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從對張愛玲小說的直譯式改編,對李碧華小說的改寫,引用劉以鬯、金庸等小說的意念對都市寓言的重述,以及對中國古典小說的顛覆和解構等等,在在講述一座浮城百年滄桑的故事。 在「借來的時空」中,他們試圖從中國傳統的「前現代」中追尋現代香港的文化之根,在全球化語境中念茲在茲地「懷鄉」,而其中的苦悶、頹廢乃至陷入身份的迷失,以及對瞬息萬變時空的無力把握,恰也是都市人的現代性體驗。香港電影將商業性與藝術性,傳統與現代,去國與懷鄉,犬儒與哲學融於一身,最終確立了文化身份的主體性。
本書為得獎作品結集,共收錄五十九篇得獎作品,作品體裁包括小說、新詩、散文、小小說、兒童文學、文學評論、翻譯文學。
本書收錄王德威對文學與城市的觀察,依台北、香港、上海、北京不同城市區分為四輯,細膩描繪城市與文學的關連與脈動。 本書特點 ★新世紀散文家系列收羅各式不同的散文家,此次收入王德威代表的知性散文。 作者簡介 王德威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從劉鶚悼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眾聲喧嘩:三○年代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等書。
香港電影新浪潮: 二十年後的回顧
本書上半部為“歷史想像”,主要分析香港不同類型的歷史書寫方式,以觀察香港的文化身份流動;下半部為“本土經驗”,希望從城市的角度,思考作為一種新的歷史主體的當代香港文學的發展動力。 誠如一些分析所言,本書作者從小說出發,試圖在歷史建構的意義上辨析複雜多變的香港文化身份,同時圍繞著都市性,建立自己敘述香港文學的視角。與限於一般性作家作品分析的香港文學史相比,本書的研究無疑具有創新的視野。
書籍簡介《帶個腦返學》將作者楊秀卓十年間在《星期日明報》的專欄文章輯錄成書。楊秀卓八十年代開始藝術創作,九十年代轉為站在教室的視藝老師。他講藝術教育,其實是想講生活。由「香蕉」到「PM2.5」、由個人尋夢到傷痛療癒、由街道風景到城市生態、由工人到不同能力人士⋯⋯輕描淡寫我城的文化故事:由五十年代到千禧,把失去的隨着記憶重現。豐富的藝術家例子和藝術知識,穿插在人與事之間,遊走於不同年代和地區之中。178件不同媒介的學生作品,過百幅素描,極具創意和充滿叛逆色彩,反映着一代青少年的心聲,述說着既是個人,也是一個年代的香港故事,是六百多頁書的精華所在。本書超越藝術教育範疇,是一次思考與學習之旅。推薦語楊秀卓好努力透過視藝科教學,嘗試改變what is(現實),創造what ought to be(理想/應該係咁嘅)。因為視藝科冇教科書,楊老師需要自備教材,佢從古今中外、歷史地理、宗教、語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通識、數學各科目抽取課題⋯⋯由文學到食物,統統都讓楊老師用作視藝科嘅內容,成為課堂上嘅題材,讓學生從多方面嘅體驗中建構知識。佢帶同學去睇畫展、舞台劇;鼓勵學生到商場公園創作,去上水旺角深水埗觀察地踎茶樓食飯,到油麻地「活化廳」,畀學生睇剪報、電影,邀請罷工工人到學校主持週會及文學家到校主持工作坊;支持學生到北區圖書館示威,抗議圖書館缺乏與藝術相關的讀物。楊老師呢本書有好多充滿智慧嘅金句或段落,睇下得唔得到你嘅共鳴。如果有,你讀呢本書,你會愛不釋手。──莫昭如楊秀卓是一個很「火」的人,他的學生如是說。楊秀卓運用個人閱歷和藝術文化去點火,不只是在造就一些藝術家,更重要是造就更多年青人透過藝術去認識自己、社會和世界。他們生有更強的觸覺和開懷去面對日益破落的時空。他們培養了更強的批判和獨立思考能力,更具創意地處理自己和別人在生活上和生命的難題。楊秀卓是星星之火,他的學生也是星星之火。在偌大的灰暗世界,實在需要很多很多星星之火去照亮和燃燒,讓在燎原之後,百物重生和叢生,百花齊放。──馮美華
本書特色 1.蒐羅二十世紀初以來,這一百年間將近百位華人遊覽法國的見聞和回憶。 2.這群華人的身分各有不同,舉凡移工、留學生、外交官、記者、藝術家等等,體驗了多采多姿的法國。 3.耳熟能詳的人物:梁啟超、錢鍾書、徐志摩、林獻堂、周恩來、巴金、蔣勳等。 內容介紹 跨越百年,來自近百位華人的第一手觀察, 看見不同身分的華人如何與美麗與憂愁的法蘭西邂逅,撥開遙遠法國的神秘面紗。 明知只是螳臂擋車,梁啟超仍為了捍衛國家尊嚴遠赴法國? 改革中國迫在眉睫,周恩來竟堅持赴法旅遊奠定共產思想? 法國畫壇競爭激烈,趙無極卻成功立足甚至獲得巴黎爵位? 二十世紀初至今,無數華人離開家鄉,前往遙遠的異邦──法國。有些人是參加戰爭的移工、公費補助的學生;有些人則是因公赴任的大使、外派駐點的記者。他們的出身、地位不盡相同,可是都留下了各自生活在法國的所見所聞。本書作者陳三井蒐羅了將近一百位遠赴法國華人的見聞、遊記,他們從讚揚法國文明、科技的進步,到分享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展現彼此對於法國深刻、多元的觀察和體驗。 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陳三井教授,結合多年來的研究與親身經驗,爬梳大量史料與旅法華人留下的文字,透過他們的筆墨,帶領讀者回溯,重建百年來法國的變與不變,讓我們能夠全面了解法國的國情,更影響了至今的社會如何看待法國文明! 好評推薦 以澎湃的熱情與史學家的毅力,鉅細靡遺地搜集並紀錄二十世紀以來,自民國初期憂國憂民的知識份子以及跨海遠赴法國圓夢的華工、藝術家、留學生等人物的風采。多虧了陳先生匯聚各家之言,讓我們得以一窺中國人眼中的法蘭西全貌。這也使得此書彌足珍貴。 ──彭怡平 旅法作家/藝術家 拜讀大作可客觀了解旅法華人的珍貴經驗與貢獻,藉以多方認識法蘭西,殊值參考與省思,誠為「至感愉悅,無限欽敬」! ──呂慶龍 前駐法國臺北代表處代表、駐海地共和國大使 本書匯集眾多旅法前輩直指核心的多元觀點,是進入奧妙法國世界的超強加速器。 ──崔巧臨 駐普羅旺斯辦事處
本书包括“南北朝时期南北的交通、文士和情思”、“读宋元易代之际词”、“明清小说的发展与写实主义”、“末代才女的乱离诗”等若干篇文章.
第一本嘗試全面講述近七十年來馬來西亞人到臺灣的流動移民史一部集結眾人辛勞記憶,描述在臺馬來西亞人的搏鬥之書,為生活戮力經營;也為身分自由積極拚搏。這本書為我們細述大馬人遊走臺馬兩地的歷史現場,以及一個又一個熱帶青年的臺灣故事。——高嘉謙這本書,談的不僅是大馬的歷史,更是大馬人在臺灣的歷史。我們人在大馬的時候,那裡的社會氛圍,讓長年在族群政策不公下的華人,多沉浸在集體的悲情之中。大馬華人到了臺灣,拋開了族群的悲情,個體找到了自我實現的自由。——杜晉軒江懷哲(《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李美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宋鎮照(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特聘教授、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志金(醫師、《ICU重症醫療現場》作者)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張蘊之(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教授、小說家)——各界好評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關於本書=全面觀看馬來西亞在臺灣的群體,細數大馬人在臺灣這些年的政治、歷史與文化交融下的遷移,綜覽他們留下的影響與被影響。——與臺灣比鄰的馬來西亞人,如何在臺灣生根發芽、實現自己?在臺灣的大馬人無法構成「群體」,因此擁有了絕對、不被拘束的發展自由,每個個體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聲且細緻的在臺灣各處揮灑,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包括政治界、社運圈、學界、醫界、影劇圈、文化圈,以至於小巷裡烹調道地馬式菜餚的餐廳老闆等,他們早已融入地方,深深影響著臺灣,也回照著馬來西亞。本書作者杜晉軒,耗費心力進行採訪、田野調查各領域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他(她)們姿態各異,默默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大馬生命力。國民政府遷臺七十餘年,隨著僑教政策與外籍生來臺就學的實施與變化,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流動與深耕也已超過一甲子。回看臺灣的近代發展脈動,馬來西亞人不只經歷其中,更是參與者,無論他們是在各行各業打拚奮鬥,或是作為在臺灣民主進程扮演推手的「境外勢力」,馬來西亞與臺灣文化交相融合的面貌,過去甚少被整體性的探討,這本書將帶領讀者一探馬來西亞人北漂臺灣的各方人物故事與歷史因緣。▲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到——馬來西亞華人為何選擇來臺與留臺僑生VS.外籍生的困境與衝突影響臺灣民主進程的「境外勢力」的政治認同轉變當前臺灣政治與馬來西亞政治的交互影響馬來西亞人分布在臺灣社會中的成功與挫敗……=書系精神=「從臺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臺灣」[台灣@南洋]書系,與您訴說屬於臺灣的南洋故事。透過歷史田野、文化踏查、文學故事的接引,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呈現臺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台灣@南洋]新書系,由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主編,主要出版跟臺灣有連結對話的南洋文化人文書——[台灣@南洋]書系,透過臺灣的知識平臺建立一個望向南海,探索島嶼、半島、海峽等海洋視野的人文視窗,連結南洋的歷史文化與政經線索,締造一個帶有田野現場,結合廣大歷史視角的跨域視野。臺灣從遠古南島民族的跨洋遷徙,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占據,明鄭政權的南海貿易,締造了十七世紀以降臺灣在海洋世界跟南洋的連結。爾後金門人落番南洋,日治臺灣曾作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在南洋作戰、受俘的臺籍日本兵和戰犯臺灣人,冷戰時代臺灣作為第一島鏈往南延伸的反共陣線,這林林總總跟大時代脈動相連的遷徙和移動,使得跨境南方,既是地緣政治議題,也是歷史敘述、地域文化的線索。換言之,臺灣其實早已擁有自己的南洋故事。那個帶有家國歷史想像,但也不乏人類學、地理學意義的族群遷徙和文化傳播,帶我們回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現場。跨足田野,回到歷史線索裡的小故事,我們呈現臺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擴建一個知識生產的園地。書系的精神標舉「從臺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臺灣」,在兩個地域傳遞聲音,透過文學故事、歷史田野、文化踏查的接引,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時代變遷裡形塑的文化元素,人文地理的地方風土。[台灣@南洋]書系,藉此為讀者指引路徑,展開南方旅程,在大歷史與小故事裡建立我們的軌跡,識別自我與他者,讓讀者獲得橫向跨界的知識洞見和靈光。——主編高嘉謙=精選段落=臺灣馬來西亞月餅長相差很大臺灣中秋節給大馬華人的震撼教育,除了烤肉之外,大概就是月餅「長得不一樣」……大馬華人所吃的月餅屬廣式,這主要是我們有許多廣東移民後裔,其中一家叫「錦綸泰」的廣式月餅,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一九〇〇年廣東出生的李孝式,曾是國民黨陸軍上校,廿四歲下南洋到馬來亞協助父親李季濂經營錫礦業,接著拓展會匯兌的事業,創立「錦綸泰」商號,在一九七一年轉型為茶樓,才有「錦綸泰」這月餅品牌延續至今。不能說出來的「追夢人」——大馬非法勞工大馬曾是全球重要的錫礦出口國,但隨著錫價在八〇年代末崩盤,造成了大批原依賴錫礦業的華人城鎮陷入經濟停滯的困境,尤其當中教育程度較低的華人所受到的失業衝擊最大,為改變生活,他們只好「跳飛機」,而臺灣就是其中一個落腳國。所謂「跳飛機」,是指這些欲前往已開發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日本打黑工的的華人,多購買機票入境當地後,就逾期逗留非法工作,其中不少華人是來自我的家鄉霹靂州,我親戚中就有人曾到日本和英美跳飛機。霹靂州、森美蘭州曾是馬來半島,甚至全球的重要錫礦產地,因此錫礦業崩潰後,許多到海外跳飛機的華人也多來自這兩州。值得一提的是,據悉在英國跳飛機的華人多來自霹靂州,是因為霹靂州華人多為廣府人,在懂得廣東話的優勢下,許多英國的香港餐廳老闆也樂於雇用刻苦耐勞的霹靂州華人。至於臺灣,由於薪資條件、匯率不比英美日澳等國,因此會來選擇來臺跳飛機的華人始終是少數,而且逗留時間不長,會長期留下來的,要麼是已習慣了臺灣這純華語社會,要麼是因為愛情。大馬影視圈在臺灣目前在臺灣的新生代大馬演員,則是劉倩妏,她十六歲在大馬的出道,二〇一六年開始來灣發展,至今已出演過多部臺灣與大馬的電視劇與電影。相比在臺的大馬藝人多是歌手身份,劉倩妏是少數專注於演員身份的在臺大馬藝人。至於目前成就最高的,當屬李銘順。李銘順在二〇一四年憑電視劇《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榮獲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首位奪下金鐘獎的大馬藝人,七年後又憑職人電視劇《做工的人》奪下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而李銘順的弟弟李銘忠,近年也在臺灣演出多部影視作品,他們兄弟倆都先是在大馬與新加坡的影視圈成名後,才將重心轉到臺灣。
早期香港中國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