以為自己真的愛上了某個人,後來卻發現那不是真愛。 ◆真心是你,妄心也是你。真心和妄心是一體的,只是一個是真的你,一個是假的你。 ◆你不只像自己所愛的,也像自己所恨的。原來,心裡所愛所恨的事物,都早已活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很善良,卻一直執著於你得不到的,放不下你擁有的,那麼,無論你多善良,終究還是會受苦,甚至還會把痛苦帶給別人。...

  • TAET: 捷安特攻克全球市場的關鍵
    By 羅祥安

    互惠雙贏的僕人領導前面提到,一個好的領導者能夠產生威信,能夠影響他人,讓人心甘情願地支持,共同奮戰不懈,而他的追隨者也能在他的領導下日益成長、進步。 ... 很多人開始研究,為什麼耶穌基督可以有這麼強大的領導力,以及如此深遠的影響力?祂的祕密是什麼?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文導讀英文版)
    By 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   本書收錄了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兩份最重要的作品《我生活的故事》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體著作,作品一出版,就在世界各地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作品真實地講述了作者21歲以前的生活和心路歷程,講述了她如何戰勝盲聾帶來的不便與痛苦,最終衝破黑暗、獲得內心的光明的人生經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收錄在中、小學教科書中,是廣為傳誦的經典名篇。作者以細膩的筆法、感人的語句,表達了自己對光明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告訴人們要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和關愛社會。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一生勤於寫作,共創作了14部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我生活的故事》、《我生活的世界》、《石牆之歌》、《走出黑暗》、《中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我的老師》等,海倫·凱勒因而被視為20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尊崇。命運給予她不幸,她卻並不因此而屈服於命運,她堅持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種希望,並最終憑著這股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對幸福快樂的執著追求,為自己贏得了光明和歡樂。她在1902年至1903年間創作的《我生活的故事》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便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余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賜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