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教你閱讀、鑑賞及回應文化,所謂文化,不是大如中華文化或美國文化那一類,而是日常、通俗、潮流的。福音派才子范浩沙先親撰文化詮釋理論,即日常神學方法學(足62頁!),跟著再有一眾高足撰寫多個題材,包括:超市付款通道與美好生活、饒舌歌手Eminem的神學閱讀、〈世界人權宣言〉的是與非、巨型教會建築美學、電影《帝國驕雄》的盼望遠象、忙碌趨勢、博客現象、改造人哲學、特色喪禮、論婚禮等。本書更附詞彙表、附註和各章推介書目,可作教科書,適合愛智型及「火麒麟式」信徒閱讀。
內容介紹歐力仁博士(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副院長)推薦這本書:「作者不僅鼓勵讀者仔細觀看受造物的樸實,也分享他所品味的人生滋味。不論是震撼人心的大海、夕陽,或是輕撫臉頰的濛霧、陽光;不論是賞心悅目的花朵、樹木,還是平淡無奇的泥土、稻禾;不論是鑑古知今的歷史典故抑或俯拾即是的生活點滴,都透過作者的鏡頭和文筆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將《人生不算計,處處有繽紛!》分為四大主題。第一章『那未知……』和第二章『那躊躇的……』邀請讀者一同學習信心的功課;第三章『那已然未然的……』傳達盼望的信息;第四章『那美好的……』在信心和盼望的基礎上,散發出愛的力量。閱讀完這本書的內容後,我確信《人生不算計,處處有繽紛!》是一本能夠榮神益人的「日常生活神學」教科書。」 縱然,雲也有飄不過的山,人有走不通的路,但在人生的歷程中,有點像橫渡黑潮,每一分秒,似乎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唯有單單仰賴上帝的引領,是最智慧的選擇。而從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領受生命的悲喜與哀樂,讓我們與神的關係更為親密。 林采頻博士(新加坡牧師)如是推薦這本書:「生活中原來處處是神學,生活中的各種滋味、經歷和觀察……從上帝而來的睿智和深邃,以信仰神學的反思,去超越生命的苦澀和無奈……」
若想在自己的信仰上再上一层楼,本书是很好的一个开始。作者史鲍尔用很清楚且平易近人的笔法,在书中介绍了近一百种重要的神学观念。他希望借着帮助读者了解最基本的基督教 ...
Evangelicals, Simon Chan argues, are confused about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church in part because they have an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Christian worship.
若想在自己的信仰上再上一層樓,本書是很好的一個開始。作者史鮑爾用很清楚且平易近人的筆法,在書中介紹了近一百種重要的神學觀念。他希望藉着幫助讀者瞭解最基本的基督教 ...
... drying up of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classical theology and 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questions of modernity” (João Batista Libanio, Teología de la Liberación: Guía didáctica parasu estudio [Santander: Sal Terrae, 1987), p.
耶利米乃處於猶大亡國的倒數年代,現今的基督徒也身處「末日」的倒數年代。兩者雖有不同,但也有相同之處——生逢亂世,該如何反思?如何自處?又如何倚靠上帝去面對亂世? 本書為作者博士論文的增訂版,學術研究和研經查經兼備,且在詮釋經文後加上思想問題,引導讀者思考經文的意思及應用,幫助他們能夠應用耶利米書去面對當下的處境。 本書特色: 1. 鳥瞰全卷書的組合結構,圖文並茂。 2. 概覽分段的結構或主題,列表解釋。 3. 每章註釋平均約三千字,包括應用。 4. 參照原文及各中英譯本,註腳精簡。 5. 參照百年各派學者意見,經文為準。 6. 詳述耶利米時代的歷史,各朝特色。 7. 歸納及分析四神學主題,互相補足。 8. 使用修辭和敍事評鑑法,兩者配合。 「作者將多年研究耶利米書的博士論文整理成書,因此這是一本學術研究成果的著作。作者透過淺白的言詞、清晰的圖表、甚至是寫實的照片,幫助讀者能清楚掌握耶利米書的信息。這書也是一本屬靈的好書,因作者將經文的內容及神學的分析,轉化成日常生活靈命需要思考的問題。故此,這是一本華人教會難得的著作,我向讀者大力推薦。」 ——郭文池 播道神學院院長 「耶利米書被大多數信徒視為艱澀的,但作者清晰地解釋此書的背景、結構、經文,令讀者較易理解耶利米書。作者蒙神恩領,受教於耶利米書之權威學者魯斌博士(J. R. Lundbom)和以賽亞書專家蔡定邦博士,並牧養教會十七年。他的學術知識和牧養經驗盡顯在這本著作上,使學者、牧者與信徒能夠掌握耶利米書之鑰,且樂在其中!」...
Fifteen years after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comes a thoroughly revised edition of the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Every article from the original edition has been revisited.
靈修是甚麼?讀經和祈禱又是甚麼?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或對或錯,我們都知道。不過,我們愈來愈少去深究靈修讀經祈禱是甚麼。 本書的寫作目的,不旨在教人如何靈修讀經祈禱,而是回到根本去認清和明悟這種種「屬靈活動」的本相,並呼籲信徒要走出操之於我或自我同化的歧路,繼而步向和投入真正的信仰生活。 |各方推介| 「今天,當代思想家對各種生命轉化的修煉方式愈感興趣。德國哲學家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便寫了專著《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You Must Change your Life)來探索修煉及自我實踐的關係。紹光的著作不只探討基督教靈修學的神學意義,還指出其文化意涵,特別作為對抗世俗化生活的一種另類生活形式(form of life),將靈修看為一種逆向的規訓/靈性操練(counterdisciplines)。我亦相信,惟有從這種逆向規訓的框架看基督教的靈修實踐,才能賦予這古老傳統生機與活力,並防止它變成可有可無的例行公事。」 ——駱頴佳(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師) 「紹光兄這部神學小品,精簡又紮實地闡釋靈修、讀經、禱告這些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行動的定位和意義。他的起點是神學,而神學的本位是上帝論,就是對三一上帝那超越又臨近之行動及其對受造世界之影響的描述。這樣之下,人的行動是對上帝首先的經世行動的回應,這也是人透過靈修、讀經、禱告得以與上帝建立關係的基本秩序。神學上對人性的認識叫人曉得活在謙卑、悔改、感恩之中。此書是你學習投入神學領域的上佳選擇,它會帶領你明悟神學與屬靈生命相互依存的關係。」 ——蔣文忠(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 「本書最大特色和貢獻,在於作者從神學角度反思甚麼是靈命操練、甚麼是讀經和禱告。鄧紹光博士語重心長地提醒讀者幾件事。首先,靈命操練不只是一種關乎個人的修持和操練,當中必須有三一上帝的介入,並且於門徒羣體中進行,以至信徒能更認識上帝和於上帝的生命中有分。其次,讀經也並非只是朝向自己或為了自己,而是需要視讀經為門徒羣體的重要信仰踐行,並容讓聖靈透過聖經改變人心,讓人常活在主的拯救大能中。最後,祈禱不只為了達成個人的願望,而是為了上帝國度的完滿展現,讓上帝的管治在地上實現。」 ——馬保羅(香港細胞小組教會網絡召集人) 「紹光是我其中一位啟蒙老師。十多年來,每次見面我都帶著一大堆觀察、想法,在神學院的小餐廳,滔滔不絕地向他鋪張我的思考藍圖。而他總是以兩大方向來給我「神學地思考」的回應,一是神學概念上的定位,藉此作出『是甚麼』和『不是甚麼』的判斷;二是從神學著作中,引入不同神學家在這課題上的努力,作為思考的參照。而這本小書,看似在談平常不過的日常信仰,但中間的思路,與我們在小餐廳中的對談並無二致。」 ——梁柏堅(突破機構事工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 ...
教會真的脫節?神學必然離地?傳統的福音信息可以怎樣應對多變多元的城市和網絡世界?個人的敬虔又該如何轉化社會,成為落地的信仰?上帝此時此刻將你放在這個城市,又有何 ...
The Theology Hand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