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的經驗: ─ 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

大英帝國的經驗: ─ 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
ISBN-10
9578654243
ISBN-13
9789578654242
Category
History / Europe / Great Britain / General
Pages
447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9-10-25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八旗文化
Author
井野瀨久美惠

Description

從新教帝國到世界帝國,從喪失美洲到縱橫七海,

「大英帝國」其實是跨越兩種不同面相,經過解體再重組的「兩個帝國」?


移民、奴隸解放、百貨公司、商品與人的流動……

從社會生活史的「柔性帝國」角度,描繪不為人知的「帝國側臉」,

如此便會勾勒出一幅饒富趣味的景象。


當我們提到「大英帝國」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優雅的下午茶、強大的海軍、大英博物館的精美收藏、還是小說家福斯特和毛姆筆下的異國風情?


然而,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卻是從「領土喪失」開始建構起的?


美洲殖民地的獨立在傳統的大英帝國史中,往往只被視為一段不重要的插曲。然而,本書作者大膽地提出一個論點:美洲的喪失,才是大英帝國由「新教帝國」,重組為「世界帝國」的一大關鍵!


■「美洲喪失」帶來的衝擊──帝國認同的瓦解與重組

英國在十八世紀初,已經具備了「帝國」的形式;然而,這個帝國不過是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國度,聯繫母國與殖民地的,是共通的新教信仰。透過新教,凝聚了「我們都是英國人」的認同。但,美國獨立卻打破了這種脆弱的紐帶。


同為新教徒的美國人與天主教的法國聯手,打敗了英軍,對英國人造成很大的衝擊。以往的新教認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思索「我們是誰?」「到底什麼是英國人?」史學家愛德華‧吉朋,正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羅馬帝國衰亡史》,探索強盛的「帝國」為何會逐漸瓦解的原因。


經由這個「喪失與重組」的過程,英國由英格蘭王國邁向真正的「聯合王國」,其面相也產生了重大轉變。由壟斷貿易轉變為自由貿易、由蓄奴轉變為解放奴隸、移民社會的變化、女性能見度的提升等,都是這個重組過程中所帶來的衝擊。也因為這個重組,我們才得見今日認識的「大英帝國」。


■帝國社會結構的重組──移民增長與道德重整

失去美洲之後的大英帝國「解散之後再次重組」,重組後的新帝國,不論在自我認同和社會架構上,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喪失美洲後的英國,開始將蘇格蘭與愛爾蘭納入掌控之中,從而形成了「聯合王國」的雛型;在這種形塑過程中,大量因戰亂與飢荒逃離王國的蘇格蘭人與愛爾蘭人,構成了第一波移民潮的主力。這波移民風潮到了十九世紀後,又因為工業革命造成的貧民問題,而產生了新動力。在這第二波移民潮中,我們所熟知的澳洲、加拿大,以及現今的美國社會,都為其所形塑,並誕生了今日的面貌。


帝國重組的第二個現象,便是道德的重整。美洲的喪失,促使英國人開始省思: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否是因為道德腐敗之故?於是,在英國,掀起了一股「道德重整」之風。包括拯救貧民、鼓吹福音主義、整飭東印度公司的腐敗等,而最為著稱的,便是解放黑奴。英國原本是蓄奴的主要國家,但卻搖身一變成為解放奴隸的先驅。所謂「慈善的帝國」形象,便是在這種狀況下興起的。


  ■女性的帝國──「維多利亞仕女」VS獨立自主的女性

以維多利亞女王為首,女性的形象在第二次帝國期間也有重大轉變。英國政治家如迪斯雷利等人,將女王打造成「帝國的象徵」,從而為帝國附上了一層女性的柔和色彩。以女王為首的「維多利亞仕女」,給人的印象是一種宛如「家庭的天使」般,溫柔賢慧、愛夫愛子的淑女形象,這種優雅卻又有如籠中鳥般的印象,正是一般大英帝國女性在傳統眼光中的看法。


然而,事實上大英帝國的女性,並不只限於所謂的「維多利亞仕女」。且不說當時因為工業化社會而產生的眾多單身女性,在帝國的各個角落中,也可以見到女性獨立且活躍的形象。除了我們熟知的醫護與慈善領域外,在移民群、殖民地當中,也出現了許多女性遠渡重洋,跨足偏遠社會的身影。


換言之,在看似對女性重重限制的第二次大英帝國,卻也因其發展給了女性更開闊的空間,從而為後來的婦女運動埋下了種子。


■自由貿易的帝國──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重組之後的大英帝國,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貿易取代了壟斷貿易,過去想像不到的交易情況,在帝國當中都能看到。因此也有人說,新的大英帝國其實就是個「物品的帝國」。


◎午茶時間的登場

在英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男人喝咖啡,女人喝紅茶」。相較於價格較昂的咖啡,隨著東印度公司擴張輸入英國的紅茶,變成了女性喜愛的飲品。女性將「準備下午茶」當成是家庭的一個重要環節,於是英式下午茶也就成了「英國習慣」的一大象徵。


◎百貨公司的興起

百貨公司的興起,也是自由貿易帝國的一大象徵。受到第一次萬國博覽會的刺激,人們對於各地商品的需求激增,於是出現了將各地貨物集中一處,供市民進行消費的百貨業。百貨公司的出現,代表著民眾對於物質的渴望大幅提升。


◎博物館的出現

帝國擴張的另一個象徵,就是博物館的出現。以大英博物館為代表,博物館不只蒐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物品,同時也擴充了當代人民的眼界。十九世紀末,英國爆發了狂熱的「埃及熱潮」,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展品功不可沒。


◎旅行的發達

帝國的版圖擴大,同時也促進了旅行業的誕生。汽船與火車的出現,讓原本昂貴的旅行變成大眾都能享受的廉價娛樂,登山變成時尚消遣,海外旅行也變成帝國人民趨之若鶩的新享受。不過,旅行團員欠缺對當地的理解,破壞環境,這對帝國的形象,其實也有不良影響。


====================

■那麼,到底何謂「大英帝國的經驗」?

「島嶼帝國」的經驗能給今日的世界與台灣什麼反思?


現今的英國,正為認同危機所苦惱著。然而,決定自己是誰的,是個人的經驗。正因為如此,人們對於自己是誰的意識,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那麼,在英國從島國擴張成為帝國的過程,又以何種方式刻印下了什麼呢?這種「經驗」一直持續到伊拉克戰爭,仍然是困擾著英國與眾多殖民地乃至屬國的問題。今日的英國,雖然對於帝國的過去感到迷惑,但仍然嘗試著找回在那段過去中的失去之物;這正是本書所要描述的「帝國輪廓」,也是持續至今的殘影。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大英帝國的經驗──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7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名人推薦


本書審訂、導讀:汪采燁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英國近代史、婦女史專家。

Similar books

  • 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震撼人心的大英帝国全历史,北大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倾情推荐!
    By 劳伦斯·詹姆斯

    5问题是没有可以去打击的目标。到月底,愤怒已经变成决心。至少从军情六局的主管乔治·肯尼迪·杨(George Kennedy Young)告诉一个中央情报局特工的话中看是这样:“现在可以准备打最后一场仗了,不管成本如何,我们都会胜利。” 6 预言一向是模棱两可。

  • 帝國的東方歲月(1750-1850):蒐藏與征服,英法殖民競賽下的印度與埃及
    By 瑪雅‧加薩諾夫

    ... 戴爾、邁克爾.多德森、吉萬.德爾、道格拉斯.福德姆、杜爾瓦.高希、托拜西.耶爾薩克、洛倫茨.呂蒂、埃莉莎.米爾克斯、約翰.門羅、阿拉貝拉 ... 沙維特也是一樣,他們引導我走出了出版的迷宮。向諾夫書局(Knopf)的卡蘿爾.詹韋致敬,感謝她溫暖和充滿智慧的建議。第 ...

  • 香港: 大英帝國的終章【典藏版】──從英屬香港到特別行政區,香港156年發展史最重要的非虛構寫作經典
    By 珍•莫里斯

    從英屬香港到中國特別行政區,重探香港回歸前的最後風貌英國「終身成就」金筆獎得主──珍.莫里斯爬梳香港一百五十六年發展史最完整的非虛構寫作經典!結合第一手珍貴史料及三十年間多次遊歷的親身見聞以大英帝國的角度和香港「局外人」的身分現身忠實重現香港過去的原型與今日的風貌……觀察香港懸浮在英國殖民歷史與中國不確定的未來之間的命運!「珍.莫里斯不但出版了一部精湛的帝國史,也撰寫了一部描述香港的最佳著作!」──「末代港督」彭定康   本書寫成於一九九七年香港政權轉移前,被譽為爬梳香港發展史最經典的非虛構寫作。在作者筆下,讀者宛如身歷其境,一方面看她於一九九七年到來的前一年重訪香港,記錄殖民帝國的最後一頁;一方面也看她在其中尋找香港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風采,呈現香港過去的原型與時代下的各種風貌。  ▋在香港的骨子裡,從來不曾真正地脫離中國……  作者珍.莫里斯彙整第一手史料與三十多年的香港遊歷見聞,指出香港在每個階段的變遷都與中國的內部動亂有關,同時也被動盪不定的國際局勢左右,而生活在當地的政商名流、妓女、海盜更影響著香港的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是社會體制、經濟體系的改變,以及對內地政權引起的衝突等等,無不道出香港身繫中國與英國拉扯、微妙曖昧的三角關係。  莫里斯以老練精湛的筆法描繪了這座華洋雜處的城市、它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形象;固然它與英國的關係更貼近,但實際上,這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從來不曾真正脫離過中國,從來不曾失去骨子裡的「華化」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斯的書寫之所以獨樹一幟,在於她以大英帝國的角度和香港「局外人」的身分,現身於香港獨特的歷史洪流來觀察香港、中國、英國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既然香港最終要與大英帝國分道揚鑣,那麼,英國最後還能為自己的最後一塊殖民地留下些什麼,足以讓後世來評價呢?  ▋沒有了英國,香港究竟會走向一條怎樣的路?  香港的矛盾和瘋狂,宛如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紀錄片。如同莫里斯所述,在大結局來到之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沒有人知道會怎樣,香港最惡劣的歷史可能還會重演:糟的是可能成為中國省份裡的受暴政統治、乖乖聽命的共產黨城市,好的話可能發展成新民主中國的典範、引導中國進步的北極星。  而香港不管成為中國好的還是壞的那一部分,都注定得重新納入中國。莫里斯認為,以長遠來看,不去抵抗勢不可免之事或許才是明智之舉。這片殖民地並非是個慈善組織,英國已經盡力安排香港人民的未來,而他們現在必須順從中方存在的現實。  如今我們站在終結的時代裡回望,莫里斯的說法宛如對香港命運的預言。不免令人反思起香港近年遭受的挫敗,以及在挫敗之中如何蛻變。身分該如何理解?歷史該如何記憶?權力是否必須服從?制度該如何改變?這些問題,不只香港人在面對,也不只香港人在嘗試回答。我們不禁要問,帝國曾有的榮光能否讓香港幾經浮沉的此刻,再找到勇於犯難、積極冒險的機會呢?

  • 中東的裂痕: 泛阿拉伯主義的流產和大英帝國的遺產(劉仲敬‧民族發明學講稿03)
    By 劉仲敬

    為何敘利亞戰亂不斷,人民流離失所,而波斯灣卻繁榮穩定,富甲一方? 同一個中東、同樣的阿拉伯社會,基於何種歷史而踏上不同路徑的民族發明之路?   「敘利亞」路線:推動大民族國家(泛阿拉伯主義)而慘遭失敗、戰亂不斷   「波斯灣」路線:維持小民族國家(部族民主聯邦)而獲得成功、繁榮穩定   劉仲敬(阿姨)告訴你中東裂痕的深層原因   在於「自發秩序」是否可以持續生長與開花結果!   「伊斯蘭社會效忠的對象是部落、宗教和大家庭,而不是民族。」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衝突論》─   **********   ▉ 從民族發明學的視野來看,   中東戰亂或和平的關鍵,取決於當地「自發秩序」是否能夠持續生長!   二十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在一次大戰後徹底崩潰,原有的中東地區領土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無主之地」,相繼遭到西方列強如法國、英國的託管或保護,並在二十世紀中期紛紛獨立成近代的民族國家(Nation)。這些國家發展到今天,有的社會穩定且繁榮昌盛、有的則是陷入長期的族群紛爭或內戰衝突,淪為「敘利亞化」的部族戰爭之地。是什麼原因,在今天中東各國家的戰亂或和平、衝突或穩定之間劃下了深遠的裂痕呢?   本書通過民族發明學的視野,分析中東地區的八個國家案例,試圖回答上述問題。這些案例包括了肥沃月灣地帶(Fertile Crescent)的國家如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以及庫德斯坦自治區,以及波斯灣(Persian Gulf)海岸地帶的國家如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還有位於東非、文化上屬於阿拉伯的桑吉巴自治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民族發明過程,有的企圖打造大民族國家而失敗,有的則成功建立了小民族國家;而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原因,便在於這些國家的「自發秩序」,也就是天然形成的習慣法與社會秩序是否能夠持續成長或是被迫中斷。   ▉ 泛阿拉伯主義建構的文化民族國家,   是今天中東地區「敘利亞化」衝突的根源!   中東地區自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弱與歐洲勢力的入侵,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潮也隨之興起。如同近代東亞的「中華民族」與「漢族」,中東地區陸續誕生了相似的「泛阿拉伯主義」及「泛伊斯蘭主義」等大民族主義思潮,其擁護者都企圖在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內,建立「文化泛民族主義」的近代國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二戰後敘利亞成立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這是個中東版本的「國民革命黨」;他們試圖通過「團結所有阿拉伯人」的民族口號,建立一個「三民主義」的「阿拉伯民國」。但是,這些試圖超越民族國家天然邊界的「文化泛民族主義」理想,最後都失敗了;他們失敗的根源,在於中東地區存在著遠比它們歷史更久遠、更強大的力量,也就是以部族為主的基礎社區力量;本書提及的庫德人及其民族的發明歷史,便是最好範例之一。...

  • 時間怪獸:被歷史塑造的大英帝國進步假象
    By 普莉亞.沙蒂婭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好書 振聾發聵的道德之聲∼人文學科的亂世警鐘 當歷史宛如時間怪獸吞吐讓人混淆的謊言, 本書痛快地揭開沾?了弱勢者?血的真相! 人們認為歷史必然是一個進步的故事,而這種信念把我們帶到了災難的邊緣。 史家之筆不只記錄過往,同時也在「塑造」現在與未來…… 歷史為何會成為大英帝國合理化征服與侵略的藉口? 好幾個世代以來,英國的思想家們都在講述大英帝國的歷史,時至今日,英國仍有近半民眾認為,帝國的過往象徵某種光榮。在帝國主義早已被唾棄的現代,大英帝國為何仍舊得以保有正面評價?本書作者普莉亞.沙蒂婭認為:史家們的歷史寫作,正是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她一一檢視近代英國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像是湯瑪斯.潘恩、埃德蒙.柏克、詹姆斯與約翰.彌爾父子,及溫斯頓.邱吉爾等等,犀利的點出他們一方面讚揚英國的自由民主,一方面又為帝國擦脂抹粉,正當化帝國主義的殖民暴行。 審視曾被英國人訴諸的特定史觀,例如「人們無能為力改變歷史傳承」、「帝國暴力是歷史進步的必要之惡」,或是「偉人必將帶領人類歷史通往進步」……史家們運用這些概念,替大英帝國的殖民暴行卸責。沙蒂婭藉由揭露出歷史如何成為帝國的掩飾工具,展示了歷史寫作的戲劇性後果:歷史寫作並非只是記錄過往,而是給各種曾發生的事件不同意義;它宛如一隻時間怪獸,同時吞噬與改變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歷史學科如何透過讓帝國在道德上可信來幫助打造帝國,並且透過讓帝國獲得合理性,從而再造了歷史的書。 專文導讀 陳嘉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本書細數了英國帝國主義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上半葉、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戰前後以及二戰之後,在每個階段遭遇殖民地的反抗以及帝國的血腥反撲後,英國的知識分子和政治社會菁英如何透過召喚歷史感和歷史意識,管理他們的良心,為他們的能動性提出遁辭,或者洗脫罪惡感、或者英雄化地承擔起罪惡感,反而證成了他們支持帝國主義繼續擴張的主張和行動。……本書對英國帝國主義在不同階段面對的局勢和良心挑戰的分析極為豐富……十九世紀後半到一戰之間的帝國主義,帝國的行為只有變得更邪惡和墮落,英國人對於殖民地人民的觀點和態度也變得更失望、更殘酷……」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鑑慧|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宜中|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禹仲|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陳思賢|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曾國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 中國香港(增訂版):文明視野中的新邊疆 
    By 強世功

    “香港的主流敘事要麼從西方看香港,要麼從香港看香港,或者從香港看中國,很少從中國看香港。如果有,也往往從歷史上的中國,而非從當下的中國或未來的中國看香港。殖民统治不僅意味著領土的割佔,也意味著由此造成心靈的割佔,而心靈的割佔導致自我認同的變化慢慢地將領土的割佔正當化了。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與政治交織在一起,牽動了香港故事中的悲歡離合。” 正是圍繞殘留至今的“心靈割佔”問題,在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強世功教授對其名著《中國香港》進行了全新增訂,用超過原版一倍的篇幅,從大航海以來全球“帝國—文明”秩序的互動視角出發,以史帶論,講述九七之前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展示香港在港英統治者與華人精英的互動之中、香港內部不同勢力的較量之中、中英兩國的博弈之中,以及全球大國競爭、道路選擇和秩序重建之中的顛簸沉浮;更提出“以香港為方法”,充分利用這塊文明融合的“新邊疆”,不僅解決香港人心回歸的緊迫現實問題,更思考中國崛起和文明復興的長遠戰略問題。

  •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By 顧準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 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
    By 本村凌二

    羅馬人的故事壓縮了人類歷史的結晶從「共和」到「帝國」,羅馬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憲政經驗的歷史。羅馬衰亡了嗎?擺脫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舊史觀,以開放觀點重新評價古典時代。 曾經稱霸地中海的羅馬帝國,本身的存在與崩潰就是歷史上永遠難解之謎。羅馬為何能從一座城市國家崛起、搖身一變成為將地中海作為「內海」的大帝國?又是如何能維持帝國的統治長達好幾個世紀? 在重新思考何謂「帝國」,該如何建立理想政府體制的現在,羅馬的「共和制」與「帝國制」的經驗,值得展開古代史與現代史的對話。 本書中除了提出「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傳承羅馬人精神的「祖宗成法」、「古代晚期社會論」等觀點解析羅馬史與古代時期的地中海社會外,同時也鮮明刻畫出羅馬帝國史上重要人物的立體面貌,用生動的筆觸帶領讀者親炙歷史的現場。 ■ 義大利的一個小型城市國家發展至世界帝國的原動力為何? 有別於古老的亞述、波斯、亞歷山大帝國的獨裁,羅馬創建了「共和」! 根據傳說,在西元前七五三年建國的都市國家羅馬,最初是由伊特拉斯坎人的王支配。但是在放逐傲慢的王之後,羅馬厭惡獨裁統治,而由長老集結成的元老院和民眾確立了「共和制」。 相較於一人獨裁,彷彿「聚集多位王者」的元老院以豐富的經驗議論、決定的國策,藉由充滿擊退異民族熱情的民眾來全力貫徹。古代的「法西斯」並不是獨裁,而是對於自身軍國故事的信仰與崇拜。「共和」與「法西斯」的合併──「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正是羅馬擴張的原動力。 ■ 「陸地國家」羅馬對決「海洋國家」迦太基, ──地中海前所未有、延續百年的大激戰! 在統一義大利半島的羅馬面前,佇立的是地中海的霸者迦太基。羅馬與迦太基曾三度陷入戰火,特別是以猛將漢尼拔為對手的第二次布匿克戰爭,從伊比利半島、義大利到北非,可謂是橫跨地中海兩岸的死鬥。 在這場戰役,最終為羅馬帶來勝利,畫下句點的是小西庇阿。身為父親(大西庇阿)和叔父一同在伊比利半島的激戰中逝去的名門貴族,可謂實踐了不辱祖先英勇故事的「祖先遺風」。 兩大地中海霸權的戰爭,羅馬制伏強勁宿敵依靠的是尚武的羅馬精神,與對共和制度的向心力。在「商人軍國主義」的迦太基與「農民軍國主義」的羅馬之間,決定性的差異便是商人的傭兵沒有對「羅馬共和」的認同。 ■ 多神教的世界帝國為何轉變成一神教的基督教信仰? 這不僅是宗教上的改宗,而是人類史上的一大事件。 羅馬的名勝萬神廟,是在首都羅馬祭祀帝國各地神祇的萬神殿。然而,為何羅馬帝國在四世紀時,會以一神教的基督教為國教?...

  • 嚮導【全套5冊不分售】

    《嚮導》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創辦的第一份政治機關報,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創刊於上海,由陳獨秀題寫刊名,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後擔任主編。後因受軍閥取締,遂遷至北京;其後又繼遷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出版發行,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八日停刊,共出版二○一期。《嚮導》是中共適應局勢,及時調整宣傳策略的一種新形態的黨報媒介。該刊主要發表政治、時事評論文章,以宣傳中共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並以指導群眾鬥爭為主要任務。《嚮導》始於中共草創之初,終於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之際,在問世的五年間,正值中國現代史上驚濤駭浪、風雲詭譎的時刻。期間歷經軍閥混戰、陳炯明叛變、國民黨改組、黃埔建軍、孫中山決定「聯俄容共」、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孫中山逝世、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黨內左右派之爭、中山艦事件、蔣介石崛起、國民革命軍北伐、寧漢分裂與合作等。這一連串影響現代中國政局與命運甚鉅之事件,在《嚮導》中皆有記錄。在國共合作形成後,《嚮導》除繼續宣傳中共的統一戰線政策外,亦對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作了重點宣傳,是中共當時對群眾最有影響力的機關刊物,被譽為是四萬萬苦難群眾思想上的「嚮導」。該刊主要作者群為:陳獨秀、李達、瞿秋白、彭述之、伍豪(周恩來)、毛澤東、陳紹禹(王明)等,時事評論皆為第一手見證,見解獨到,具有相當地史料價值。本次在絕版五十年後重新彙齊復刻出版,以供研究。

  • By 朱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