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籍民與國籍史料彙編

日治時期籍民與國籍史料彙編
ISBN-10
9860250146
ISBN-13
9789860250145
Category
History / Historical Geography
Pages
64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0-10-30
Publish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Author
王學新

Description

  本書史料翻譯內容收錄「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與籍民及國籍有關之史料,亦須涉獵日本外交史料館、防衛廳及公文書館等地典藏檔案,以及中國大陸散佚於各地的檔案及文史史料,始得以稍窺全貌。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一〉台灣住民身分之決定(二)漏籍問題(三)旅券管理問題(四)國籍變更問題(五)入除籍案例,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籍民與國籍問題的第一手資料。

Similar books

  • 日據時期籍民與南進史料彙編與研究
    By 王學新

    日據時期籍民與南進史料彙編與研究

  • 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2)
    By 王學新

      從本書中,可瞭解日治初期抗日陣營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不得不屈居山林,委身草莽。絕大多數民軍受不了殖民政府的威逼利誘而歸順,但其中亦有始終如一、不變初衷之人,如林李成毅然拋棄在廈門的安逸生活,偷渡回臺號召同志,準備與日方做最後一搏。

  • 日據時期大溪史料選編
    By 王學新

      本書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有關日據時期桃園大溪地方之資料進行基礎研究所撰述37篇成果,引用檔案達450餘件,此外參考《臺灣總督府報》、《臺灣日日新報》、「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檔案、日文舊籍及當代學者研究論文等,頗有參考價值。當可瞭解日據初期日本軍警入駐大溪後,大溪住民為順應新統治者而充分配合的情景,以及大溪街逐漸發展的面貌。希能彌補讀者在面對浩瀚檔案難以入門及搜尋疏漏之缺憾。

  • 日據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1)
    By 王學新

      本書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有關《臺北縣舊縣公文類纂》為主,進行基礎研究所撰述28篇成果,此外又旁徵《臺灣總督府府報》、《臺灣日日新報》、日文舊籍以及當代學者之研究論文等,頗具參考之價值。從本書中,可瞭解日據初期日本軍警佔領臺灣後,臺灣人頓時出現「玉碎」與「瓦全」兩派,各有其堅持之理念與支持的群眾,而大多數人民則陷入複雜,不知所措的觀望態度。隨著抗日運動的情勢惡化以及外援的斷絕,抗日民兵所獲得的資源逐漸減少,在糧餉不足的情況下,不得不屈居山林,委身草莽。但從歷史的角度看來,他們在大多數選擇沉默接受的社會裡,勇敢表達出臺灣人反對異族統治的意見,這就可以算是值得誇耀的事了。  

  • 日據時期戶口調查史料選編
    By 王學新

      本書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戶政史料之主題進行基礎研究所撰述32篇成果,引用檔案達300餘件,此外參考《臺灣總督府報》、《臺灣日日新報》、「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檔案、日文舊籍及當代學者研究論文等,頗有參考價值。另本書大致涵蓋日據時期明治38年(1905)臺灣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之重要檔案,並依類分6章,可囊括臺灣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之來龍去脈,彌補讀者面對浩瀚檔案難以入門之憾。

  • 日據時期在臺華人史料選編
    By 王學新

    日據時期在臺華人史料選編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史料彙編.回復國籍篇
    By 蕭碧珍

      本彙編為有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史料之回復國籍篇,係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為主,時間主要集中在民國34(1945)至36(1947)年5月止,依時間序列,有系統地羅列回復國籍相關檔案資料彙編而成。希冀吸引更多讀者投入光復後臺灣人之回復國籍與國家認同之研究,進而開發不同使用者的創新發展,使檔案史料所蘊藏的歷史得以產生活化與再利用效果,同時對臺灣史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源與研究課題。

  • 日治時期台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 1895-1945
    By 卞鳳奎

    日治時期台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 1895-1945

  •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台灣史論叢 戰後政治篇)
    By 薛化元、蘇瑤崇、侯坤宏、松田康博、蘇瑞鏘、陳儀深、若林正丈、陳翠蓮 著 黃偉修、顏杏如

    本書收入國內外有關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的10篇論文,主要分為台灣內部及國際情勢兩個部分。就內部而言,戰後初期政治史以國民政府的接收,以及整個統治體制及其引發的問題最為重要。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台灣後,中央政府開始在台直接統治。到1988年為止,台灣基本上是在蔣介石與蔣經國兩位蔣總統的強人統治下。在這一段時間內,台灣歷經長期的戒嚴,直到1987年解除戒嚴。次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台灣歷史進入新的階段。而在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進而完成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台灣成為自由國家。至於影響1970年代以後台灣政治從強人威權體制逐步朝向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前進,外在的國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存在。1971年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之後,台灣的政治發展,受限於外在國際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的一個中國架構。不過,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又關心台灣人權的發展,或者是台灣的政治改革,這是攸關台灣後續政治改革最重要的外在因素。

  • 民國時期縣政史料彙編: 縣政資料輯要 (第一輯)

    民國時期縣政史料彙編: 縣政資料輯要 (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