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反思: 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成功的反思: 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ISBN-10
9861343717
ISBN-13
9789861343716
Category
Philosophy / Social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2-01
Publisher
先覺
Author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Description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思潮的重要指標 《正義》哈佛教授桑德爾 睽違八年重磅新作 用思辨回應撕裂的世界,當前我們最需要的一本書 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的社會,真的實現了平等與正義嗎? 桑德爾高聲疾呼: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成功」的價值。 直視當代社會最重大的課題與挑戰, 前所未見的反思角度與解方,在各國激起全新對話! ◎《衛報》2020年度最佳觀點好書 ◎空降英國、美國、德國、荷蘭、西班牙、韓國、巴西暢銷榜 ◎《彭博》《新政治家》《泰晤士報文學增刊》2020年度選書 ◎朱敬一•張鐵志 專文推薦 ◎獲誠品.博客來.金石堂.何嘉仁一致選書.商業周刊2021跨年首推!工商時報書摘推薦 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一同思索重大公共問題的能力,甚至傾聽對方都有困難? 面對疫情危機,人們該如何才能同舟共濟? 當不同立場的人再也無法溝通,只能不斷撕裂; 當「成功者」與「失敗者」衡量價值的方式失去交集; 當人民愈來愈不相信政府,更無法信任觀點相異的人…… 桑德爾認為,是我們看待「成功」的方式,讓社會陷入了前所未見的困境! 這是一個「贏家」與「輸家」截然劃分的年代,機會與命運,只會眷顧本就幸運的那群人,而「只要努力便能成功」成了天大的謊言。若你幸運擁有市場經濟重視的才能,便能往上爬;反之,只能跌落機會之梯。失敗者的憤怒與挫折感不斷醞釀,造成了民粹主義的崛起,人們在不同的立場之間撕裂對立,就連「贏家」也活得辛苦──這是當前世界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桑德爾細細爬梳這一切的根源,述說菁英才德思想是如何創造出平等的假象,帶領讀者深度思辨──我們究竟該如何定義「成功」,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能擁有幸福與尊嚴的社會,甚至面對疫情的挑戰?他從三大層面提出擲地有聲的討論: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如何建立每一份工作的價值與尊嚴、重新反思成功的意義;並提醒我們保持謙卑、珍惜所有人的付出,積極討論能夠讓社會更公平、更正義的具體作為。 這是混亂世局中,我們都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無論在政界、社群或是教室,我們都能夠藉由書中的思辨,一起提升公共利益,讓每一個人都真正擁有尊嚴和幸福。 作者簡介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巴黎索邦大學客座教授。1980年起在哈佛大學任教,2002至2005年擔任美國總統生命倫理委員會的委員。以《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一書奠定其學術地位,其後陸續出版《訂製完美》《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正義》《錢買不到的東西》《成功的反思》等,著作譯為27種語言,並獲得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美國政治學會特別成就獎。 桑德爾的「正義」課程以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創下哈佛375年的紀錄,累積修課人數超過1.5萬。哈佛大學將其製作成電視與網路公開課程(www.JusticeHarvard.org),線上點閱率締造了傳奇紀錄。他亦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得到熱烈迴響。 桑德爾的教室從校園開展到全世界,講學足跡遍及各國,在英國BBC錄製「全球哲學家」節目,與全球三十國、六十位參與者線上對話,並於牛津大學、國會圖書館演講。他曾兩度來到台灣,帶領聽眾實踐公開課中的「公共辯論」,探討當下最熱門的議題。 他的著作與演講風靡全球,獲媒體讚譽為「當代最貼近世人的哲學家」「學者中的搖滾巨星」「全球最知名的哲學教師」。桑德爾證明了深奧的哲學也能普及到一般民眾的生活,理性的公共辯論在各地都能實現。 譯者 賴盈滿 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跳舞的骷髏》《演算法的一百道陰影》和《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等書。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成功与失败的反思
    By 解恩泽

    本书分为“成功论”、“失败析”两篇。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By 邁可.桑德爾

    儘管哈特曼並未發展出一套有關自然及人類主導的倫理學,他表達得很清楚,安息日的經驗應該形塑我們的行為,並在一週的其餘六天內檢視我們是否落入自大:「安息日可以培養出感恩性格,將生命當作一份禮物的感受,以及放棄追求絕對權力的需求。

  • 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
    By 张福贵等著

    本书主要是对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文学史的命名和文学史观的反思,借助“民国文学”这一较具启发性的概念,作者重新梳理了文学史观的发展阶段、价值与逻辑缺陷、思想建构和学科建构,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建构的理论做了深入解读。

  • 中国文明的反思
    By 肖建生

    本书总结了东西方各国的经验,深入浅了地阐述了民主的理论,以及中国一元化文明曾经有过的辉煌及其衰落的原因。

  • 公民社會:辯護之餘,反思政治、哲學與文化
    By 曾友俞

    反思,是成為公民的充分條件!本書是曾友俞律師對政治、社會、傳統及文化的觀察和書寫,從刑罰、民主、權利義務、女性主義、政治正確、社會角色和倫理學,討論諸如死刑意義、精神病患論罪、跟風潮、「賺錢第一」價值觀、政治人物言行不一等議題,打破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在每日的生活中提出哲學思辨。什麼是「公民社會」?完備的「公民社會」應該具有怎樣的特質?別以為這些與你無關,因為OMNES CIVES MUNDI SUMUS(我們都是世界的公民)!  

  • 中華文化的反思
    By 毛文熊

    我長期在天津市委員會辦公廳工作,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擔任市委文革辦公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結束時,我擔任中共天津市委、市革命委員會辦公廳主任並兼任市委清查辦公室主任,因而親歷了天津市兩屆黨政領導層解體的全部過程。作為一個少有的見證者和倖存者,一種歷史責任感驅使我把這兩段史實如實地記述下來。我自問沒有能力來對文化大革命作深層次的評價,但願所記的事實能便於管中窺豹,以見天津乃至全國十年「文革」之「一斑」。我怎麼寫?我不要什麼邏輯框架,也不要理論假設,只是照著運動發展過程,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一五一十地寫下去,只為還事物的本來面貌,還歷史的真實,為那些受到歷史不公正待遇的人討還一個公道。

  • 事奉兩個主 ? 對上帝和利潤的反思
    By C. William Pollard

      本書以簡潔有力且發人省思的觀點,為那些在職場中尋求平衡個人信仰與公司政策的人提供一盞明燈。     我的工作除了用來謀生,還有其他意義嗎?   我如何能將金錢和利潤放進信仰的脈絡中?   我如何能夠提供不斷成長的業績,同時過著真正的信仰人生?     來自《財星》雜誌評為五百大企業之一、《華爾街日報》評為「未來之星」的ServiceMaster公司前執行長威廉‧波拉德的領導與管理經驗。     儘管資源豐富,關於工作和生活的一些關鍵問題仍然存在。《事奉兩個主?》為那些努力整合信仰和工作的人提供實用的見解和合理的解釋。本書為波拉德先生在ServiceMaster公司超過25年的高階主管經驗。作者提出許多思考要點和問題幫助讀者反思,並在面臨重要決定時找到答案與方向。書中也反映,人們對上帝、商業和利潤的信仰有諸多共通點,信仰原則和明智的商業實務並非互相排斥,將兩者結合實際上可以促成非凡的成功。

  •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 揭密全球最大電商的經營思維
    By 柯林.布萊爾, 比爾.卡爾

    第一本由亞馬遜前高階主管撰寫的商業實務和幕後故事傑夫.貝佐斯看完初稿後盛讚:「再也沒有人比你們兩個更適合來寫這本書!」亞馬遜兩位累積27年資歷的前高階主管現身說法揭開Kindle、Amazon Prime和AWS等創新商品的開發內幕詳細解析不用PPT、兩個披薩團隊、逆向工作法等亞馬遜獨有的領導思維柯林.布萊爾和比爾.卡爾是亞馬遜草創時期的員工,不但是亞馬遜最高領導團隊(S-Team)的成員,還經常與貝佐斯共同開會討論新商機,協助落實公司許多商業流程。他們不僅親身見證和參與亞馬遜創新產品與服務的研發,更幫忙塑造亞馬遜的企業文化與工作思維。他們在這本書中將揭開亞馬遜之道的重要原則與流程,一窺亞馬遜擴展為全球最大電商的成功經營模式。他們會詳細探討:.16項幫助公司成長茁壯的領導原則.有效開發創新產品的逆向工作法.招募符合企業文化的抬桿者招募流程.兩個披薩團隊與單一領導人的特殊建構組織模式.衡量業務發展的獨特方法.Kindle、Amazon Prime和AWS等創新商品的研發過程對任何渴望創新、引領組織轉型和執行高挑戰任務的經營者或新創團隊來說,本書為不容錯過的必讀商業之作!重量級推薦柯林和比爾抓住亞馬遜的經營精髓,也就是以顧客為起點,逆向工作。他們兩人皆在亞馬遜的關鍵時期擔任重要領導人。他們把亞馬遜的歷史轉化為有趣的故事和教訓。──亞馬遜全球消費者業務前執行長 傑夫.威爾基(Jeff Wilke)作者帶我們深入亞馬遜內幕,以第一人稱視角看這家公司的非凡發展。我過去在紅帽公司(Red Hat)及目前在IBM都曾與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合作,因此我可以證明他們對客戶的承諾始終不渝。想要在組織內部推動顧客至上的信念,並促成卓越營運的領導人都應該好好閱讀此書。──IBM總裁 吉姆.懷赫特斯(Jim Whitehurst)貝佐斯曾告訴我,亞馬遜不像Google或蘋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優勢,只得把許許多多小小的優勢編成一條繩索。」亞馬遜一再證明,成功不是源於天才之舉,而是來自一套明確的商業做法,持之以恆並大膽的應用。如果你想在二十一世紀的商業界嶄露頭角,亞馬遜是你不得不研究的一家公司。── 歐萊禮媒體創辦人 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對於那些希望透過創新和商業改變世界的人,我強烈建議他們仔細研究《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此書深入剖析亞馬遜,極其稀罕可貴。我預期此書很快將成為全球董事會和商學院課堂的必讀之書。── 華納媒體執行長 傑森.基拉爾(Jason Kilar)作者精準呈現亞馬遜獨特的企業文化,並描述亞馬遜創新的基本要素。他們以局內人的視角揭露這家公司的內幕,提供許多寶貴的教訓。對想要徹底改造商業模式的大公司,或是希望快速擴張的新創公司,本書都是必須拜讀的創新指南。── 華頓商學院副院長 瑟爾蓋.奈特西(Serguei Netessine)柯林和比爾深諳亞馬遜的核心管理做法,這也是亞馬遜成功的基礎。他們指出,任何成功的領導人都知道如何透過敘事報告和指標迅速掌握實際情況。這個洞見對任何一個產業的領導人都非常重要。你會想把這本企業寶典放在身邊,隨時翻閱。──《徹底坦率》(Radical Candor)作者 金.史考特(Kim Scott)《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是領導人得以落實指導原則、營運節奏和持久機制的藍圖。依照這張藍圖,團隊可以擴大規模,業務能夠加速擴張。對任何專注於推動成長的企業家和領導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之書。── 派樂騰公司(Peloton)人資長暨營運長 瑪莉安娜.嘉拉瓦格里亞(Mariana Garavaglia)柯林和比爾不是枯燥的列舉亞馬遜十四項領導原則和三項基本機制。他們提出很多具體而且容易了解的例子,看這家公司如何把這些原則和機制應用在人員招募、溝通、組織及產品設計等層面。──《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若想真切的了解二十一世紀管理與領導的原則、流程與實務,都該好好閱讀本書。──《富比士》(Forbes)史蒂夫.丹寧(Steve Denning)《亞馬遜逆向工作法》就像是一本使用手冊,也許本書設計就是如此。柯林和比爾都是亞馬遜的老將,熱情洋溢的宣揚亞馬遜之道。可以確定的是,亞馬遜將一直秉持其核心原則和做法,不是因為貝佐斯盯著,而是因為柯林、比爾及亞馬遜現任的經理人都對亞馬遜之道深信不疑。── 美國聯合通訊社(Associated Press)柯林和比爾這兩位亞馬遜前資深主管,對該公司獨特的原則和流程提供第一手詳盡的資料。這是一本內容紮實的亞馬遜成功祕笈。讀者必然可從中汲取適用於自己服務機構的經驗和教訓。──《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作者簡介柯林.布萊爾 Colin...

  • 原罪: 轉型期中國企業家原罪的反思與救贖
    By 劉登閣

    原罪: 轉型期中國企業家原罪的反思與救贖

  •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By 余英時

    余英時先生史學研究縱橫三千年每部作品都為史學界設定了新的議題,立下了新的標竿也為中國歷史開拓出廣闊而精彩的視野余英時先生一生勤於著述,出版書目超過六十部,論文多達四百餘篇,篇篇擲地有聲。在長達七十年的寫作生涯中,余先生的書寫涵蓋思想史、文化史、社會經濟史,甚至文學領域,闢建了一片浩瀚的學術之海。《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旨在收錄余先生在台灣尚未發表或未收入專書中的學術文章,將原先散落於各處的珠玉合為一輯,是余先生浩瀚如海的著作最重要的「補篇」。書名概念來自余先生獲頒「唐獎」漢學獎時的得獎演說講題「中國史研究的自我反思」。余先生不僅是當代中國史研究的泰斗,更有意識地對中國史研究經歷的重大轉變及自身的研究進行反思,因而總能見前人所未見、在不疑處有疑。古代史篇共分三輯:輯一自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談起,收錄綜論中國史的三篇文字;輯二的十篇論文依研究時代排序,自秦漢論至王陽明;輯三則是兩篇以「俠」和「中日文化」為主題的論述。══ 書系總目 ══.歷史與思想.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東漢生死觀.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到思維之路.民主制度之發展.自由與平等之間.文明論衡.香港時代文集.我的治學經驗.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余英時雜文集.余英時序文集.余英時時論集.余英時政論集(上、下).余英時書信選.余英時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