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佳人6:安的莊園【經典新裝版】

清秀佳人6:安的莊園【經典新裝版】
ISBN-10
986178635X
ISBN-13
9789861786353
Category
Fiction / Literary
Pages
36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2-10-01
Publisher
How-Do Publishing Co., Ltd. (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Author
露西.蒙哥瑪麗

Description

山谷中微風低吟、蟋蟀奏樂,針樅樹角落菊花盛開,
有蘋果可摘,又有蘿蔔可挖,英格塞莊園從早到晚洋溢著笑聲。
「蒙哥瑪麗創造最甜蜜的孩童生活。」——馬克吐溫
●高?勳、宮崎駿動畫名作《紅髮安妮》故事原型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1985年經典影集《清秀佳人》原著
●NHK 2014年晨間劇《花子與安妮》發想源頭
【安的莊園】

成為母親的安,忙碌周旋於照顧成群孩子,同時肩負管理家園的重擔。
婚後的她除了吉伯以外,哪料想得到後來還有六個孩子要照顧,面對孩子的不同個性,樂觀開朗如她,頗能享受當母親的樂趣,並視管理英格塞莊園為甜蜜的負荷,珍惜這難得的幸福感。
她的孩子們也在如詩如畫的莊園中盡情探險,用想像力營造出另一個新天地,在母親循循善誘下快樂成長。
【佳句節選】
●「一個非常平凡的地方,對其他人來說只是『窪地』,但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個童話王國。」
●「這條項鍊是我收過最真實的東西,因為它們包含愛、血汗和自我犧牲。而對我來說,這些使它比潛水伕從海裡撈起來給皇后戴的所有珍寶都要珍貴。」
●「如果你沒有一百萬也沒有一百塊,那要送人一百萬就和送人一百塊一樣容易。」
●「一頂由上往下傳的帽子註定會有一個人剛好戴到,但這並不代表這頂帽子是為他而做。」
●「擁有想像力是一件很棒的事,但是就像每一個天分一樣,我們擁有它,但不能讓它占有我們。」

Similar books

  • 創作四十週年 烏龍院 典藏版四格漫畫【少年狀元】
    By 敖幼祥

    國寶漫畫大師 敖幼祥創作40週年,典藏版四格漫畫 強勢回歸! 最熟悉的角色、最懷念的幽默逗趣、最值得收藏的烏龍院漫畫! 漫畫大師敖幼祥是臺灣重要的漫畫家之一。 從小喜愛畫圖的他,17歲到中華卡通當學徒,當完兵後做動畫代工七年左右,之後改走原創。1980年開始於《民生報》連載《超級狗皮皮》,從此敲開創作大門;1983年於《中國時報》連載搞笑武俠漫畫《烏龍院》,風靡華人世界。 《烏龍院》全球發行量高達1.2億冊,曾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真人電影,帶動臺灣漫畫產業,自此奠定敖幼祥在華人漫畫圈大師兄的地位。 2020年.敖幼祥老師踏入漫畫創作屆滿40年,他是現役漫畫家中創作歷程最長、創作作品最多、且仍在持續創作的漫畫家。讀者更橫跨五、六、七、八年級四個世代。 這套典藏版四格漫畫,曾在2004年至2006年分次出版,出版後旋即引起讀者好評。如今,重新包裝更換新封面,並以更親近讀者的32開本重現在讀者面前,期盼能找回所有熱愛烏龍院讀者最深層的記憶! 【故事介紹】 小師弟會試少年狀元,大師父砸棺材本付學費! 為了考取功名,小師弟報名了超貴的修羅補習班苦讀。 補習班老師雖然嚴厲,但同學一個比一個頑劣,在有教無類的學風下,蟑螂、老鼠、小蜘蛛竟然統統都是同學?! 結果小師弟書沒念好,調皮搗蛋的功夫卻更上一層樓,眼看著考試時間就要到了,該如何是好?

  • 國姓爺的寶藏
    By 蘇上豪

    比美「國家寶藏」、更勝「痞子英雄」! 一樁三百年前的祕密,意外扯進中研院研究員、國安局、洪門幫眾、港臺兩地黑道;一場多方角力的尋寶爭鬥,正暗地展開…… 明鄭遺跡、風俗人情、美食小吃,原來都暗藏著寶藏線索。高潮迭起的冒險過程融入道地臺灣典故,七分寫實,三分虛構,絕對讓你迷惑,不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 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By 丘引

    十三歲成年、遵守「西達喀」行善、愛吃中國菜也打麻將 打破世人刻板印象,猶太文化第一手貼身觀察 猶太人是個古老的民族,從古典《聖經》記載到遍布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精神分析學之父佛洛伊德、作曲家馬勒、哲學家史賓諾沙、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社會經濟哲學家馬克思、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卡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臉書創始人馬克•祖克柏、歌手巴布•狄倫等,都是猶太人或有部分猶太人血統。 為什麼猶太人僅占全球0.2%人口數,在各領域表現卻如此出色、成功?相關討論很多,卻沒有絕對答案,而這正是猶太人所思所想、如此生活的重大祕密。 本書作者寫出第一手觀察與交往的猶太朋友的生活面貌及他們的想法觀念,讓我們看見猶太人真實的一面。

  •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By 易夫斯.波沙特

    ?◆德國亞馬遜4.8顆星評價想像一下,你的一生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夢境。想像一下,你與鄰居交換了大腦,那你現在究竟是你的鄰居還是你??想像一下,你的一生將會不斷重演,你會因此感到幸福嗎?還是你會想要改變什麼??哲學是一門「沙發上的科學」,哲學家無法用科學實驗來檢驗其正確性,所以這些數也數不清的哲學思想實驗,從兩千多年前開始便一直是哲學家的工具,哲學家藉此謹慎地質疑、推敲與論證,為人生的根本問題找出答案。古往今來偉大的哲學家——從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到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卡謬、尼采——都設計了類似的思想實驗,以便更進一步探討如道德、意識、幸福或正義等問題。新世代的瑞士哲學家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精選了當中最重要的五十五個思想實驗,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與推演,引領讀者探討人生最令人徬徨的十一大主題。讀者不需要囫圇吞棗一大堆哲學經典,而且本書每個章節都可以獨立閱讀,只要坐在沙發裡,就能輕鬆進入美妙的哲學思考殿堂,尋找出自己人生的方向。【專文導讀】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老闆)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推薦】(皆按姓氏筆畫排列)周偉航(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孫效智(臺大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了不起的書,持續地啟發讀者思考,並從遊戲中學習,讓我立即被吸引。」——伯納德.森(Bernhard Senn)瑞士德語廣播電視「非小說三重奏」(Das Sachbuchtrio)廣播節目主持人。「幸福、上帝、大腦和心智是此書的關鍵詞,讀者能夠在沙發上作出短暫卻深入的思考。」——卡塔蓮娜.申克(Katharina Schenk)《哲學》雜誌編輯。「易夫斯.波沙特讓『思想實驗』變得平易近人,使讀者能立即進入思考殿堂」——《星期天信使》週報(Kurier am Sonntag)。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 下一個家在何方?: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By 馬修‧戴斯蒙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新聞工作者)、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者)、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

  • 世界民間故事
    By 禹田

    [內容簡介]1、國別或地區標示:讓小朋友知道這是世界上哪個國家或地區的故事。2、注音輔助:故事全以注音方式呈現,讓小朋友閱讀沒有障礙。3、插圖強化:所有故事均繪以精緻插圖,協助小朋友了解故事內容,增進其閱讀樂趣。4、注解標註:注解處有解釋的字詞,故事中均畫線提醒。5、詞語注解:列出較難的字詞或成語,並加以解釋。6、故事啟示:說明每篇故事的國家或地區特色,或者故事的啟示,甚至是此篇故事值得學習、賞析之處。

  • 中國外交史: 本質與事件、衝擊與回應
    By 藍玉春

    中國外交史: 本質與事件、衝擊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