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之銀元、毫子及墨西哥鷹洋,包括中國貨幣等外幣,一概不收。 1913 年 5 月,英國理藩院(殖民地部)指令本港禁止流通外國銀幣紙幣,滙豐、渣打及有利之紙幣除外,於 1914 年起施行。 1918 年,因銀價甚高,而中國之銀根有短缺之象,包括香港在內全世界各地均 ...
電影是流行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亦很能夠反映社會現象。近年,不少中學及大學已把電影作為教學素材。那麼,以電影作為教材,需要注意甚麼地方?除了從改編的角度了解文學與電影的關係外,電影與人文思想、社會時代的轉變又有甚麼值得探討之處?一羣熱愛香港電影的年輕人,選取了1950 — 2000年代本港的一些賣座或主流電影作研究對象,以「香港人」、「香港地」及「香港的衣食住行」為主題,探討電影與文學、香港社會、時代及民生的關係,通過電影了解香港不同年代的故事。
有關臺灣與東亞的早期電影歷史研究,二十年來相關的研究成果並不多,其中朝鮮電影研究的中文書籍或論文迄今仍極為罕見。本書收錄十九篇包含臺灣與東亞早期電影史研究的方法論與新課題,以香港、臺灣、朝鮮以及日佔下的中國為研究範圍,探討早期電影的各種議題。 無論在議題的廣泛性、區域的涵蓋面、方法論的多樣性與探討內容的深度等方面,本書可說是華語世界的先驅著作,對提升臺灣與亞洲電影研究之質量具重要影響。
... 中國獲知攝影術 ... 早期中國攝影》,香港大學出版社、蓋蒂研究所,2012 年,第 19—32 頁。(英)泰瑞 A 貝內特,《中國攝影史:1842—1860》,中國攝影出版社,2011 年,第 1 頁。 4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編,《前塵影事:于勒 A 埃及爾最早的中國影像》 ...
早期香港電影史 (1897-1945)
本書以電影個案形式,輔以當代歷史脈絡和社會現實,討論電影作為普及的藝術創作,電影作者如何直面電影的政治及社會功能,又怎樣面向觀眾。 第一部分「子不語:民國電影的聲色政治」以薛覺先、費穆等的電影為例,討論民國時代的電影檢查政策。第二部分「怪力亂神:香港電影的禁忌與圖謀」,涉及英治時代香港的政治審查和殖民文化政策,所討論的諜戰、神仙鬼怪、壓抑和愛慾,都是過往甚少討論的冷門題目。第三部「亂世浮華:表象與真實」,探究在社會緊張騷動和充滿政治禁忌的年代,電影如何通過製造鏡花水月式的鏡像世界來扣問社會議題。 本書的研究結合檔案資料的梳理,將電影文本與歷史文化脈絡化,採用綜合分析方法,回答當代歷史、政治和電影美學的問題。
在這方面,上文提及偉斯頓‧奈夫於1972年提出的論點,認為風景照片不多見是政治而非技術原因所致,似乎較有道理:直至1857年左右,西方旅客大多都不能進入中國內陸⋯⋯假若中國在1840年代及1850年代初期就對外國旅客全面開放,那些雄心勃勃的達蓋爾版攝影師大概 ...
內容介紹: 香港警隊成立於1844年,從一支為殖民統治者服務的半軍事化部隊,走過創立、專門化、重建、改革等階段,逐漸演變成今天以服務市民為本的專業城市警隊。警隊的“咖喱文化”和“捕房”的來源為何?怎樣可考取“紅膊頭”?八十年代如何應付“省港奇兵”?“大頭綠衣”和“ABCD”又有甚麼關係?為何有警員配戴“花雞繩”?“艇仔”怎可於陸上行走?“仁義禮智忠孝”與水警輪有何關聯?黄大仙警區供奉着幾尊神像?“竇文”越野長跑賽在哪裏舉行?全書按議題分為五個部分,共30個主題,每個主題配合一篇精煉的解說和若干照片和圖片。全書共200多張圖片,圖文並茂的展現了香港警隊之組成、訓練、執勤任務、儀式禮儀、制服裝備等方方面面的獨特文化,折射出香港警隊百年的變化,補正規警隊歷史之不足。翻閱有關章節,了解警隊的發展史和軼事趣聞之餘,亦可細心回味警隊的奮鬥經歷和成果。
《中國近代史》被譽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一個時代的經典。全書從鴉片戰爭講起,一直敘述到其時正在進行的抗日戰爭,用明白通暢的字句將近百年的史事濃縮在短短五萬余字的篇幅裡,主題鮮明,史論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讀、也人人都該讀的近代史。 本次再版,校訂文字的同時,也收錄了包括甘博、湯姆遜等在內的諸多同時期來華外籍人士所記錄的珍貴影像、圖片六十多幅,多為華語世界首次呈現,在豐富和完善內容的同時,也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歷史情境。
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