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 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 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獨一無二的西蒙‧德‧波娃—⊰◇ 看她如何從生命經驗提煉哲學理論,也在哲學理論中活出生命。 ◆她的一生精采動人,有對自由的沉思,對真理的信仰,對自身不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也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利用過去未面世素材,重新審視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西蒙‧德‧波娃的一生。是目前最全面且立體的傳記,文筆優美,細緻動人。 ◆已售出九國語言版權,是全世界此刻重新理解西蒙‧德‧波娃思想與生命交融的必讀著作。 西蒙‧德‧波娃,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人們知道她那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人們也知道她實際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成功推動修法以改善女性處境、反對性別歧視,甚至催生政府成立女性事務相關部門;或者,人們也知道她與沙特有一段開放式戀情,他們奔放風流,卻又無比堅定忠誠,這甚至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然而,世人對波娃也有諸多誤解:《第二性》剛問世時,她成為法國社會嘲諷、抨擊、譴責,甚至羞辱的對象,從此之後,她的言行舉止、著述思想,無不遭受訴諸性別、因人廢言的攻擊。《第二性》的英譯本,也有諸多重要部分遭到刪節、修改,使得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不能真正理解波娃,直到二○一○年,英語世界才見到《第二性》的原始全貌。當時的人們無視她的主體性,稱她為沙特的附屬品、情婦,或認為她淺薄、缺乏原創性、處處複製抄襲沙特的思想,各種舉止行動都只是刻意驚世駭俗、譁眾取寵。 但事實上,波娃很可能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而她也在社會傳統無比強烈的束縛之下,努力成為一位具有獨特原創思想的哲學家、作家,將她所面臨的困境轉變為養分,透過書寫,活出了自己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她真誠面對世間的好與壞,對種種缺陷加以批判,甚至願意反思己身。她極為關懷女性群體,對於受她鼓勵的成千上萬名讀者,更是一一回信給她們,支持她們追求自己的人生。她關懷的核心,是自由,是愛,是希望人們都能夠、也認為人都應該要讓自身的哲學思想在生命的時間之流中開展,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 西蒙‧德‧波娃在世時,就已寫下許多回憶錄,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且涉及他人,所以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情被噤聲。凱特‧寇克派翠這本最新傳記《成為西蒙波娃》,則全盤檢視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最近幾年才公開的波娃日記與私人信件,補足了過往未曾被看見的細節,也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還原了立體而動態的細微面貌。本書不僅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更深刻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本書特色 1. 目前臺灣市面極為罕見的西蒙‧德‧波娃傳記。利用最新公開的日記、信件等私人材料,重新檢視波娃過往的傳記、回憶錄、訪談之內容,也讓讀者重新認識過往那個仍舊嚴重性別不平等的年代。記住歷史,才更能理解平權之珍貴,也才更能在觀念上持續進步。 2. 除了性別議題,本書更重新建立起波娃身為哲學家的一面,帶領讀者一窺她如何思索「存在」,並且「活出」哲學。讀者會發現,波娃與沙特的感情,不只是世間一般情愛,更帶有深邃的哲學思辨、理智批判,最後,更會感動於他們智識的交織。 3. 此次封面特別取得授權,採用美國的攝影巨匠歐文‧佩恩(Irving Penn)在一九五七年替西蒙‧德‧波娃所拍攝的肖像照片。歐文‧佩恩長期與《VOGUE》雜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等時尚產業品牌合作,亦有一系列名人肖像攝影。他所拍攝的西蒙‧德‧波娃有著無比堅定的眼神,展現出剛毅與柔美並存的女性生命形象,足以作為她一生的註腳,值得收藏。 4. 書內附有西蒙‧德‧波娃生命歷程中之照片,大部分由波娃的養女兼摯友,西爾維・勒‧龐・德‧波娃(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所授權,珍貴罕見,更能穿越時空,一窺她生命中的種種樣貌。 作者簡介 凱特‧寇克派翠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宗教,哲學與文化」講座之講師。在此之前,曾任職於赫特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和牛津大學,對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特別感興趣,著有《沙特與神學》(Sartre and Theology)、《沙特論罪惡》(Sartre on Sin)和《存在主義思想的神秘來源》(The Mystical Sources of Existentialist Thought)等。 譯者簡介 張葳 臺大外文系畢,相信字句之間殘存靈光、相信思辨可以企及真相。現為自由譯者,工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老年」代表一個人於根本存在上的改變。它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無數的事物一去不復返」。如果有人不為失去那些事物而遺憾,那是因為他不曾愛過它們。我覺得,那些輕易就接受「老年」、歌頌「老年」這件事的人,他們沒有真正熱愛過生命。——西蒙.德.波娃本書特色:◆ 西蒙波娃隱藏版經典作,法國重磅出版社 Gallimard 隆重授權◆ 史上第一部跨千年、跨文化老年議題深度研究論述◆ 揭穿在文明進步表象下,現代社會至今仍視而不見的結構性缺陷 直指威脅自我存在、令人難以面對老之將至的個人心理困境◆ 《第二性》知名法文譯者邱瑞鑾費時三年精心翻譯我們時時懼怕死亡,但我們不會在剎那間成為老年人。人生這個斜坡緩緩而降,讓人幾乎完全感受不到其傾斜。由於老年和我們相隔如此漫長的時間,以致它的到來在我們眼中有如永恆之久。這個遙遠的未來,在我們看來是如此不真實,因此普魯斯特說:「就所有現實來看,老年說不定是我們生命中一個懷抱最久的『抽象』概念。」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成為老年人,但很少人會提早正視這個新的身分。沒有什麼比老年更確定會到來,但也沒有什麼比老年讓我們更沒準備。在人類史上,女人的歷史不曾被當作是個主題,但至少,女人的景況是遵循一條變幻莫測卻帶有意義的主線在進展。「老年人」,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個範疇,卻從來沒有介入世界的運行。事實是,當他仍保有活動力,就能融入群體,而且和群體沒有區別,也就是說,他是個「男性成年人,只是年紀比較大」。然而,一旦他失去在社會上的活動力,就落入「老年人」的範疇,是被排除在群體之外的「他者」,而且比女人更加徹底成為純粹的「物」。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古希臘的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BC),幾千年來再無其他人專注探討老年主題,只散見於各專門學科著作上,或點綴在文學作品字裡行間。西方社會只討論死亡,不討論老年。在他們的眼裡,死亡將生命轉化為命運,具有悲劇美感,老年則只是「對生命的滑稽模仿」。從某個角度來看,死亡在授與生命絕對的面向之時也解救了生命,是死亡使他又成為他自己,因為死亡撤銷了時間,而時間等於老人,所以有「時間老人」(Father Time)的存在,以老人的形象來呈現時間。在西蒙.德.波娃看來,西方社會對老年問題的蓄意忽視,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1. 外部的社會集體漠視人類文明幾乎可以說都是取決於建立在追求利潤的經濟之上,於是我們只有在能夠帶來利潤時才關心人類的境況。一旦沒有利益可以榨取,我們就把人拋棄。到了資本主義時代,社會更明目張膽哀嘆已經退出勞動市場的人為仍在社會中勞動的人帶來極大負擔,還用「退休生活是自由自在、盡情休閒娛樂的時光」這種謊言來粉飾一個殘酷的事實:這個社會讓絕大部分老人活得如此貧賤,以至於「老」和「窮」幾乎成為同義複詞。有了空閒沒能為退休人士帶來新的可能。在他終於擺脫勞力奉獻的桎梏之後,他仍沒辦法行使自由,因為他有如被判決了充混、厭煩度日之刑,儼然是社會群體眼中的渣滓。社會的制度性缺陷,加上中產階級傳播的迷思與陳腔濫調,老年人成了社會的「非我族類」。彷彿事不關己,可以造成改變的人都選擇保持沉默,於是「老年」問題成為「我們社會集體不願正視的一項羞恥」,那就是:老年人「必須」忍受被社會區隔、漠視的對待。但一個人在他人生最後的十五、二十年,不應該是「不被需要的」。這種情況顯示了我們這個文明的挫敗。2. 內在的個人認同危機:我們每個人,在不知不覺間一日度過一日、一年度過一年。疾病會向人提醒它的存在,老年卻是即使身體有些徵兆出現,也是含糊不清的,於是本人往往沒有別人那麼清楚知道自己在變老。老年,是在「我的『為他存有』」和「我透過他人而得到自己的意識」之間的辯證。沙特(Sartre)所謂的「為他存有」(être pour autrui),指意識到別人在觀看我們時的一種存在。我們因他人的注視而成了客體,成為被「他有化」的自己,把他人的主觀轉嫁,因而感到不自在、失去自由,引起存在不安的感覺。在我內心裡,「年紀大的」是他人,是那個我對於他人而言的他人;而這個他人,就是我。「老年」教人難以承受,也因為我們向來把老人看成異種生物。邁入老年,意味著:我在仍是自己的情況下,是不是正在成為「另一種」人?而當我們還年輕,心裡會有個聲音否定老年終將落到自己頭上——雖然很荒謬,卻始終無法想像老年和自己的關係。也就是說,當事情在我們身上還沒成立時,老年只是別人的事。所以,這個社會可以成功讓我們轉過頭去,放任制度剝削勞動者、分化社會、將文化保留給權勢,讓老年人陷入「非人」的景況,使一個人在他最後的年歲中不能活得像個人。事實是,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會出現身心衰頹的現象。這種進程是無可避免的。到了一定時間以後,我們的活動能力會衰退,心智能力往往也會減弱,對世界的態度也會跟著改變。為什麼對我們個人而言,「老年」很重要?因為是老年——而不是死亡——揭露了我們之前的人生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西蒙.德.波娃如何「論老年」?如同石破天驚的《第二性》,西蒙波娃再次打破西方千年的沉默,從神話、歷史、文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元角度,深入探討人類文明中各種對於「老年」那些從未被正視、辯證過的觀念,使本書成為時間軸橫跨千年、空間軸跨越不同國家與文化的第一份老年研究論述。她將本書切割為兩部,第一部是由外而內的檢視,亦即人類各種社會——含括偏遠世界的原始部落、東方傳統國度與歐美文明世界——如何為了存續而頌揚青春的活力、繁殖力,畏懼老年的精力消退、無生育能力,闡述社會與家庭如何看待家中的老者,以及歷史上的哲學家、文學巨匠對於老年的觀點。帶領讀者發掘他們的觀點如何影響了整個西方社會,也點出這些影響如何在人類的心理與社會上落腳,塑造了我們對於「老年」的刻板想像。第二部則是由內向外的透視,西蒙波娃精細描繪了老年在個人身上造成的身心煎熬,也藉此揭露了老年人對於生命/人生所懷抱的熱情,事實上一點都不遜於年輕的世代——跟社會習以為是的預期正好相反。這個社會只知道附和「人生就如同四季遞嬗或時日流逝,老年相當於冬季或黃昏」的陳腔濫調;這個社會也深信人到了一定年紀後應該「精神自動昇華」,在各種德行上作為他人的典範,沒有資格擁有和年輕人一樣的慾望、感受、渴求。他/她如果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形象,就會被按上「老不修」的道德指控。所有關於老年的迷思,使成年人將老年人視為他者,而非他的同類。如何對待老年族群,反映了我們社會的價值觀西蒙.德.波娃認為:一個社會怎麼對待老年人,揭露了這個社會的原則及其目的。我們的社會讓勞動者可以過日子,卻拒絕讓他們證明自己的存在具有意義。像荒漠一樣的人生,讓他們老後無法投入願景之中,而這些願景原可使他們老後的世界仍具有目的、價值與存在的理由——讓他們活得像個人。當他們為當前無意義的人生而感到絕望,那是因為他們人生的意義向來都被人竊走。這種悲慘的生命終局,意味著一切得重頭開始:這個殘傷人的社會系統必須進行徹底的改變。西蒙.德.波娃要藉此書打破沉默的陰謀,在本書中如實勾勒「老者」這群「賤民」的處境,描繪他們如何經歷社會面、個人心理面上的掙扎。她要讓世人聽見他們的聲音,並鼓舞、邀請讀者起身改變自己的未來,因為老者就是我們,我們即是老者。畢竟,如果我們忽視我們即將成為的,就不會知道自己是誰。【各界名家推薦】(依姓氏筆畫序)王聰威|小說家朱為民|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主治醫師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作家張小虹|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翠容|香港獨立記者郭強生|作家楊力州|紀錄片導演楊索|作家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鍾文音|作家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顧燕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前台北市社會局長/前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這本書是對法國知名哲學家、作家和女權主義者西蒙·波娃的生平和作品的深入探討。從她的孩提時代、初涉文學世界,到她的友情和愛情經歷,這本書一一呈現。它詳細描繪了波娃如何在戰爭和恐懼中保持希望,並堅持寫作,以及她如何在公眾視線中保持自我,為她的信仰而戰。 這本書呈現了波娃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和作家的生活,透過她自己的視角,讓讀者感受到她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以及她對自由和平等的熱情。此外,它也著重於波娃的寫作生涯,分析了她的創作過程和主題,以及她的作品如何影響了當時和後世的文學和女權運動。 這本書是對西蒙·波娃的全面瞭解,既有她的生活經歷,也有她的思想和作品。它對於瞭解波娃的人生和信仰,以及她如何通過她的寫作影響世界,提供了寶貴的視角。這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波娃生平與作品的重要讀物,對於瞭解這位偉大的女性和她在20世紀思想史中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 無論您是波娃的粉絲,還是對哲學、文學或女權運動感興趣的讀者,您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豐富而有深度的內容。這本書將帶領您了解這位偉大的女性如何用她的生命和筆下的文字,為人類的自由與平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這本書精心描繪了西蒙·波娃的一生,從她的童年時代,揭示她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尋找自我認同,到她成為一位成熟的知識分子和創作人,展現她的生活態度,理想以及如何在困難中繼續前行。每一章節都有精彩的故事和啟示,提供了深入理解波娃的機會,並看到她如何在她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中形塑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作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女權主義者之一,波娃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窺視她如何為愛情和友情奮鬥的窗口,並展示了她如何透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本書呈現了她的內心世界,揭示了她如何透過文字來尋找自我,理解世界,並為她所愛的人和她所關心的事業奮鬥。 透過這本書,讀者能夠深入理解波娃的生活哲學,以及她的創作動力。它揭示了她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並如何將自己的經驗和觀點融入她的寫作中。這本書揭示了她的內心世界,她的恐懼,希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承諾。 這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西蒙·波娃的傳記,揭示了她的內心世界,她的思想和創作過程。這本書是對這位傑出女性的一種讚揚,對她的勇氣,毅力和創造力的敬意
一部被沙特批評「太私密」而阻撓波娃出版的自傳小說 一部足令讀者理解《第二性》精神的原型之作 收錄20幅照片與首次曝光的信件手稿 歐洲文壇年度最大出版盛事 兩個女孩截然不同,為何形影不離,嚮往著同樣的自由? 專文導讀──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劉亞蘭副教授 本書特色 1‧有別於波娃的《第二性》、《論老年》,本書的小說體裁可讓讀者進入波娃最真實的精神世界,探究一個少女面對父權社會壓迫的思索與內心掙扎。在自我探索、建立理論,確認自己是一個「女人」之前,她首先是個在學校、雙親、教義底下掙扎成長過的「人」。 2‧有人說沒有扎扎,波娃日後也許不會成為如此有革命精神的女性主義鬥士。本書內容脫胎自波娃少女時代與這位摯友的一段真摯情感,她數度想讓這位早逝的友人於作品中「還魂」,最終只在自傳中成功留下有關扎扎的記憶,直到逝世多年之後,波娃的養女西爾薇才從波娃遺留的手稿中發現這部以扎扎為主角的珍貴小說。西爾薇說波娃在晚年銷毀了大部分的手稿,卻保留了這一部。 ...
哲學家女王:20位追求真理、自由、正義、性別平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哲學家
千萬藏書、百態閱讀。 每一種差異都是美麗的、每一種分歧都是正確的! 設計氛圍、精選書刊、音樂電影、藝文講座、奇葩雜貨、秘製美食….. 每一間獨立書店都有無可仿製的熱烈靈魂,讓人一頭栽進去就不想出來! 本書精選16家臺灣必訪風格獨立書店 帶你邂逅 最有態度的個性店主 ╳ 最有創意的建築陳設 ╳ 最具觀點的書籍&文創選品 共同演繹臺灣特有的 人情文化 與 閱讀態度 跟著《名人書房》製作團隊、知名主播詹慶齡、攝影專家余尚彬深度走訪全臺,親赴為每一個獨特靈魂而存在的風格書店文化現場,見識網路熱搜、紅到海外的臺灣奇蹟、書店之光──讓很多人跌破眼鏡之後又默默豎起大拇指的文化界特有品種「獨立書店」! 本書引路多元風格的地標級書店,知識含量、樂趣指數皆破表: ●繪本專門書店,有感繪本趣味反諷人生,讓人會心一笑或引爆你的淚腺...
漢娜‧鄂蘭│西蒙‧波娃│艾茵‧蘭德│西蒙‧韋伊她們在最黑暗的時期,為自由而戰,以哲學為火把,為人類的靈魂找尋救贖,並照亮整個世紀。漢娜‧鄂蘭:「想法並不危險,危險的是思考。」生而為人,不該放棄思考的權利、不該隨波逐流,否則,便是平庸之惡。西蒙‧波娃:「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是後天塑造出來的。」她的存在主義思辨,對後世影響深遠,憑藉著作《第二性》成為解放女性的象徵性存在。艾茵‧蘭德:「學會珍視自己,意即:為自己的幸福而戰。」生命的目標和價值由自己定義,每個人都坦誠地面對自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西蒙‧韋伊:「關注是最難得又純粹的慷慨。」被卡繆譽為「劃時代的偉大精神」,她用對世界的關注與善意,燃燒對人類的慷慨與熱情。一九三三年至四三年,近代歐洲最黑暗的一頁。納粹政府掌權,猶太人的生存岌岌可危﹔女性的處境和社會地位,隨著局勢的擺盪而改變。四位極具個人特色的猶太女性,以哲學為盾,踏上她們在青春年華碰上的生存冒險。從史達林掌控的列寧格勒轉場至好萊塢;從希特勒佔領的柏林和巴黎來到紐約。絕不妥協的革命思想,伴她們度過心靈和現實的戰場,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印證哲學能為人類帶來自由與解放。沃弗朗‧艾倫伯格的妙筆,橫跨十年歷史,交錯講述四段相依的舞台劇,筆法自然又引人入勝,帶領讀者領略理論背後的哲人生命經驗及哲思實踐歷程。看四位女哲學家在亂世背景下,如何堅守思想的力量,帶給後世無數啟發。
你從未真正看過第二性?全世界都被英譯本誤導了60年!★ 法國第一才女西蒙.德.波娃畢生心血結晶★ 問世六十四年後,台灣首度推出唯一法文直譯、完整全譯本★ 石破天驚的女權論述,梵蒂岡列為禁書,當代女性主義的「聖經」★ 全球三十五種版本,累銷數百萬冊★ 入列時代雜誌20世紀影響人類生活與思考十大「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西蒙‧德‧波娃一九四九年,一部影響世界的經典哲學著作在巴黎出版。此時正值二戰後,女性在社會上依然受到許多有形與無形壓迫之際。作者用超過七十萬字的內容來綜論女性,其言論猶如一顆原子彈投入了西方世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與迴響,不僅帶起了六〇年代後的女權運動,也為二十世紀的女權奠定了基礎,而這就是西蒙‧德‧波娃的《第二性》。《第二性》的內容廣博精深,從文學、歷史、神話、社會學、生物學和醫學多方面討論女性,書中一改理論著作的枯燥晦澀,反而援引大量實例,翔實生動,縱論歷史演變中女性處境、地位、權力的實際情況,是一部兼具廣度與深度、俯瞰整個女性世界的絕世經典。「女人並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個女人,女人應該被視為完整、完全的人。」《第二性》將帶領我們一步步經歷波娃的思辨歷程,從女人面臨的困境,到女人如何在深刻的自覺後開創自己的選擇,《第二性》邏輯清晰、批判精準的論述,至今難有其他作品能望其項背,不僅被視為西方「解放女性」的世界性宣言,更成為現代女性主義思潮中的扛鼎之作。 一字一句譯自法文原典,完整全譯本首度面世六十多年來,《第二性》由於涉及學科廣泛,並深富哲學意涵,在翻譯上的難度也是眾所公認具有挑戰性。比如早年的英文譯本,不僅被批評缺乏完整性,也沒有將波娃所使用的哲學專有名詞翻譯出來,就連後來的新譯本,也被批流暢性欠佳、無法精確傳達文義,至今尚未有令眾人滿意的譯本。而《第二性》的繁體中文譯本前兩版亦翻譯自英譯本,部分內容亦跟英譯本一樣遭到刪除,讓讀者無法全面深入瞭解此一著作。直至今時,我們重新推出《第二性》經典中文全譯本,邀請法國文學翻譯名家邱瑞鑾擔任翻譯,由法文原著直譯,過程耗時六年,竭心竭力克服翻譯難度,不僅忠實傳譯原書哲學層次與論述,並以優美的文字展演波娃過人的文采,將此部20世紀當代大師的經典作品,以最完整、最貼近原著的樣貌,重新呈獻在讀者的面前。全台讀書界肯定經典中文版翻譯詳實、流暢:「2007年,台灣重要的法國文學推手邱瑞鑾開始了她和《第二性》長達六年、既痛苦又興奮的翻譯生涯。瑞鑾旅法多年,是老練而資深的文學翻譯,大學又主修哲學,由她操刀的新譯本,再搭配了台灣各學門的菁英,一章一句,終於能克服波娃設下的重重挑戰。這個新譯本完全無愧於「能够充分理解波娃原意的、有註解」的英譯版指標。這個譯本是集合台灣當前人類學、社會學、生物學、哲學、文學、史學等眾多學門學者,通力合作,才得以完成的經典譯本。」──陳穎青(出版老貓)充滿思辨性,每次翻開,一面重温女性主義來時路,一面依然享受頭腦體操的歡快感。──平路(作家)女性如果能從《第二性》書中心神領會如何在「自由並不是淺嘗即可之物」和女人是「幽深的奧祕」兩者之間淬鍊提昇並激盪生命的火花,或是在「女人既屬於肉體世界,又屬於『詩意』世界」之間取得美妙的平衡,就已經抓住書中的奧妙與精髓。這份理解,通常要花掉女人畢生的經歷、精力與時間──相當值得想更深入自己內在與外在世界的女人共同來努力探索。做為女人,我欣賞波娃的美麗與智慧,也深刻體驗並敬佩譯者邱瑞鑾女士在翻譯此經典作品過程中的堅忍意志與力求完美之心!再次深深感謝貓頭鷹出版社對於台灣人文與科學深化所做的各種努力!──江文瑜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雄辯,先驅,經典──大半個世紀之後看《第二性》依然如此。而新譯中文版的譯筆令此書輕易上手好讀,功不可沒。──朱天文(小說家)是這樣的經典:充滿知性的樂趣與雄辯的想像力,讓我們在每次的重讀中,都感受到或強或弱的激盪,省思性別、他者、族群的各種可能,增進對所有存在形式的理解、尊重和愛。作者和尤瑟娜(Marguerite Yourcenar)一樣,當人們想強調其女性身份加以頌揚的時候特別躊躇,唯恐變成了褻瀆。──吳繼文(作家、出版人)即使女性主義已經發展到後現代百花爭鳴的多元文化理論,已經出版六十年的《第二性》仍然是劃時代的經典鉅著,書中所涵蓋的包羅萬項觀察與深入的文化、社會、心理、現象與哲學分析視野,是性別研究的原點,也繼續啟發當代的性別平等運動。此全譯本有兩項優點:一是根據法文直譯,讓讀者更貼近於波娃的原始理念。二是此譯本用語通順流暢,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義,擺脫用語簡略但是諱莫如深的書寫風格,與當下世代用語習慣零距離。──吳秀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如果你很好奇性別傳統角色、分工的根源;如果你很好奇性別社會化從何而來;如果你想深入探就何謂「女性氣質」所謂的母性是否存在? 如果你想挑戰性別研究的Bible,那麼非這本書莫屬。──范代希(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是波娃太有遠見,還是人們觀念的進展太牛步?書中陳述的社會狀況、兩性矛盾,與現下世界竟沒有相去太遠!作者開篇即言:「這主題也不新鮮了。」但突破刻板的視野本非一朝一夕之事,就像街談巷議及媒體上永不缺席的兩性話題,老調重彈,仍逗引人一探再探……《第二性》或許不是觀看女性的真理,卻提供我們想像女性的歧路花園,其經典性之所以屹立不搖,在於我們試圖與其對話時,總能獲得源源不絕的啟發。──林德俊小熊老師(作家、資深編輯人、大學文學講師)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再讀波娃的《第二性》,還是鏗鏘有力,令人感到振奮。做為一個男性讀者,大可以先拋開自己的性別成見,透過譯者精準的中文翻譯,享受波娃精采的論證,重新思考性別文化的偏見。男人也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洪文龍(國立教育電台「性別教育Easy Go」製作主持人)我無法想像在二十世紀有比波娃更令人驚喜、激動,受到更多啟蒙的女權論述,她的影響所及已遠遠超過性別與權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應對他所代表的人文學術精神進行自我的沉思與反省。──郭強生(作家、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不要以為革命成功了,《第二性》到現在看來依然激進!一本直探人類陰陽兩屬性漫長抗爭史的靈魂之作。──陳樂融(作家、作詞家、主持人)我只記得八○年代唸大學時,因為讀了波娃,從此抱了一個信念——不以女人自限。也從此不斷問自己:「我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以這樣的自問來活著。──陳柔縉(作家)《第二性》刺破令人安於現狀的泡泡,讓我們直視現時處境裡所謂自由獨立的不完全與缺角;更劈開一條進化之路,破除自戀耽溺的想像與成長的迷障,令人深受啟迪。──陳瀅如(麥田出版副總經理)西蒙.德.波娃的《第二性》是研究性/別和女性主義思潮的正典。從童年到老年,透過身體的體驗與感受,波娃敏銳、細膩的剖析女人生命發展的軌跡,句句發人深省。當我在探索「老女人」的困境,深深感受「老女人」不僅是對立於男人的「第二性」,甚至是女人的「他者」時,波娃的思路與書寫方式,一直是指引我方向的明燈。然而,以往都是閱讀英譯本,如今得見邱瑞鑾女士的法文直譯,以及旁徵博引的解讀,當更能觸及波娃的理論精髓。──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四十年前,經由楊美惠結合原文摘譯與臺灣社會觀察的報紙專欄,第二性首度飄洋過海與臺灣讀者見面。在那個戒嚴的年代,新女性主義運動的波浪方興,波娃對於父權體制的剖析、女性解放的思辯,來得正是時候。四十年後,第二性終於以完整的面貌現身,開啟新的臺灣之旅。在這個民主化後新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波娃對於「何謂女人」的批判證明父權體制從未成為過去,也要求女性主義運動的繼續戰鬥。──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西蒙‧德‧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是法國近代著名的女權思想先驅,亦是實踐者。她從豐富的生命經驗汲取「女性」在各種層面中所被賦予的意義、社會標籤與存在價值。在《第二性》內,透過細膩的觀察指出女性之概念與意象是如何被型塑與接納。儘管《第二性》為波娃帶來兩極的評價,但在此書面世60年後的現今來看,精鍊的文字與存在主義之論述,亦不失其味,精確的點出我們習以為常,卻又陌生的女性意象。──陳維玲(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是到了該以各種新的角度重新閱讀這本經典的時候了!──許綺玲(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系主任)波娃的《第二性》從1949出版至今,已經超過一甲子了,但是因為許多原因,我們對此鉅著的瞭解仍然十分不足、甚至扭曲。常常看到的只是隻字片語的警句,但卻無緣親見波娃當年的大山大海。到了二十一世紀,從美國到中國,都已經有《第二性》的新譯本了,我們很高興台灣也有了相當不錯的正體中文新譯本,從法文直接翻譯,而且在台灣是第一次全本翻譯,這真是台灣與世界華人讀者之福。在今天這個出版業的冬天,我很佩服貓頭鷹出版社的決心,還有優秀法文譯者邱瑞鑾的流利翻譯、精詳譯注。希望台灣還有各地華人的人文社會各界、性別研究、婦女運動、女性主義思潮等 領域諸賢,能夠多多支持這本不世之作!──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每次重讀《第二性》,都會有新的啟發,數十年前西蒙.德.波娃討論「女人作為他者」、「女性迷思」以及「邁向解放」等議題的真知灼見,現今讀來仍覺鏗鏘有力。舉例來說,在第五章<已婚女人>之中,她描述「做家事」時提到,日復一日的重複很快就扼殺了樂趣,「我們不可能把上菜市場當作是去淘寶,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驚嘆水龍頭裡流出亮晶晶的水」;而家務勞動的成果必然是要讓人使用,讓人把它消耗掉,所有努力的所得最後都是為了讓人毀滅它,而且要甘心樂意、不覺遺憾。她將這種處境描述地那麼真實而具體,天天操持家務者一定讀來心有戚戚焉。《第二性》真的是很「經典」的「女性主義經典」,誠心推薦給所有關心性別議題的讀者。──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波娃清楚分析女人生為第二性的處境,然西文譯本已有疏漏,只仰賴西文再翻譯的中文譯著常有侷限。欣聞完整翻譯版即將出版,無論曾否閱讀此書,都值得再看。──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經典的論述,值得經典的翻譯;波娃的洞見,對於今日分化更為細微的性別族群,以及後女性主義時代的研究者,更具參考反思的價值。──趙恬儀(台大外文系副教授)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女性始終被賦予了沉默的角色,成為輔佐、支持男性的力量表徵,亦擔負著傳宗接代、生養兒女、操持家務的義務。不管在政治上或社會上,女性的角色經常被忽視,處於相對弱勢的群體。然而,隨著兩性平權的意識抬頭,女性受教育的普及率升高,性自主開放的程度,今日的女性有著截然不同的社經地位和意識型態,這一切的轉變,與女性主義和女權運動有著絕對的關聯,波娃的哲學散文《第二性》的發表,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讓女性從一個被男性欺瞞的「女性神話」中徹底獲得解放和自由,也讓屬於女性該有的正義得以伸張。如今,半世紀前的經典著作,透過譯者重新詮釋、詳加考證註解,推出完整的全譯本,乃是廣大讀者的福音,透過波娃寓感性於理性之間的行文,我們得以窺探女性特質在歷史進程中美好的展現,沒有一個女人的命運是預先被計畫好的,女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已的手中,多麼有力量的話語!現在重讀《第二性》就是最好的時機。──銀色快手(文學評論家/荒野夢二店長)再也沒有一個句子,比得過《第二性》的經典名言:「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的。」讓五六十年來的讀者、婦運者、女性主義者和從事性別研究的學者,如此感到贊同、困惑甚至反對,並持續到當代。波娃的鉅作具有這樣的魅力,提供給讀者多元的視角和思考觀點。邱瑞鑾這本華文最新、最完整的法文譯作,充分傳達出《第二性》的文字魅力,以生動真切的文字,描繪出女人的各種處境。──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今日閱讀西蒙.德.波娃的《第二性》,仍舊會有兩大震驚:其一,雖然距離波娃寫作年代已經六十多年,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性解放的程度以及女性的自覺意識也已經遠遠超前,但是書中所描述的諸多心理狀況與兩性關係,仍舊存在於當前社會的不同角落之中;其二,我個人更為關注的,是波娃在四十歲的時候,僅僅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寫成這部經典鉅著。她的書寫所展現的驚人的知識脈絡、獨特的自由書寫風格以及強大的論述意志,是今日台灣的女性知識分子(甚至男性知識分子)鮮少能夠企及的。為何有此現象以及差距,則是引起我好奇之處,也是我覺得這本書值得再讀的原因。──劉紀蕙(國立交通大學社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如果要請客,波娃會做哪一道菜?她認為女人不應該只侷限在舉辦宴會這樣小範圍的自我滿足中,必須要有向上提昇的自我超越,才能奪回被定義為「他者」的主體性。而性別刻板印象更是男性霸權思維下對女性的種種限制:溫柔、愚笨、神秘或不潔,例如法國鄉間流傳的迷信是廚房裡若有女子在月事期間,調製美乃滋就無法成功。《第二性》則進一步從歷史脈絡、鄉野傳說、宗教信仰和文學作品中找出這些愚昧或是污名化的迷思,一一駁斥。所以我想波娃或許會站起身,拍拍裙子,說:「來做美乃滋吧,我今天剛好月經來潮。」──劉怡伶(女書店文學廚房策畫主持人)改變人生的一本書。──鄧惠文(精神科醫師)男性是女性的一面鏡子,一面扭曲而不完整的鏡子,《第二性》出現後,使這面鏡子得到改善。並等待無數男女讀者加入,使鏡子更趨完整。──羅青(藝術家)《第二性》的橫空出世,是二十世紀思想和文學的奇蹟。波娃一反哲學家不可親近的純客觀角度,詩意和感性的對女性文化進行了徹底而全面的思考,填補了女性學的一項空白,引導了占人類半數人口的女性第一次對自己的生存現象和社會價值產生了自覺意識。──嚴歌苓(作家)翻譯經典是極為艱鉅的工程,譯者需精通至少兩種語言和文化,翻譯波娃更是充滿挑戰。感謝貓頭鷹出版社和邱瑞鑾女士的努力,讓我們終於讀到了完整、正確、流暢的第二性中文版。──顧燕翎(教授)另有王聰威(小說家)、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何雅雯(詩人、韓國西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臥斧(文字工作者)、葉李華(知名科幻譯者)、郝譽翔(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蔡康永(主持人、作家)、楊照(作家、評論家)、鍾文音(作家)、顧立平(資深主編)等各界愛書人專業推薦。◎波娃畢生經典,經典中文全譯本終於問世◎全套精裝典藏版三巨冊不分售
... 成為西蒙.波娃式的重量級女知識份子第五章探索人類隱秘幽深的內心世界第三篇回歸臺灣島 010 014 023 030 037 042 052 057 063 072 080 第五篇重返臺灣島第六篇定居曼哈頓島第一章走進絢麗繁華得像舞臺似的香港第二章在上班的日子裡第三章叩訪眾藝之門 陳 ...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簡言之,我希望,一本書不要以文本(texte)的身份出現,那是教學法或批評爛熟的化約對象;我要它瀟脫大方,以論述(discours)的樣貌出現:同時既是戰鬥亦是武器,既是戰略亦是撞擊,既是鬥爭亦是戰利品或傷口,既是時局不是遺跡,既是不規則的遇合亦是可重複的場景。」——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在這部以「隱喻.記憶.創意」為名的論文集裡,收錄了六篇學術論文。 它們是在「古典/經典與當代對話」以及「學術與生活/生命結合」這兩大概念之下的產物。 因此,六篇論文依內容性質可分為「文學的隱喻」、「文學的記憶」與「文學的創意」等三大主題。首先,「文學的隱喻」指的是研究文學文本的隱喻性質及其所透顯的主體特性。 收錄的兩篇論文,一為<隱喻的文本.沉陷的欲望—以拉岡的精神分析觀看屈原《九歌》中的自我/主體建構>,另一篇為<物戀化凝視.旁觀她者的痛苦—以「視覺文化」重讀施蟄存<石秀>對女體的凝視與暴力的觀看>。其次,「文學的記憶」亦收錄兩篇論文,一為<銀杏的文化身分與文學記憶—以文化研究/大眾文化為視域>、<大塊假我以文章.漢字召我以情感—唐諾《文字的故事》與張大春《認得幾個字》如何記憶漢字>。最後,「文學的創意」所收錄的兩篇論文,一是<旅行至「文學家的房子」—以西西和鍾文音的旅行文學觀看「文化觀光產業」的創意>,另一篇是<如何烹製一頓文學盛宴-「飲食文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實例>。 以上六篇論文,大致涵納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裡的幾個重要議題,不僅以跨界視野重探古典,更以多元觀點掘發文學文本的無限可能性,值得深思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