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大獎、吳舜文新聞獎得主,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國際新聞記者。 ★卞中佩(政大創新學院助理教授)、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專文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五年、橫跨八國,一個臺灣灣記者來自前線的第一手採訪與關鍵實錄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人們的連結、互動與訊息共享變得更容易,然而,這也使得民主國家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極端主義以網路為工具點火,使穆斯林青年成為恐攻分子;境外勢力可以跨海介入另個國家的總統大選,使社會分裂;當網路行銷與政治利益結合,傳遞的是人民的聲音,還是產業的聲音;日漸極端化的立場,又如何在每一個國家樹立新的「柏林圍牆」?寄生於網路的「真相產業」,從政治、商業到社會心理層次,如何在全球演變,成為亟需理解的新課題。 記者劉致昕二○一六年以布魯塞爾為第一站,從訪問傷心卻不絕望的聖戰士媽媽開始,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橫跨比利時、法國、印尼、德國、中國與臺灣,不僅有第一手的採訪,透過這些國家呈現真相產業不同面向的威脅,最珍貴的,是採訪到的每一個人物。劉致昕的報導當中沒有絕對善良的好人與邪惡的壞人,被這些處境所傷害吞噬的人們,起身對抗挽救頹勢的人們,在其中牟取套利空間的人們,這本書寫的是他們的故事。故事的基調是鋪展他們所在的社會結構,為何如此行動,以及提出時代趨勢往何處去的警示。 這個時代我們就置身其中,共同經歷、見證過一些事件,但總是很難說得清楚,在假新聞讓一切真假難辨
★ 全新增修版 ★ 巴菲特最常替人簽名的一本書! |巴菲特唯一親筆撰述| 完整呈現巴菲特企業治理與價值投資理念的世紀經典 ▍康寧漢很好地彙整了我們的理念。——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非常實用。——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是巴菲特親筆撰述唯一著作,也是當前最完整收錄巴菲特致波克夏股東信的一本書。此次最新增修版,譯自原著最新版(第四版),較前一版之增幅達四萬多字,所探討之面向也因而擴充,從舊版的七篇增加至九個篇章: (1)公司治理 (2)金融與投資 (3)另類投資工具 (4)普通股 (5)企業併購 (6)評價與會計 (7)會計詐術 (8)賦稅 (9)波克夏五十週年回顧與展望 此外,編者康寧漢教授修訂本書期間,適逢巴菲特領導波克夏五十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本書也特別收錄了極具重要性的內容: 巴菲特波克夏五十週年回顧與展望:比爾・蓋茲稱此為「巴菲特寫的最好,也最重要的一封股東信」。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波克夏系統」(Berkshire System)五十週年公開信。 本書面世至今已二十多年,精確且有系統地闡述巴菲特對投資及企業經營的觀點,易於理解、內容全面,是研讀巴菲特理念的最佳讀物。多年來廣受讀者歡迎,甚至超越巴菲特本人的傳記,成了巴菲特最常替人簽名的一本書。《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是每一位投資人及想瞭解巴菲特的讀者,此生不可錯過的重要著作。 [好評推薦〕 價值投資法經典之作,有關巴菲特理念最完整可靠的資料。...
暌違十年,吳淡如最新長篇小說 「我想寫的從來不是純愛小說,不是浪漫的愛情故事,而是某種人生的真相。」 ▎即使滿身缺點,就算不完美,她們是否終有可能遇見幸福?▎ 李又又:我一直看妳不順眼的理由,其實是因為妳做了我心裡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衛妍:我只是順著我的本性,選擇過我想過的日子,妳不想嗎?如果妳覺得我汙濁,那是因為妳沒有用純真的眼光看我。 她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對姊妹,各有各的美麗和驕傲,一個總是按照自己的理性小心謹慎,一個總是按照感性直覺;一個過冷,一個太熱……從來沒有看彼此順眼過,吵吵鬧鬧,爭爭奪奪。 她們品嚐了不一樣失落,也犯上了同樣的錯,卻被迫在意外發生後重新回到兩人共同的原點,思考自己的生活該如何轉變。從相互忌妒、厭惡,她們發現,原來一切的芥蒂、比較、搶奪與爭執,根源還是因為太愛彼此;歷經生死,度過風雨後,她們終於了解,原來,愛自己身邊的人,就是幸福。 這是兩個缺愛、渴愛、有時可愛,有時可恨的女人,跌跌撞撞中,與自己和解的人生。 離上一部小說正好十年。 這十年,由於勇於生活,多體會了好多人間事。 歷盡了生死兩茫茫。度過了半生辛苦不尋常。 所以我看待感情、看待人,比十年前寬容。 有缺點的才是人,有缺憾的才是人生。 不必排斥,不必認同。這個世界如此有趣,正因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存在,而每一個故事都有可能…… --吳淡如,〈不忘初衷又十年〉
重返單身,如此艱困,也如此神聖。 離婚或分手未必就能恢復單身,讓許常德教你,重返單身。 門當戶對,重視的是條件;天長地久,渴望的是不變;愛你入骨,執著的是當下。 這些都不是愛。 不要害怕回歸本能,不要害怕你的想像超越你的經驗,也不要擔心離你熟悉的傳統太遠。如果愛得燦爛,一夜就是永恆;如果恨之入骨,片刻形同隔世。心之所以會空洞,不是因為失去一個人,而是在你愛上他時,就為了想裝進全部的他而將自己掏空,所以才會在他離開後,顯得荒蕪。你一開始就沒打算保有自己,現在也就毋須害怕放手。 不要怕選擇,因為痛的停留就如同愛的停留,都不會是永遠。 重返單身,重返那個遼闊的世界。在那裡,原本有一個什麼都不設限的自己。 重返是條不容易的路,也是充滿希望之路。迎接全新的世界,創造你的第二人生。
[內容簡介]《心術》進出生死的白袍底下,仁心與仁術分秒拉扯不休!醫病地位失衡衝撞之下,仁心的初衷誰能堅持不墜?六六 繼張愛玲、虹影,最具代表的海外華裔女作家;《蝸居》作者目標讀者:■小說文學讀者。■喜愛觀賞美劇「急診室的春天」、「實習醫生格蕾」、「整型醫師」、「怪醫豪斯」;日劇「醫龍」、「救命病棟24小時」、「仁醫」等,小說「白色巨塔」、「大醫院小醫師」等,對醫療相關有興趣之觀眾讀者,也為本書重點推銷讀者。------[本書特色]1.六六這位有「話題女王」之稱的中國海外女作家,在繼家庭倫理三部曲《王貴與安娜》《雙面膠》《蝸居》之後,再次觸碰社會敏感話題,將矛頭直指醫患關係的敏感領域。據稱,六六臥底上海數家知名醫院半年,親身經歷各種案例,最終推出這部被各界視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小說。2. 本書採取日記方式,用特有的輕鬆靈動文字,為觀察醫病矛盾、醫術仁心之間的拉扯,提供了另一種視角與體驗。並在日記之後,引用六六部落格的內容以及網友的回應,藉由互動內容創造2.0版的小說。3.這部小說現正在改編為電視劇開拍中,該劇由<蝸居>的女主角海清領銜主演。
[內容簡介] 海萍與海藻成長於書香門第,雙雙畢業於上海的名牌大學。姊姊海萍與蘇純在這座城市成家立業,他們千挑萬選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一處租來三坪大的小房,等攢夠頭期款,變身房奴是海萍最大的夢想;妹妹海藻與男友小貝,為攢夠結婚基金就籌辦婚事。 一對貧賤夫妻、一對白手情侶,物質雖不富裕但也與有平靜幸福的生活,卻從海萍成為百萬「負」翁開始,四個人被城市成本推向失控的生活。這一切都因市長秘書—宋思明的介入。 海萍的失業,因著宋的間接介紹兼職家教,意外拓展了事業;蘇淳也因宋的出面而免受牢獄之災;一個風度翩翩、出手闊綽、成熟睿智的男人,對涉世未深的海藻當然是有魅力的,就在無法挽回與小貝的單純戀情後,海藻轉向成為宋的「職業二奶」。…… 當海萍一家辛苦地做著「房奴」,自力更生入住新房時;海藻享受短暫奢華的「二奶」生活,懷著宋的兒子時孤身守候;宋因一樁命案而公務纏身,最後在公安追緝中,意外車禍身亡。-----[本書特色] 1.這部小說以高房價下都市人的住屋夢想為主題,是集男女情感、職場競爭和官場腐敗之大成的都市情感大作。作者以幽默詼諧、鮮活的行文風格,讓每位讀者在小說中找到自己、朋友、同事的影子。 2.指出真實社會問題,官員貪污事件,加上情感出軌與包養第三者現象;房價嚴重上漲,大部分人民已經負擔不起房價;資本家剝削小職員,給予少額薪資,卻無限制加班等等。社會已經無法靠著理想存活。 3.看完《蝸居》你會發現,人性禁不起經濟的壓力和權力的誘惑,讓貪婪在城市中熠熠發光,透進每一個想要圖謀不軌的窗口。
?【只要懂中文,你就看得懂財報!】不怕數字密密麻麻,一眼抓出最關鍵的投資密碼!只要懂得加減乘除,就能看穿公司隱藏的危機!以最直觀的日常案例,教你中翻中解釋財報概念!財務報表是一種語言學,難的是中翻中。中英夾雜的專有名詞看似複雜,其實靠常識就足以理解,不必辛苦死背定義。你無須鑽研艱深數字與公式,只要運用個人生活中的財務思維,就能推導出公司經營的各種關鍵資訊,看穿投資密碼!◎瞭解三大報表立體觀,避免落入帳務造假陷阱!◎搞懂損益盈虧純屬帳面進出,預估的淨利不等於現金!◎學會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綜合運用,輕鬆判斷經營績效!◎抓出現金流量往來的真相,真正看出公司的獲利含金量!【領銜推薦】戴勝益(王品集團創辦人)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黃明漢(神基科技董事長)宣建生(冠捷科技董事長)許景泰(SmartM 創辦人)楊佳燊(傑思.愛德威創辦人暨執行長)謝文憲(商周部落格、蘋果日報 職場專欄作家)?王永福(上市公司簡報顧問、《上台的技術》作者)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OL心聲代言人 雪倫 全新力作百萬讀者千呼萬喚,網路連載單日點閱率再創新高!= 縱使漫長而孤寂的等待只能換得一瞬即逝的快樂和幸福,我也願意。=這一年,她二十九歲,正談著一段經歷了漫長時光的戀情。在她心中,也懷揣著與心愛的人共組家庭的小小夢想,卻從沒有等到一個時機能讓她說出那句「我願意」。偶爾感覺被年紀追著跑的時候,她不禁茫然地問自己:有沒有可能,她長久愛著的那個人,到最後不是「對的人」?所有的不安、無助、自我懷疑漸漸累積,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提出「五大性格特質」理論的羅伯特·麥克雷( Robert McCrae )與保羅·柯斯塔( Paul Costa )就認性格的變與不變之爭能對牠們進行可靠的測量。但在深受理性影響的「嚴謹型」這個特徵上,檢測的成效不彰,它似乎是人類與黑猩猩才具有的特質。 0 0 b 巴汗後以山 ...
你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可能僅取決於前一分鐘你身邊的事物! ★ 甫出版即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 《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各界學者、各大媒體,齊聲讚譽! ★ 趨勢觀察界、心理學界的新銳明日之星! 我們總認為可以掌控自己的思考,但其實我們的想法、判斷與行為深受看似理所當然卻意想不到的周遭環境,以及一些先天因素影響!這些微妙的潛在因素讓我們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最終將會影響我們的命運! ▍一個好唸的名字(或公司名稱)會讓你的成功來得比別人快? ▍投履歷給傳統產業或外商公司時,你的面試機會也可能取決於大頭照的臉部比例? ▍「十萬人使用過都說讚!」這種產品只有亞洲人才會買帳? ▍想不到點子時,多看蘋果公司的商標就能激發創意? ▍在秋冬季大量上映浪漫愛情喜劇,是電影公司的策略之一? ▍瑞士西北部小鎮警局設置了「粉紅牢房」、美國德州監獄也讓囚犯穿上「粉紅色囚衣」的用途? 一個研究發現,「像泡泡糖的粉紅色」會讓人毫無來由地力氣減弱、情緒鎮靜。有人根據這個結果,將重刑犯的牢房漆成粉紅色,果不其然那些凶暴殘忍的犯人,被關進粉紅色牢房15分鐘後隨即心情平靜下來,乖得跟隻小綿羊似的。之後「粉紅色牢房效應」便逐漸被引申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粉紅色的公車座椅消弭了破壞行為、父母將活潑好動孩子的房間漆成粉紅色,甚至美式足球教練為了平撫對手的激動情緒,特地將客隊的更衣室漆成粉紅色,藉以打敗對手! 心理學博士亞當˙奧特藉由以上例子,以及運用其他各種面向實例,說明生活中影響我們決策的潛在因素,像美國選戰趣事、交通事故目擊者證詞及電影上映時機等,闡述一項驚人發現:人的思考、行為及想法竟受到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掌控! 【本書特色】 ◆ 三大章節,分別由9個不同形態存在於生活中的主題一一分析。 ◆ 以行銷學、心理學、社會學驚人的實驗數據,搭配文化史地饒富興味的軼事,讀來富有知識性且興味盎然。 ◆ 搭配研究實驗圖片簡單易懂,同時可以跟著書中敘述實際操作。 本書引用許多尖端的心理學、行銷學及社會學的實例結果,證實我們的生活周遭除了顏色之外,還有很多「隱形的手」正在操控我們的思維。奧特以詼諧筆鋒展現精湛才華,列舉許多出乎意料且令人信服的傳聞、事件、研究結果及人物軼事,讓我們知道如何才能辨識出這些潛在力量,驅使我們成為更聰明的決策者!從我們的內在世界、與人之間的世界,到外在周遭的世界,奧特為我們揭露這一連串綁架我們大腦的隱藏力量,點醒我們察覺事物的目光!我們的人生是由一次次決定堆砌而成,幫助你認清人生中的種種障礙,瞭解更明智、更聰慧的決策方法將會為你重拾命運掌握權,讓你能更聰明地經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