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招,教出高EQ 小孩

30招,教出高EQ 小孩
ISBN-10
9862416718
ISBN-13
9789862416716
Category
Family & Relationships
Pages
22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3-03-12
Publisher
親子天下
Author
楊俐容

Description

全方位探討EQ教育,幫助孩子擁有好品格、好人緣。 彙整兒童心理學家楊俐容的整套兒童EQ教育方法, 回應百萬父母經常遇到的教養難題。 心理學專家,同時推廣兒童EQ教育、親職教養諮詢超過二十年的楊俐容,設計出整套的兒童EQ課程,幫助孩子培養好品格、好人緣,回應百萬父母經常遇到的教養難題。包括-- 該不該跟孩子討價還價? 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就不行? 家有白目小孩怎麼辦? 如何教孩子面對生命課題? 是寵溺,還是愛? 孩子老踩別人地雷,怎麼辦? 如何引導悲觀小孩? 人緣差,如何改善? 調查顯示,現在的小孩更神經質、容易生氣,愛鬧彆扭,同時也更情緒化、更消沉孤僻、更容易衝動、不聽話,真所謂「小孩不好過,父母更難為」,顯見現代小孩的情緒及社交基本技能正在退步。因此,父母如何教導小孩理解並處理困擾的感受、控制衝動、培養同理心,顯得更為重要。 EQ究竟要怎麼教?EQ家庭具備哪些元素?父母應該怎麼做?兒童心理學家楊俐容把精采課程從學校延伸到家庭,陪你和孩子一起克服情緒管理問題。本書全方面探討有關EQ教養的正確態度及方法,幫助父母建立有效、溫馨的親子溝通,讓孩子培養好的品格、學習動機,以及人際關係。

Similar books

  • 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 高EQ,是父母教出來的 (新版)
    By 楊俐容

    你的孩子「難帶養」、愛生氣、缺乏挫折忍受力,從小就是個「磨人精」嗎?研究顯示,影響孩子成功的關鍵,管理情緒能力的EQ比智商IQ更重要;而且EQ不像IQ,是可以培養發展的。既然,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人生成功與快樂的基礎;父母應如何從生活中選擇適合的素材,透過簡單的遊戲、親密的對談,自然而然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儲備面對未來的與勇氣能力?作者楊俐容是資深的親職教育專家,長期投入社區EQ教育和家庭EQ教育的推展,二十多年來訓練出許多EQ媽媽、EQ爸爸、EQ教師。楊俐容設計的EQ課程,已在全台上百所學校實施,深受好評。楊俐容根據多年的親職教育經驗,提供父母、老師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的實用方法,從了解孩子的氣質、性格特質開始,有效的傾聽,幫助孩子建立誠實、具同理心的好品格,培養幽默樂觀自信的性格,增進與人溝通的社交技巧,提高學習動機與挫折忍受力,為孩子未來的人生加分。本書特色※針對九種不同氣質的小孩,提供父母適性的教養訣竅,教養更輕鬆※設計各種遊戲、檢測,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為家人感情增溫,打造高EQ家庭※透過「心理學小辭典」,重要理論與實驗的提點,讓父母更了解人性,掌握「自我覺察」,提升親職效能※本書曾獲得義大利波隆納童書展台灣館優良圖書推薦

  • 青春期,SOS!: 給青少年父母的情緒、學習、教養對策
    By 楊俐容

    父母必須主動關心,因為這類型孩子比較內縮,如果沒有明顯的外傷,父母通常不太會注意到,反而認為「這樣的孩子乖乖的,不會跟朋友出去為非作歹」。等到孩子大了,才發現他完全沒有交友的能力,通常為時已晚。◇朋友太多或朋友太少朋友太多,通常孩子不會覺得困擾 ...

  • 生涯探索,SOS!: 發現潛能、追逐夢想,給青少年父母的陪伴守則
    By 楊俐容

    十二年國教時代,給父母與師長最務實的生涯探索陪伴守則。 《親子天下》人氣專欄作者、情緒教育推手楊俐容, ...

  • 家庭魔法石─輕鬆教養孩子36招

    家庭魔法石─輕鬆教養孩子36招

  • 情緒教育,怎麼教?: 家校攜手,共讀共玩的50+提案
    By 《親子天下》編輯部, 呂俐安, 黃欣妏

    最值得珍藏的情緒教育專題報導,0~15歲最佳情緒教育指南。美國╳日本╳台灣的情緒教育課程心法,9堂學校裡的人際課完全攻略,28本情緒書單╳10道遊戲導引╳18個桌遊提案,在生活中陪孩子輕鬆了解情緒,從家庭到學校,親師一起用最有趣的方法,為自己與孩子種下好EQ的種籽。 孩子為何會缺乏同理心、挫折忍受力低、人際困擾多、無法控制怒氣,甚至衍生校園霸凌? 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反映出孩子無法好好處理情緒的問題。面對這些家庭與學校常見的問題,從基礎的情緒教育著手,是幫助孩子穩定心性、邁向正向循環的開始。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情緒議題不僅困擾著國中小學生與教師,隨著幼托整合正式上路,「情緒」課程也正式納入幼兒園課綱,如今已被列為幼兒必須學會的六大能力之一。然而,情緒教育究竟該怎麼教才能到位?家庭在其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親師如何一起合作,解決孩子在學校的人際問題?這些都可在本書覓得解方。 本書內容不僅放眼國際,引介美國橫跨幼兒園到中學的Second Step情緒教育課程,也同時橫跨家庭與學校現場,並搜羅超過50種包含情緒書單、情緒桌遊、討論技巧與遊戲指引等各類具體提案。無論是透過28個故事與10組遊戲,解決棘手的「壞脾氣」、「分離焦慮」、「不喜歡自己」、「不擅表達愛」或「人際挫折」;或是由具備輔導與桌遊雙專長的教師執筆,從情緒覺察、辨識、同理、表達、調適與因應6大層面,依序介紹18款提升情緒力的牌卡與桌遊,讓大人與小孩都能從遊戲中真正看見自己的情緒,學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本書特色 .兩大篇章,兼顧學校與家庭情境,課程心法X共讀共玩,一本蒐羅。 .知識辭典,蒐羅情緒發展里程碑、情緒與大腦的關係,輕鬆掌握情緒發展的重點知識。 .借鏡國際,詳細介紹情緒教育標竿單位SECOND STEP課程心法,輔以美國、日本實際案例, .聚焦本土,分享情緒教育志工脈絡,提供教學現場最親和可行的社會資源。 .18個牌卡桌遊,搭配11個討論小技巧,深化共玩過程的體悟。 .28本情緒書單,搭配10個情緒繪本遊戲,共讀過程更培養親子感情。名人推薦 新竹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周育如 POWER教師、台中市大元國小教師 蘇明進

  • 翻轉教育2.0
    By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林韋萱、張益勤、王韻齡

    「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或許記得;讓我參與,我會了解。」 世界變化得太迅速,沒有人能預測未來。全世界都在問同樣的問題:「中小學要教什麼?如何教?」動手做的學習,提供了新密碼。因為透過動手做,培養了四個二十一世紀最需要的能力:創新的能力、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主動的動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動手做,串聯「從發想到實踐,從虛擬到實體,從競爭到共享」的關鍵字 提到「動手做」,你會想到什麼?是DIY材料包?還是成績後段班孩子的技藝班?其實,「動手做」這3個字正成為美國未來創新教育與人才培育的關鍵字,同時也引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來臨。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提出「教育創新」十年計畫,編列預算約一百二十億台幣準備培養未來人才──「創客」(maker)。 「想得出來,就做得出來」的創客精神和主張,正重新定義對學習的看法。過往,創意和執行是兩碼子事,但拜科技之賜,如今創客們可以透過3D印刷機與雷射切割機等「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新技術把自己的點子做出來,也透過實作的過程、雲端的分享來修正想法。動手做,幫助孩子們從創意發想到實踐夢想,從虛擬到實體,從競爭到共享。 然而,培養動手做,不是「請你跟我這樣做」,而是「請你自己想要怎麼做」;想要怎麼做,就必須有創意。人人都有創造力,但創造力是有黃金關鍵期的,父母要在對的時間給對的教養方法,才能教出一個腦袋靈光、創意無窮的孩子。 翻轉,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習者 正如英國名教育學者麥可•楊(MichaelYoung)所說:「決定新世紀教育的不是教學,而是學習。」面對創意無限、自主學習的孩子,台灣教學風景正默默在改變,熱血教師們開始翻轉學習,要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習者。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 李家同和博幼的全域教育,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學會基本學問
    By 宋芳綺

    富人世襲,難道窮人也要世襲? 當教育也出現城鄉落差時,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能力補習,即使在學校聽不懂,回到家裡也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問,老師教得愈多、愈快,孩子也愈聽不懂、愈沒有興趣學習。   於是,弱勢家庭的孩子多半功課不好,他們的下一代又因此缺乏競爭力,再度成為弱勢,陷入貧窮的累世循環,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還好,這個問題並非無解。教育,是為弱勢族群扭轉人生的關鍵。用對方法,因材施教、依照能力教他、激勵他,每個孩子都能學得很不錯。   這一點,也正是李家同的教育理念,並且,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正透過博幼課輔中心,在許多鄉鎮漸漸實現。

  • 戒吼媽: 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
    By 親子天下編輯部, Jaguar小姐

    跟著Jaguar小姐與情緒教養專家,一起挑戰「21天不生氣」!打破崩潰育兒循環,扭轉怒吼媽形象,啟動不被輕易激怒的夫妻/親子關係。  特別加贈「心情記錄海報」與「情緒貼紙」,讓戒吼旅程不再遙不可及。 華人媽媽經常處於「以小孩為中心」或「過度付出」的處境,長期能量超支,總覺得被虧欠,動不動就把責任攬在身上。長此以往,面對自己形成幽怨自虐情緒,面對孩子則缺乏覺察練習,擺脫不了常對孩子大吼,事後卻又百般懊悔的無盡循環。 創刊七年的《親子天下》雜誌,推出多次「情緒」相關專題,採訪無數親職教養、心理諮商等相關專家,提出的諸多情緒教養法則,總是獲得讀者廣大迴響。本書集結多篇親子天下編輯採訪群的多篇實用好文,務實提供戒吼妙招、邀請專家解讀說出好關係的有效句型,讓親子溝通不斷線的重要心法。 本書的21篇好文,分別從自己、另一半與孩子的不同角度,引導讀者為情緒把脈,也為讀者從文章中挑出「情緒處方籤」,當自己處於一秒氣爆邊緣時,潛藏於書頁之間的「處方籤」隻字片語,將可提供不一樣的正向力量與情緒出口。 如在「好好愛自己」篇章,本書幫助媽咪從最基礎的照顧自我情緒出發,除理解自己為什麼會生氣、不逼迫自己一定要成為超完美A+媽媽外,也從好好哭、助眠習慣、創造寵愛自己時刻等角度,提供多道消除媽媽壞心情的消氣解方。在「婚姻不氣爆」篇章中,媽咪可學到如何在婚姻中理解、同理另一半,了解如何創造正向的夫妻溝通模式,甚至如何向爸爸學習「斷捨離教養」、「無罪惡感育兒」。至於日常生活中更實際的有效親子溝通等議題,在「變身戒吼媽」部分則有非常務實的教養提案,從具備心理學研究基礎的教養建議出發,理解不同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幫助父母用更科學的方式,擺脫「總是講不聽」的困擾,朝不必怒吼而能有效溝通的境界邁進。 除匯聚精闢的專家經驗與建議外,本書另一位共同作者Jaguar小姐,更以生活中成功挑戰「21天不生氣」的實際歷程鼓舞人心。這位在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中引起眾多網友共鳴的Jaguar小姐,曾以「娘家,是最美的地方」等動人文字,在親子天下網站中獲11萬人按讚。在本書她細數自己挑戰21天不生氣的起心動念與歷程轉折,以貼近媽咪的筆觸娓娓道來,可說是療癒媽咪心靈的最佳撫慰。 為協助讀者更容易邁向「不生氣」的旅程,本書在配件設計上也有巧思。翻開書衣背面,是讓媽咪可以自我體檢的「情緒記錄表」,書後扉頁則附三款「情緒貼紙」:「星星貼紙」幫助媽咪提醒自己每日都要留一點「寵愛自己」時刻;「心情天氣貼紙」幫助媽咪每晚回頭檢視自己的心情圖像;至於「媽媽今日心情」貼紙,則是可邀請孩子一起來關注、覺察媽媽的情緒,讓「情緒」成為親子可以共同討論的話題。本書特色 特色1:書衣背面附挑戰21天不生氣「心情記錄表」,可貼於冰箱或每日必經之處,提醒每日預留寵愛自己時間,並每晚為自己的情緒把脈。 特色2:附三張「情緒貼紙」,包含星星表情、天氣表情與媽咪表情不同設計,透過每日「貼貼樂」的心情體檢,讓「情緒」成為家庭成員可以相互討論、彼此鼓勵的課題。 特色3:書頁設計「情緒處方籤」,綜整歸納親職專家、素人媽咪的消氣解方,讓戒吼成為可落實於生活中的具體方案。

  •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POSITIVE DISCIPLINE PARENTING TOOLS: The 49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Stop Power Struggles, Build Communication, and Raise Empowered, Capable...
    By 簡.尼爾森(JANE NELSEN)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MARY NELSEN TAMBORSKI)布萊德.安吉(BRAD AINGE)

      ★台灣第一本「正向教養」正宗書籍。阿德勒學派教養權威、美國風行超過35年「正向教養」創始人──簡.尼爾森的最新經典力作。  ★「正向教養」是美國主流親子教育法之一,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系列書共出版18本,以16種語言發行全球60國,總銷量高達200萬冊以上。  ★台灣首位獲美國PDA正向教育協會認證導師及講師──姚以婷專文導讀、審訂。  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受挫的孩子,  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  阿德勒相信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停止餵養孩子懲罰和獎賞,用「鼓勵」賦予權力和責任,  孩子才能真正具有自信與能力!  我們無法保護孩子免於人生的苦難。因此,有必要讓他們為此先做好準備。──魯道夫.德瑞克斯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簡.尼爾森在一九八○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阿德勒相信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是要由內而外,幫助扭轉錯誤的信念,協助個人體驗「歸屬於群體」的深層需要。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布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正向教養的五大特色】  一般的教養法只討論如何修正孩子的行為,「正向教養」則同時討論行為與其背後的信念,並包含以下五大特色:  .協助孩子感受到情感連結、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父母能同一個時間表現出和善與堅定。  .具有長期的成效。  .教導孩子兼具品格與價值的技能,培養尊重、關心他人、解決問題與合作的精神。  .促使孩子發現自己擁有能力,並且了解如何正確運用這些能力。  【如何運用正向教養工具?】  研究指出,正向教養工具能夠協助孩子自我調整,產生內在動機,並能幫助家庭關係更和諧,對孩子產生長遠的效果。  .破解孩子心中密碼:運用「錯誤目的線索偵測表」與「錯誤目的表」,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和善且堅定:從重視孩子的感受開始,表現理解並盡可能提供選項,但仍堅持原則。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孩子在感覺好時,會做得更好。傳遞關愛的訊息,建立起親密感與信任,就足以解決問題。  .家庭會議:運用舉辦家庭會議的十步驟,營造氣氛,使所有人專注在解決方案上。  .修復錯誤的3R’s: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透過道歉來和解,一起找出彼此願意實行的解決方案。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以及育有三名子女且為正向教養協會執行長的布萊德.安吉,共同分享親身的育兒經驗,並提供來自世界各地正向教養的成功案例。在孩子性格發展過程中,家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養路上,給予孩子尊嚴與尊重,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你將發現孩子不僅能改善負面行為,也會擁有更好的品格與技能。本書特色  ◎每個練習都有正向教養工具的重點介紹,文後並統整實用的運用技巧,協助父母更容易抓到教養訣竅。  ◎每章都有三位作者分享他們實際運用正向教養工具的經驗,並提供世界各地成功運用的正向教養工具案例,幫助讀者了解如何運用與實行。  ◎本書提供明確、以研究為基礎的指引,教導孩子自我激勵,最終能夠自行管理自己的行為。誠摯推薦  李佳燕/家庭醫師  ...

  • 我是EQ高手: 加强孩子的情绪管理
    By 杨俐容

    我是EQ高手: 加强孩子的情绪管理