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照護

牙周病照護
ISBN-10
9577639232
ISBN-13
9789577639233
Category
Medical / Dentistry / General
Pages
20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08-31
Publisher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uthor
賴志毅

Description

本書為針對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頻繁發生的牙周病,作一比較完整的說帖。希望以輕鬆的筆調,兼具知性與感性,娓娓闡述牙周病的來龍去脈。 作者強調「維護牙齒與口腔健康的知識」及「定期的預防管理」的重要性,並指出牙周病細菌的重要性,且網羅最先進的「光殺菌」之概念。讀完本書讀者就會了解,牙周病不僅僅是口腔的疾病,而且可能與重大的內科疾病息息相關。 第二版,增加了2017年由美國及歐洲的專家共同擬定的牙周病新分類;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及肺炎均與牙周病有關連,適時說明了維護口腔衛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謂OBT Health,即口腔健康(Oral Health)是腦部健康(Brain Health)的基礎,腦部健康是全身健康(Total Health)的基石。也納入了老年口腔醫學以及口腔放射線學之最新發展。期望帶給讀者全方位的最新的口腔保健知識。

Similar books

  • 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
    By 林保瑩

    台灣人很怕看牙醫,牙周病的細菌的確無法完全治癒,牙周病的殺傷力與嚴重性,遠超過牙膏廠商浮面的說詞,以至於在門診不少民眾被誤導:有牙周病,換個品牌牙膏刷牙就沒事了。當大家越活越長壽,卻有一口爛牙時,生活品質立即受到極大的影響,即便身體還算健康,但單就口腹之慾的選擇層層受限,再先進的植牙也難挽回天生自然牙的優勢時,與其悔當初,何不亡羊補牢猶未晚。 牙周病初期,是無聲無息沉默的侵襲造反,直到發病時人們才驚覺要甩掉它並不容易。很多人認為只要好好刷牙就可以預防牙周病,林保瑩醫師不得不提醒這樣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夠周全。牙周病是有宿命論的,與遺傳基因相關,如果父母親或是隔代的祖父母曾罹患牙周病,宿主罹患牙周病的比例就會高,再加上後天保養不當,更容易產生牙周病。 發生牙周病時的牙周囊袋,是一個持續性的傷口,提供牙周致病菌一個溫床,若不接受適當治療,致病菌達到一定量時,便會使感染情況會擴大,導致最終的齒牙動搖。這就像人體其他的感染一樣,細菌由傷口侵入,造成紅、腫、熱、痛的感染症狀;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征服細菌,使傷口得以控制。但在「慢性、持續性的感染」 中,免疫系統卻無法完全消滅細菌。 牙周病醫師的任務,就是診治發病的牙齒儘量保留下來!根據研究,凡是治療過的牙齒只要沒有更進一步的惡化,都應該考慮保留下來成為「植物牙」。意思是雖然牙齒的功能性可能不高,但是為了不讓牙弓有缺失牙的出現,還是會保留植物牙來佔位,因為牙齒的去留會影響到全口重建的大局。 植牙的價格不斐,患者相對要求較高,一旦出了問題沒妥善處理,就很容易造成醫病糾紛。曾有調查報告指出,牙科診療糾紛中,植牙排名第一,甚至有病人因為植牙失敗而提起訴訟。林保瑩醫師再三強調的是:植牙的失敗,很可能是忽略了先治療牙周病;人工植牙是「幫助」自然牙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牙,因此牙周環境相對的重要。 女性朋友與牙周病,在一生當中某幾個階段,有極大的關係;這卻被多數女性所忽略。第一個關聯,是在月經期間:常見牙齦有紅腫,甚至是容易出血的情形,主要是因為黃體激素的增加,使得牙菌斑累積的速度也會跟著被活化,有些女性在月經來前的3-4天,會感覺牙齦發酸或出血的現象。第二個關聯,是懷孕:懷孕的本身,並不會對牙周造成影響,會有影響的其實是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激素的改變而提高牙周發炎的機率,高達30%-100%。第三種相關,是服用口服避孕藥;第四種相關,則是更年期。 

  • 牙~40年名醫的真心告白: 所有看牙的黑洞,讓醫師告訴你─為什麼牙好人不老?為什麼不能亂拔牙?為什麼咀嚼能美顏?
    By 梁廣庫

    ──看診超過40年的牙科名醫梁院長真心告白── 「老化不會導致掉牙,拔錯牙、看錯醫生才是罪魁禍首!」 要健康美麗,就從「齒」開始! 你知道嗎? 台灣人平均壽命80歲,但牙齒的壽命卻足足少了20年。 牙齒是全身上下最操勞的器官, 每天說話、進食、喝水、嚼口香糖、睡覺磨牙都歸它處理 它超時工作,卻乏人問津、無人關照。 牙科的診療目的,並非看蛀牙看牙周病,更非拔牙、植牙;應該是幫助患者保有「健康的咬合與咀嚼」功能。大眾對牙齒保健的誤解及迷思,是台灣人齒不與壽齊的主要原因。梁院長以40年來的臨床經驗與實證,解開一般人對口腔保健的錯誤認知,並教你利用「咀嚼」維持口腔健康,無論嘴裡的是真牙還是假牙,都能好好咬到老。 *好好關照你的牙!牙齒保健5大錯誤 1.【缺牙不補】 牙齒那麼多顆,缺一顆應該還好吧? 錯!長期缺牙會造成咬力不均,牙齒可能一顆顆掉光。 2.【矯正拔牙】 牙齒太亂太擠,只能拔牙矯正? 錯!近年不拔牙也可以整牙,而且效果更好更自然。 3.【植牙使用一輩子】 植牙只要植一次就終生不壞? 錯!植牙的使用期限和個人清潔和口腔健康相關,若不好好照顧,植好的牙也會掉。 4.【裝假牙就好】 反正等到牙齒掉光再裝假牙就好? 錯!假牙的咀嚼能力只有真牙的1/4,如口腔狀況又不佳,不善咬的結果就是健康大受影響。 5.【刷牙最重要】 口腔保健就是刷牙刷乾淨? 錯!維持口腔健康,除了清潔,還得保有良好的咀嚼、咬合能力。 *正確咀嚼優點多!咀嚼4大好處 1.【延年益壽】 口腔在咀嚼時能促進酵素分泌,可活化大腦、增強免疫力,身體健康又長壽! 2.【美麗容顏】 咀嚼等於是臉部做運動!可幫助臉色紅潤、消除皺紋,彷彿年輕10歲!...

  • 社區整合長期照護與人才培育
    By 袁宇熙, 陳毓璟, 黃雅文

    社區整合長期照護與人才培育

  • 「植」得一口好牙: 安心植牙大小事
    By 沈瑞文

    健康,從「齒」招來!「植」行任務,由「齒」可見……植牙,就是把釘子「種」進骨頭之中?不管是單顆植牙或全口植牙,專業牙醫師治療前中後細節全揭露,從微創、雷射、無痛,再到「一日植牙」的冷銲新技術,找回健康,從「齒」開始!你知道植牙的成功率是多少嗎?九成八!但是植牙到底該如何做、怎麼選?有沒有標準和規範可言?➤魔鬼藏在細節裡──原來這就是植牙!植牙就像為牙齒裝上義肢,植前、植中、植後,都需要專業且細心的牙醫師為你通盤完整的評估與考量。本書特色六大植牙關鍵面向,一次完整揭露:➤打破迷思:到底什麼是植牙?一路細數植牙歷史、沿革、發展與進階➤「植」與不「植」:牙醫師提供專業判斷,適合與不合適植牙的原因➤「植前」評估:拒絕失誤,手術前的深度探索,以便掌握全身健康狀況➤「植中」安心:評估假牙製作、植體規格,更不容輕忽補骨的重要➤「植後」新生:術後照顧、配合與復原,植體和假牙的維護與清潔 ➤「植」得好牙:精細入微,患者福音,植牙新趨勢冷銲的醫療應用「植」上談兵──好牙醫加上好工具,就是無敵!得獎紀錄新北市第二屆醫療公益獎得主網路報導:www.health.ntpc.gov.tw/basic/?mode=detail&node=6957【非洲義診 牙醫救瀕死病患】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131111/TJJYOA7Q27SRV5GOVE2QU746FI/「植」得掛保證.安心推薦對於正在尋求牙齒重建的民眾,或是已經進行植牙療程的術後保養需知,甚至是剛開始入門植牙的新手醫師,相信這本書是值得放在案頭,隨時可以提供協助的好工具。──Dr. Right 精準關懷客服總監 Irene Lee詳盡地介紹植牙種種,讓受術者可以放心接受這項成熟的醫療,也給了自己一次改變臉型的機會!──美顏針掌舵者、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沈瑞斌對於植牙背後的複雜情況,本書能讓人進一步了解,可作為民眾與醫師溝通的橋樑。──美國國家牙周植牙專科醫師 周承澤沈醫師擁有精湛醫術,以及視病如親的態度,他「植」的一口好牙,你「值」得一口好牙!──漢聲電台主持人 張倩華「要做,就要做最好!」推薦對植牙有疑惑的人,都可藉由本書做更深入的了解!──鉅實稅務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謝詩婷以實際病例配合臨床圖片,解說有關植牙的大小事,讓讀者明瞭如何輕鬆獲取成功的植牙,減少植牙失敗的風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牙醫學院臨床教授暨牙周病臨床教學部主任 簡華宏

  • 為自己而戰:預防牙科醫糾,你應該做對的三件事
    By 鄧政雄

    牙醫治療常見8大主題牙體復形、根管治療、牙周病科、口腔顎面外科、兒童牙科、齒顎矯正、膺復牙科、人工植牙X做對3件事告知、病歷、錄音建立醫療處置法律SOP,打造醫病雙贏!在醫院見習的牙醫系學生正踏上準牙醫之路的實習醫師剛成為牙醫師的新鮮人未遭遇過醫糾,想延續幸運的牙醫師歷經醫糾辛酸的資深牙醫師參與牙科訴訟的法律人預計前往牙醫診所就診的你必讀!做對三件事,預防勝於訴訟!從平時周延的處置程序,到發生狀況的冷靜應對,排除牙醫執業法律風險, 保護自己,就是嘉惠病患。●要怎麼向病人告知?病人對於病情、醫療選項有知情的權利選擇與決定的權利,一定要提供選項給病人,然後確認、確認、再確認。●該如何寫有效病歷?以「法律上病歷」取代「醫療上病歷」。製作一份能證明醫師真的有講、有治療的病歷,並詳細加上醫師建議、預後風險、病人同意事項、病人拒絕內容四大要點,替病歷加上更有效的保險。●為什麼需要錄音(影)?在符合規範的合理範圍內以錄音、錄影記錄治療過程,更加強保障醫病權利。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 賴玉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牙科部主任 杜哲光臺大醫院牙科部補綴科主任 陳韻之臺灣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檢察官 朱帥俊專業推薦

  • 台塑生醫 健康老化
    By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高齡健康照護團隊, 台塑健康關懷團隊

    台塑生醫 健康老化

  • 聰明植牙不後悔
    By 林保瑩

    植牙,是侵入性手術治療,有些口腔與身體健康條件限制的,作者提醒每一位想選擇植牙,來替代缺牙的朋友,這麼做到底值不值得?全書70幅精彩圖文解說,好讀易懂,是已植牙或想植牙朋友的首選必讀好書。 在植牙之外,有沒有更好的替代缺牙方案可選擇?植牙患者首先必須經歷的是為期不短的治療過程,再加上所費不貲的診療費用;也就是說,植牙這場時間與金錢的消耗戰,而且每場戰爭「都有失敗的風險」。 根據調查顯示:植牙的風險例如感染、過量麻醉、牙齦過度增生,多是由於手術操作不當,以及術後護理不佳所引起。為了避免植牙手術的風險,如果能對自然牙作最大保存的努力,人工植牙,可以是不堪使用的自然牙「最佳候補」,而不必是非植不可的唯一選擇。 對於毀譽參半的植牙,病患想試又害怕受傷害,林保瑩醫師在本書中坦誠據實解說,特別是對高齡老人來說,咀嚼能力攸關健康壽命、失智症、吸入性肺炎......這些新興觀念,是已步入高齡社會的台灣的衛福部,從沒告訴過國人的衛教新知。 

  • 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 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作者簽名扉頁版】
    By 許瑞云, 鄭先安

    「不開藥醫師」許瑞云、鄭先安最新力作《心念自癒力》暢銷好評,逆轉疾病完整實作版!突破中醫、西醫,真正根治疾病,不僅無副作用,並能增進幸福感的心療法平常好好的,怎麼突然就生病?明明吃了藥,為什麼好不起來?心念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同時也是逆轉疾病的關鍵。調整心念,便能強化自癒力,再難治的病也可能不藥而癒!◇◇醫師親自示範,18個心念練習,全新影片及詳盡圖解◇◇◇◇預防疾病、平衡身心靈,天天顧健康!◇◇「心念」,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學習課題。臨床上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疾病都跟靈性層面的各種關係課題有連結。身體的健康跟心念息息相關。心念不但決定一個人能否擁有健康的身體、可能罹患什麼疾病;萬一生了病,心念更是疾病能否逆轉的關鍵。留意自己的心念在什麼地方卡住了,釋放心念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著善待自己、珍愛自己,並且讓自己做一個對人對事都能看得順眼的人。――許瑞云、鄭先安 ▍打開心念,逆轉慢性病臨床實例慢性發炎、胃潰瘍、皮膚問題、高血壓、痛風、糖尿病、腎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急症焦慮、失眠、頭痛、掉髮、憂鬱、精神疾病腰痛、頸部疼痛、腿麻、脊椎側彎、慢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癌症、自律神經失調、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病一直好不起來,有些竟是因為生病後帶來關係的改善或好處。◆長年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不一定要開刀,可能是源自壓抑的委屈和怒氣。◆憂鬱問題並不難解,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造成的身心分離卻很難解。◆長年壓力,讓三高降不下來,找到因由,才能解除心血管疾病這顆不定時炸彈。◆養成健康的心念,也能做到肌肉鍛鍊、皺紋淡化,甚至大量掉髮長回來。◆鬆開壓抑與悲傷,末期癌症患者成功逆轉病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為何有人無症狀、有人中重症?心念浮動劇烈,批判、不滿,或是怒氣沖沖,使免疫系統失調。●疾病的浮現如冰山一角,水面之下與關係課題相關的心念情緒糾結,導致身體系統失衡、產生疾病,甚至一再復發。●學習「疾病的靈心身理論」:全方位的健康,需要認識並照護深層內在。●認識四種情緒類型,幫助自己與重要他人的情緒釋放以及關係修復。●面對父母、伴侶、親子三大靈性關係,修好人生最重要的能量連結。●健康和飲食息息相關,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B12的重要性不可輕忽。●維護人體最重要器官大腦的健康,可以從顧好牙齒做起。●靜心、放鬆、舒眠、專注,十八種簡單易行的心念練習與能量運動,幫助身體進入優質休息與能量平衡狀態。 本書為暢銷書《心念自癒力》全新完整實作版,清晰易懂的架構和豐富真實案例,說明「心念」與慢性病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調整心念、幫助預防與逆轉疾病、陪伴你療癒身心靈。為什麼有些人吃藥、手術,持續治療,但疾病就是一再復發,難以痊癒?為什麼有人身患嚴重惡疾,卻能夠「奇蹟」似的完全康復?全方位身心靈的健康,不但深受生活環境、日常飲食的影響,也與自出生以來所有生命遭遇的記憶、情緒息息相關;身體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種種不平衡累積許久的結果。明白這些原理,才能回到最根源處──心念,找到防範的關鍵與療癒的契機。心念與情緒能量,是造成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療癒疾病、恢復健康的關鍵。 「心」是主宰;所有的起心動念,都牽引著個人身體、心理、靈性,以及外在周遭能量場的動力。身心靈三個層面的平衡狀態,決定了個人身體健康與否,以及可能招致疾病的推動力。許瑞云醫師與鄭先安醫師將身體比喻為具有卓越「自癒力」的精密儀器;人體與生俱來有著強大自癒力,只要能找出並解開導致疾病的糾結心念,再難治的疾病也可能不靠藥物或手術而痊癒。兩位醫師根據豐富臨床經驗觀察,病患的心念是左右身體朝向修復或是疾病惡化的關鍵;即便是現代醫學認為的末期重症或長期需要服藥控制的慢性病,都曾有靠轉動心念,不需開刀、服藥就能痊癒的案例。疾病是果,心念才是因;我們每個人就是療癒自己最好的醫者。本書延續《心念自癒力》,進一步說明健康、病痛的成因,以及「養生」、「養身」與「養心」的實作方法,幫助讀者更深刻理解維護健康、療癒疾病的方向。健康,來自身心靈的平衡,也因此心念的學習與成長,是我們每個人生命與健康的重要課題。◎維護心念,提升自癒力的18個日常練習 (附圖解及示範影片QR code)心念練習1與父母和解練習 心念練習2對待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心念練習 心念練習3舒眠練習──專注呼吸入睡技巧 心念練習4日間放鬆練習 心念練習5大腦休眠練習──短時間深度休息技巧 心念練習6正確站姿練習 心念練習7正確坐姿練習 心念練習8美好姿態觀想練習──上身強壯增肌觀想運動 心念練習9美好姿態觀想練習──腰腹美化緊實觀想運動 心念練習10美好姿態觀想練習──臉部淡化皺紋觀想運動 心念練習11EFT情緒能量敲打法 心念練習12紓壓心念練習 心念練習13睡前靜心練習──專注走路、擁抱脾經助眠技巧 心念練習14頭部紓壓運動 心念練習15釋放情緒練習──安撫三焦經能量運動 心念練習16活化思維彈性練習──掃帶脈能量運動 心念練習17專注力能量運動 心念練習18覺察情緒練習 作者簡介許瑞云醫師學歷 | 波士頓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營養學及流行病學碩士 經歷 | 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哈佛麻省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高齡暨社區醫學部副主任及教學部教學型主治醫師 現任...

  • 台日健康照護產業分析暨未來合作戰略規畫
    By 徐文華, 三菱總合研究所, Nikkei BIGDATA

    內容介紹台灣與日本正面臨高齡化此一共通課題。作為高齡化先進國家,日本看護制度與相關服務,已行之有年。而台灣也已步入高齡社會,著手推動長照制度。近年來,有鑑於看護相關財源不足,日本轉為以「預防」為核心推動相關政策,而台灣狀況也十分類似。 台灣人口高齡化程度日益提高,青壯年人口面臨沉重照護壓力,在醫療照護人力、物力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將科技導入遠距照護體系是為求有效分配資源的必然趨勢。而遠距照護所需的智慧裝置、分析技術、網路傳輸技術等,正是資訊和通訊業者專業範疇。近年不少業者開發新的遠距照護雲端平台,與醫療機構、照護機構、政府機關和相關地區性單位合作,試圖發展出可廣泛使用的醫療照護解決方案。 此外在大數據、AI與IoT相關技術發展的帶動下,在健康領域也可望出現革命性發展。利用IoT裝置隨時記錄健康狀態與日常生活,再透過大數據分析與AI針對個別使用者,提供建議與指導,這種嶄新的運作模式,將可望在未來創造出龐大的商機,為了搶食市場大餅,各個業界的廠商也相繼投入。本報告首先說明健康照護領域之產業技術動向,分析台日健康照護市場今後可能出現之情境,並審視台日於健康照護領域之合作可能性,研討健康照護領域之台日合作模式。 第一到三章為台日健康照護相關政策彙整及重點主題觀察,並區分為維持健康階段,檢查、診斷及治療階段,以及看護、復健階段等三階段進行研討。第四章說明篩選出之重要主題及其情境,包括主要相關參與者概要、未來發展願景,以及落實所面臨之相關課題。第五章針對前述情境落實,或於台日、第三國之情境推展,研討台日合作可能性,包括從活用台日雙方強項之分工,研討台日合作具體商業模式,以及於第三國推展之可能性和發展性等角度進行研討。最後再針對台日合作模式,研討相關對策並提出建議,規劃策略藍圖以及實行的方針。

  • 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By 戴大為

    一次讀懂骨科博士鑽研數十年最新醫學研究心得,掌握強筋健骨的關鍵,才能享受健康樂活的人生! ■35歲之後隨著年齡增加,骨質流失速度高於生成的速度?■骨鬆肌少症是隱形殺手,沒有痛感,但卻有骨折的風險?■你可能不知道骨質疏鬆&肌少症造成的死亡率比癌症還高! 隨著少子化與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的問題也就浮上檯面。骨質疏鬆是現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僅有24%骨質正常,超過七成有骨質流失的問題。65歲以上的女性每5位就有1位曾經因為骨質疏鬆而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密度太低,骨頭強度減弱,進而升高骨折風險;肌少症則是指肌肉質量不足、肌力降低,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看似兩個不一樣的疾病,但卻息息相關。這兩個問題時常伴隨發生,肌肉量少的人,通常骨質也好不到哪裡去;骨質疏鬆的人,通常肌肉量也都不足。 我們的骨頭在35歲前就會達到巔峰的質與量,之後隨著身體機能老化,慢慢流失。過了關鍵的35歲,我們是否該為自己努力些什麼呢?大多數的年長者都是以這個角度思考,不求長生不老,但求老得又慢又好,其實從年輕到年長是有許多方法來存下「肌本」與「骨本」。 作者有感數年來在診間遇到的諸多臨床案例,多是發生骨折後,透過檢查才知道已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以致無法「健康老化」影響後續生活品質。本書分享諸多醫療現場案例,再以條列或圖解方式解說可能成因與診斷,並提供實用健康對策,期盼讀者能有正確的醫學知識,儘早接受骨質密度檢測,了解自己和家人的骨骼健康程度,早期預防、早期治療,不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都是可以透過生活習慣改變來預防的疾病。有良好的健康概念與生活習慣,比吃什麼藥、打什麼針都重要。骨質疏鬆、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疾病。如果可以讓更多的人防患未然,遠離這些病症,一輩子擁有「好骨力」,那應該更有意義。 這是一本非常用心書寫且內容實用的日常生活骨科寶典,舉凡數種實用的居家骨質疏鬆自我檢測法、常見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該怎麼選?家中長輩骨折決定手術前,需要知道的幾件事?保骨、維持好肌力,如何從生活中做起等超實用骨科保健知識。 當骨質疏鬆合併肌肉量流失造成肌肉保護關節的穩定度變差,就要小心有可能同時患有骨質疏鬆&肌少症!尤其邁入中年後更要及早了解骨骼狀態,掌握黃金治療期,到了老年才能依然行動自如,活得健康又慢老! [實用居家345自我檢測法]˙3分鐘速懂骨鬆&退化性關節炎的差異˙4個指標測骨鬆:身高、體重、頭枕部與肋骨下緣˙5分鐘檢測未來 10 年脆弱性骨折發生率 [啟動骨骼修復力跟著專家這樣做]˙有無肌少症?測量小腿就知道 ˙預防肌少症的健康飲食策略˙骨鬆與肌少症患者的運動訓練重點˙避免骨鬆與肌少症的6種運動示範˙增加長輩身體活動的3個有效策略  出版社 原水文化 (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