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深入抗疫一線的著名攝影家劉宇先生的“武漢抗疫手記”。作為前戰地記者的一份私人抗疫記錄,本書記錄的是疫情之下的武漢人在大難中呈現的大愛以及普通人身上閃現的人性光輝,紀實性與現場感強,加上圖文並茂,是廣大讀者在新聞報道之外,瞭解武漢疫情更多事實更多細節的重要窗口。
... 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2020. Lu Guoping 魯國平先生. “Are we being too hard on Fang Fang by criticizing her diary as a work of 'hearsay'?” (“Zhize fangfang riji daotingtushuo shi keqiu ma”指責方方日記 ...
★王丹第二段獄中回憶錄 ★從北大到哈佛,暢談美國政治流亡生活的全景式記錄 ★剖析自己與台灣的關係,及個人政治主張 在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我經歷過中國七○年代末的巨大轉折、八○年代理想主義的高昂;我參與過八九民運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我也在二十幾歲就承受了黑牢的煎熬;我見識過人生的險惡,我也體會過生活的溫暖;我在中國成長,在美國完成學業,在台灣工作;我是政治反對派,我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我更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我將要講述的這所有經歷,都見證了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家。 ──王丹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本書開頭即從王丹的童年成長經驗談起,以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享受中國八○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美好時光;而他在高中時因為受到一本書的影響,使得他對共產黨忠貞的信仰產生強烈質疑,以至於之後思想轉向,成為北大校園中民主思潮的宣傳者,後來更成為八九學運的帶頭者之一,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巨大的變化。 王丹在本書中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他並以此審視角度來書寫「六四」及因「六四」入獄獲釋後,他為了民主運動再度入獄,及之後流亡美國十年的完整歷程。透過本書,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所見證經歷的一個時代。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簡言之,我希望,一本書不要以文本(texte)的身份出現,那是教學法或批評爛熟的化約對象;我要它瀟脫大方,以論述(discours)的樣貌出現:同時既是戰鬥亦是武器,既是戰略亦是撞擊,既是鬥爭亦是戰利品或傷口,既是時局不是遺跡,既是不規則的遇合亦是可重複的場景。」——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沒有優質國家國家, 就沒有優質民主! 2020年讓全球措手不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導致的肺炎疫情意外爆發,不僅考驗各國政府如何保護國民健康、維繫經濟活動,更加速國際政治情勢的變化,疫情能否獲得控制仍在未定之天,世界秩序已然大洗牌。如今重讀政治思想家法蘭西斯.福山於2014年寫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彷彿置身於政治預言之中。 法蘭西斯.福山師承杭亭頓(Samual P. Huntington),希望能藉由這套《政治秩序的起源》,補足其政治思想因時代衍生的落差。但他的做法並非接續杭亭頓的著作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分析,而選擇從人類史前開始,自人類的靈長目祖先黑猩猩談起。 法蘭西斯.福山認為現代國家要實施民主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建立有能力為人民服務,並且保障人民安全的合法現代國家。《政治秩序的起源》分成上下兩卷,其理論基礎在於,現代成功的自由民主,來自三大政治體制:國家、政治、可問責的政府。 第一、國家必須能合法、有效地使用權力。 第二、法治是用來限制國家、統治者的權力。 第三、一個可問責的政府,會藉由公平自由的多黨選舉等民主程序,迫使統治者以全民利益為優先,而非謀一己之私。 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卷):從史前到法國大革命》中,福山旁徵博引、縱貫古今,展開一場探討政治建制的起源、演變與衰敗的歷史之旅。上卷共分五部,前半以國家建造為主題,闡述從黑猩猩的生活習性乃至人類部落社會的出現;他視中國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現代政治體系的國家,並比較同樣位於東方的印度,宗教如何讓兩者的政治發展截然不同;一路延伸至中東如何藉由奇特的奴隸制度建立短暫的強勢國家。後半則立論於法治,談宗教如何在西方發展出法治獨立的運作模式;以及直到法國大革命前夕,可問責政府在歐洲的發展。 對照2014年書中提到的質疑與推測,如中國能否在專制制度下維持經濟成長,如今讀來分外值得深思。縱然自由市場、有活力的公民社會、自發性的群眾智慧,都是民主重要的成分,但都無法取代一個強健、階層分明的政府。民主建制的存在,並不是評斷某國治理好壞的有力依據,未能兌現承諾,才是政治制度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如何「向丹麥看齊」,建立民主、安全、繁榮又不腐敗的國家,是本書追求的理想國度。
「六四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 一九八九年,劉曉波因參與了「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被捕,遭羈押年餘後,寫下《悔罪書》而獲釋。但重獲自由並未讓這位溫厚的知識分子心靈平靜,「各種問號折磨著我,儘管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的掙扎一刻也未停止過。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面對自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負責?」面對亡靈、面對獄中人、面對中國內外關於六四的彌天大謊、面對自己的六四經歷和內心世界,劉曉波別無選擇,「自白」是他走出心獄的唯一出路。 在書中,他試圖揭開「六.四」事件的所有謊言與矛盾!他嚴厲地自我剖析、究責與悔罪,那內心的磨難與激烈拉扯,令人揪心;那虛妄與真誠之間的反覆辯證,令人迷惘;他毫不留情地鄙視知識菁英的無能、批判學生領袖的爭權與功利,給讀者提供了看待學運的另一種思考視角;他那通透赤裸、痛苦撕裂的直白描述,刻畫出迄今最翔實、最撼人心弦的一部六四回憶錄與懺悔錄。 「從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在紐約的登機回家,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六日深夜十一時左右被捕入獄,算算只有四十九天的時間,但這時間卻是我三十四歲生涯中最驚心動魄的日子,每每想起,覺得那麼漫長而幽深。它是我靈魂中的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歲月不但無法抹去它,反而更加鮮淋。我的生命彷彿永遠停滯在這段時間中,它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誕生了不知自己為何物的我。」-------劉曉波 本書原名為:末日倖存者的獨白:關於我和「六四」 2017年8月11日 二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